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行业老照片之传统商铺

2016-12-27 15:2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003|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 梁小进|来自: 名城长沙网

(以下图文源自《老照片中的长沙》陈先枢 梁小进 撰稿,岳麓书社2014年12月出版,荣登“2015年4月湘版好书榜”)

近代的长沙,是一座典型的消费城市。承继了古代城市风格的长沙,百余年来,街衢纵横,店铺林立,各行各业,日用百货,以及西洋商货、土特产品,应有尽有。既有专门从事批发的行商,亦有只营零售的小店,还有不少前店后厂、兼具作坊与商行的店铺。这里刊载的老照片,就是百余年来这些传统商铺的珍贵留影。其中,有的是清末或民国时期所摄,有的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城市化浪潮席捲而来,许多保存数十百年的老店铺即将消失之时,为一些有心人所抢拍,应当也是当年城市商业的一种记忆。


1、北码头仁丰经纪行


2、北门口果菜店


3、北正街北协盛药店


4、北正街瑞华洗烫店


5、北正街余太华玉器金银加工店


6、蔡锷北路狮子楼


7、蔡锷北路新沙澡堂


8、褔庆街织染布庄


9、褔胜街革成旅社


10、解放路腊味店


11、解放路南京美发厅


12、捞刀河刀剪门巿部


13、水风井怡丰商场


14、五一路旗织工艺社


15、西长街腊味店


16、西长街食品店


17、小吴门湖南商药局


18、中山路英姿绸呢店


19、西长街老青布庄


近代长沙的店铺分布于城厢内外的大街小巷,可以说无处不有,而城内的南正街(黄兴路)、八角亭、坡子街、太平街、小吴门、贡院街(中山路)等处则连墙接栋、鳞次栉比,形成繁华闹市、不夜商城。街头车水马龙、人如潮涌。各式各样的店铺、商号,招牌醒目,彩帜飞扬,门灯闪烁。


这些传统的商铺,有的沿袭古代店铺的形式,反映出长沙古代或近代早期的商业形态。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用于商业的建筑,都是木结构或砖木结构的房屋,上盖小青瓦,门面以十几块长条形木板作为关闭之用。打开店门,长长的木制柜台,或陈列货物,或作为店员、老板与顾客隔离和讨价还价之用。在这些店铺里,顾客不能与货物直接接触,商品由店员负责取放。有的店面则如同客厅,是为与客商谈论生意的场所。而饮食、茶馆之类的店铺,则店堂大开,内设几张、十几张八仙桌,四面各置一长木凳。客人进店就座,自有伙计上前接待。照片中,分布于北正街的果菜店、北协盛药店、瑞华洗染店、余太华玉器金银加工店和蔡锷北路的狮子楼饮食店、新沙澡堂,以及西长街的腊味店、食品店,即都是这种比较简陋、规模不大的店铺。这些店铺,现在都已消失。北正街,由于我市黄兴北路的扩建,现正处于拆除之中。西长街也同样因改扩建工程,两厢门面全部被拆,也将代之以完全现代化的商厦和住宅区。


进入近代以来,特别是上世纪初开埠以来,西方各国及日本的商人纷至沓来,在长沙开设商店、洋行,包括贸易公司、旅社、药店、餐馆、百货店、绸布店、五金店、文具店等等,经营进出口业务或批发、零售,从而将西方的商业建筑及商业运作方式带到这个古老的城市。此后,长沙的商户店铺又有了新的形式,并结合长沙古老的商铺形式,从此流传下来,也有了一百余年,成为又一种传统的店铺。这些照片中,北码头的仁丰经纪行、福胜街的革成旅社、西长街的老青布庄和中山路的英姿绸呢店,就是属于近代中西合璧式的商业建筑。他们均为砖石结构,门楼式的店面,显得颇为厚重,由于其行业的特点,并不需要门面大张,所以硕大的门楼,仅有一张小门以供进出。显然地,这样的建筑也不适应于现代商业的运作模式,因而大多早就不复存在了。而照片中,解放路的腊味店、南京美发厅、水风井的怡丰商场、中山路的湖南国药局,这些创建于民国年间的名牌老店,经过数十年风雨洗礼,与时俱进,已是比较有现代风格的商业店铺了,宽大的门面尽可能的向外展示,使过路的行人也能一眼瞥视店堂的场景;有的为漂亮的玻璃橱窗,陈设着各类款式新颖、价格不菲的商品。这几家商店,尽管在门店设计上稍染时尚,但由于城市道路的改扩建,或企业重组改制,也都不见于世了。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6-17 19:48 , Processed in 0.10893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