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长沙老街之官衙遗址

2012-7-2 07:5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987| 评论: 0|原作者: 文章注明|来自: 文章注明

(本文录自《湖湘文库·湖南老街》欧阳晓东主编、陈先枢编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名城长沙网授权转载)

宝南街

宝南街位于今芙蓉区,南起五一大道,北止中山东路。宝南街之名源于清代宝南钱局。宝南街南端已于1951年修建五一路时拆除,今存北段。

清康熙七年(1668),驻长沙偏沅巡抚周召南经奏准自铸制钱,于长沙建立湖南长沙府局,设炉20座,开铸重14分的“康熙通宝”,背面铸有满、汉文“南”字标志。雍正八年(1730),湖南巡抚赵宏恩又奏准开铸“雍正通宝”,开炉5座,收黄铜器皿作原料,按铜铅各半配

料,时称“黄钱”,背面用“宝南”二字作标志,钱局始称“宝南局”。据清光绪《湖南通

志》载:“湖南宝南钱局在长沙小吴门内,坐北向南,周以墙垣。”墙垣之外的街道始以“宝南”名之。

宝南局铸钱时停时铸,几次有影响的铸钱生产是:乾隆六年(1741)经户部奏准鼓铸“乾隆通宝”,重12分,紫铜、白铅、黑铅各占50%41.5%6.5%,另加锡2%,时称“青钱”。道光二十三年(1843),巡抚吴其睿奏准对文职官员养廉银按钱1千文作银1两搭放制钱。由于银钱比价拉大,交易钱额增多,民间纷纷销毁制钱而改铸小钱。至咸丰五年(1855),大钱在市面难以维持,宝南局遂将回收之大钱改铸成重1钱的“咸丰通宝”。市面私铸小钱者日增。光绪二十二年(1896),巡抚陈宝箴为抑制私钱,改铸重八分八厘的制钱,不搭官俸、兵饷,只供钱庄、铺商兑换。光绪二十六年(1900)机制当十铜元取代制钱。湖南光复后,制钱已少流通,终于1916年绝迹,但宝南街这个街名一直保留至今。

宝南街旧有古迹鲁班庙和颜子庙。鲁班庙建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为泥木两行的神庙。初为接买曹姓房屋园土而建,经道光三十年(1850)、同治二年(1863)两度扩建,形成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三进殿宇,整座建筑由山门、戏台、庙坪、五睦堂、观音堂组成,气势恢宏,华丽坚实。尤其是奉祀鲁仙师的五睦堂,宏敞高大,是清代长沙著名古建筑。192210月毛泽东曾在此领导长沙泥木工人大罢工。同年11月在此成立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毛泽东、郭亮当选为正副总干事长。19268月,工团联合会改为湖南省总工会,会址仍设在鲁班庙。颜子庙在宝南局后,嘉庆二十二年(1817)宁邑生监颜邦城、颜邦辉等建。颜子庙供奉颜回。颜回为孔子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著称,后世儒家尊为“复圣”。鲁班庙和颜子庙均毁于1938年“文夕”大火。20世纪50年代在鲁班庙遗址上建起了建筑工人俱乐部,开设电影、台球等娱乐项目。90年代后,建筑工人俱乐部变成了手机大巿场。

火药局 制造局巷 洋火局

火药局位于今天心区,南起和乐街,北止古稻田,因清代长沙火药局设在此地而得名。火药局系清代官办生产铁炮和弹药的工厂。咸丰九年(1859)二月二十二日,长沙火药局发生重大爆炸事故,“二三里内居民无得免者,一时轰击人死者甚众”。

制造局巷位于今开福区蔡锷北路东侧,因清光绪元年(1875),湖南巡抚王文韶为兴办军事工业在这里设湖南机器机(亦称制造局)而得名。一年后王文韶在日记中写道:“制造局新设汽炉,偕司道往看,机巧不可名状,化工泄漏尽矣。数十年后,洋人伎俩中国尽人能之,庶几可与角胜乎。” 1877年因财政困难制造局宣告停办,而留下制造局巷的街名。

洋火局今名工农街,位于今开福区,南起文昌阁,北止十间头。洋火局之街名源于清光绪戊戌维新年间在这里建立的和丰火柴公司。火柴旧称洋火,洋火局实为“善记和丰火柴股份公司”的俗称。在长沙近代工业中,火柴工业起步最早。光绪二十一年(1895),长沙地区遭受严重旱灾,巡抚陈宝箴拨工赈银1万两,委长沙士绅张祖同、刘国泰、杨巩筹办火柴厂,实行以工代赈。次年,3位士绅又筹集资金12000两,另招商股8000两,成立了“善记和丰火柴股份公司”,厂址设在长沙北门外开福寺和迎恩寺之间,即今工农街处,正式开工制造火柴。公司有工人1000余人,采用半手工半机械操作,制盒工序全部发厂外承包,公司附近贫民赖此为生者达数千人。年产火柴1万箱左右,每箱售价白银128钱,除销本省外,还销滇、黔诸省。此为湖南火柴工业之始,亦为湖南最早的近代工厂。“文革”破“四旧”,洋火局改成了工农街。

