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传承百年文脉,“激活”箴言书院

2015-6-1 08:1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43| 评论: 0|来自: 三湘都市报

    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为箴言书院共同撰记,湘军三位大佬在这里有了一次难得的集合,见证了箴言书院创办时被赋予的期待和承载的使命。

    记者 田超 摄

    益阳石笋瑶华山南麓,志溪河畔。152年前,工程耗期整整十年的箴言书院在此落成。书院由彼时湘军重要首领、“中兴四大名臣”之一胡林翼亲自创办,曾国藩、左宗棠等倾囊相助、共同参与建设,成为一段佳话。

    152年后,益阳城东,箴言中学南面。碧云峰北麓,清溪河边,久负盛名的这座古老书院,规划在此以原貌重建。

    为何不在原址复建?新的时代语境下,历史文物如何保存,百年文脉如何传承?古老书院如何与现代教学有效共振?这是箴言书院的诘问,也是中国大地上无数古老书院面临的当代困境。

    将历史的触角伸入当下,寻找教学传统的现实意义,探索古今传承的一种可能,箴言书院正在探寻新的地标,并重新看待自己的位置。

      壹 箴言源起:胡氏家族的办学情结

    抵达箴言书院时已近黄昏。一棵老松柏静立园中,正对校门。校门上仍挂着“益阳市赫山区第一中学”的牌子;老松柏后面,是另一座写有“益阳县一中”的老校门。大礼堂空无一人,雨后的积水,映照着一排破损的窗户和几只没有篮筐的篮球架。不远处,是挂着“育才中学”牌匾的又一座老校门。不过百米,三座大门,可见书院历经的数度更名与变迁。门楼里,是“箴言书院记”石碑,借着黄昏的光,青石上字迹残缺模糊。

    但正是这块石碑,留住了彼时湘军重要首领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的共同墨宝,见证了箴言书院创办时被赋予的期待和承载的能量。

    始于胡林翼之父胡达源撰写的《弟子箴言》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曾国藩至两湖练湘军,屡破太平军。而胡林翼这个被时间淡忘的名字,却是湘军的灵魂,时称“胡曾”。他是威风凛凛的封疆大吏,名动朝野的乱世英雄。执戈以卫社稷是武人的职责,胡林翼却在担负起救亡图存历史重任的同时,以己之力创建了一座书院,倾其所有造福桑梓。这一切,源于胡林翼之父胡达源撰写的一部《弟子箴言》。

    早在胡林翼创办箴言书院之前,胡氏家族已有教学传统和办学情结。胡林翼的祖父胡昷韶博学多才,为县学生,在乡间开了个私塾教书。他很疼爱孙子,常对族中人说:“此子俊伟,必昌吾宗,当善视之。”而父亲胡达源曾任贵州督学,再任翰林院侍读,对胡林翼的读书学习也倾注了很多心血。从出生到道光十五年(1835年),是胡林翼的读书时期,他拜的老师在当时都是一流的学问家、经世致用的代表人物,如胡星堂、胡墨希、贺熙龄、蔡用锡、陶澍、林则徐等。

    胡达源曾执教于长沙城南书院,并在任教期间,撰写了一部《弟子箴言》。著述汇融先儒,语出心得,引经据典,授经化史,以酣畅淋漓的讲授而益于教学。胡达源去世后,为承父亲遗志,解决本地子弟读书问题,胡林翼决定办学,并以“箴言”名院。一直到今天,胡氏家族的教学情结依然在延续,现为湖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胡林翼的玄孙女胡遂认为,《弟子箴言》申明的是宋五祖之学,核心思想是“明义理”,直到今天一脉相承。“胡林翼亲笔题写的‘欲正人心引为己任’,是我们延续至今的家风,包括我父亲和我,都觉得教学与育人应当有机结合,教书必先育人。”胡遂说。

    在选择书院校址时,胡林翼花了不少心思。他认为,书院应“建于山乡,不宜城市”。他除亲往时称“小庐山”的益阳名山碧云峰、桃江等地考察外,还派精通勘舆之术的风水先生夏先范到各地勘察。经过考察,夏先范回复说:益阳旁“十五里有石笋山,结阴穴富贵悠久,结阳穴可出词林。”胡林翼决定:“阴穴葬吾父,阳穴可为书院”。

