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麓宫,最高峰,下来就是爱晚亭; 爱晚亭,八只角,下来就是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真好玩,下来就是二里半 二里半,走半天,一走走到湘江边; 湘江边,过轮渡,上岸就是五一马路。” ---这是我儿时唱过的一首长沙童谣,应是描写市民从岳麓山郊游回城的路径.但是这里漏写了路上的一个重要的节点--水陆洲.那时湘江上还没有建桥,市民过江全凭舟楫.解放初长沙第一任人民政府市长阎子祥先生的“五大德政”之一就是开办了大西门湘江轮渡(其它的德政是:建设烈士公园,五一马路,自来水厂和儿童公园).因为湘江被水陆洲分为大江小江,东侧大江为主航道,西侧小江水浅,可以从浮桥过去.后来浮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便桥,从溁湾镇过便桥来到水陆洲的橘洲中村,穿过橘洲中街才到达轮渡码头,也就是古义渡亭的位置.因为是湘江东西两岸交通必经之地,所以商业也曾经颇繁华,两行相对的卖姜汁糖,胡椒饼,面薄脆,猫屎筒,大红袍和茶水的铺面从西至东贯穿水陆洲.水陆洲并不宽,最宽处不到200米,最窄处只有40多米.可是它长啊,三洲相连有十里长,所以又叫做“长岛”,确是世界城市河道中首屈一指的长岛(长宽比为50:1)。 我说的三洲相连是它的前世今生,湘江长沙段的沙洲原有三段,互不相连,叫做牛头洲,水陆洲,傅家洲,又叫上洲,中洲,下洲(古人的地图与今天的上北下南相反,以南为上.).古代谶语说:“三洲连,出状元”.现在牛头洲与水陆洲已经连结得天衣无缝了,可是傅家洲还有点似连非连,秋连春不连,旱连涝不连,长沙还是没有出状元! 现在水陆洲的另一个名称“橘子洲”似乎更有名,其实这是个误读,牛头洲曾经叫做“橘洲”而不是“橘子洲”.只是后来伟人毛泽东写的《水调歌头-长沙》有名句:“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带来了这个名字.这两句诗似应理解成“湘江往北去,橘子在洲头”,各有主语谓语,橘子还是生在牛头洲的洲头. 水陆洲因为是湘江中离城市很近的一个洲岛,而长沙城的城址又是两千多年没有改变,则水陆洲的历史记忆自是不少。“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就是指水陆洲这一段江景。暮雪之时也有人过渡,谁啊?朱熹与张栻两位大学校长.南宋时,我们长沙俨然是中国的一个学术中心城市,湘江西岸有世界最古老的大学岳麓书院,湘江东岸有城南书院。朱熹和张栻两位重量级的学术权威就在这里讲学。为了切磋,少不得要过江,于是留下了“朱张渡”的地名。在古代,大文人还是狠,坐了几次渡船,就以他们做地名,莫说一般的士民,就连楚王--“灵官”都搞他们不赢,“灵官渡”的名字就不如“朱张渡”那么响.当然“灵官渡”的名字可以为我们保留古代楚文化的记忆,“灵官”是阴间神界的官僚系统,最大的灵官就是楚王本人,叫做“灵修”。(屈原有诗句:“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朱张渡也好,灵官渡也好,如今都只剩下地名,长沙人过湘江已经有五座大桥可走.其中最早通车的就是曾经的“湘江一桥”又叫“橘洲大桥”.此桥建成于1972年,在经济比较困难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建成1250米长的大桥(当年是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的世界之最)飞架湘江之上,真是很壮观啊.我国于1978年以它的鸟瞰图发行过一枚小型张邮票.当时桥梁设计也要“讲政治”,据说当时桥上的路灯象征“鹰击长空”,栏杆寓意“鱼翔浅底”,算是套上了伟大领袖的诗句。据说当时革委会(执政机关)负责人上北京向毛主席汇报并想请他老人家为大桥题名,毛主席打趣地问道:“就题个湘江便桥吧?”弄得人家不好接茬。其实他老人家的本意是不想过多地把国家建设与“建设毛主席家乡”扯到一起,就如同他不同意韶山铁路1967年12月26号通车一样,他也不同意长沙湘江大桥在1972年12月26日通车,而且这个曾经世界第一的湘江一桥就一直没有名字。 也是宋代,杰出的词人秦少游贬往郴州途中与长沙一位奇女子“义倡”有过一段奇缘,一别数年,后来秦少游客死藤州,他儿子护丧,途经长沙,将父亲灵榇“藁殡潭州”(就是临时葬在长沙水陆洲),义倡闻讯赶到水陆洲,拊棺痛哭而亡。今年省文物局何强先生建议在水陆洲重建秦少游和义倡的衣冠冢,供游客品味这一段历史轶事,想法不错。 水陆洲的北端古代曾经有栋高楼叫做“拱极楼”,能够“拱极”当然是够高。古时文人墨客喜欢在这里雅集,东西观景,左右逢源,山水洲城尽收眼底.拱极楼前(就是楼的南面,古人是面南讲话的)有个水陆寺,水陆洲也可能就是因寺而得名。清雍正王朝时候,雍正皇帝考虑到水上交通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水运时代,还没有公路铁路分流),亟需江神保佑,下令全国各江河城市建江神庙,而且为了节省国家开支,要求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可利用旧庙改建.我们长沙就利用(已毁的)水陆寺改建为“江神庙”。咸丰年间,太平军打长沙,石达开伏兵水陆洲,打败过向荣的军队。水陆洲做了战场,建筑严重毁坏.最近听说市政府拨款建设水陆洲景区,拱极楼,江神庙也在修复名单,真是好消息啊,市民们又多了一个休闲怀古的好去处了。 水陆洲猗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古今多少名人游憩,近代长沙开埠之后更有许多高等华人和无等洋人来这里建别墅,现存尚有唐生智公馆,张孝准公馆,(清末的)长沙海关,英国领事馆,美孚洋行职员宿舍等。这些反映了上世纪初中西文化交流的“洋房”,除了在房地产开发热潮中糊里糊涂拆了一栋英国领事馆外,其余都还幸存,而且已被政府明令保护,今年准备维修,给市民利用。例如唐生智公馆就准备改建成潇湘名人会馆;美孚洋行旧房和几栋教会神职人员住宅准备改建成婚庆,婚纱摄影用房;长沙海关旧址也准备办长沙近代对外通商史料陈列室...说起英国领事馆蛮好的一栋历史建筑被拆也真冤,1994年有两个港商*光南和*亚伦,要投资在水陆洲大兴土木,建设什么“国际会议中心”,画了几张效果图,高层酒店林立,把水陆洲弄得像个航空母舰。政府要规划局研究,规划专家一致反对,这个闹剧就没有搞成,只可惜有人太积极,为准备第一期工程动工,先行拆掉了英国领事馆,砸了一件文物,可惜! 水陆洲还是长沙近代工业区之一,洲上曾有橘洲造船厂,橘洲电池厂,天伦造纸厂等一些企业.如今为了环保,当然都不生产了.如今结合保护工业遗产,政府打算将天伦造纸厂的车间,办公室改造成市民的休闲旅游设施,这理念很好啊!再加上策划中的湘江水上运动基地,我们的水陆洲即将成为举世少有的城市中心的休闲绿洲,长沙人民有福啊! 我们再把长沙有名的那副对联念一念就再见吧: 天心阁,角栖鸽,鸽飞阁不飞; 水陆洲,周泊舟,舟行洲不行。 再见 刘三爹 2007.12.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7-17 13:27 , Processed in 0.08676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