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949年前湖南商业

2020-9-30 17:3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758|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第十三节 湖南化工原料业

 

湖南化工行业原有染料、化工两个自然行业,其中染料形成行业较早,化工开发较迟。历史上土产化工原料,属其他行业兼营。

染料业旧名颜料业,清嘉庆年间即有靛行。旧时民间染料主要是土靛、土朱、姜黄、茜草素等植物染料,有“靛出于兰”,“惟靛是赖”的说法。湖南省土靛产量丰富,产区“上出洞口,下达三湘”遍布全省10余县,当时“长宝两府,贩靛之人,络绎不绝”,形成土靛市场的盛况。另外,有用土法提炼的红丹、银朱、土红、赭石、石黄、佛青等,多归土杂行业和药材行业兼营。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海禁开放后,外商输入洋靛、铜金粉、德产银朱、西绿等染(颜)料属苏广业兼营。光绪三十年(1904年)长沙开埠后,进口染料(颜料)品种激增,苏广业中兼营染料的商号迅速发展。民国初期,有江西客帮的欧阳树德来长沙开德茂长号,经营黑靛粉及杂色染料。另外有梅景福开永安福号于福胜街。梅初以苏广杂货为业,兼营德孚、拜耳等厂德产杂色染料。由于经营染料利润丰厚,后改为专营染料。民国三年(1914年)第一次大战爆发,德商机构,奉命撤离。行前染料库存,全部降价一二成,由梅收进,后来战争吃紧,货源断绝,德货价涨几十倍,梅因此成为富商,永安福一店,增值银元20余万元,其染(颜)料支店,遍及常德、衡阳、永丰、南昌、贵阳等地。战后,世界化学工业,已有进展,化学合成染料,在中国推广使用,德货输入减少,日货乘虚而入,美、法、瑞等国亦相继将各种牌号染料输入长沙。据《长沙关进口物资表》记载;民国八年(1919年)进口洋靛382担,民国九年(1920年)激增到3700担,各色染化料商品进口值42447关平两。由于进口化工染料逐年增加,民国十年(1921年)长沙专营店号已扩展为湛广兴、德茂长、永安福、万隆祥、谦和、永和正、鑫记、协利和、彭恒升、祥丰厚十大户。民国十五年(1926年)北伐战争前一段时期,因军阀混战,金融紊乱,工商业处于停顿状态。直到民国18年(1929年)政局稍安,工业复苏,省城需用化工染料的行业,逐渐增多。如当时的华丰纸厂、纺纱厂及200多户针织手工作坊、61户旧式染坊,相继恢复正常生产,所需染料迅速增加。据《长沙关大宗进口各色染化料表》记载:民国十八年(1929年)进口靛青3685担,硫化青10508担。民国20年(1931年)分别增加为13549担和20523担。当时,苏广业中经营染料的商号迅速发展,形成了专营染(颜)料的行业基础。民国十九年(1930年)第一届颜料业同业公会在朝阳巷40号的附1号成立,理事长崔伯鸿,常任理事梅建雨、厚家祥、邹念春。

清末民初,尚无化工原料专店,土产化工原料如:硝、磺、强水(三酸)等,当时属“硝磺局”统销。明矾、红土、青矾、五子、松香、石蜡、牛胶等10多个产品,属土杂行业兼营,零售又分属“拆货铺”兼营。进口化工原料方面:英输入卜内门公司纯碱,属颜料店经营。大批漂粉及制革工业原料如栲胶、红矾等,均由厂户自沪汉采办。石碳酸、小苏打、硼酸、阿母尼亚(氨水)等,因能用于医药,故历史上属西药业兼营。直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才有上海中国化学工业社在长设分发行所,继后又有上海大丰工业原料公司在长设立分公司,专营化工成品商品,并设厂于长沙留芳岭,生产小批硫酸锰、氯化汞等几个产品。

化学漆又名机制油漆,输入中国最早是英国,后是日本。民国十一年(1922年),英商首批运入长沙的有哈白克牌油漆,随后有铅油(厚漆)、磁漆、凡立水等品种,由颜料店、五金号兼营。

