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长沙老字号发展纪实

2020-10-6 07:2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897| 评论: 0|原作者: 特邀编辑 主笔: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续写“德茂隆”的百年传奇

新茂隆

 

德茂隆历史沿革

清同治三年(1864),长沙东乡大贤镇人魏鹤林独资创办德茂隆酱园,园址设在长沙市繁华码头南门口,初期取名“魏德茂”。1884年,由左晓六、张子林合伙顶买,改“魏茂隆”为“德茂”。1887年,由张子林独资经营,改号为“德茂隆”。1921年张子林去世,由原支店经理谢菊生和张炳生等集银元2万接顶,主营酱园,兼营酒、香干、麻油、豆豉等6个作坊,以特产优质“德”字香干著称省城。1929年酒酱业成立同业公会,“德茂隆”是行业大户,谢菊生任理事长,长沙解放后,谢继任“德茂隆”经理。

1952年“五反”运动,“德茂隆”核定为半守法户,退补税额9400元,执行了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坚持了“四不”:不偷税漏税,不抽走资金,不随意解雇工人,不搞两套账。同时建立了财务制度和店规店纪,改进经营作风。1956年公私合营,成立德茂隆总店,下属“精而约”、“谦和福”、“鲁原丰”、“工农”等酱园,公方代表朱洪亮,私方经理谢菊生。1958年,德茂隆总店扩大,所属有“老同兴”、“恒康”、“大陆”、“福申”、“愈合”、“玉和”等22个作坊和门店。

1964年“德茂隆”拆除新建,内外面貌焕然一新,其生产、经营面积较原来扩大了4倍。“文革“期间(1967)破“四旧”,“德茂隆”改为人民酱园,“德”字香干砍掉了“德”字,技师免职,生产一度下降。

1984年元月,“德茂隆”恢复,“德”字香干再度应市,酱菜、酱类亦有发展。1984年春节,湖南省省长刘正到“德茂隆”看望全体职工,给予鼓励。19852月,以“德茂隆”为基础,成立长沙市调料食品贸易中心,经营调料食品为主,继续产“德”字香干,兼营副食、烟酒、百货,拥有固定资产29万元,职工增加到136人。1986年撤销调料食品贸易中心,恢复德茂隆酱园。1988年,获得首届中国博览会金奖。

1989年“德茂隆”从南门口迁至黄兴南路138(现城南电力局位置),由于搬迁缺乏场地无法进行批量生产,1996年德茂隆酱园又搬迁至天心区沙河街76号,主要生产辣酱制品,发展生产“金秋”牌系列辣酱。金秋牌系列辣酱曾荣获湖南省优质产品、国家商业部系统优质产品等荣誉,畅销全国。1999年,由于企业体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效益逐年下降,“德茂隆”陷入数年停顿休眠状态。


“德茂隆”的现状

2006113日,长沙市德茂隆食品工贸有限公司在蓉园宾馆五号楼举行成立庆典。公司是根据长沙市委、市政府有关企业改制的文件精神,经过市政府企改办批准,为振兴“德茂隆”百年老字号品牌,搞活企业,发展地方、民族经济,将长沙调料食品批发公司本部及所属调料食品综合商行、德茂隆酱园、通泰综合商场等4家特困商业企业联合改制组建而成。

公司注册资金400万元,拥有股东26人,职工102人,在岗45人,高剑瑞任董事长。公司拥有6处房屋资产,总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资产总额1040多万元。生产基地位于天心区沙河街76号。

公司致力于将“德茂隆”打造成为湖南乃至全国食品行业的领导品牌。按照“精挑细选原材料,传统工艺精加工”的要求,主营豆制品、酱腌菜、调味品等各色餐桌食品,立志使老百姓的餐桌更加五彩缤纷。在运作前期,公司还聘请了省内知名的企业咨询团队,协助制定了公司近远景发展战略规划,详细分析了企业现状的优劣势,确定了企业定位、盈利模式以及战略目标和路径,为“德茂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初,公司首先恢复了豆制品的生产。由于历史的原因,原属“德茂隆”的“德”字香干已被主管单位转让其他单位注册,在经过与商标持有单位长时间协商,依然在“德”字牌商标的使用上未达成一致意见后,德茂隆产品商标只得以“德茂隆及图案”为标识重新注册,全力推广“德茂隆”品牌。

