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湘江新区各街镇历史文化概况

2020-9-30 15:4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923|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二、望城区

主要历史文化景点

新康古镇 乌山 白鹤山 青天寨 洗心禅寺 戴公庙 月亮岛 大泽湖 雷锋故居 雷锋纪念馆 墨庄

主要街镇历史文化概况

高塘岭

高塘岭镇位于长沙市望城区中部,处湘江下游西岸、洞庭湖平原南缘,距长沙主城区约20公里,为望城区区治所在地。周边原与黄金、星城、新康、乌山等四个乡镇相邻。2015年与新康乡合并,统称高塘岭街道。此地原有一水塘,南侧有一小岭,旧时洪水溃垸,三面扬波,而该塘从未被淹,故称高塘岭。

清代著名数学家丁取忠为高塘岭白芙塘人。此塘昔种莲藕,花多呈白色而名。丁取忠家族的堂号也起名“白芙堂”。 丁取忠(1810—1877),字肃存,号果臣,又号云梧。丁取忠自小喜读书,但不喜经书时文而偏爱算学。道光十七年(1837年),他入长沙城南书院,与精研算学舆地的新化人邹汉勋,常常一起通宵达旦地切磋数学。他的第一部数学专著《数学拾遗》提出了三元一次不等式方程组整数解的新方法。他与邹汉勋合作完成了《舆地经纬度里表》,运用当时国人尚不知晓的三角学知识,测纬线圈上任意给定点与零度经线(过北京,下同)的圆弧距离(长):“又以一度为一率,每度里数为二率,其地距中线偏东西度数为三率,二率三率相乘一率除之,求得四率为距中线偏东西里数,测算出北京和其他地区的纬度。丁取忠集古今数学名著之大成,编辑成巨著《白芙堂算学丛书》。

新康

新康乡以沩水入湘江处“新康口”而名。2015年新康乡与高塘岭镇合并,统称高塘岭街道。大清《一统志》称:“沩江在宁乡县一百五十里,源出大沩水,东北流入长沙县界,名新康河,又东北入湘。”杜甫诗《北风》即在新康所作,杜原注:“新康江口,信宿方行。” 

新康口扼湘北水上要冲,历为兵家必争之地。《水经注》载:“新阳(宁乡)县南,晋太康元年改曰新康矣。沩水又东入临湘(长沙)县,历沩口戍东南注湘水。”清陈运溶《湘城访古录》据此断定“新康河即古之沩口戍也。”《水经注》中的“新阳”和“新康”均为今宁乡县的前身。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孙吴取荆州(其时长沙属荆州)后,分益阳为益阳、新阳二县。新阳县辖地大约为今宁乡县境及今望城区部分地域。新阳县治设长桥,即今宁乡横市镇。《水经注》又载:“沩水出益阳县马头山,东经新阳县南入湘江,晋太康元年改曰新康。”“新康”二字究其含义,因上有沩水、茆江(茆江下游即八曲河,亦称漮水),故取新阳的“新”,漮水之“漮”,去水旁即名新康。

晋太康元年(280)新阳县改名为新康县,南朝沿袭晋制,沩水下游渐称新康水。隋唐时,新康县与益阳县时分时合,直至宋太平兴国二年(1329)置宁乡县,新康县之名才渐渐淡出历史,而新康水入湘江口的新康镇名一直保留至今。

据《陈书·岳阳王叔慎传》记载,隋朝收复长沙,最后战场就在新康口。隋将薛胄生擒陈叔慎,长沙陷落后,邬居业率所部从武州来援,出横桥江,闻叔慎兵败,乃驻新康口。隋大将刘仁恩奉命援助薛胄,于是新康口发生激战,相持两昼夜,隋军击败陈军,邬居业被俘,长沙归入隋朝统治。明末大乱,军阀混战,新康口再次成为战场,新康口几成废墟。