    胡、曾、左为箴言书院共同撰记

    清咸丰三年(1853年),箴言书院定址于石笋瑶华山之南麓。书院奠基之时,胡林翼休病在家,他亲自执铲,参加了奠基仪式。

    书院的修建,得到了曾国藩、左宗棠、李希庵等名人的大力支持。胡林翼曾与曾国藩有多封书信往来,请求其为书院搜集各种书籍。曾国藩接书信后,立即赠书数十种,并亲自为胡林翼开列了学院的《藏书目录》。胡林翼还请曾国藩作《箴言书院记》,并要求用书写上石碑的字体。曾国藩接信后立即复信胡林翼,明确表示,《箴言书院碑记》决不敢推诿。

    但时间不曾慷慨于英雄,胡林翼没有等到书院落成的那一天。同治二年(1863年)书院始成,胡林翼却于1861年“惜工未成而卒”。

    胡林翼病逝后,曾国藩又亲自为“箴言书院”筹资。竭尽全力,不仅积极捐资捐物,而且在精神上给予极大支持。书院修造资金的最后缺口,曾国藩个人独捐近三分之一。同时,他还致书友人为其捐资。书院落成时,共有房舍四进10栋96间,后增至108间,分为主室、斋舍、讲堂和正殿四部分。在《箴言书院记》中,曾国藩高度称赞胡林翼:“侍郎自开府湖北以来,即以移风易俗为己任”,“建箴言书院,将萃益阳之士而大淑之”,“后有名世者出,观于胡氏父子仍世育才,肫肫之意,与余小子慎其所习之说,可以兴矣”。素与曾国藩不睦的左宗棠也为书院撰文。湘军三位大佬在这里有了一次难得的集合。

    历史的车轮碾过百余年。如今,只有数方青石残碑,镌刻着英雄将士当年的情谊,和传承湖湘文化、藏书利于读书士子的莫大情怀。

    抗战时,长沙私立育才中学迁入,校门保存至今。

    两个孩子伏在老校门前的一对石鼓上玩耍。

     贰 用人与办学:胡林翼的“荐贤为务”

    在瑶华山翠绿的拥抱下,志溪河蜿蜒流过。山与河之间,有一片开阔地,湍急的河水一个九十度急转之后进入这里,渐渐平缓,水面开阔,像一个平静的湖。

    远远望去,箴言书院正位于瑶华山的心脏。书院坐拥湖光山色,仿佛远离闹市的一片岛屿。

    荐贤为务、知人善任,对培养、发展人才躬身践行

    为何创办一个书院,胡林翼能引来如此众多的支持?湖南省国际工程咨询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林翼六世孙胡果雄认为:胡林翼是湘军的灵魂人物,曾举荐左宗棠、郭嵩焘、李鸿章、李续宾、李续宜、阎敬铭、罗遵殿、严树森等,这些名字都是晚清历史天空上的灿烂星辰。胡林翼“情商极高”,“荐贤为务,知人善任,海内交推”,是多位晚清名臣的伯乐,并在一向不和的曾国藩和左宗棠之间架起桥梁。他只活了不到50岁,但湘军在胡林翼时期发展迅猛。1861年9月5日,安庆被湘军攻陷;25天以后,胡林翼于武昌病逝。

    胡林翼虽早殁,但生平推功让能、调和诸将,为平定太平天国奠定良好基础,曾国藩说:“林翼坚持之力,调和诸将之功,综核之才,皆臣所不逮,而尤服其进德之猛。”近代,毛泽东和蒋介石皆为胡林翼的“粉丝”,毛泽东更将字改为“润之”,这正是胡林翼的号。

    胡林翼对人才储备十分重视;创办书院、教学育人,更是他对培养、发展人才的躬身践行。箴言书院筹建时,胡林翼曾与人多次谈及书院的规模和教学内容。他要求学习孔朱儒学,重点弄清什么是“公私义利”。所谓“公私义利”,不仅仅是牵涉正心修身问题,更是关系到治国治民的大问题,须以《朱子》《近思录》诸书为先。书院竣工并正式招生时,胡林翼虽已作古,后人仍执行了胡林翼在世时已经拟定的书院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及管理方式。

