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耆旧文存卷一晚清逸史

2014-4-4 07:2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207|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 李渔村 编篡|来自: 长沙野史类钞



萧朝贵之死

    萧朝贵?穴1820—1852?雪,广西武宣(今并入象州)卢陆峒人,贫农出身,太平天国领袖之一。1844年于广西桂平紫荆山遇冯云山,参加拜上帝会,受洗礼于洪秀全。1848年冯云山被捕入狱,杨秀清托天父下凡,萧朝贵托天兄耶稣附体,传言会众,以安众心,由此取得天兄代言资格。1851年1月金田起义,任右弼又正军师,领前军主将。12月17日,洪秀全在永安(今蒙山县)发布封王诏令,萧朝贵被封为西王,八千岁。他性格猛悍,作战骁勇,“冲锋第一”,奖惩严明。他曾对冯云山说:“运筹帷幄,非吾所知;吾惟谙攻城掠地,斩将搴旗耳?选”次年,永安突围,在仙回岭大败清军,斩总兵长瑞、长涛、董光甲、邹鹤龄。在大军北上途中,于桂林击毙清将乌兰泰。入湖南,与杨秀清颁发3篇檄文,即《奉天诛妖安民谕》、《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救一切天生天养中国人民谕》,这些檄文,对揭露清统治者的罪恶,号召广大人民参加起义,阐明太平天国革命目的,起了很大的作用。

太平军于咸丰二年七月三日(1852年8月17日)攻克郴州以后,得到长沙空虚的情报,萧朝贵对洪秀全说:“闻长沙城卑防疏,若假轻兵数千,倍道袭之,唾手可得。”洪秀全遂给萧朝贵二千人,萧率领人马,8月26日克永兴,31日克安仁,9月2日克攸县,3日克茶陵,8日克醴陵。在石马铺战斗中,大败清军,杀清守将福城、尹培立,败军遁入长沙城。10日太平军尾追其后,11日太平军猛攻长沙。当时长沙城守军有8000人,皆老弱不堪参战。初见太平军,全城皆大哗。清提督鲍起豹为了安定长沙民心,抬城隍爷大像,置南城楼上,谓得神助,要全市人民不要恐慌。萧发起猛攻,不能克。不久,清总兵和春、江忠源日夜兼程增援,抵达长沙,在天心阁摆开阵势,占据蔡公坟。萧朝贵再发动太平军争夺,占领南门外高地妙高峰、鳌山庙一带,激战数天,太平军用火药轰城,倒陷数丈,萧朝贵身先士卒,乘胜猛扑。正要进城时,忽然清朝各路援兵抵达长沙,与太平军展开战斗,太平军被打死数十人,向后撤退。后来太平军由妙高峰绕道浏阳门教场,兵分三路进扑,当时陕西候补知府江忠源、凤凰厅同知贾享晋、提督向荣、秦定三等各带清兵分四路迎战。眼看长沙敌军数倍于太平军,萧朝贵疏请尚在郴州的洪秀全,要洪发大本营的全部兵力,直捣长沙。可是杨秀清从中作梗,按兵不动,胡说什么“西王刚愎,不稍挫之,后不听命,俟其自可归也?选”洪秀全听后很不愉快地说:“设有不测,奈何?芽”杨秀清解释说:“西王勇悍,纵有小挫,清妖不敢逼,必能自脱。”洪宣娇对此很恐惧,于是劝说洪秀全下命令召萧朝贵。朝贵接到命令,勃然大怒曰:“彼欲挫辱予耶?芽”于是对将士发誓说:“今日之事,有进无退,有死无生。”遂发动全军攻城,太平军死伤无数,英勇顽强,决不后退半步。萧朝贵在前线指挥战斗,从早上到中午,太平军眼看快登城了,清军从南城魁星楼发来的一颗大炮,击伤了萧朝贵,后20余天殉难,年仅30余岁。部下恸哭不已。这是太平天国继冯云山殉难后的又一严重损失。

 

谭嗣同英勇就义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外烂漫胡同的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他5岁起,苦读《四书》、《五经》,习作诗文,聪明异常。1877年,13岁的谭嗣同随父谭继洵回浏阳修墓,结识唐才常,彼此结为患难之交。次年,又随父自浏阳赴甘肃兰州任所。20岁时,他从军新疆,被新疆巡抚刘锦棠赞为奇才,打算把他推荐给清廷。但不久,刘锦棠离职回家,他只好离开新疆,漫游于祖国大江南北。

