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长沙老街之民间传说

2012-7-2 08:1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803| 评论: 0|原作者: 文章注明|来自: 文章注明

(本文录自《湖湘文库·湖南老街》欧阳晓东主编、陈先枢编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名城长沙网授权转载)

金线街

金线街位于今天心区,东起太平街,西至下河街,是至今长沙仅存的4条麻石街之一。

明崇祯《长沙府志》名为金线巷。关于街名的来历。清康熙《善化县志》载:“巷内人家得洞宾像,悬之壁,其子幼每馆四则揖之。一日途遇道士,宛然画像,遂牵其衣曰:‘尔吾家洞宾仙也’。道士鼓石与之,归献其父,随至右处合之,仍为石,唯中留一线,金色灿然,故呼为金线巷,又称吕仙石巷。”

明万历十九年(1591),伊斯兰教传入长沙,曾在此巷建清真寺,清康熙三年(1664)迁建三兴街。清光绪三十年(1904),湘抚赵尔巽在这里开设实业学堂。学生皆英俊少年,一时有“实业美人”之称。旧时此街纸行较集中,著名的汉新和纸号即在此街。还开设有复兴银行和两家外资保险公司。20世纪80年代成为下河街小商品市场的延伸地带。

在长沙民间流传的集街名趣对中,有一副以金线街开头,联曰:

金线吊灯笼,老照四方八角;

玉带缠如意,连升一步三台。

 

2004年,金线街划入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但街的南侧至解放西路地段早己划给某房地产开发商,金线街南侧的传统店铺和民居遂于2006年全部拆除,至2011年尚是空坪一块,金线街成了一条半边街。

 

金牛岗

金牛岗又名金牛岭,位于今岳麓区岳麓山之南,亦为路名,明《一统志》云:“金牛岗在善化县西十一里,以形似名。”《太平广记》转引《湘中记》载,汉武帝(140-116)时,有一农夫牵一赤牛,求渔夫渡河。渔夫道:“舟小岂能载得下这么重的牛。”农夫道:“牛不重,但客不妨。”渔夫勉强让牛上了船,当船行至河心,牛拉粪在船上。农夫以牛粪相赠。渡河后,渔夫怒其牛粪弄脏了船,乃以桡拨弃之,欲尽方发现牛粪是金子,甚为惊讶。遂追赶农夫,只见人牛遁入岭中。掘之而不可得,金牛岗于是得名。

明崇祯《长沙府志》又载,唐相裴休贬为荆南节度使镇长沙时,曾侨居金牛岗,筑草堂读书,与华林诸山众高僧及善觉禅师“订性命之理,今遗址存”。清乾隆进士,长沙城南书院山长余廷灿曾游历此地,其《牌楼山记》云:“自岳麓逆折而上,有岭起,莽苍之势可万丈,如流星下垂,截然中断。见沟脊界画,是为金牛岭,疑此即古之金牛岗也。”

 

宝塔山 东瓜山 古堆山

宝塔山位于今天心区书院路东侧;东瓜山位于裕南街之北;古堆山位于南湖路南侧,三座山均相去不远,旧时多为坟山,民国时居民渐多,形成街道,山名成了街名。

传说古时长沙南门沙湖港有一条妖龙盘踞在港里兴风作浪,土地老爷请来太乙真人镇妖。太乙真人将手持铁石塔掷下,宝塔和塔底的沙土落在沙湖港,顷刻成了三座山。宝塔落的地方就是宝塔山,其他两座就是古堆山和东瓜山。又传,宝塔山的宝塔为南宋末湖南安抚使李苇下令所拆毁,目的是为了防止成为攻城元军的堡垒。塔底泥土中一粒种子落地生长,五百年开花结实,到三国时结了一个大果实,当时长沙属东吴,便起名“东瓜”。后人为祭祀太乙真人,在古堆山建了一座太乙寺。