新康在汉、晋时属新阳县和新康县,唐代以后属长沙县,清代称新康都,辖靖港、乔口等地。到清代,新康又恢复往日的繁华,到处莺歌燕舞,戏楼遍布整个集镇。

民国时期,设新康镇。镇上有裕源槽坊,酿酒远近闻名,酒香飘溢湘江,船工纷纷落帆停桨,上岸饮酒,有传统花鼓戏《洪兰桂打酒》述其事,使新康名闻湘鄂,经商者趋之若鹜,促进集市更加繁荣。抗日战争前,有工商业106户,常住人口5000人。

白箬铺

白箬铺,今为镇建制,位于今望城区西部偏南地带,东与雷锋镇和黄金园街道毗邻,南接岳麓区雨敞坪镇,西接宁乡夏铎铺镇,北靠乌山。这里地势平坦,处于丘陵盆地一侧,白箬河劈流东西,田园纵横排列,白鹤山横亘于南,伍家坳屏障于北,农户聚居,人烟稠密。

旧时这一带长有一种箬竹,叶长而宽,晒干后呈白色(叶可编竹笠和包粽子)。又因旧时驿道十里一铺,故名白箬铺。从枫树铺至此正好为十里。清代以前白箬就是古驿道上的驿站,曾建有县积谷仓等,80多户人家沿街而居,除经营小本店铺外,大都靠抬轿、挑脚为生,当地故有“四十五根轿扁担”之称。

民国号称“长沙八大丛林”之一的灵云寺位于白箬铺桃花冲。此地桃树甚多。寺号灵云,缘于福州灵云山志勤禅师因见桃花悟道而作偈道: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寺院始创于清初,康熙二十五年(1686) 敬堂禅师复修。光绪年间,该寺住持福慧又加以修葺,一时成为湘西巨刹。20世纪50年代后期,寺宇被毁,僧徒他去。清康熙进士裴正时作有《灵云寺记》。

1945年,白箬铺镇建起培园女子职业学校,校址在白箬村坡子上,1969年更名为白箬中学。

徐家桥(乌山)

徐家桥为原乌山镇政府驻地,地处今望城区乌山镇八曲河西岸。乌山镇今为街道建制,名为乌山街道。相传明初,有江西徐姓人家在此定居,由于八曲河旧道阻隔了两岸人民的交往,后由徐姓发起,募捐修成七搭木桥,往来称便,自此徐家桥名闻远近。两百年前,这里又建造了关帝庙,经商赶集、求神问卜者相继来此,逐渐形成了一个大自然村。

乌山镇以乌山位于此而名,旧有乌山寺,今不存,有佚名联流传至今。联曰:“孤岭插青空,势极高危,出岫闲云时作雨;回峰罗碧嶂,别开图画,入棂朝日每含霞。”

20世纪50年代原八曲河改道,徐家桥旧迹不复存在,但徐家桥之集市和农贸市场则日益热闹、繁荣。l958年,乌山公社建立时,驻地即设于此。1969年乌山公路大桥建成通车,雷(锋)乌(山)公路经此直抵龙王岭,高(塘岭)乌(山)公路经此抵蓟家巷,八曲河在中洪期亦可通航至此,水陆交通称便。

黄花塘(雷锋街道)

黄花塘为雷锋镇、雷锋街道的旧名,位于今望城区南端,东南两向与岳麓区接壤,北与黄金园街道毗邻,西与白箬铺镇相接。雷锋街道行政属望城区,但由长沙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代管。这里原有大塘,因旧时塘畔盛开野菊花,故称黄花塘,且远近闻名。长(沙)宁(乡)公路在此通过,是望城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又有雷(锋)高(塘岭)公路在此交汇,北去高塘岭,西北至乌山,南通莲花、坪塘,终日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因而形成大集镇。                 

黄花塘是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的故乡,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黄花塘遂改名为雷锋镇。

