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耆旧文存卷八梨园春秋

2014-4-4 08:3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506|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 李渔村 编篡|来自: 长沙野史类钞



长沙花鼓戏的兴起

    花鼓戏是一种民间喜闻乐见,而且历史悠久的地方小戏。清康熙时大兴刘献廷所著《广阳杂记》记载:作者在清初客游衡山时,即见民间于新春唱“采茶调”。有人说花鼓戏的兴起,不得晚于清乾隆年间,亦有来历。

    不过,花鼓戏进入长沙市,正式设班演出,为时并不久。因为旧时视花鼓戏为“花鼓淫戏”,清末同治年间,长沙、浏阳县志中,均载有禁演之令。20世纪20年代末,华实纱厂工人在春节来长沙巨室公馆里,深夜秘密演出过花鼓戏《三宝游春》、《送表妹》、《拷春桃》等折子戏。演员皆是业余工友,服装也很简单,旦角带个勒子,头盖毛巾而已。过去长沙人称花鼓戏为“躲躲落和”,大约即是不能公开演出之意。30年代,湖南省建设厅在今青少年宫广场办四省土特产交流会,场中搭了3个临时戏台,一个演京剧,一个演湘剧,一个约了浏阳乡下业余花鼓艺人来演花鼓戏,艺人刚到,舆论哗然,一夜之间,戏台被毁,只得告吹。40年代中,抗战胜利以后,蒋寿世等人在今黄兴中路废墟中,开设可园商场,场中设红叶餐厅,东设银星影院,西设绿苹书场,成为当时长沙市新兴的唯一娱乐场所。绿苹书场经理宾正眸,延聘西路(沅江草尾)花鼓戏艺人来长演出,当时不敢公开称为花鼓戏,易名“楚剧”,由何冬保、张汉卿、姚悟卿、胡华松等人,组成《牖民楚剧改进社》。据何冬保生前回忆,当时是煞费苦心,几经周折,才能获得演出的。国民党市党部既要缴呈剧本,又要审查剧目,一再刁难,最后经过托人疏通,才批准试演7天。据胡华松生前回忆,当时他们生活很苦,白天挑河水卖,吃烤红薯度日,才能换来晚上登台演出的机会。可见花鼓戏进城设院演出,是经过不少困难的。何冬保到处求援,请客送礼,确是出力不少。1946年花鼓戏在长沙第一天登台的打炮戏是《秦雪梅教子成名》。这是一出宣扬封建道德的戏,因此才得批准。从此得以延续上演。演出剧目中,《杀蔡鸣凤》很受欢迎,而《田氏谋夫》,又几乎遭到枪毙。在绿苹书场演出半年之久,票价仅收茶资法币3角,一则座位不多,最多只能容三四百观众;二则法币贬值,物价飞涨,剧团很难支持;三则因政府决定修通黄兴中路,书场被拆。1948年,何冬保等一度迁到周吟秋所营的中山西路民众戏院(即后来的红旗戏院),演出未久,业务不振,又告歇业,几经周折,又迁到黄兴中路雪园后面露天场,演出了一个短时期。1949年,又迁到黄泥街双鸿里美琪剧院(即后来的市文化馆)。当时,有些花鼓艺人,误听谣言,纷纷离长返家,何冬保、张汉卿则仍坚守阵地,直到8月初,敲锣打鼓,迎接长沙和平解放,花鼓戏才真正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立根于长沙市。50年代,大批花鼓戏艺人由西湖、宁乡、浏阳、益阳、长沙河西等地,拥入长沙,南北四城,花鼓戏院一度多达18家之多。

 

民国时期的京剧

长沙之有京剧戏班,传说始于清末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从北京回湘的京剧票友王定保,亦名王迪衡,组织一些喜爱皮黄的人,取名《九如北班》,在小西门外水符庙戏台演出《朱砂痣》、《九更天》、《桑园寄子》一类京剧折子戏。当时湘剧艺人恐其争夺市场,拒绝其参加本地老郎庙梨园公所,极力阻止其入城营业,旋即辍演。宣统三年(1911年),孚嘉巷的宜春茶园原来演出的湘剧戏班,为巨绅叶德辉所罗致,迁到织机巷耕耘圃新建的同春园,宜春茶园暂时停业。适有北京南来的京剧艺人穆春山、李赶山等,为谋生计,组织“三庆京班”,承租宜春茶园演出京剧。开演之前,又遇叶德辉等阻挠,经央请湘军将领杨岳斌之后豪绅杨巩(绰号杨三豹子),及厦门提督孙道仁之后人七大人、湖南藩台庄赓良之侄庄钟渊等人从中斡旋,才准参加老郎庙,进城演出。旋因大西门一带业务不好,又迁到育婴街新舞台旁边(原九洲大旅社所在),创设同乐园。民国元年(1912年)有徐莘园(诨名徐胖子)其人,曾在长沙青年会演过话剧,办过会食堂,后又加入上海明星电影公司当演员,他在织机巷桃花井创设“豫园”,设立“转台”,据说为湖南之首创,后又改名为“第一台”,延聘京剧演员粉牡丹、七盏灯等人,演出《探阴山》、《花田错》等剧目。穆春山、李赶山等老演员都合并参加,并与湘剧艺人结好,帮助黄元和、黄元才、罗元德等学习武打戏,给湘剧表演艺术丰富了营养。