回龙山 红龙庙

回龙山位于今天心区白沙路南边的山岗上,南起红龙庙,北止南大路。因山形似卧龙,故名回龙山,民国时形成街道,亦名回龙山。

传说远古时期,此地为平地上的一个村庄。有一天,村里百姓赖以生存的一股清泉忽然不见了。村里一对郑氏兄妹,兄名回龙,妹名白沙见到一位仙姑,仙姑告诉他们这是孽龙在地下作怪,占住了水源。回龙兄妹发誓要夺回清泉,他们在仙姑指点下,每天中午在水源处掘地三尺,当挖到第七个中午时,锄头正好挖在孽龙的鼻子上,血水喷出地面几丈高,化为一片汪洋,淹没了村庄,回龙兄妹也被洪水淹死了。洪水退后,观音菩萨感其兄妹舍身行善,于是将回龙的躯体点化成山,镇住孽龙,叫回龙山;将白沙的躯体点化成水井,叫白沙井。

民间称赞回龙为“红龙”,在回龙山南端建红龙庙以祀。由此又有了红龙庙的街名。

1930年回龙山上建有省会警钟楼,楼高七层,四方形,每层四面都开大拱形窗,窗下部有护栏。登上楼顶可俯瞰全城。20世纪80代拆除。

20世纪90年代,回龙山和红龙庙的大片地域拆建为省财政厅等。

 

落星田

落星田位于今芙蓉区,北起五一路(今名五一大道),南止东庆街。过去这里都是田土。清光绪《善化县志》说,有“石叠铺田中,士人呼为落星田”。《湘城访古录》则转引唐垂拱三年(687)《上护军庞德威墓志》中的 “扬别扇于三湘,恩洽落星之境”而推断“落星田”之名可远溯至1000多年前。民国初年前后,落星田刘忠壮刘襄勤祠内祀有一块“独立苍然”的石头,有人说,这就是落星石。长沙《大公报》李抱一在民国中期著文说,“如今不见有落星石,也不见有落星田,就是莽莽苍苍的花圃也起了房屋,变成了街巷。”

有一则民间传说这样叙述落星田的由来:相传长沙有一寡妇,含辛茹苦养大儿子,又为他娶了媳妇。后来儿子进京中了状元,竟昧着良心当上驸马爷,从此一去数年杳无音讯。数年后,婆媳病倒,无力帮工,只好行乞长沙城中。一天,东门鼓乐齐鸣,原来公主和驸马来了长沙。人群中的老妇认出了儿子,情不自禁扑上前欲认儿子。驸马爷先是一怔,片刻后便催马前行,撞倒老母。老母含恨而逝,愤怒的媳妇抚尸痛哭,撞向城墙。这时,一颗巨星自九天陨落而下,砸死了负义的附马爷。这落星之处后来成为田土,人们便称之为落星田。

到近代,古城东隅、长善两县交界处的落星田渐成耀眼之地。湘军名将郭松林在落星田西建有郭家花园;清末湖南高等学堂(湖南大学前身)曾设在落星田中;辛亥革命时,落星田的定忠客栈为同盟会员往来之所;五四运动中,领导湖南人民展开驱张斗争的湖南学生联合会驻在此街;30年代长沙第一家公共汽车公司—开明汽车公司也设在这里。

2010年,落星田作为“肇嘉坪棚改区”的一部分被拆除。

 

七里庙

七里庙位于今雨花区雨花路一侧。这里原来有座小庙,叫七里庙,街乃以庙为名。

传说古时一位老和尚被当地一财主诬告,县衙胡乱判老和尚死刑。老和尚被砍头后,他那无头的尸体竟然走了七里路,径直到达财主家,财主见状一下吓死了。人们为了怀念这位老和尚,便建了一座小庙,名七里庙。

 

鲇鱼套

鲇鱼套位于今芙蓉区浏城桥下,为一曲折小巷。相传古时这里有一条河,河中有一条鲇鱼,千年修行后成精。鲇鱼精扬言要出洞,要把长沙淹成汪洋大海,跟东海连起来。观音菩萨知道了此事,便扮成叫化子模样来了,不急不慢地朝鲇鱼住的洞边走去。只见她扬起右手,一瞬间鲇鱼精和叫化子婆婆都不见了。过了好多年,人们才知道那个扬手劈死鲇鱼精的人,就是法力无边的观音菩萨,便集资在此修了一座观音庙,把鲇鱼精住过的地方叫鲇鱼套。

20世纪80年代修芙蓉路,鲇鱼套已不存。

(本文录自《湖湘文库·湖南老街》欧阳晓东主编、陈先枢编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名城长沙网授权转载)

123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5 01:47 , Processed in 0.09926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