民国十八年(1929年)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国内民族化学工业蓬勃发展,全国已有上海、天津、浦口等十大城市建立13家制酸厂。出生于长沙东乡的范旭东有“中国化学工业之父”之称,1917年他在天津创办中国第一座碱厂——永利公司,1922年又建立黄海化工社,是旧中国最大的化工企业。上海、塘沽、广州建起了年生产纯碱72000吨,烧碱9460吨的碱厂。染料厂也逐年兴起。民国十七年(198年)中国上海第一家中孚染料厂成立,生产硫化青等,接着中华、华安、华元、国华等染料厂,相继成立开工。化学油漆工业,自上海开林油漆厂设厂以后,到抗日战争时,全国已有正规化学漆工厂11家。在这时期中,长沙化工、染料、化学油漆市场,变化较大,除上海大丰、中孚、华元,天津永明等厂户企业,在长设分支机构,推销产品外,长沙亦有本地产化工原料投入市场,如氧化锌、锑白粉、硝酸钾、立德粉等。染料行业,几家大户,如德茂长、和康福,永安福、诚丰和、鑫记、协利和、万源恒等,家家货物满仓,英、美、德各种杂色染料齐备。当时市场上,历年仰给舶来品,年销量达600吨以上的硫化青染料,已大部分为国产品取代。长沙化工商业处于繁荣兴旺时期,兼营化工的行业,如西药业已发展为15家,五金电料业68家,均兼营各种化工成品及化学油漆;专营染(颜)料店号也由民国十年(1921年)的10家,发展到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的19家。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化工行业商店全毁于火。火后,疏散近郊先后回长营业者有12户,如安徽客商孙哲仙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首先进城,在太平街废墟上,开设兆丰染料号。不久皖人汪中平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在太平街46号设道生染料号。其余小店均属战时失业职工合夥开设,小本经营,随时局进退,以维生计。抗日战争胜利后,外迁行业店户,陆续带货回长。由于战后复苏,太平街一带,开张营业的店铺如雨后春笋,直到1949年,长沙大小染料业店铺发展到44户。

 

第十四节 湖南服务业

 

旧时服务业主要分为照相、理发、沐浴、旅馆、洗染和影剧院等6个自然行业,集中于城镇,而著名商号多在省城长沙。由于长沙消费城市特点和商品中转集散中心地位的加强,经商者川流不息,谋生人云集城区,带来了长沙服务业的繁荣与兴旺。仅从店铺的数量之多,就可略见一斑。抗日战争以前,30多万人口的长沙城竟有照相馆21(1937)、理发店2700余家(1937)、澡堂27(1930),旅馆800(1937)、洗衣店80余家(1935)、影剧院30(1936)。数量一多,竞争自然异常激烈,为了“拉客,各店奇招迭出,服务措施时有创新,顾客有什么样的需求,商店就有什么服务项目,把长沙服务业的质量水平提到空前的高度。无论是本地顾客还是外地旅客,对长沙服务业的评价,脱口而出的就4个字:宾至如归。

    照相业是长沙的新兴行业,同治元年(1862),里仁巷已有“长青阁”照相馆,是为长沙照相业之始。光绪元年(1875)长沙又有人在贡院西街开设了照相室,但此时的照相馆设备都很简陋。真正称得上照相馆的是光绪十七年(1891)长沙西乡人瞿瑞卿在药王街开设的镜蓉照相馆。以后照相业务发展很快,到1908(光绪三十四年)长沙已有照相馆20多家。1928年裕新公司增设照相部,环灯闪烁,连楼梯也铺上鲜艳的地毯,气派非凡。此时著名的照相馆有“新华”、“蓉光”、“四明”、“大光明”、“新华”等16家。 “文夕大火过后,长沙仅剩10家照相馆,因陋就简.支撑着营业。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市照相馆又恢复了20多家,其中以“凯旋门”和“云芳”最负名声。照相业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各店频频推出种种优惠新招、服务新举。蓉光照相馆曾以赠送五彩大像(即按原价照4寸美术像l张,加赠8寸彩色放大像l)为号召,一时轰动全市,顾客有如潮涌,从早到晚排座等候,2部大座机,十几个人连续不停地工作,仍照不完,不得不发售预售票,每天收入1000多银元,打破了行业记录。安徽省安庆市照相业独资大户云芳照相馆店主郑云芳,抗日战争中逃难到长沙,刚来时,因业务未打开,就主动到各大医院,义务为医院拍广告照,为医师拍工作照,深受医务人员欢迎,因此招来许多生意。1946年开设的凯旋门摄影社,在一次拍摄集体婚礼照时,不慎失误,经理朱振三亲自逐个登门道歉,并邀接至店重拍,博得顾客赞誉。