    民国二年(1913年)有熊姓商人组织京剧坤班于樊西巷仁美园,名曰“霓园”。后又有李荣斋等人,另组京剧班于马王街小瀛洲旁,名曰“湘舞台”,座位舒适,布置雅洁,演员阵容整齐,业务驾于霓园之上,霓园因此停演。

    又有东安席某,在东茅街丰瀛里东首席少保(清末湘军将领席宝田)私祠,建筑新式剧场,名曰“楚舞台”,由沈察甫任经理,布置更胜过湘舞台,所聘演员,除全部接收原霓园的角色外,还从北京聘来不少新演员,特别以“猴子戏”的武打擅长,如《大闹天宫》、《十八罗汉斗悟空》等戏,名噪一时,以致湘舞台业务一落千丈。但好景不长,湘舞台及楚舞台,均因设在马王街附近,与修业学校及稻田女师相邻,车水马龙,不无干扰,两校乃联名呈报政府,指为有碍学务,影响教育。致被当局勒令停业。湘舞台乃迁育婴街,与四川人胡文同合作,更名“新舞台”,演出京剧未久,后让给湘剧同春班演出。楚舞台则无形瓦解。席少保祠内剧场,有时租出临时开游艺会之用。民国七年(1918年),又有金融业巨商李某,投资将桃花井第一台,改建为“潇湘第一台”,演出京剧,因南北战争,时局不宁,未久亦停。民国九年(1920年)又有湖北人王景堂组织“景春园”于箭道巷,上演京戏。业务不振,后改为“寿春园”,成为湘剧福禄坤班发轫之所。1921年,湖北人邬天喜等,组“四义京剧坤班”(亦名髦儿班),均青年女演员,设在育婴街原同乐园旧址,改名“同庆园”,演出时间不到一年,演出剧目有《小放牛》、《探亲相骂》、《小上坟》等。

    民国十四年(1925年),又有王某组织京班于东茅巷丰瀛里普天春演出,都以经营不善,未久停业。民国十八年(1929年)梁月波、叶尚农等就同春园旧址,组织万国大戏院,先放映电影,后改演京戏,先后聘请北京名旦徐碧云来长演出《玉堂春》、《绿珠坠楼》等剧目,观众为之耳目一新。旋又聘约著名老生言菊朋来湘,演出《打鼓骂曹》、《法场换子》、《让徐州》等优秀剧目,生意很好。梁月波与汉口共舞台朱双云友好,约定凡是北京名角到汉口演出后,一定要邀其来长作短期演出,因为当时专约北京名角来长,必须负担全程路费,如果能与汉口挂钩,则只要付出由汉至长之短途路费,能节约甚多。因此,后来如北昆韩世昌、白云生在万国演出昆剧《思凡》、《别姬》等剧目,演出轰动湘城,湖南大学中文系老教授刘寅先,每晚远涉重河,前来聆赏。临别还约了湘中耆宿,赋诗饯行,出刊一本《青云集》,传为佳话。随后又有京剧演员花想容来长演出《牡丹亭》全本;武生马麒麟演出《三本铁公鸡》,真刀真枪,大打出手。万国业务,盛极一时。

    民国十九年(1930年),有原赵恒惕部下师长退伍军官新化刘金铡(人称刘八胡子)及回族军人蒋葆三等,联合新化帮矿商,在麻园湾商余俱乐部集议,在南门外当铺巷新建民乐大戏院(即后来的城南剧院,今之劳动剧院所在地),初演电影,业务不佳,乃聘杨叔槐为经理,改演京戏,聘请海派上海著名红生夏月润及其子谭派老生夏荫培(谭鑫培的外孙)和老生张月亭等,来长演出《关公走麦城》及《卧薪尝胆》等剧,业务大振。旋与万国戏院梁月波合作,改聘新闻记者出身的戏剧业同业公会主席何少枚为外交经理,又接来海派老生刘荣升、孙柏龄及名旦三牡丹姊妹,演出《香罗带》、《潇湘夜雨》等名剧,并演出扶风社票友、北京名票程君谋之侄程富荪所编的《再生缘》新剧本。