 

三公里 锡庆里

三公里位于今开福区,东起松桂园,南止蔡锷北路,原长沙公医院(今长沙市一医院)位于此街。《中国民间故事集成·长沙市分卷》说:“三公里是以曾(国藩)、左(宗棠)、陶()三公而得名。”此言有误。据清光绪《湖南通志》载,三公里原名三公祠,系祀道光、咸丰年间湖南巡抚骆秉章、张亮基和布政使潘铎而名。三公祠为同治十三年(1874)湖南巡抚王文韶所奏建。骆、张、潘三公因在太平天国战争中守住长沙城有功,而受到以后历任湖南巡抚的敬重,方得此礼遇。

又,今天心区南门外马益顺巷附近有条叫锡庆里的街道。按,“锡庆”二字,系皇帝的赐敕用语。锡,通“赐”。“锡庆里”庆何人、何事?清光绪《湖南通志》载,锡庆里原名三忠里,建有三忠祠。三忠祠为清咸丰六年(1856)敕建,祀创建湘军、与太平军作战有功的江

忠源(新宁人)、罗泽南(湘乡人)和塔齐布(满洲人)三人。三人后分别官至安徽巡抚、浙江布

政使和湖南提督。

2002年,三公里拆建为展览馆路(今名营盘路)的一段。

 

育婴街(育英街)

育婴街今名育英街,位于今芙蓉区,东起登隆街,西止黄兴南路。清光绪《善化县志》载:雍正二年(1724)湖南布政使朱钢捐银600两建育婴堂于此,以收养弃婴。乾隆十一年(1746)交长沙府管理。嘉道年间民间捐款、捐物增多,年可收租谷2730余担,房租1380串文。清咸丰进士黄道让《题育婴堂》联云:

 

眼前有他人子女;

背后想自己儿孙。

 

1929年,育婴堂由省区救济院接办,改为育婴所。1933年迁至浏阳门外二里牌糠大坡。这里只留下“育婴堂”的街名。嘉庆年间(17961820)开设的吴大茂针号,最初设在育婴街,前店后坊,手工制作钢针。育婴街旧有正觉庵。2030年代这里为热闹之区,有同庆园剧院、长沙澡堂等。1971年改名为育英街。

 

司禁湾(师敬湾)、副爷坪(富雅坪)

司禁湾今名师敬湾,位于今天心区,南起上黎家坡,北止成仁街,清嘉庆《善化县志》载,臬司狱、府司狱均位于此,因而得名。民国后改为陆军监狱,仍名司禁湾,革命烈士杨开慧曾关押于此。因为长郡中学与此街相毗邻,后取谐音雅化为师敬湾。 

副爷坪今名富雅坪,位于今开福区,南起红墙巷,北止东兴园。清同治《长沙县志》载,抚标中军参将署建于学宫侧。参军署的官弁旧称副爷,此地遂名副爷坪。因街紧邻原长沙县学宫,后雅化为富雅坪。

 

民主东街

民主东街位于今开福区,南起学宫街,北止民主后街。1909年湖南巡抚岑春蓂在此处长沙县学宫明伦堂设谘议局,湖南立宪派首领谭延闿任议长;民初湘督谭延闿又决定在此建湖南省谘议会大楼,因而此地被誉为湖南近代民主的发祥地。此即街名的由来。又曾名议会东街。议会大楼建筑今犹存,在省总工会院内。

大楼1918年落成。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为长沙第一栋西方式议会建筑。大楼工程仿上海太古洋行进行设计。其布局为前后两进,背北面南。前为3层砖混结构的办公楼,高14米,门厅、外廊及地下室系现浇钢筋混凝土。1.2米高的花岗石勒脚上砌砖墙带直跺,半弧形窗洞,以花岗石作窗框,木制玻璃格扇,具有浓郁的西方建筑风格。后部的议会大厅兼舞厅系12米高的单层建筑,由12根混凝土圆柱支撑。四面砖墙,轿式屋顶上盖栗色筒瓦。整个建筑设计新颖,布局合理,基础坚实,工艺精细。2002年公布为长沙市近现代保护建筑。

1926年北伐军进入长沙,国民党省党部驻此,街因改称党部东街。1950年定名民主东街。与民主东街相邻的还有民主西街、民主后街、民主巷等。

(本文录自《湖湘文库·湖南老街》欧阳晓东主编、陈先枢编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名城长沙网授权转载)

1234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7 07:25 , Processed in 0.0959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