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他的人生,弯了几道弯

2015-7-27 06:0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59| 评论: 0|来自: 三湘都市报

    唐璧光先生生前照。   通讯员 袁忠民 摄

    “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浏阳河》是一首湖南人创作的蜚声中外、脍炙人口的名曲。7月24日凌晨1时11分,这首红色经典歌曲的曲作者唐璧光先生在永州市中心医院病逝,享年96岁。

    唐璧光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坎坷,就像《浏阳河》里所唱的那样,弯过了几道弯。

    人生不止九道弯

    1920年农历正月,唐璧光出生在湖南省东安县县城。其祖父是一位音乐造诣颇深的秀才。受其影响,唐璧光从小就喜爱民间音乐和民间艺术,且喜唱祁剧和京剧。

    1944年10月的一天,唐璧光的父亲说日本鬼子快打到东安了,要他外出躲避。几个月后,从东安传来消息,他家的房子被日本人一把大火烧为平地,他父亲也被劈死。为实现打日本、报父仇的愿望,1945年5月,他去武冈参加了国民党的“忠义救国军”,并被任为联络参谋,到8月日本鬼子投降,他在“忠义救国军”呆了3个月。

    1957年,他被划成“右派”。1958年3月,他因参加了3个月的国民党“忠义救国军”被判刑7年。不久,他的原配妻子与他分道扬镳;1964年3月,饱受铁窗之苦的他被刑满释放,被安置在洞庭湖农场就业;1970年,他被清理回原籍东安县。他两手空空,只带着身有残疾、13岁的儿子回到老家。为了生计,他来到县采石场,捶石碴,挑土方,风餐露宿整整8年。

    1979年,唐璧光被平反昭雪。1990年,唐璧光离休。这年他70岁。也许,唐璧光的人生注定了坎坷。他离休后,本想放松一下劳累的身心,但因《浏阳河》作曲署名侵权纠纷和版权纠纷,使他身心更加疲惫和交瘁。

    机缘巧合诞生《浏阳河》

    时间拉回1947年,那年,唐璧光考上湖南音乐专科学校。1949年,他以全优成绩提前毕业,被分配到长沙市工人文工团任作曲。

    1949年全国土地改革运动即将开始,为配合刚刚解放的湖南形势,长沙市工人文工团排演根据赵树理同名小说改编的花鼓戏《田寡妇看瓜》,唐璧光担任执行导演和作曲。其中有这样一段“送瓜调”的唱词:“田大娘,细听我来讲,如今世界大不同,中国出了个毛泽东,领导我们穷人翻了身。咿呀咿吱哟!”

    唐璧光后来在谈《浏阳河》的创作经验时曾说:“土改后,劳动人民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对毛主席的感激爱戴之情是难以形容的,从而激发了我的满腔激情,欢快的旋律好似滚滚江流,汹涌澎湃,倾泻直下。”

    到了1950年9月,为庆祝湖南土地改革胜利完成,湖南省湘江文工团18岁的编剧徐叔华创作了歌舞剧《双送粮》。《双送粮》第三段有这样一节唱词:“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江边有个什么县,出了个什么人世界把名扬……”

    经过修改《双送粮》的这一节唱词,被唐璧光创作的“送瓜调”曲子替换上了。进行移植后,词曲竟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可以说《双送粮》的词,“送瓜调”的曲,就这样组装成了《浏阳河》。

    59岁才获歌曲著作权

    《浏阳河》诞生后,分别有多位演唱家,如蒋大为、李谷一、宋祖英等,以不同方式及风格进行演绎,流传甚广。然而你知道吗,1979年之前,出版发行歌曲集选编《浏阳河》时,或者在演唱这首歌曲时,都将曲作者的名字标注为“湖南民歌”,没有唐璧光的名字。

    直到1979年,唐璧光59岁时,中国音乐家协会湖南分会对《浏阳河》正名问题作了专门调查,了解了事实真相,并在出版《湖南创作歌曲选》时,选载的《浏阳河》署名为编曲“唐璧光”。

    唐璧光虽然一生跌宕起伏,但却内心波澜不惊,平静如水,无论顺境逆境,都能保持常态。他这样评价自己:“我的人生道路何止九道弯,但我挺过来了,还过得很好。”■记者 吴岱霞 通讯员 袁忠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30 19:14 , Processed in 0.09970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