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长沙市一中开学第一课必讲青年毛泽东的故事

2012-9-3 07:2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98| 评论: 0|原作者: 文章注明|来自: 长沙晚报

文/任大猛 实习生 江素素   今天是长沙市中小学生入校上课进入新学期的第一天。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时光,最值得珍惜,朗朗书声在丰收的金秋给人们带来新希望

  “一中”国文教师柳潜,一百年前就发现毛泽东“自是伟大之器”

  又到开学季,在清水塘畔的长沙市一中,照例组织高一、初一新同学参观校史陈列室,开始新生“入校第一课”。

  长沙市一中赵雅茜校长认为,这是让后学者继承和弘扬学校优良传统的一种好方式。而新生们往往惊奇发现,青年毛泽东不但在湖南第一师范读过书,原来也是“一中”的校友。

  其实,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在陕北访问毛泽东时,毛泽东就讲过,在辛亥革命长沙起义时,18岁的毛泽东参加新军,成为普通一员列兵,到1912年初民国创立,毛泽东认为“革命已经过去,没有什么事情要做了”,于是退伍,决定继续读书,正好碰上新成立的“湖南全省公立中等学校”(即今天的“长沙市一中”)招生。

  毛泽东说: “我下一个尝试上学的地方是省立第一中学,我花了一块钱报了名,参加了入学考试,发榜时名列第一。这个学校很大,有许多学生,毕业生也不少。那里的一个国文教员对我帮助很大,他因为我有文学爱好而很愿意接近我,这位教员借给我一部《御批通鉴辑览》,其中有乾隆的上谕和御批……我读了《御批通鉴辑览》以后,得出结论,还不如自学更好,我在校六个月就退学了,订了一个自修计划,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去看书。”

  这里,毛泽东深情回忆“对我帮助很大的一个国文教员”,其中特地提到两件事,一是“对我发生兴趣”,即关心和喜爱青年毛泽东,二是“借给我一部《御批通鉴辑览》”,“该书汇编清代皇帝的谕旨和御批”,是一部宣传清王朝官方论点的史论集。

  据毛泽东研究专家、湖南第一师范退休教师黄露生介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于1938年问世后,这位借书给毛泽东、让毛泽东离开“一中”24年后仍感念不已的“国文教员”,一段时期以来有人推测此人为“一中”首任校长符定一,或在“一中”任教,后为湖南大学的教授胡汝霖。

  直到后来人们在“湖南省立一中”档案中,发现毛泽东存世最早文稿《商鞅徙木立信论》后,从文章批语中,人们这才发现字号为“涤庵”的“一中”国文教师柳潜。

  在毛泽东413字的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中,柳潜老师对毛泽东大加赞赏,除给毛泽东的作文破例记“100分”外,还写了共计141字的六条眉批和篇末总结。在第三段眉批中,柳潜写道:“历观生作,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

  也就是说100年前,“一中”刚创办时,“目光如炬”的国文教师柳潜就已发现19岁的毛泽东“自是伟大之器”,再进一步努力,“前途不可限量”,以他这位前清秀才对古今人物“所至”的了解,黄露生说,柳潜先生言外之意是,他认为毛泽东“再加功候”,当可超越古人和今人的高度。

  黄露生著有《毛泽东尊师风范》一书,对毛泽东的老师颇有研究,他说:有人根据“一中”柳潜先生对毛泽东的批语,认为柳潜先生是对毛泽东未来成就的一位“杰出的预言家”,黄露生认为,这固然有道理,但又过于简单化。因为毛泽东自己对美国记者斯诺说,柳先生“对我帮助很大”,这充分说明,柳先生对毛泽东的诚挚鼓励和殷切希望,是通过毛泽东自己的“内因”而转化为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从而产生心理学上所说的“心理认同”的。正是老师对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现,并加以正确鼓励和指导,老师的话产生了一定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老师越高明,在学生心灵上产生的心理认同就越强烈,从而产生的导向作用越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名师出高徒”。柳先生的鼓励和指导,在毛泽东身上所产生的心理认同,充分说明了柳先生教书育人的影响力,这在今天仍发人深省。

  上世纪60年代末,黄露生与毛泽东的同学周世钊先生结成忘年交。周世钊曾对黄露生说,新中国诞生后,毛泽东曾邀请周世钊先生到北京中南海家中做客,毛主席曾特地询问“一中”的柳先生,并一再强调说:“柳先生对我帮助鼓励很大”,“是位教育家”,并请周世钊先生回湖南打听他这位阔别三十多年的先生,并代他进行问候,还说,如果柳先生不在人世,还请周先生打听柳先生的夫人及其后人,如有生活困难,先代他进行帮助。

  在对1912年执教毛泽东国文的柳潜先生的研究中,黄露生后来发现了柳潜先生的生平:柳潜(1878-1930),字钧湄,号涤庵,湖南湘阴人,为前清秀才,学识渊博,精通古今文史,早年矢志教育,后因生活困顿,曾为人做幕僚,终因积劳成疾,贫病交加,终年52岁。因其早逝,对早年毛泽东“有过很大帮助”的柳潜先生,曾长期不为世人所知。

  毛泽东19岁所写文稿的仿真件,

  作为一中的“镇校之宝”对今天的教育仍有启示意义

  距今整整一百周年,写于1912年6月的《商鞅徙木立信论》一文,是毛泽东一生“浩如烟海的文字中”现存的最早文稿。

  这篇写于“一中”的现存最早文稿,现藏中央档案馆,长沙市一中档案馆所藏仅为仿真件。长沙市一中一直把毛泽东的这篇文章当作本校的“镇校之宝”,除档案室保存有仿真件外,这篇文稿经放大,还刻录在该校会议室的石墙上。