    1934年秋后,又陆续邀聘北京四大名旦的程砚秋,偕同老生王少楼等来此演出打炮戏《荒山泪》;随后1935年又聘来尚小云剧团,演出《雷峰塔》、《汉明妃》、《摩登伽女》等剧。接着又在万国戏院聘来荀慧生剧团,演出《红娘》及《红楼二尤》、《锁麟囊》等剧。当时京剧在长沙,确实十分火热。

    1936年秋,新闻记者萧石朋兄弟与碧云轩纸庄杨叔权合伙,在小瀛洲原江南戏院旧址,改建一所大型扇形剧场,名为长沙大戏院,又会同梁月波通过汉口朱双云,首先邀聘京剧著名红生林树森来长开台,开台仪式,焚香鸣炮,演出《五路财神》,接演关公戏,业务还好。是年冬又续邀京剧名角马连良剧团来演出,有马富禄、叶盛兰等,阵容很齐,首先演出《借东风》,前鲁肃,后孔明,马连良一人兼演两角,使满座倾倒,特别是演《青风亭》、《打登州》这些剧目,过去都很少得见。《一捧雪》一剧给湘剧《莫成替死》很好的借鉴。但时近年关,又下大雪,上座不佳。

    1937年春,萧氏兄弟为了挽回业务,不惜重金,到北京聘请梅兰芳剧团来长作一周的短期演出,梅剧团的阵容惊人,有老生奚啸伯,小生姜妙香,大净刘连荣,小丑萧长华,武旦朱桂芳(九阵风),贴旦姚玉芙(芙蓉草),老旦李多奎等人。演出剧目《宇宙锋》、《四郎探母》、《洛神》、《太真外传》、《廉锦枫》、《霸王别姬》、《起解大审》等,还演出加场昆曲《思凡》、《刺虎》。票价高到银元4元8角(随票赠龙井茶一杯),场场爆满,连站票都要收1元。湘省主席何键夫妇每晚必到,东茅街一带车水马龙,人称为“万人空巷看梅郎”,可说是长沙京剧之顶峰时期,萧等人亦获利甚丰。继之又约了厉家班、文林社两个小科班,先后在长沙、万国两院上演。

    当时工商各界有些人见京戏有利可图,江西人余屏翰同湖北人合伙,又在鱼塘街湖北会馆世界大戏院,接来上海红生小三麻子演出《飞龙传》、《千里送京娘》等剧。又有长沙油业的陶某在东长街(今蔡锷中路徐祠巷四川会馆),开设陶陶大戏院(后改南京大戏院),聘来上海四大名旦之一的刘筱衡,上演《开天辟地》。湘西人陈某又在青石井,租建金城大戏院(后改文华剧院),聘请上海名旦绿牡丹黄桂林,上演《龙女牧羊》。由于竞争激烈,都未能持久。江西人陈宗陶也一度与新舞台合伙,接了南京夫子庙的王熙春上演过《红楼梦》,均属昙花一现。

    1938年春,梁月波以万国戏院地址偏僻,又承租又一村民众俱乐部大礼堂(即今青少年宫前门坪内),成立黄金剧院,聘来上海标准京剧团,由顾无为、卢翠兰夫妇上演《樊梨花移山倒海》、《柴竹林观音得道》、《白蛇传》等连台本戏,以机关布景相号召,一度又轰动长沙。萧扬武等人又在中山路国货陈列馆后的银宫大戏院,聘有李雅琴、白淑云、金继谭等,先后上演海派京剧。还上演由田汉编导的《江汉渔歌》、《梁红玉》等剧。

    当时抗战军兴,烽火连天,沪宁一带京剧艺人,多假道长沙去到桂林、昆明、重庆等地,因此,颇为热闹。是年秋初,山东京剧团由山东戏剧学校校长王泊生率领,亦在黄金戏院上演过《打金砖》,誉满湘城。

    1938年11月长沙“文夕大火”之后,长沙戏剧处于低潮,京剧艺人有的远走高飞,有的流离转徙。黄金戏院的陈效梅、陈效兰姊妹与老生叶乃柏,远走沅陵,与金城戏院的唐韶笙、刘韶秋等在沅陵唱对台戏,因为当时湖南省政府一度迁到沅陵,因而带来市场的虚假繁荣。金继谭、白淑云则走湘潭、衡阳。长沙当时只剩有由江浙逃难来的海派老生张竹侬、张培鑫、武生王麟昆、旦行张秋萍等一家,乃由市商会临时筹委会负责的陈宗陶集资,在里仁巷一块火烧坪(过去警察协会的旧址,后市工商联礼堂处),搭一座半露天的京剧场,由张竹侬收集一些流落街头的京剧艺人班底,临时演出。张是南通戏校欧阳予倩的学生,温文尔雅,急公好义,尝从名票徐凌霄、名角周信芳学习,一出《斩经堂》演出,居然也能立足于火后废墟之中。后来得到江西帮工商界人士资助,在坡子街余太华金号的地皮上,建立大华剧院上演,业务也还可以。陈效梅、叶乃柏回长之后,又加了夏荫培,由梁月波仍在民众俱乐部重组黄金戏院,演出《纺棉花》、《戏迷传》等节目。

