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杂技调查报告 一、情况简介 通过此次非物质文化普查,发现我市民间杂技主要有穿鼻孔系列杂技,该杂技为佘建辉自创,主要表演节目有鼻孔拖车、舌尖拖车、头发拖车、牙齿拖车、耳孔拖车、眼眶拖车、鼻孔拖龙舟、鼻孔拖鱼雷快艇、鼻孔拖飞机、鱼钩传鼻孔、电钻击身、人肉钉板、手指钻砖、心腹发光、鼻孔喝酒等100多项。 二、价值意义 民间杂技是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和城市文化的特色名片。民间杂技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民间杂技已成为民间精神家园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演所到之地,观众无不好评,极大的丰富了文化舞台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城市文化的独特标志和特色,也为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资源。 三、传承人基本情况 李姣,男,38岁,岳麓区莲花镇桐木村人,为皮影戏主要传承人。15岁开始像父亲学习皮影戏,学成之后在湖南、湖北等地表演至今,目前没有学徒。 佘建辉,男,47岁,岳麓区天顶乡人,为鼻孔系列杂技创始人。5岁开始跟随父母学艺,应征入伍5年,退伍后担任镇文化站站长10年并继续学习和创作各类杂技表演项目,现在在湖南、广州、甘肃等地演出,目前有学徒100余人,遍布全国各地。 四、保护的设想 1、举办活动,扩大宣传。依托我市群众的创作力量,以我市非民间杂技为题材,创作一批舞台节目,在“文化遗产日”等宣传活动中演出。立足街(乡、镇)。开展系列讲座,召开民间老艺人座谈会和专家座谈会。 2、完善制度,强化政策。传承人对民间手工技艺的流传至关重要,对于那些生活条件有困难的艺人,要给予一定生活补贴,确保技艺传承;对于重要传承人,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扶持,肯定所传承技艺的重要价值,增强传承技艺的责任感;对于技艺发展受限的传承人,提供一定活动场所和传承条件,提升其发展和传承空间,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技艺能不断发扬光大。 五、 项目调查人员 张婷婷,岳麓区文体局 刘卓乾,湖南师范大学学生 冯文辉,湖南师范大学学生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 03:46 , Processed in 0.18950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