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山学报》为湖南船山学社于1915年8月由刘人熙等创办的学术刊物,至1917年8月,出版8期后而停刊。1925年船山学社恢复,社务先后由石广权、赵启霖、周逸、王昌年等主持,续刊《船山学报》15期。第16期由编辑部主任周逸编辑完成,适逢1938年长沙大火,未能付梓,周逸遂将手抄稿带至湘潭县石潭乡下保存。不知何因后来流至民间,2013年现身于长沙溁湾镇古玩城,热爱收藏的实业家汤崇勇先生以5000元的价格购得珍藏至今。近日汤先生约我和任理先生前往望城区公司中观看,原稿品相良好,字迹端正清晰,只是粘贴在原稿上用于文字修改的小纸块部分脱落。汤先生同时收藏的还有第17期部分稿件、《木崖诗草》手稿和三反运动期间所写的《思想总结》,十分珍贵。 周逸(1876—1969),原名昌岐,字仲元,号木崖,湖南省湘潭县板石巷人。16岁从王闿运师学,前后二十年。1906年,在长沙加入同盟会。翌年至南昌当塾师,撰文揭露法国教士杀我官员之罪行,参加反洋教斗争。1910年,由龙天锡安排到长沙草潮门碾米公司工作,其地实为革命机关,周逸担任宣传工作。次年,参加保路运动,响应武昌起义,宣传讲演,以唤起民众。1914年,随王闿运到北京,任中华民国国史馆秘书。后留京任《北京民报》副刊主编和皮锡瑞、龙璋家的家庭教师。1917 年,作为湖南代表之一赴上海出席“南北议和”会议,议和无成,遂回籍隐居。1927年后,在长沙先后任孔教会总务主任、私立国学专修学校教师、省中学教师暑假讲习会讲师、船山学社董事会常务董事、主任秘书兼《船山学报》编辑部主任。l940年起,任船山学社社长。抗日战争期间船山学社停办。抗战胜利后,以私蓄及妻子妆奁凑集银圆1000元,于废墟中重建船山学社。1949年参加湖南和平解放运动,在《和平宣言》上签名。著作有《木崖轩诗文集》《湘绮楼诗经评点》《汉书艺文志补注》《中国地理险要诗》《四书大义》《历代田家诗选》等。新中国成后,将船山学社图书、档案交给中山图书馆。组织学社职校湘绣班学员,绣献一幅毛泽东像。毛泽东复信嘉勉,并题字“船山学社”回赠。被安排为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1953年转为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1969年去世,享年93岁。 以下是部分《船山学报》及《木崖诗草》遗稿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9 20:52 , Processed in 0.09034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