    长沙理发业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有以梳头、整容为固定职业的梳头姨娘及整容院。至清代,统治者迫令汉人“剃发梳辫”,理发业遂成官办,理发师名目“待诏”,实行俸禄制。“待诏不仅能剃发、梳辫,而且都有一手推拿、挖耳的本领。久之人们对理发养成习惯后,清政府将“待诏”改为民办,任其自营发展,“待诏整容堂”于是而兴,这就是理发店的前身。清末长沙已有理发店300余家,从业者700余人。辛亥革命后,男子争相剪辫理发,女子也时兴短发,更促进了理发业的发展。l914年日本人龟田在长沙苏家巷开办西式理发店,令长沙各理发店老板耳目为之一新,纷纷仿效,普遍使用转椅、推剪、电吹风等新式理发工具。到20世纪30年代,长沙理发业进入鼎盛时期,著名理发店有“中华”、“南京”、“远东”、“环球”、“青年”、“华中”、“欢颜客”、“好莱坞8家,尤其以新坡子街的中华理发店、青石桥的南京理发店独领风骚。这两家理发店均为江苏扬州人所开设,他们都以设备新颖、布置时髦、男女分楼、技术讲究、接待周到、店规严格而赢得顾客,而且首开药水配方、发型设计、电烫发式、白发染青等业务,风靡一时。l949年长沙市尚有理发店330多户,从业人员1070人,是长沙市劳务性行业中职工人数最多的一行。

    长沙澡堂的服务质量也是有口皆碑。长沙最早的营业性澡堂是光绪二十四年(1898)大吉祥旅社附设的浴室。1930年长沙沐浴业全盛时期有澡堂27家,从业人员500余人。著名澡堂有“新沙池”、“三新池”、“浴华”、“长沙盆堂”等。其中以陈禹卿开设的“新沙池”规模最大,服务项目也最齐全。该澡堂共有座位200多个,分雅、正、优、客四等座位,并附设女座,设有理发室、修脚室和南食部。工人达100余人。雅正座均为瓷盆,置有沙发;客座为大池。服务态度好得不能再好:入浴时,替客围上浴巾,代客整理换洗衣服,扎叠成卷,便于携带;客人浴毕入座,递上擦面毛巾,并帮客人擦去背部水渍;浴客休息时为之盖好浴巾,以防感冒;客将离座时再递毛巾,然后结账;客走鞠恭道别,拉门相送。男澡堂用男服务员,女澡堂用女服务员,绝无“异性按摩之类的事。

    旅馆古称驿站、庐旅、候馆。长沙旅馆形成行业始于清代前期,那时长治路、贡院街(今中山路)、小西门、太平街一带均开有客栈。光绪二十四年(1898)湖北人范锦堂在吉祥巷开设了长沙第一家西式旅社——大吉祥旅社。民国后,“大吉祥”扩大经营,附设中西餐厅,常有富绅豪贾大摆筵席,调堂出局(招妓女),唱曲弹琴,打牌赌钱,生意很是兴隆。随后有天乐居大旅社、大同公寓等一批新式旅社开业,一些旧式客栈也扩为旅馆。民国初期长沙大小旅馆有440余家,1934年增至599家,其中“九洲“湘汉”、“大吉祥”、“天乐居”、“长沙”、“亚洲”、“美西施”等16家大户,以其设备齐全,附设餐厅、浴室等服务设施,使“客满牌每日高悬。大旅社中有专为外地商人开设的客庄,房租以年计收,店主熟悉商情,常为住客通报行情涨落,介绍生意,并装有电话,便于联系。各家旅馆普遍待客殷勤有礼,勤送茶水,代看房间,通宵值班,呼唤便捷,招喊旅客乘车、上船,不误时辰。1938年“文夕大火,全市旅店无一幸存,火后有300余家相继复业。

