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长沙生产商贸习俗传承人调查报告

2010-1-23 18:4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07| 评论: 0|原作者: 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来自: 名城长沙网

生产商贸习俗项目传承人调查报告

 

一、历史渊源

长沙市地处湘东,自古以来商贸发达,著名的靖港古镇,有着享誉湖湘的绰号—“小汉口”。 1904年,长沙被辟为对外国开放的商埠,成为全国80处“约开商埠”之一,开埠使长沙的社会及经济结构在短短几年里发生剧变,在传统自然经济、城乡手工业遭到破坏的同时,长沙迅速成为湖南全省农副产品、矿产品的集散转运中心和外来工业品转销口岸,全国四大米市之首,长江中上游七大棉纱市场之一,带动湖南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较快的发展,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由此使得长沙成为清朝末年、民国初年中国重要的革命中心之一。生产商贸的迅速成长,与长沙人共同遵守承诺、自求诚信、执着追求物质质量和数量的相互统一要求分不开。这些良好的生产商贸习俗代代相传,对发展和繁荣正常的生产商贸事业作出了积极促进作用,它是我市生产商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魁宝。

二、传承人分布情况

  人类的繁衍和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生产和商贸这两个最根本的条件,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如果离开了生产和商贸就无法生存下去,生产商贸是人类生存和生活最根本的条件。我市的生产商贸习俗传承人的普查情况如下:

1、资源性质分布情况。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涵盖14个门类共157人,其中生产商贸习俗1人,分别占调查项目总数的0.6%

2、资源区域分布情况。我市生产商贸习俗主要集中在长沙县,以长沙市宁乡县的流沙河地区饲养土花猪为主

三、传承人基本情况

这次普查在生产商贸习俗项目上,以长沙市宁乡县的流沙河地区饲养土花猪为主,流沙河地区饲养土花猪历史悠久。曾今在没有任何矿产资源、交通闭塞时期,也是这一方土地上的人们乃以维持生计的主要副业。时过境迁,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一度“提倡大约克,消灭劣种猪”的口号声中,流沙河土花猪当时被列入所谓的“劣种猪”范畴而濒临绝种。后来,流沙河人觉得大约克猪肉味不如土花猪,饲料又有添加剂,山冲旮旯便还保留有极少数土花猪种。

2003年,当地一名叫李述初的农民,深感流沙河土花猪濒临绝种,而肉质鲜美,自发对其进行保护,20053月,他创办了长沙市沙龙畜牧有限公司,并申请系列认证。因流沙河地区世世代代千家万户农民都养猪,其传承谱系难以确定,现暂定李述初为该项目传承人。

(名城长沙网独家登载,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5-1 09:20 , Processed in 0.29181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