雷锋故居位于今雷锋镇简家塘。故居原为地主谭四滚子庄屋,因雷锋祖辈佃种谭家田地而住在谭家庄屋内。庄屋原有房屋两进12间,三面环山,西面为塘。1940年12月18日至1956年11月,雷锋在此生活了16年。1958年故居房屋因年久失修被拆,后由雷锋堂叔雷光明在原址重建了3间茅屋,土木结构。1993年修复对外开放,正房陈放雷锋祖孙三代用过的两张床、1张大柜、1张书桌和几条凳子。1968年,在故居附近建雷锋纪念馆。雷锋故居和纪念馆雷锋铜像均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雷锋(1940—1962),原名雷正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0年夏,乡政府免费送他入学校读书。先后在东山庙小学、清水塘完小、荷叶坝完小读完高小。他放弃了去县城读中学的机会,主动留在农村参加农业生产,安排到乡政府当通讯员。由于工作出色,他被推荐到县委当公务员。1957年4月加入共青团。是年冬,在望城县水利建设中成为一名优秀拖拉机手。1958年夏主动请缨,到遥远的东北鞍山钢铁公司当一名推土机手。1960年1月8日,应征入伍,在汽车连,他以钉子般的挤劲和钻劲,勤奋钻研业务技术,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

 

三、宁乡市

主要历史文化景点

玉潭书院 香山寺 宁乡战役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 天马山 凤凰山森林公园 关山古镇  王(文清)家学堂 登云塔 陶峙岳故居

主要街镇历史文化概况

玉潭镇

玉潭镇为宁乡市市治,即原宁乡县城关镇,老城区今为街道建制,名为玉潭街道。玉潭镇位于宁乡县境东部,沩江下游北岸,东距长沙47公里,东与历经铺接壤,南与白马桥毗连,西、北紧偎城郊。历经铺、白马桥、城郊原曾为公社、乡建制,今均并入城关镇,改为街道建制。

玉潭镇历史悠久,晋太康元年280),改新阳为新康,县治迁冷水铺,置今玉潭镇为新康驿。历300余年,至唐改名玉潭镇。清同治《宁乡县志》载:“在镇内藓花岩下,上流水于此回旋而去,历久成深潭,岸边绿树成荫,倒映入水,交相辉映,其水碧绿如玉,故名玉潭。”玉潭镇以此得名。“玉潭环秀为古宁乡十景之一。

自宋太平兴国六年(977)扩大宁乡县城以来,县治均设于此。清时,以其地属城厢,改称城厢镇,沿用至解放初,1953年始改名为城关镇。

玉潭镇镇地属丘陵区,西北倚飞凤山、墨斗山,沩江西南来,绕经南门口向东北流去,镇内有朝阳河、化龙溪等河坝三条纵贯南北,南郊有沙河北流,均汇入沩江,整个镇区地势向东南略倾而较平缓。因地为省城长沙西路之屏障,乃沟通湘中、湘西、湘北交通枢纽,战略地位颇为重要。自元代以来,兵家在此争夺20余次。

玉潭古镇的街巷格局,是东西南北四城门内4条正街,再派生出多条巷子构成。巷名各有含义。如牌楼巷因原来这里有一座清代所建贞节牌坊而得名。牌楼为陈姓祖上所建。花岗岩结构,宽约l2米,三门,高4米余,上匾书《忠节悌坊》。牌坊顶端有一方洞,据说置放有乾隆皇帝御赐的楠木盒,内装诰轴、旌表。火宫巷因巷口有一座火神庙而得名。

玉潭镇有宁乡县文庙、玉潭书院、香山寺、白鸡观、曾子庙、万寿宫、状元楼等古迹。

夏铎铺

夏铎铺位于宁乡市城东面,今为建制镇,名夏铎铺镇,东邻望城区白箬铺和岳麓区雨敞坪,南与东湖塘及坝塘镇接壤,西与历经铺街道毗连,北界金洲镇。相传夏铎铺集镇古时称大为夏,铃曰铎,古驿道十里一铺,二十里为大铺,此地距县城10公里设大铺,立有大铃为晓喻信号,故名夏铎铺,后区、乡、公社、镇都由此命名。集镇产六度庵茶,远近有名。