  “毛泽东写于‘一中’这一最早文稿,不但充分展现了19岁的毛泽东的文才和思想所达到的水平,在这篇文稿中,还保留有三种笔迹,它们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仍有重大启示意义。”“一中”赵雅茜校长称,毛泽东写于 1912年6月的《商鞅徙木立信论》所用稿纸,是学校的用笺,中间印有“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试验用纸”字样。这篇文章当是课堂习作,经两位老师批改,文稿上有三种笔迹。

  第一种笔迹是毛泽东自己的笔迹,前面的字写得很端正,后面的字略显潦草,大概因为这是课堂习作,或命题作文,写到后面,时间可能有些紧。

  第二种笔迹是柳潜(涤庵)老师留下的,柳潜先生对毛泽东的作文大加赞赏,在这篇总共413字的文章中,作了141字的批注,有眉批,着重号,尾批等。

  赵校长认为第三种笔迹应是当年“一中”校长符定一先生留下的。大约柳潜先生认为毛泽东所作的这篇文章很好,大加赞赏并推荐给时任校长的符定一先生看。因此有了符定一所批的“传观”二字。在“涤庵”老师上面批字的人,显然要比涤庵老师的职位高。

  符定一先生在民国时即有“硕学通儒”之称,为著名文字学家,因具“才、德、望”,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任中央文史馆馆长。

  长沙市一中之所以在入校第一课必讲青年毛泽东的故事,必让新生参观校史馆,观看现存最早的这件创作于百年前的毛泽东手稿。一中赵校长认为,纵览传统,毛泽东在一中的求学经历,毛泽东现存最早文稿上所体现的立意,以及“一中”教师在文稿上的批语,至少能给我们今天的教育以三个方面的启示。

  对于学生而言,毛泽东在“一中”就读时,即已展露他的远大志向,一百年前,毛泽东从秦代商鞅变法的历史故事中,看到当时中国的国情,并立志改变这种现状。毛泽东就读“一中”时,正当“一中”刚刚创立,其时它是湖南第一所全省公立学校,为示范性学校,它肩负的历史使命就是为国育才,培养社会中坚。毛泽东现存最早的这篇文稿,对今天求学的学生仍有激励作用,即青年学生在学校应当成为身心健全的学生,在社会要成为身心健全的公民,以具有服务社会国家之智能,要能公勇勤朴,具自学能力,经世致用,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今天的学生,应当像百年前的伟人在青年时代一样,能“关注世界形势,关注社会变革,关注生存环境,关注突发事件”。

  毛泽东《商鞅徙木立信论》中留有“一中”老师柳潜的批语,这对今天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也有重大的启示,即今天的教师,要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和积极思维方式,发现学生的长处,促进学生发展,激励和鼓励学生发展,在教学方法上,不强迫、不压迫学生。柳潜先生当年具有的“慧眼”,在今天能够发人深思:成绩优秀,固然能代表学生的能力,但并非今天成绩一般,应试能力不强,就一定不是人才。

  毛泽东在1936年对美国记者斯诺讲述说,他在一中读书时,一位国文教员借给他一部《御批通鉴辑览》,这说明柳先生除了课堂教学,作文批改指导学生外,还积极指导和提供课外自学阅读材料,可见当年“一中”教师柳先生鼓励学生“再加功候”的良苦用心。

  它更给一所从事基础教育的中学以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的启示,即办学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材。很显然,办学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要像当年“一中”的国文教员柳潜、“一中”校长符定一一样,为国家、社会发现人才。当前一些学校应试教育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但任何加班加点的快速打造,任何强迫施压的“疯狂学习”,都是与教育规律背道而驰的时髦风,不可取,不可学,教育是非功利性的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教育工作应当是非功利性的人世间光荣的职业。纵览毛泽东的这份文稿所展现的百年前的教育风貌,显然它可以在“攀比”、“效尤”的过度世俗化、过度功利化的应试教育中,让我们办学者头脑清醒。静下心来,重新打量一百年前毛泽东留下的手稿,以及百年前“一中”教师批语中展现的慧眼和爱心,显然能让我们从长沙教育的优良传统中,汲取教育改革和创新的精神养料。

毛泽东研究专家黄露生解读
毛泽东现存最早文稿
《商鞅徙木立信论》
  就读于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即今长沙市一中)的毛泽东于1912年6月写作有《商鞅徙木立信论》一文。按当时传统的教学方法推论,这篇文章很可能是执教普一班的国文教员柳潜向学生讲授《史记·商君列传》之后,布置的作文,从题意看是篇史论文。柳潜先生在眉批开头说:“实切社会立论,目光如炬”,尾批又强调“是有功于社会文字”,充分说明柳先生是立足社会,以社会价值和社会责任感作为标准,极力引导鼓励学生“实切社会立论”,“作有功于社会文字”。

  《史记》载:战国中期,秦孝公接受商鞅变法主张,先后两次在秦国变法,使秦国由一个贫弱的国家,很快强盛起来,开始商鞅担心百姓信不过变法,就在国都南门竖立一根木桩,宣称谁能将这根木桩搬置北门,赐金十两,结果,谁也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没有人搬。商鞅又宣布谁搬木,赐金五十两,后来有一个人试着搬迁,当即赐金。商鞅随后颁布新法,表示要像“徙木即赐”一样,取信于民。

  柳先生坚持教书育人,在评语中,除对作文立论等方面评点之外,还独具匠心,反复评论毛泽东的人品,如柳潜老师自己不能目光如炬,是不能发现人才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15 14:28 , Processed in 0.08784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