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长沙城镇名人公馆之九如里辛蘅若公馆

2012-11-19 03:5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13|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本文录自《名人与长沙风景》陈先枢撰稿,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未经作者授权,严禁复制转载!)

位于开福区潮宗街历史文化街区梓园巷西侧的九如里,保存着一片民国时期的红砖清水墙老式公馆,今为居民住宅。包括九如里2号、4号、6号和与之相连的连升街60号,多建于19161918年。九如里2号建筑面积487平方米,4207平方米,6149平方米,连升街60626平方米,4栋连成一体,一色的红砖清水外墙,建筑格局保留完好。均为二两楼房,木楼梯、木地板,盖琉璃筒瓦,色泽明亮,主墙一律采用汉口产的机制红砖。墙体砌缝平实紧密,至今无风化迹象。4栋建筑布局风格相似,均由前后天井采光。入户一过厅,主厅铺大方砖,厢房、甬道、回廊、阳台、歇亭、后花园一应俱全。正屋为砖木结构,走廊上设砖柱,柱与柱之间有现浇梁,柱与梁交接处有砼作的托脚,形状上类似传统建筑的雀替。4号两扇大门表面由竹艺块片拼贴,甚为精美。每户公馆还设有防空洞,洞长20米,宽3米,高25米。

相传九如里因旧时有9户体面人家居此而得名。“九如”又是一吉祥用语,出自《诗•小雅》中“天保九如”的祝寿之辞。巷口建有里门。门坊建于民国时期,高6米,宽25米,用机制红砖砌成发券。红砖采用的是与巷内公馆建筑同一材料。门坊顶部呈凸字造型,门框上方由突的砖块围成双层长方形、四角凸出的牌额,中嵌汉白玉石碑,上阴刻正楷空心“九如里”三字。“九如里”三字为著名书法家黎泽泰所书。有资料载,民国时期中央银行长沙分行经理辛蘅若(辛廙)、原“国大代表”万衡、原黄维兵团副司令吴少洲等人曾居此。

其中辛蘅若居2号。辛蘅若因一桩被当时媒体称为“乱世黄金案”的案子十分有名。19488月,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以高于黑市的价格收兑黄金、白银,仅两个月,中央银行长沙分行就兑入黄金数万两,银元数十万元。时任湖南省主席的程潜决定以这批金银作为湖南稳定物价的基础。然而,这时中央银行负责人却置湖南人民的利益于不顾,口头上表示未经省政府允许,决不将金银运走。但事实上却在一夜之间,将黄金三万五千余两秘密运往广州。偷运黄金的行动由辛蘅若直接指挥,行动极为诡秘,先将黄金伪装成镍币20余箱,然后在194914日凌晨,由一位副经理押运,用汽车运往衡阳,再转火车,于17日运抵广州。

偷运黄金的消息传到社会上,一时舆论大哗,金银黑市价格猛涨。辛蘅若自知难逃罪责,连夜从九如里公馆岀逃,企图乘浙赣线火车逃往上海。长沙绥靖公署主任程潜(辖湘赣两省)电令南昌方面在火车上将辛蘅若截留。辛押回长沙后被软禁于湘雅医院。省政府要求行政院将黄金运回,作为释放辛蘅若的交换条件,而中央银行总行始终未允。19495月白崇禧来长沙后,辛蘅若被释放,去了香港。

2004年,九如里包括辛蘅若公馆在内的4栋公馆,均公布为长沙市重点保护历史旧宅,2010年公布为开福区不可移动文物。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6 20:43 , Processed in 0.10018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