    推行父亲在《弟子箴言》中倡导的“育材之法”

    此外,胡林翼还着力推行父亲在《弟子箴言》中所倡导的“育材之法”:养成良好的校风与学风,主张“崇实而黜华贱”、“使人知务实学而推见诸行事”,坚决杜绝“书院多华士,少朴学”的风气;因材施教,根据个人的资质,进行分等排队,按不同情况进行教育;建立一套较完整的用人、教学、学生学习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规定山长每月必须讲学二至三次,同时负责处理书院日常事务,包括执掌契约,管理田产、租谷、房屋、膏火等。另设斋长若干名,一般由秀才担任,要求有一定的学识,主要负责学生作文的收发等教学事务。山长的选聘十分慎重,条件严格,要求很高,必须是“品学兼优”的名儒。山长任期一年,可以连聘连任。一般来说,当时书院聘定山长由知县下聘,而箴言书院则由知府下聘。

    书院非常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本理学、德、政事、言语、文章,一经贯之”,反对“徒视诵读为资文艺”。第一任山长编写的《箴言书院学程》,就包括经、史、立身、治事、为文五门,而“治事”一门,就包括了军事、地舆、政治、农桑四类书目。

    正是以这样的学风和传统,箴言书院培养出了不少奇才,有清末举人罗德源、周成厚、夏玉忠、贾兴元;有民国年间教育家陈天倪、曾运乾、张德藩,民主革命烈士刘安帮,国民革命军将军蔡钜奠等。

      叁 书院“复活”:传承与未来

    益阳城东,碧云峰北麓象鼻山下,清溪河缓缓流过。一座按原址原貌规划复建的箴言书院,将在此落成。

    书院东北面,是已从原址中搬出11年的箴言中学新校区,紧邻规划中的林凡艺术馆。东侧为箴言中学主校门入口通道,与永福路、春嘉路一起,构成交通快速干道网络。

    古老书院与现代教学长达十余年的割裂与脱节,将再次接上轨道,形成整体。

    传承箴言文脉,弥补传统书院与现代教学分割的局面

    光绪十三年(1887年),箴言书院改为校士馆。1911年改为箴言学校,旋改名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抗战时,长沙私立育才中学迁入。1954年益阳县一中迁此。1994年,益阳撤地建市,原来的益阳县改为益阳市赫山区,学校更名为益阳市十一中。2001年,更名为箴言中学。2004年,学校整体搬迁到龙光桥镇长坡岭村,直到今天。

    152年风雨,历经数度变迁,加上年久失修,箴言书院旧址几近败落,旧迹难寻。仅剩几座老校门,一个废弃的礼堂,几块镌刻着《箴言书院记》的青石碑。

    对于迁址复建,胡遂觉得自己比较矛盾。“对箴言校友来说,心情是两难和复杂的,他们对于老校园有美好的记忆和情结。但同时,教育的首要定位是育人,应该面向更多民众,当然要考虑交通等现实问题。”箴言学子、益阳市赫山区教育局局长陈维国说,“书院原址几乎什么都没有了,如果在原址上复建,管理成本和建设成本将严重脱节。”决定选新址复建时,一些校友曾发出不同的声音,认为搬离原址即失去了意义。陈维国说,按现代办学理念和思路,书院原址所在地十分偏远,交通不便,原址复建或许保存了部分文物,箴言百余年的文化底蕴将与箴言中学彻底隔离,得不到传承。

    “择新址复建,将有效弥补原书院与现中学分割的局面,箴言的精神不会断裂,并且可以找到它的现实意义,让箴言传统与现代教学更好地融合。”陈维国说,箴言书院原址也将进行修复保留,资源利用,比如作为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等,“我自己也是箴言学子,更加希望找到一个合理的途径,既将箴言的文物历史保存下来,也将箴言的文化精神传承下去。”