首先,在产品研发上,通过盈利模式的分析得出了“德茂隆”的产品必须提高高科技附加值的结论。在自身研发力量还比较弱小的情况下,必须与食品科研机构结成战略联盟,实行技术引进。20074月,公司与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签定了“校企技术合作协议”,为“德茂隆”产品研发和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其次,在产品生产上,坚持精品思想。确定了“传统工艺精加工,真材实料优品质”的指导方针。选料方面,情愿价贵一点,也要保证优质的原材料;工艺方面,在运用机械化设备的基础上,即使生产成本增高一些,制作工艺仍然严格精工细作。2007年,企业通过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认证。

再是,坚持以人为本,打造人才工程。有计划地引进一批拥有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包括管理人才、产品研发人才和营销人才等。公司现有员工百余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5人,拥有中高级技术职称22人。

在品牌建设和保护上,一是加大了对“德茂隆”品牌的保护力度,积极向国家商务部申报第二批“中华老字号”,目前已经通过湖南省商务厅审核和公示。公司投资60万元筹建“德茂隆老字号博物馆”,老字号自办博物馆,这在全省是第一家,希望能为长沙商业文化的历史留下一个见证与传承。三是加强媒体宣传,未来“德茂隆”品牌扩张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通过媒体进行品牌传播。公司建立了包括湖南卫视、湖南经视、潇湘晨报、长沙晚报、三湘都市报、“红网”、“湖南在线”在内的良好媒体关系,对“德茂隆”的动向和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报道。在加大媒体宣传的同时,公司还辅助进行了广告投入,200812月,发布了以“优质香干,回味绵长”为主题的电视广告和户外广告,这是湖南生鲜食品行业首次进行广告投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是注重消费者的口碑效应,20083月,被湖南省工商局评选为“湖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首批诚信单位”。

公司热衷公益事业,勇于承担企业责任。在2008年初,长沙遭受百年不遇的严重冰冻灾害期间,公司不计成本加班加点扩大生产,保证市场的正常供应。同时联合三湘都市报,对低保户家庭,送出近万袋“爱心香干”。20085月,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举国同悲,公司全体员工怀着沉痛的心情捐献了绵薄之力。在每年传统节日,公司所在浏正街社区内的200多家的五保户和低保户均会领到了德茂隆公司赠送的“爱心礼包”,包括粽子、盐蛋、皮蛋和德茂隆的香干,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怀和温暖。

通过两年多时间的摸索和发展,日投料从百余斤,逐步达到2吨左右。2008年公司实现产值540万元,完成利税30万元,形成了以德茂隆香干为拳头包括德茂隆兰花干、油豆腐、牛肉香干、腊八豆、辣椒萝卜为主的豆制品、酱腌菜系列产品,建立了覆盖整个长沙市区的超市、农贸市场、酒店、食堂等完善的本地销售网络。通过市场开发和口碑效应,产品迅速辐射到北京、上海、广东、陕西、河南、重庆、福建、山东、江西等全国各地大中城市,努力实现从“满城尽是德茂隆”到“全国江山一片‘隆’”的攀登和跨越。

公司是湖南省调味品协会副会长单位、湖南湘菜产业促进会常务理事单位、长沙豆制品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单位,产品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湖南省优质产品、湖南第九届(国际)农博会金奖等荣誉。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两年参加湖南农博会及长沙市政府组织的年货供应会,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中央电视台及省内各大媒体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和宣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

企业快速成长和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和领导的肯定和支持。20083月,长沙市政府姚永春副市长率商务局和财政局相关部门领导来“德茂隆”现场办公,为企业排忧解难。同年6月,湖南省政府甘霖副省长来“德茂隆”视察指导,鼓励“德茂隆”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引进先进技术,改变生产工艺,扩大生产基地,走现代化企业的发展之路”。


“德茂隆”的精神和发展规划

“德茂隆”以“以德为先,诚信为本”作为核心价值观,秉承“以德服人,以信取信,以诚获利”和“诚至德达,信至茂隆”的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

公司通过规划论证,计划在浏阳生物工业园内征地3公顷,筹建“德茂隆食品工业园”作为新的生产基地。新基地建设拟在2009年内完成,预计投产后第一年销售额可达到2000万元,实现利税300万元。为真正实现产销一条龙并从源头上保证食品安全,公司与浏阳市溪江乡政府达成了200公顷黄豆和蔬菜种植基地的框架协议。

定位为“优质餐桌食品提供商”的“德茂隆”,要成为有一定影响和经济含量的区域性食品龙头企业,成为湘菜产业航母的一部分,续写“德茂隆”这个百年老店新的百年传奇,还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拼搏。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9-1 10:53 , Processed in 0.10749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