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广益中学三次迁移 仍坚持全英文教学

2015-4-30 17:5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123| 评论: 0|来自: 潇湘晨报

41171430330820031.jpg

民国时期,广益中学的教师在上课。

  1938年,顶着越来越密的飞机,长沙城北熙宁街上的广益中学校长王季范,望着身后的740名学生,愁容满面。

  当时抗战烽火烧到长沙,学校决定,在建校33周年零3个月之际“大撤退”,保存读书种子。

  从沱市到常宁,再到蓝山,广益中学一路南下,师生备尝艰辛,读书种子仍在野蛮生长,出现了“学霸”朱镕基。

  1945年9月抗战胜利,建校40年的广益中学回到长沙,斯文得以存续。抗战胜利70周年的今天,更名为湖南师大附中的广益中学,5月2日,已是110岁的老人。

49321430330820031.jpg

广益中学迁移路线图

  第一次迁移:望城沱市启程前学生唱起校歌,校长王季范潸然泪下

  “广益广益,湖南革命策源地,先烈艰辛难尽述……莘莘学子,愿学业修明”,长沙城北熙宁街上的广益中学,一群稚气未脱的孩子,顶着密密麻麻的敌机,挤在一间教室里练习校歌。教他们唱校歌的不是音乐老师,而是该校初三年级学生杨昌杰。唱完校歌后,他们要启程,随学校整体搬迁到离长沙城约70里的望城沱市,继续学业。

  对从那个年代的广益中学学生而言,“搬迁”“启程”并不陌生。1938年夏天,抗战烽火烧到长沙,汉口已经失陷。敌机从汉口机场起飞,数次南下肆虐长沙。“听到防空警报后,我和同学们会跑到近郊的农田,躲进树木、水沟、草垛”,李昌杰回忆,“如果敌机很多,我们还要提早躲到岳麓山上”。随着敌机越来越多,躲轰炸成为家常便饭,广益中学不能放下一张安静的书桌。校长王季范决定,学校整体搬迁到沱市。数学老师汤执盘认为,那里有一座大庙,占地十几亩,可安顿几百名学生。

  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组建而成的长沙临时大学不同,私立广益中学得自己想办法生存,政府难以顾及他们的搬迁。1938年8月22日,广益中学大量桌椅、书籍、行李搬到熙宁街附近的码头旁,由船运到沱市。740名学生步行前往。

  启程前,王季范担忧新生尚未学唱校歌。他找到杨昌杰,要他教初一年级学生唱校歌。杨昌杰找了一间教室,一句一句教唱校歌,两个小时后,新同学学会了校歌,53岁的王季范听后潸然泪下。

21851430330820031.jpg

民国时期,广益中学的老校门。

 

  第二次迁移:衡阳常宁一待就是5年,有人获封学霸,有人去当兵

  广益中学搬迁到沱市后,很快安顿下来。初高中十二个班均照常上课,老师白天给学生上课,晚上则在庙里给沱市百姓办夜校。“老师教会当地不少人读书识字”,今年80岁的熊福元说。

  好景不长,1938年11月文夕大火,长沙籍学生哭着要回家。学校决定遣散师生,11月16日,学校提前举行考试,毕业的毕业,休学的休学。师生决定再次外迁。

  教师李之透建议学校董事曹孟其迁至衡阳常宁大坪,理由是,那儿偏僻,敌寇难达,他的姐夫在当地担任保长,尹氏祠堂可以办学。曹孟其等人被说服,尹有为也乐于帮助。1939年,8000斤稻谷、900斤煤油,以及诸多教学设备,装满了11条船,沿着湘江,走了34天,到达常宁。当年2月,学校通知复课,没毕业的学生可到常宁集合。

  此时第一二、第三次长沙会战先后打响。广益中学在常宁一待就是5年,战火纷飞中,学校内部也不宁静。

  广益中学规定,班级期考前三名,且数学、英语、国文三科都在80分以上者,可免下学期学费。学习气氛变得极为浓厚,90高龄的老人方华首曾就读广益中学,他回忆,1940年上期,湖南省第12届高中毕业会考,高14班学生张芳获得理化第一名。同年全国大学统一招生,广益中学录取近百人。

  外界的抗战信息,也随着图书室里重庆、桂林等地的报纸杂志,渗入这座看似安宁的校园。学校组织学生唱抗战歌曲,表演抗战话剧。高19班国文教员田老师在教课时,常说要抵制日货,不做软骨头奴才,要做硬骨头汉子,受此感染,不少学生前去当兵。

53091430330820046.jpg

1941年11月填报的广益中学“报告概要表”,其中可见朱镕基的名字。

  第三次迁移:永州蓝山名绅提供教室,学生从170人增至800多人

  1944年的一个晚上,九架日机飞越大坪,扔下几颗炸弹。广益中学正上晚自习,炸弹没有爆炸。

  四次长沙会战之后,国民政府在长衡会战中失利,包括常宁一带的衡阳,沦为战场。此地显然不宜再继续办学,师生需再次回答“往哪儿迁”的问题。

  广益选择了永州蓝山。相比常宁,蓝山更加困难:没教室没图书仪器没生活设施。但学习和教学依然继续。日军逼近蓝山时,一些高年级的学生分散到广东坪石教导大队参加集训前去当兵。其他学生躲进了瑶山的岩口洞。

  一年后,1945年,当地名人钟伯毅租借了高阳里小学与钟氏祠堂给予广益中学,条件得以改善,当年秋天,学校人数从170人猛增到800多人,原教学设施塞不下这么多人。只好租借当地民居。

  广益中学在当地稍稍恢复些元气后,抗战胜利,学校又得再次面临迁徙,不过,这次是回长沙。1945年10月,曹孟其抵押全部家当,筹钱复校。11月18日,《长沙日报》登出广益中学招生广告。斯文仍在熙宁街上延续活力,回到了那个理想开始的地方。

  [讲述]

  广益中学“学霸”朱镕基

  广益中学还在常宁时,有一位“学霸”,令90岁的广益中学校友方华首印象深刻。

  他就是朱镕基,1941年就读广益中学。“朱镕基读书很认真,数学、英语特别好。”方华首回忆,“朱镕基记忆力十分惊人,有一次朱镕基和任俨来比赛背诵圆周率位数。任俨当时背了四十多位,很多同学鼓起掌来。轮到朱镕基背诵,他一口气背到了近百位,把同学们都镇住了。”

  最后一个学期,朱镕基的文化成绩十一门功课中有七门获得100分满分,总分是全班第一。在那个年代,很多人目不识丁,广益中学不仅开设了英语课,还实现了现在很多学校都望尘莫及的全英文教学。任俨说,当时学校有一批很不错的英语老师,上课不讲一句中文,全是英文。朱镕基用英语回答问题对答如流。

  潇湘晨报记者 沈颢 通讯员 陈胸怀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6 20:33 , Processed in 0.10785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