目 录 前言………………………………………………………………………1 一、发展背景……………………………………………………………5 二、发展条件……………………………………………………………6 (一)发展优势 ………………………………………………………6 (二)制约因素…………………………………………………………9 三、规划原则与目标……………………………………………………10 (一)指导思想 ………………………………………………………10 (二)规划原则 ………………………………………………………10 (三)规划目标…………………………………………………………11 四、空间布局 ……………………………………………………………12 (一)一区 ………………………………………………………………11 (二)六片 ………………………………………………………………14 (三)一走廊 ……………………………………………………………16 五、产业发展 ……………………………………………………………17 (一)总体目标与发展思路 ……………………………………………17 (二)优先发展产业……………………………………………………18 (三)重点培育产业………………………………………………………22 六、政策保障………………………………………………………………26 (一)产业扶持政策………………………………………………………26 (二)园区扶持政策………………………………………………………27 (三)企业扶持政策………………………………………………………27 前 言 文化的反向调节功能和面对经济下滑逆势而上的特点,为身处金融危机的中国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带来了契机。我国“十一五”规划已经把文化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2009年9月发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文化产业定位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指出“将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国家 “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也在积极制订中。随着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我国文化产业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湖南省1989年就作出 “发展文化经济,建设文化大省”的决策,2001年确立了“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十五”期间,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1—2010)》等, 2006年首次把“文化强省”作为富民强省战略之一写入了发展蓝图,近期又先后制订下发了《湖南文化强省战略实施纲要》、《湖南省文化产业振兴实施规划》、《关于加快推进试点地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2009年11月的文化强省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使文化产业成为湖南科学跨越、“弯道超车”的重要引擎”。一系列决策为建设文化强省提供了强大动力,文化产业成为湖南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和湖南经济发展新的支点。长沙市2001年即斥资96万征集《长沙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近年又先后出台《长沙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长沙市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在2009年11月的湖南省文化强省建设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提出用三到五年时间,把长沙打造成为文化发展主要指标在全国领先、文化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居全国前列的文化名城、休闲之都、创意中心,并出台文化强市的举措。长沙市文化产业多年来就是支柱产业,2008年增加值达293亿元,约占全市GDP的10%,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居第三位。 文化产业出现与科技融合、与制造业等相关产业关联度越来越大的趋势,逐渐发展为国家和省市的战略性产业,而天心区是长沙市历史文化资源大区和传统文化产业强区,从1995年以来,天心区连续三个五年计划都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摆在了区域发展战略的地位,从“文化立区”到“文化名区”,再到“文化提升”,对文化产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该区文化产业占GDP的20%,年财政贡献率达到25%,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重要支点。2008年全区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61632万元,较2007年增长21.16%,高于全市GDP的增速15.5%。但与此同时,天心区文化产业发展存在发展氛围不浓、支柱企业不多、领军人才不足、产业结构不优等问题,没有充分发挥该区的环境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政策优势,因此亟需制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以将该区文化产业纳入科学、快速、可永续发展的轨道,使其担当起该区经济发展主导和引擎的作用。 本规划根据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1—2010年)》、《湖南省“十一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湖南省文化产业振兴实施规划》、《长沙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长沙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长沙市天心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长沙市天心区文化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9年文化强省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等编制,在对天心区文化产业、文化企业和社会经济文化资源进行广泛调研,及对相关产业和区域进行对比研究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三+四”的文化产业发展结构——三个优秀发展产业、四个重点培育产业,和“一区、六基地、一走廊”的产业布局格局——中央文化景观区、省府、工业园、青园、新开铺、桂花坪、解放垸等天心区南部六个新兴文化产业基地、天心沿江文化产业走廊,实施“机制创新,平台保障,重点扶持,品牌驱动”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本规划范围涵盖天心区行政区域,规划期限2010—2015年。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 13:18 , Processed in 0.88216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