境南天马山,宛若天马翘望南天,对面傅家大山高耸人云,形势险峻,两山对峙,形成天然要隘——石仑关。相传三国蜀将关云长曾在关前战败黄忠,今此关已变成水库,关隘沉入水底。

夏铎铺镇历史文化悠久、风景秀丽,内留有香山庵、裕福塘等历史文化遗迹。化龙溪之北有凤凰山,又名飞凤山,山如凤凰两翼伸展,似飞凤朝阳,为宁乡十景之一。当年山下建有学宫,宫前有奎星阁,宫后有藏书楼,宫内有讲经堂和文庙,庙前有荷池。民间传说龙凤交配,地可飞去,故建文庙和奎星阁镇之。今国家森林公园园内分为香山冲、龙凤峡和嵇加山3个景区,有竹林云海、香山烟雨、棋盘巨石、宝塔神树、响鼓潭瀑布、烈马卧槽等50多个景点。

金洲镇

金洲镇位于宁乡市东北部,南面与历经铺街道、夏铎铺镇相邻,西北与双江口镇隔沩水相望,东和长沙市望城区接壤。此地原属狮顾乡,1955年农业合作化和1958年公社化时,高级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的社名都定为“全民”。后来社改乡,称“全民乡”。1995年撤区并乡时,将泉塘并入,仍称为“全民乡”。直到2007年才依当地的老地名“金洲湾”改为“金洲乡”。今为镇建制。金洲镇境内属沩水水系。沩江自沩桥村入境,经颜塘村、双金村、泉塘村、南洲村出境,境内河道10.5公里。金洲湾即沩水的一个港湾。

金洲镇关山村,因传说三国名将关羽攻打长沙时在此屯兵而得名。又传关羽副将周仓在这里射死一条孽龙。周仓射死龙后扬长而去,龙搁浅山冲,日子一长就只剩下了一把骨头。后来乡民就把这条冲叫作龙骨冲,冲中的大水塘叫作了龙骨塘,冲口的山便叫作乌龟山。今关山村辟为旅游景区,建有关山古镇、关公雕像、烽火台等。

金洲是清代湖南经学“四王”之一的王文清的家乡。另三王为王夫之、王闿运、王先谦。金洲境内八曲河畔有远近闻名的王家学堂和智山庵,相传均为王文清捐建。王文清(1687—1779),金洲新建村人,字廷鉴,号九溪,清雍正进士,先为岳州府教授。乾隆即位后,被荐入京,任三礼律吕各馆纂修官,并补内阁中书、考授御史。告老还乡后,曾主讲岳麓书院,任书院山长,至92岁去世。王文清一生著述颇丰,有《周易中旨》《周礼会要》等近10种,其故宅南半里,湖南巡抚陈宏谋曾为其立石碑,誉为“经学之乡”。

历经铺

历经铺原为乡建制,今划为宁乡城区范围,改为街道建制。

历经铺街道位于宁乡今玉潭街道之东,居沩江下游东岸。原在古驿道上,是由玉潭总铺进省城长沙的第一铺,也是必经之铺,故名历经铺。历经铺北部与玉潭镇隔水相望,其处古有清水湖。清道光十五年(1835)在清水湖侧建有一宝塔,名登云塔。相传在玉潭镇下滨沩水而建高塔,有回龙澜障之胜。其塔建在沩江畔的平畴之上,有高耸入云之势,故名登云塔,旧为玉潭近郊一大景观,毁于“文化大革命”,留下宝塔村之地名。

历经铺是国民党起义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陶峙岳的故乡。


12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18 13:59 , Processed in 0.10373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