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长沙老街之城池沧桑

2012-7-2 07:5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318| 评论: 0|原作者: 文章注明|来自: 文章注明

(本文录自《湖湘文库·湖南老街》欧阳晓东主编、陈先枢编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名城长沙网授权转载)

浏阳门 东门捷径

浏正街因浏阳门而得名,位于今芙蓉区,东起浏城桥,西至东庆街。清代称东正街,因出入浏阳门的主要通道而得名,习称浏阳门正街,简称浏正街。《通鉴》诗云:“浏阳门,潭州城东门,自五代至今,沿袭未改。”清光绪《善化县志》载:“东正街即浏阳门正街,朱敦厚修砌。”浏正街南侧有一条街,名为“东门捷径”,西起吉庆街,东止斗姥阁。因古代这里有一条通往浏阳门的近路,故称东门捷径。抗日战争前,浏正街为一条商业街,有罗丰之南货店、冯太兴南货店、福昌和油盐号、聂万泰药铺、魏乾盛药铺、雷文龙鞭炮店等。抗日战争中屡遭大火和日机轰炸,日渐萧条。

小吴门

小吴门今指中山路、八一西路与建湘路的交汇地段。小吴门亦名小鸟门,原系古城长沙九门之一。小吴门外为古校场所在地。进城之街称小吴门正街,1930年改建为中山路的一段。民国初拆城墙,门已不存,形成街市,渐成商业繁华之区,湖南国药局等店位于此地。194985日长沙和平解放晚10时许,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138师在小吴门举行盛大入城式,十万市民夹道欢迎。今芙蓉路从八一路跨线桥下通过,桥南侧形成日用工业品贸易市场。

小吴门地段尚存船山学社、何键公馆和民国邮政大楼等遗存,分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和不可移动文物。

兴汉门

兴汉门今指蔡锷北路与湘春路交汇的地段,为古长沙城北二门之一新开门的所在地。19111022日湖南新军响应辛亥革命,从湘春门入城,赴新开门夺取军备局,一举成功,遂将新开门改名为兴汉门。时有人撰《兴汉门》长联,以庆长沙光复,联云:

元历法洪钧,难得此元功神速,元气弥纶,特借元宵补祝元年正统,元旦芳辰,并贺我元戎克敌,元勋定国,元首履新,元吉元良,造成大汉元元福;

万端谋郅治,实凭那万马奔腾,万夫奋击,顿教万姓重开万世宏基,万方盛世,还望他万众齐心,万派朝宗,万邦协力,万能万有,保住共和万万秋。

民初拆除古城墙时在兴汉门东侧、今省妇幼保健院处发现地下还有古城门遗迹,并出土宋代石刻“云阳门”门额一方,上题款“景定康申(1260)向士璧书并立。”向士璧为当时潭州知州。据考证,云阳门即后来的新开门。民初私立衡粹女子职业学校建于兴汉门口。

南门口

南门口今指黄兴南路与城南路、西湖路十字交叉口周围地带,因在长沙城南门而得名,据明崇祯《长沙府志》、清康熙《善化县志》等载:南门先后名王道门、黄道门、正南门、南熏门等。城门外原有便河通湘江,城门下有石桥,建于明万历年间,名金鸡桥,亦名王道桥,系出城南通往湘潭、衡阳、醴陵的要道。民国初拆城墙,填便河,形成街道,名南正街。民国时期南门口店铺密集,多茶馆、酒楼和百货店,北侧有德茂隆酱园。

湘春门

湘春门即长沙北门,今指北正街与湘春路交汇地段。湘春路即20世纪20年代拆除北城墙所建。旧时从北门进城即为北正街。与北正街对接的路称外湘春街。

湘春门口原有湘春塔、关帝庙等古迹。民国初, 关帝庙改为辛亥革命烈士祠。旧址在原湘春路小学。19111022日湖南光复,以焦达峰、陈作新为正副都督的湖南军政府成立,然而仅过十日,反动军官在长沙发动政变,焦、陈惨遭杀害。113日军政府西路巡抚使杨任亦被害于常德。立宪派掌握湖南政权。后湘籍革命人士蔡锷、周震鳞等电请湖南都督谭延闿筹建烈士祠,以纪念为推翻清朝廷而牺牲的辛亥烈士。时北洋政府也明令各地收回清廷所建专祠。湖南遂于191223日将小吴门内曾国藩祠(今长沙实验中学一带)改建为湖南烈士祠。1913年在日本铸造了焦达锋、陈作新、杨任三烈士铜像。烈士铜像运回长沙后,置烈士祠前坪供人瞻仰。19151213日,袁世凯复辟帝制后,令各地恢复清廷专祠,烈士祠重新改建为曾国藩祠。1916年傅良佐督湘,寻得北门吊桥边年久失修的关帝庙改建成湖南烈士祠,1938年火毁,火后复建正殿,三烈士铜像则移至烈士祠西边门首,以木栅栏围之,直至上世纪60年代。抗日战争胜利后,烈士祠内改办崇烈小学,1952年市教育局接办该小学,改名湘春路小学。1966年“文革”初期三烈士铜像拟议搬至岳麓山焦、陈烈士墓前。在运至白鹤泉时,被“红卫兵”视为“四旧”而砸碎。湘春路小学尚存石狮一对,为清关帝庙遗物,寂寞地立在校园中,仿佛在镇守着辛亥革命的英灵。