    将教学、旅游、历史文化融为一体,真正发挥社会效益

    箴言书院曾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办学条件。重新修建的箴言书院北临箴言中学,从地形、风水、景致及文化氛围上,都与原箴言书院十分相似。规划将依照《箴言书院原貌图》,按照“两路四进”、“前水后山”的布局方式,充分利用场地的地理位置优势,将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结合,全面还原当年的箴言书院原始风貌。

    书院未来的功能是什么?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怎样“对接”?书院如何适应社会需要?这是与箴言书院“复活”相伴而来的主要问题。箴言中学校长孟德良认为,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学校的文化底蕴,让箴言人传承、发扬和创新箴言文化,让书院成为校友交流的平台,预计两年左右完成复建。“书院将设箴言校史馆、箴言校友馆、赫山历史文化馆和箴言书院及配套附属用房,与箴言中学连成一体,形成整体。”益阳市赫山区委书记贺辉说,就像岳麓书院和湖南大学的关系,“书院是对现行教育模式的一种有益补充,可以作为学生和教师学习、交流、体验的场地,将教学、旅游、历史文化融为一体,真正发挥社会效益。”贺辉给他们举了一个例子:“我国特殊历史时期曾在区位优势不显的地方创办了一些大学,但现在表现均不尽人意。足以见得区位优势对现代教学的影响力。”他说,新址复建避免了区位不优的问题,能留住优秀的师资力量,“现在,学校太偏远,肯定很难留住好老师。这也是当年箴言中学搬出来的一大原因。如今将书院与中学合二为一,让其成为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箴言百年的文脉将得到真正的传承。”

    ■文/记者 李婷婷

    图/记者 田超

    记者手记

    书院“复活”

    让传统渗入现代教学

    □李婷婷

    多年前,我曾踏访江西白鹿洞书院。坐车沿山路逶迤而入,书院静卧在乳白的晨雾中,寂然无声。后来到岳麓书院,游人进出往来,学生三五成群围坐捧书阅读,这样活泼的姿态,与白鹿洞书院的僻静清幽形成鲜明反差,让我惊讶。

    中国传统书院在当下的境遇,这二者似乎非常具有典型性:白鹿洞书院基本已成为纯粹的景点,是文物部门和旅游部门共同保护的单位,只有建筑存在,不再进行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而岳麓书院与现代教育结合,招收研究生,成为传统书院焕发现代活力的代表。

    此次见到的箴言书院,却存在着更复杂的命题。和白鹿洞书院一样,箴言书院远离闹市,坐拥湖光山色,曾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办学条件,但比之白鹿洞,箴言残存的建筑文物太少,并不具备纯粹开发为旅游项目的条件。若是结合现代教学,箴言书院又没有岳麓书院那样的便利交通和区位优势。如何续接文脉、重新激发生命力,箴言书院必须寻找自己的模式。

    现代教学面临太多现实问题,比如地理位置直接影响着师资力量。为了吸纳优秀的教育资源,箴言中学早已从书院原址搬出,同名“箴言”,传统书院与现代教学已发生11年的“断裂”。如何在曾经优秀的文化基因里,找到新的生存点,实践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对接”?

    这也是中国所有一度衰落的传统书院,和正在兴建创立的现代书院共同面临的问题。

    书院是教育和学术研究机构,同时又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象征,今天的坚守已十分不易。同样于11年前创办山东万松浦书院的作家张炜认为,现代书院不再依赖于一种学术思潮和少数人的思想,而应该主动与现代教育进行高端对接;而发起创立陕西白鹿书院的作家陈忠实则说,要守住中国文化的根,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结晶能够薪火相传。

    取区位优势复建书院,与箴言中学合为一体,将“箴言”的大脑和灵魂重新植入现代教学,箴言书院正在探索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型的新途径。同时,除了在实体外观上与原貌一致,新的书院更要防止“精神走调”,防止形似而实非。这有赖于书院功能的搭建。唯有精神与文脉的传承,能让今天的箴言学子感受共有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凝聚力,让箴言的思想血液流进益阳、湖南乃至中国的现代教学体系。

    唯有这样,传统书院才具备更长久的生命力,才能在现代真正“复活”。而传统书院对今天教育机制及无法自由办学的有益补充,将构成中国更加多元的文化事实。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5 10:31 , Processed in 0.09880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