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长沙老街之园林余香

2012-7-2 07:5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277| 评论: 0|原作者: 文章注明|来自: 文章注明

(本文录自《湖湘文库·湖南老街》欧阳晓东主编、陈先枢编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名城长沙网授权转载)

水月林 芋园 芋香巷

水月林、芋园、芋香巷均为长沙街巷名,在今芙蓉区定王台至浏正街一带。据清代瞿元钧《水月林记》载,水月林原为寺名,寺凡三楹,左右皆菜圃。清代两江总督、湘阴人李星沅为诸生时曾在此攻读。道光二十七年(1847)寺废,李星沅辟其地为“芋园”,拟作归田怡养之所。芋园占地2万平方米,水面占半,西部以黄山石叠为山,乔木荫翳,东部筑水角凉亭,风光漪涟。园中遍植白榆、乌桕、梧桐、黑松,穿插紫薇、绣球、桂树、腊梅,循季盛开。又过14年,李星沅次子李概复修芋园和寺院,“径前增以回廊,栏楯蜿蜒,因曲势作小亭,取苏子之语意,以‘知水月’名之寺”。月夜游芋园,别有一番风味,《水月林记》云:“好月初上清光,透林隙射水中,明灭不定。游渔潜跃,宿鸟惊呼,凉风翕习入襟袂,此心欣欣若有所得。已而星稀云敛,皓魄当中,水色空明,渟泓滉漾,数声鹤唳与寺中钟磬相和,令人有高世远举之思。自以为古之辋川平泉恐不过是也。”李星沅的《自署芋园联》云:

 

阅世倏中年,辛苦功名都历尽;

娱亲偕小隐,读书耕种总陶然。

 

1918年李星沅四世孙李青崖曾将芋园部分房舍借予新民学会开办“留法预备班”。1938年“文夕”大火中,芋园及寺庙仅剩的一点残迹,也为断瓦残垣所掩埋,但芋园和水月林的地名却诗意盘留至20世纪90年代。

  1998年,其地拆建为解放路立交桥和商住楼。今存芋香巷,位于浏正街小学前,浏正街小学即为芋园故址的一部分。

宜园

宜园为清粮道衙门之西花园,位于今天心区坡子街至道门口一线,“上宜园”、“下宜园”之街巷,皆因宜园而名。粮道衙门系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驿盐粮储道赵廷标所建。宜园则位于衙门的西部,初时景色一般。同治十二年(1873),经粮道夏献云精心创构,形成一个布局严谨、颇具规模、风景宜人、气象万千的衙署园林。宜园的构思,意在突出一个“秋”字。所谓“宜园”,“宜者,宜秋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其秋与粮道十分贴切,故宜园内的亭馆多以“秋”命名。听秋声馆、延秋亭与桐桂山馆、澄怀轩、望岳楼等园林建筑装点于山石池水、花草竹木之间,为粮道衙门的官员营造了一种十分惬意地返回自然、亲近自然的休闲活动场所。原有碑记,今不存。

   

朱家花园

朱家花园又称余园,旧址在长沙市开福区德雅路丝茅冲一带,今为地片名。今国防科大

干休所是当时余园的一部分。余园系清咸丰十年(1860)长沙巨商朱昌琳为休养余年而建,故名“余园”。整个园址占地400余亩,园内兰堂、宜春馆、一笠亭、去寮亭、延眺轩、众绿轩等亭台楼阁,回环错列。池塘环绕、假山嶙峋、奇花斗采,乔木高参,风景宜人。亭台内悬挂联匾均出自郑板桥、左宗棠、王文治、黄自元、曾熙、谭延闿等名家手笔。游憩其间,心旷神怡。朱昌琳曾用48株罗汉松扎成7层大园景,并置多种名花异卉,供人游览。

何绍基题朱家花园联云:

 

亭台四时乐;

山水一家春。

  左宗棠题朱家花园联云:

 

绕岸白云常自在;

依亭黄鹤有时来。

 

朱昌琳(1822-1912)是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曾伯祖父,字雨田。功授候补道、赠内

阁学士,曾任阜南官钱局总办。以经营谷米起家,后开设乾顺泰盐号、朱乾益升茶庄,转贩

盐茶,设立钱庄,投资近代工矿业,成为长沙首富。他乐善好施,耗巨资在长沙设保节堂、

育婴堂、施药局、麻痘局,置义山、办义学、修义渡,捐资修路、疏浚新河,并多次捐赠大

批粮食、布匹赈济山西、陕西等省灾民,是长沙近代慈善事业的开创者。

1936年出版的《长沙市指南》把朱家花园列为长沙园林之首。书中说:“斯园虽系私有,然已完全开放,任人自由游览,园丁备有茶水,茶资听给,有小贩贩卖糖点,取买亦便。”

 

荷花池

荷花池为长沙古游憩胜地,今留街名。荷花池街位于今开福区经武门西侧,东起芙蓉中路,西至蔡锷北路。荷花池古名莲花池,《宋史·五行志》载:“绍兴元年(1131),荆湖南路总管孔彦舟,于州城莲花池得玉一片,堪篆刻御宝,诏却之。”据清同治《长沙县志》载,乾隆初年,池上建远香亭,匝以回栏,池中杂植芰荷,旁架飞桥,环砌花墙,门额曰“纳凉”。池中深处建台榭,额曰“有君子风”。台联云:

亭前皆净植,更绕竹雨松涛,疑是引来仙境;

池外接闲园,无数豆棚瓜架,宛然绘出豳风。

 

豳风一语,野气无穷。嘉庆中渐零落,咸丰年间又重修,高桥花石诸胜都复旧观。据

民国李抱一《湖南省城古迹今释》追忆,当时的荷花池,一方荷花数亩,松竹交阴,周围亭

榭,挹爽迎风,清幽绝尘;一方泐潭寺巨刹巍然,古木蓊然,禅房虽深邃,却鸟窥香入,四

时都有佳景。清乾隆间湘抚杨锡绂撰《荷花池》联云:

时倚曲栏贪看水;

不安四壁怕遮山。

 

清学者罗汝怀和王先谦曾在此建私家园林。民国时,池废,街道沿用其名。

(本文录自《湖湘文库·湖南老街》欧阳晓东主编、陈先枢编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名城长沙网授权转载)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6 09:26 , Processed in 0.09590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