    此后湘北连次会战,敌机轰炸,疏散频仍,富商巨贾,迁移衡阳、桂林、贵阳一带。省会政治中心又南迁耒阳,长沙庐舍为墟,人口减少,铁路不通,交通不便。加之陈效梅又适人离团,张竹侬也因病逝世,长沙京剧,一蹶不振。长沙沦陷,京剧绝迹。1946年,抗战胜利以后,梁月波招股集资在织机巷神农殿米业公会原址,新建黄金大戏院,聘请北京名角李万春、赵燕侠、姜绮云等,先后上演《大闹天宫》、《红楼二尤》、《  蜡庙》、《花田错》等剧目,业务虽好,梁月波经营不善,仍然捉襟见肘,负债累累,于1949年停业。原张竹侬剧团由张培鑫、王麟昆夫妇,扶植张竹侬一女张文珠成立文珠剧团,又得到植物油业一些工商界人士资助,在登隆街新建长沙大戏院上演,先后聘请关肃霜、高盛麟等名角来长演出,业务一度兴旺。

 

张竹侬名城瘗骨

张竹侬,浙江杭州人,幼家贫,小学毕业后,投入张謇所办南通伶工子弟学校,列欧阳予倩门墙。习老生,后搭班沪杭一带,又从名票凌霄阁主徐凌霄游。得窥汪(笑侬)派之门。《亡蜀鉴》一剧颇得汪之神味。旋师周信芳,演《吴汉杀妻》、《宋江杀惜》等剧,在麒派表演艺术上,有所发展。

抗战军兴,江浙沦于敌手,张竹侬热爱祖国,积极投入抗战行列,组织部分艺人,成立流亡京剧团,溯江而上,辗转来到长沙。适“文夕大火”,黄金戏院京剧团散班停业,许多外籍老弱班底演员,生计无着。张竹侬仗义勇为,悉收容之,在里仁巷露天坪搭临时戏台演出,民主管理,公开分账,使老弱之辈免于流落街头,人皆德之。后得工商界之助,在坡子街租大华剧院演出,稍奠基础,成为后来长沙一个实力雄厚的京剧团体。

张竹侬为人平和正直,勤奋好学,谦虚有礼,待人诚恳,人皆乐与之交往。湘北三次会战,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为耀战功,着人编出《湘北大捷》京剧,搭台于协操坪(省体育馆),强令张竹侬带病扮演司令长官,扎长靠,戴帅盔,跃马挥戈,冲锋陷阵,左右树“薛”“岳”两字大纛旗相随。用传统服装程式,扮演当代人物,真是不伦不类,笑话百出,人皆嗤鼻,责难于张。随后还责令其前往平江、汨罗一带前沿阵地,演出劳军达十余场之多。张竹侬原患严重肺病,急待静养,但经此折腾,心力交瘁,病情加重,咳嗽吐血,竟至不起,于1944年春节前,卒于长沙市桃花井,年仅36岁。爱好京剧者无不同声惋惜。

黄曾甫曾有一联挽之曰:

少怀壮志,天负君多,二十年落拓江湖,赢得名城埋侠骨;

细数知音,当推我最,元旦节凄其风雨,怕歌楚地赋招魂。

当年随张来湘原班艺人,存者无多。仅存其妹夫王麟昆(武生)夫妇,在长改行从事电影。其弟子义女张文珠(花旦),后在怀化京剧团,任地区戏曲工作室主任。


名琴师李慕良

李慕良,湖南长沙人,出身于梨园世家,父李赶三为京剧丑行名演员。李7岁即开始学戏,9岁学拉胡琴,12岁即登台表演。李原名叔岩,想是崇奉“余派”,故以余师名讳用作己名。李工老生,对京剧音乐尤刻苦钻研,14岁时即在长沙代人为京剧艺术家马连良先生操琴。马惊为奇才,遂收为弟子。1935年李19岁,随马师去北京,继续学唱老生,间亦为“言派”宗师言菊朋先生操琴吊嗓,艺业乃大进。后李再次入京,经马连良介绍拜名琴师徐兰沅为师,

自1940年始便长期为马师专职操琴伴奏。李因仰慕马师精湛的艺术;遂更名慕良。李谦虚好学,勇于革新,演奏流畅华丽,对“马派”唱腔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他与马连良的合作堪称珠联璧合。马去世后,李专心从事唱腔、伴奏与曲牌音乐的研究创新和教学工作,终为一代卓越的京剧音乐家、艺术家。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7 00:03 , Processed in 0.10949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