    1894年7月,甲午中日战争爆发。随着清军的惨败,清政府派李鸿章到日本谈判,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消息传来,30岁的谭嗣同义愤填膺,认为“此约不毁,圣人无能为矣?选”并写了一首催人泪下的忧国忧民的《有感》诗: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强烈的爱国思想促使他猛醒。他明确指出当时积弱的中国,唯一的出路,只有变法图强,才有振兴的希望。从此,他便开始写文章、发信函,痛斥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并公开提出开议院、废科举、改官制、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造轮船、开银行、改税制、讲农学、练乡兵、改军制、变衣冠、兴女学、修街道、建公园等改革主张,以挽救民族危亡。为此,他在家乡浏阳办起了一个学会,聚集一批志同道合的爱国志士,探索救国救民之道。又把浏阳奎文阁改为算术馆,邀集聪颖有为子弟从业其中,使浏阳成为全省新学的起点。康有为在北京设立强学会,他于1895年7月慕名往谒,惜康有为南归,只见到了梁启超。他在北京还结识了夏曾佑、文廷式、王鹏运、张元济、江标、熊希龄、黄遵宪、张謇、严复、徐致靖、林旭等知名人士。

    1896年,谭嗣同的父亲替他谋得一个候补知府。在南京候缺期间,他“闭户养心读书,冥探孔、佛之精奥,会通群哲之心法”。他用了半年时间,写成其代表作——《仁学》上、下卷,共50篇,计5万字。当时署名“台湾人所著书”,“盖书中多讥切清廷、假台湾人之以抒愤也。”在书中他明确提出了“冲决一切罗网”的口号,表现了他立志砸碎封建枷锁的战斗精神。

    谭嗣同在写成自己的理论著作《仁学》后,便积极投入改革的社会实践。1897年10月,应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等人的邀请,回湘参加湖南新政工作,先后办起了时务学堂、武备学堂、南学会、不缠足会等,并聘请梁启超来湘任时务学堂总教席,培养了一大批有作为的革命志士,像蔡锷等人就是典型的例子。同时又出版《湘报》、《湘学新报》,积极宣传变法维新思想。他自己曾开过《论中国情形危急》、《论今日西学与中国古学》、《论全体学》等课程,听众往往多至千人。又开办内河航运、商办矿务、修筑铁路等。当时湖南生气勃勃,成为全国最有作为的省之一。

    不久,便惹来保守派叶德辉等人的攻击,改革派人士便纷纷离湘。

    1898年6月11日,即农历四月廿三日,光绪帝下“明定国是”诏,正式宣布变法维新。谭嗣同受徐致靖推荐入朝,光绪帝委他与杨锐、林旭、刘光第为军机章京,共同参与朝政,当时号称“军机四卿”。官虽四品,但实权较大。光绪帝等人的“变法”,引起慈禧太后的忌恨。慈禧首先免了光绪帝的亲信大臣翁同和等人的职务,派自己的亲信荣禄任直隶总督,统率北洋军队,控制北京。

    形势急转直下,手无寸铁的光绪帝洞悉其奸,只好求救于谭嗣同和康有为,要他俩设法相救。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谭嗣同自告奋勇,于9月18日密访袁世凯,请其营救光绪帝。袁假意许诺,却暗中告密。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宣布“临朝听政”,下令逮捕维新派人士。

    康有为早一天离京到上海,梁启超逃入日本使馆,谭嗣同拒绝了梁启超要他逃亡的建议,坐在家中等候来捕。后来,又有一些日本志士苦劝他到日本避难,谭嗣同断然地说:“各国变法,无不以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25日,他果然被捕。在狱中,曾题诗壁上: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9月28日,军机四卿及康广仁、杨深秀等六君子在北京菜市口英勇就义。临刑时,监斩官令他向北谢恩,他睁大眼睛叱责说:“其奚恩之足谢也?选”并当着一万多围观的人,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选”时年仅33岁。

    次年,谭嗣同的遗骸运抵湖南,安葬在浏阳城外牛石山下,墓前华表上镌刻有宋渐元撰写的一副对联:

亘古不磨,片石苍茫立天地;

一峦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涛。

    谭嗣同殉难16年以后,康有为专程到浏阳县西门外,瞻仰烈士祠,并题联曰:“复生不复生矣;有为安有为哉?选”康氏以自己“有为”的名和谭氏“复生”的字,组成这副巧夺天工的对联,深切表达了对死者的悼念,痛惜自己不能完成烈士生前未完的大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29 17:48 , Processed in 0.10217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