长沙洗染业起源于l917年开设的“华西法洗染店。洗染业在行业竞争中形成了各自的洗染特色。抗日战争前以洗衣店为主,主顾为洋行职员、水兵、绅士、官商、名伶等,衣裤不论长短收费仅银元5分。抗日战争胜利后洗染并举,渐有“东谢(谢松林)、西俞(俞建达)、南苏(苏鸣斌)、北蛟(龙长云)之称。位于东面青石井的美丽洗染店,以精洗五彩绣品、干洗毛呢及皮衣擅长,所洗绣花织物,去污保色,干净透彻,所洗皮货不走硝、不脱毛,饮誉省城;西边药王街的瑞华洗染店(湘江洗染店之前身)则以染色织补载誉同行,所织补的毛呢绸罗、花色影格等衣料,达到了经纬清晰、织破如新的地步;位于南正街的宝华洗染店以洗染吕宋帽而闻名遐迩,染料地道、漂染考究,深得顾客赞许;北门的世界洗染店则以色染土布占据优势,业务量之大为行业之首。至l949年长沙共有洗染店70多家,从业人员200余人。长沙市家务劳动社会化的趋势,在民国时期就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民国时期省会长沙有“文化城之称,主要体现在影剧院的空前繁华。民国初年,外国无声黑白故事片传人长沙,汉口百昌电影公司在今黄兴路育英街的新剧场放映《火车上成亲》,轰动一时。至1914年长沙始有正式的影院,即今黄兴北路燎原电影院的前身一青年会电影院。该院利用教堂作放映厅,银幕规格,坐椅舒适,以放映宗教影片为主,间或也放映故事片,如《珠宝案》等。以后较为正规的影院当推1925年建在八角亭西侧的西牌楼百合电影院,该院由长沙基督教青年会会员魏乔年等人创办,可容观众800名,设施完备,院容整齐,满场之日居多。初期主要放映欧美无声片,如《情海狂澜》、《牧师奇遇》等,为吸引观众,特地请英语教师易怀曾把剧情翻译成中文向观众讲解。l93168月,该院先后首映美国有声片《花团锦簇》和国产有声故事片《虞美人》,从此有声片落户长沙。这一时期长沙著名影院还有织机街的平平(平平后又在白马巷、丰瀛里开设有影院)、万国,鱼塘街的东方、中央、世界,青石井的海天,新街口(今东牌楼口)的民乐,吉祥巷的吉祥,又一村的民众,中山路的银宫和清泰街(今北正街)的美西斯等。1938年日寇迫近长沙,这些电影院大多数停业。

    抗日战争胜利后,长沙电影业蓬勃发展,黄兴路上还多了一家名气很大的影院。这就是l947年由蒋寿世等人创建的银星电影院。该院有座位1034个,从上海购回美国放映机,注重放映质量,高薪聘请技师担任放映员,服务员彬彬有礼。放映《一江春水向东流》、《天亮前后》等贴近市民生活的影片,情节感人。引起极大反响。银星电影院l956年公私合营,l958年转为国营,l996年兴建平和堂商厦时拆除。又,抗战后,今万代广场处有国泰电影院(即大众游艺场),中山公园(今青少年宫)内有和平电影院,原刘胡兰塑像处还有华南电影院。

民国时期长沙戏园、剧院更多,不过更叠频繁,长久经营的较少。据不完全统计,从清末至民国长沙戏园、剧院有:水府庙剧院、四喜茶园、皆宜公司剧场、燕云湘月歌台、宜春园、湘春园、寿春园、长春园、景星园、福春园、豫园、潇湘第一台、霓园、湘舞台、楚舞台、霓春园、新舞台、世界大戏院、霓仙园、美西斯戏院、远东湘剧场、万国戏院、银宫大戏院、百合湘剧场、民生大戏院、仁记戏院、大吉祥戏院、江南戏院、中台大戏院、时代大戏院、民众二剧场、新湖南剧院、正义剧院、金城戏院、大华戏院、绿萍书场、马黎戏院、大中华戏院、雪园戏院、城南剧院、美丽戏院、雅园、国光戏院、美琪戏院、裕丰戏院、工余戏院、新民戏院、北正戏院、众乐戏院、自力戏院、楚南剧院、联华剧院、长沙大戏院、民乐戏院、黄金大戏院、文华剧院、兰陵剧院等。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6-16 12:01 , Processed in 0.09995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