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长沙老街之老街书声

2012-7-2 08:0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324| 评论: 0|原作者: 文章注明|来自: 文章注明

(本文录自《湖湘文库·湖南老街》欧阳晓东主编、陈先枢编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名城长沙网授权转载)

学院街

学院街位于今天心区,东起黄兴南路,西至学院巷。旧府署原设此街,明设湖南提学道,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改为学院衙门,街因而得名。学院为管理全省科举考试的机构,内设考棚,供府考和道考之用。从天妃宫到学院有一石桥,名“登瀛桥”,谓学士登瀛州之意。道光年间湖南学政岳镇南题学院联云:

衡岳之高,洞庭之深,惟地有灵,淑气必钟奇杰;

左徒以文,濂溪以理,斯人不朽,精神常在胶庠。

 

清同治五年(1866),巡抚李瀚章在学院西街修缮长沙府学宫,因而学院街又称文星街。清末废科举,学院衙门改为提学使衙门。清末刊印《湘城访古录》、《湘城遗事记》的著名刻书社“萃文堂”亦设在学院街。民国初,省教育司、官书报局等先后设在学院旧址。1930年湖南省政府曾一度驻此。学院建筑全部毁于1938年“文夕”大火。学院遗物仅存2只大铁镬。学院原有铁镬6只,明崇祯《长沙府志》云:“约可蓄水数十担,当是积水备灾之用。”20世纪50年代在学院旧址建文化电影院,连仅存的2只铁镬也不见了。

 

书院路 书院坪

书院路位于今天心区,北起西湖路,南接南湖路,初名南长路,1966年改称书院路。因古城南书院、惜阴书院遗址位于路两侧而名。路始筑于l951年,系在惜阴街、大雨厂坪、书院坪、同仁街、享堂街等旧街基础上扩建而成。1903年湖南巡抚赵尔巽在城南书院旧址建湖南师范馆,是为湖南第一师范的前身。惜阴街旧有惜阴书院和陶公祠,遗址在今惜阴小学。书院坪曾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长沙分校所在地,该校建于l938年,蒋介石兼任校长,张治中任教务主任。

书院路尤以城南书院而闻名。位于书院路妙高峰的湖南第一师范,其前身乃古城南书院。城南书院原是南宋大儒张栻之父张浚在潭州的居所,建于绍兴三十一年(1161),张栻和朱熹曾在此讲学论道,因而声名远扬。当时的城南书院,名为书院,实为私家园林,张浚父子精心营造了“城南十景”。丽泽堂、书楼、养蒙轩、月榭、卷云亭,集楼台堂榭之胜;又有绿竹成阴的琮琤谷、高邱层观的南阜,一池如碧的纳湖;纳湖中置听雨舫和采菱舟。

淳熙间,张栻召为吏部员外郎,离开长沙,十景逐渐荒废。到元代,南阜上的“苍然观”改为“高峰寺”。明正德二年(1507),湖广行省参议吴世忠、湖南提学道陈凤梧曾谋求在妙高峰恢复城南书院,但此地已被吉藩府所据而未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长沙府推官翟台才在妙高峰寺下建得学堂5间,万历中复圮。但城南书院并没有在人们记忆中消失,

清乾隆时开始的,乾隆十年(1740),杨锡绂任湖南巡抚,下车伊始,杨便赴岳麓书院课试生童,然而前来应试的生童寥寥无几,问其故,只因长沙城到岳麓书院“中隔湘江,稍遇风涛,士子即畏涉不前”。杨决意将岳麓肄业诸生迁移至湘江东岸的城内就读,恰巧在都正街寻得都司衙门空署一所,于是将其改建成书院,因该书院在城之南隅,乃称“城南书院”。