20世纪末, 湘春路小学改为开福区少年宫。2011,此处划入“湘春路棚改区”,连开福区少年宫也被拆除了。

 

通货门 草场门

通货门,因通货码头而名,为西城四门之一。乾隆《长沙府志》云:“旧有通货门,盖言货所从入也。”从西城通货门进城即为通泰街,故通货门亦称通泰门。通泰门内有泰安里蜕园、龙王宫、玉皇殿、胡林翼五福堂等遗址遗迹。

草场门,因草码头而名,亦为西城四门之一。旧长沙米市主要集中在草场门。草场门又称潮宗门,从此门入城即为麻石老街潮宗街。潮宗门内有古长沙县署、文化书社、真耶苏教会堂、瞿鸿禨公馆等遗址遗迹。

经武门 便河边

经武门今指芙蓉中路与体育馆路的交汇地段,今属开福区。清末长沙城东北角开有一门,曰“经武门”,不在上述九门之列。此处是新军二十五混成协四十九标、五十标驻地,取整军经武门之义命名。新军操练习武的大操坪名协操坪,即今之省人民体育场。民国拆城墙修环城马路时,经武门外一段路称经武路。今市人大、湖南日报社等单位驻此。

经武门外一条街名便河边,便河边南起展览馆路(今名营盘东路),北止体育馆路。便河是原长沙城经武门外的护城河,路在河边上,故名。民国初城墙拆除,在便河原址上修筑铁路。铁路于上世纪70年代迁城外。便河边是长沙旧时有名的贫民区。

2006,长沙市政府在营盘东路便河边街口树立了“长沙护城河故址”标志碑,陈先枢为其撰碑文曰:“护城河旧名便河,系围绕长沙古城墙外的人造河,为古代城池重要军事防护设施。护城河由城南的西湖桥引湘江水经南向黄道门;东向浏阳门、小吴门;北向新开门、湘春门,绕长沙南、东、北三方后返入湘江。河深、宽各65米,每处城门外均设有吊桥,早晚定时启闭。清朝末年,护城河外建新军二十五混成协操坪,为方便操练新军出入城,于此处城墙新开一门,名经武门。民国初城墙拆除,便河填塞,在便河原址修筑粤汉铁路,铁路东侧形成街道,俗称便河边。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铁路东迁,街名保留至今。”

 

福星门 福星街

福星街今名福庆街,南起中山西路,北止潮宗街,中与连升街相连。福星街因福星门而得名。清末靠近福星街南端出口的城墙新开一门,名福星门。“福星”为道教福、禄、寿三星之一。福星又称天官、福神,是二十八星宿中的岁星,也就是天文学中的木星。人格化的福神一般指赐福天官,或为汉武帝时道州刺史扬成。民间戏曲《天官赐福》将福、禄、寿三星及财神赵公明都带到人间降福,表现了百姓向往、追求幸福的良好愿望。“文革”中“福星街”为作“迷信”和“四旧”破掉,改名为福庆街。

 旧时福星街为手工织染作坊集中之地,著名染织布庄有湘记、彭德春、协顺昌等,直至21世纪初仍存多处织染作坊店铺遗址,竖字招牌字迹清晰可辨。民国初期这里又集中了多所新式学堂,如黄氏族立小学(1912年黄兴创办),平大中学校(1922年邹希鲁创办)、楚材中学(1923年贝允昕创办)、达材法政专门学校(1925年马续常创办)、建国中学校(1931年创办)等。

2010, 福庆街作为“中山西路棚改区”和万达集团商业开发用地的一部分被拆除。

(本文录自《湖湘文库·湖南老街》欧阳晓东主编、陈先枢编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名城长沙网授权转载)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6 03:51 , Processed in 0.09696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