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6月16日,中共长沙市委办公厅、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建委、市规划局、市园林局5个单位《关于开展著名历史文化遗址标志工作方案》的通知。方案决定对有重要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或其他重要活动场所;在全国具有积极和重要影响的历史名人的故居;代表我省一定历史时期最高水平的建筑物的场所;历史上在全国有积极和重要影响的文化教育机构或团体的重要场所;重大考古发掘或发现地点;已消失的著名老街;其他具有重要历史纪念价值的场所,设立标志。第一批名单为91处,标志形式为立碑、嵌碑、雕塑、设立建筑小品等。当年就完成了长沙护城河故址、湖南电灯公司遗址、辛弃疾飞虎寨故址、望麓园故址等的标志工作。
2004年8月3日市长办公会议又批准西文庙坪长沙府学宫牌坊、坡子街火宫殿门楼、浏阳沈家大屋清代民居群等47处不可移动文物为市级文保单位,使市级文保单位从16处增加到63处,超过本市省级文保单位的数量。
2004年11月6日至7日,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1-2020)和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评审会召开。两个规划都通过了专家组的评审。专家组由9人组成。他们是:朱自煊(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教授、博导)、董鉴泓(著名城市历史研究专家、《城市规划汇刊》主编,同济大学教授、博导)、王景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顾问、教授级高级规划师)、吴明伟(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东南大学教授、博导)、阮仪三(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赵中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古城保护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名城所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博士)、陈大卫(湖南省建筑设计院顾问总二程师,高级建筑师,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推动委员会委员)、陈先枢(湖南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推动委员会委员,长沙市委宣传部研究员)、魏春雨(湖南大学建筑系系主任、教授,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推动委员会委员)。
长沙市规划局为编制这两个规划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艰苦细致的论证丁作。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受市规划局委托,于2002年5月中旬开始编制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了做好名城保护规划,市规划院成立了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和专家顾问组。2002年5月至7月,进行了详细地现场踏勘和基础资料调查,并多次与文化局专家及规划专家进行咨询讨论,吸取了较多的宝贵意见。先后召开大小会议20余次。
2002年7月16日,市规划局组织召开了第一次规划专家咨询会,市规委部分专家和规划局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11月7日,市规划局局长罗利克主持召开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初审及咨询会。省建设厅肖常锡副厅长,以及市规委、文化局领导专家参加了会议。
2003年5月8日,召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初步成果审查会。市领导赵小明、张菊萍以及市规委、文化局领导专家参加会议。2004年1月7日,市规划局召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评审会。省、市规委部分专家及市建委、文化局、旅游局、园林局等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2月9日,召开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内容协调会,会议邀请陈先枢、梁小进、杨晓刚等专家,对内容提出了修改意见。3月1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王景慧总规划师应邀来长进行历史文化街区专题讲座,对长沙市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建设提出了很好的指导性意见。3月31日,市规划局罗利克局长组织召开保护规划内容协调会,确定了文本及说明的各项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