道光二年(1822),巡抚左辅认为天心阁下的城南书院邻近善化县治,市嚣嘈杂,不利学子静修,于是将城南书院从天心阁下复迁至600余年前的创始地妙高峰上。左辅复建的城南书院恢复了“十景”。清道光进士、云贵总督劳崇光《城南书院赋》记述了十景的盛状。赋曰:“草树回环,山川萦束;纳湖供其溯洄,高阜任其瞻瞩。访旧基于月榭,危栏之影依然;叩曩躅于云亭,隐几之吟可续。舫名听雨,闲垂软涨三篙;舟泛采菱,缓度新歌一曲,轩开半亩,养蒙迪我聪明;堂矗三椽,丽泽成吾学问。看红波岳色,潇湘之灵秀如新;仰圣域贤关,闽洛之渊源伊近。”

道光皇帝御书“丽泽风长”匾额,从此城南书院步入了它的辉煌时代,著名学者孙鼎臣、余廷灿、贺熙龄、何绍基、郭嵩焘等先后主讲城南书院,青年时代的曾国藩、左宗棠、王闿运、张百熙以及黄兴等曾在此修藏或就读。书院内旧有吕南邨所撰一联:

人只此人,不入圣,便作狂,中间难站脚;

学须就学,时既过,今又待,何日始回头。

 

光绪二十九年(1903)城南书院改为湖南师范馆,次年改为中路师范学堂,辛亥革命后改为湖南第一师范。

 

贡院街 巡道街 教育街

今中山路先锋厅至水风井段,在1929年未修建中山路之前称为贡院街。中山路北侧又有教育街,旧称教育会坪,东起蔡锷北路,西至又一村接中山路。贡院街、教育街大片地域是清代贡院所在地。与贡院有关的街名还有巡道街、贡院坪、文运街、高升巷等。位于今省农业厅围墙外的巡道街,其墙上还嵌有一块“贡院巡道街宽壹丈壹尺”的石碑。巡道街南起教育街,北止营盘街(今营盘路)。“巡道”即贡院巡逻之道。省农业厅围墙即贡院围墙遗物,长达400米,保存完好。20世纪90年代巡道街曾辟为“花鸟一条街”。文运街北起中山路三角花园,南止五一大道,因位于贡院之前而得名。贡院坪即今三角花园一带。高升巷南起潮宗街,北止活源桥,此街为入潮宗门通向贡院的第一条街,图吉利故,以“高升”为名。

清雍正以前,湖南获科举资格的士子均得湖北武昌参加乡试,雍正元年(1723)朝廷诏谕两湖分闱。湖南巡抚接到上谕后,雷厉风行,于当年就在长沙城原明吉王藩池、今中山路百货大楼及教育街一带设立了贡院,这条街也因之改名为贡院街。贡院系利用湖湘书院的院址进行扩建,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功能齐全,封闭性强。据清光绪《湖南通志》载,设院当年就添建头门龙门3扇、望楼4座、鼓亭2座,东西官厅8间,公堂、衡鉴堂各5间,内帘房舍32间,提调、监试、后勤等用房150间,以及考生考试和居住的号舍8500间。号舍10间为一弄,5弄编成一字,形如长巷,每间约深1.4米,宽1米,高2.2米。房内设2层承板,可以抽动,日可为桌,晚可为床。考生人居一间,试前入内即封号栅,至交卷时方可开启,很难舞弊。贡院大门位于今中山路三角花园,原中门联云:

十七科辛苦初心,正野橘香来,井梧月上;

六千卷文章巨手,是洞庭波阔,衡岳云高。

 

考生入闱之日,主考官率各官在贡院后围墙内的水池(即今赐闲湖)旁举行祭池仪式。考试分为3场,第一场为“八股”,第二场为“经义”,第三场为“对策”和“诗赋”,每场3日,考生在这间矮屋内饮食起居要度过9日。今日所能见到的当年贡院遗物,仅有原贡院门前的一对石狮,今存岳麓山东大门。

  雍正二年,湖南第一次单独举行乡试,参试人数比往年赴武昌参试者陡增,长沙城一下增加许多家客栈。贡院西街黄笏堂所开“自福”客栈,旅客就多系赴考童生。还出现了所谓试馆,即一些地区或宗族,为了给本族士子到省城参加乡试提供方便,在城内购置房屋,派人管理,免费供应食宿。不是考试期间,试馆也接待本地或本族来省城办事的人员,只收伙食费,不收住宿费,故兼有会馆性质。如望麓园的宁乡试馆、新安巷的湘乡试馆、紫荆街的长桥柳氏试馆、怡长街的彭氏试馆、小吴门衡清里的衡清试馆等就是较为有名的试馆。湖南巡抚陈文恭有副对联对长沙贡院作了生动的描绘:

矮屋静无哗,听食叶蚕声,敢忘当年辛苦;

文星光有耀,看凌云骥足,相期它日勋名。

光绪三十一年(1905)科举制度废除,贡院改设湖南督学署。清晚期至民国初期,贡院旧址成为湖南新式教育的陈地。1903年湖南巡抚赵尔巽在此创建湖南高等学堂,1906年又建湖南公立政法学堂。1907年刘人熙等人在此创建湖南教育总会,建了一栋仿哥特式的西式大楼,惜毁于1930年战火。贡院街后的这条街始称教育会街,后简称教育街,教育会前有一块宽广空坪,当年搭建有面北背南的戏台一座,坪两侧砌有围栏,成为有名的集会场所,后习称教育会坪(今省农业厅前部)1922年长沙人力车工人集会、1927年湖南农工商各界十万人示威、1931年至1932年湖南各界反日示威大会等都在这里举行。1938年“文夕”大火后,教育会坪是国民政府政治部三厅发放救济金的地点之一。1927年教育会坪中还建起一座气势宏大的中山纪念堂,南面是仿罗奥尼克式的花岗石柱廊,门窗套均是花岗石精雕细刻而成,是湖南建筑中花岗石文化的一件精品。1949年,中山纪念堂成为湖南省政府礼堂,84日程潜、陈明仁将军在这里宣告湖南和平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山纪念堂一度为湖南省人民政府驻地。195010月在这里举行了湖南省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95年,中山纪念堂拆建为省农业厅宿舍。

 

储英园

储英园因“储英泉”而名,位于今芙蓉区,西起文运街含英里,东至邵阳坪。清同治《长沙县志》载:此地原有水井一口,开凿于乾隆年间,名“拱辰泉”,供贡院取水用。嘉庆九年(1804),湖南巡抚阿林保以“拱辰”一字“于义无取”为由,改名“储英泉”。“泉”、“源”同义,故又叫“储英源”。1906年,陈润霖在原云贵总督劳崇光公馆开办私立楚怡学校,辟有花园。储英源由此改为储英园。楚怡校名                                                楚有才怡然乐育之意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曾在楚怡学校任教。抗日战争初期,著名女作家谢冰莹在长沙组织“湖南妇女战地服务团”,住在储英园。

2003年,老照壁美容美发品市场搬迁至此,储英园街因而不存。

 

望麓园

望麓园位于开福区,西起戥子桥,东止建湘中路。因望麓园坐落在此,街以园名。望麓园原为宁乡县试馆,清陕西巡抚、宁乡籍人士刘典于同治四年(1865)倡建。试馆为各地学子来省城进行科举考试时居住和学习的场所。刘典作有《录试馆图记》,记曰:“试馆凡三进。第一进为头门,额曰沩宁试馆,左右有房阍者,居之中为正厅,最上为内厅,左右均有房。正厅之左为会客厅,昭忠祠右偏为达道斋。凡四斋,斋房各十四间。试馆之左为行义斋,凡四斋,斋房各六间,其规制略仿岳麓、城南两书院。落成之时,适为大比之年,多士云集,雍雍如也。”

1905年科举废除后,试馆改为宁乡县驻省中学,辛亥革命人物、国民党元老周震鳞曾主持学校,徐特立、刘少奇曾就读于此。1923年曾为中共湘区委员会的秘密工作机关,毛泽东在此写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旧有周道恒题“望麓园”门额,后门额为1959年郭沫若重题。曾列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

1999年,望麓园旧址拆建为长沙考古研究所宿舍,今存一线残垣。

(本文录自《湖湘文库·湖南老街》欧阳晓东主编、陈先枢编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名城长沙网授权转载)

123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5 16:48 , Processed in 0.10059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