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长沙百业生产风俗之运输业风俗

2012-4-26 20:1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508| 评论: 0|原作者: 陈泽珲 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码头津渡风俗

1.码头

明洪武年间(1368¬1398),长沙府修缮沿江城墙,修复西城四门;沿湘江新辟码头7座,即驿码头、草码头、义码头、通货码头、德润码头、鱼码头和木码头。

清光绪末年长沙有水运码头28个,1949年长沙港口码头增至81个。码头工人最多时达1万余人。

码头搬运工在民国时期称挑箩,俗称“箩脚子”,是一个固定职业。在码头当一名搬运工,行家称“一个箩位”,箩位可以由儿孙接班。因此,要获得一个箩位并不容易,须通过请茶、拜师、拜客、入会、下河等多种手续。码头头人大多是帮会头目,箩工上会时要交好处费或送礼品,之后每月交纳会费。箩工入会后领取腰牌,牌上刻有姓名,始可在码头装卸货物。持腰牌的箩工称“自箩”,租借别人的腰牌称“租箩”,在繁忙季节担任临时箩工的称“月箩”。月箩不使用本人姓名,由码头头人发给临时编号的白布贴在背上,如晏家码头月箩编号“宴•月一”、“晏•月二”等字样,以资识别。

箩工搬运货物实行计件工资,货物上下河时,按货物件数或重量领取筹码或秤码。筹码既可计算力资,也是买卖双方结算货物件数或重量的凭证。

箩工工作及生活极为艰苦。民谣云:“正月两脚不歇气,二月落雨冒生意,三月四月钻被窝,五月生意有转机,六月伏天驮盐包,七月干货压弯腰,八月换季扛棉花,九月秋风望天涯,十月靠借阎王债,十一二月雪中背豆麦。可怜爷娘给我两条腿,保不住一人一张嘴。”箩工禁别人坐其箩筐,踩其扁担,谓是踩他的饭碗。

码头头人为抢运输生意,常唆使箩工争运货物而斗殴,甚至聚众械斗,伤亡事件时有发生。

2.津渡

湘江自南向北贯穿长沙市区,历史上即有河东、河西之分,市民渡江全靠船只。过江一律用木划。古人“设渡以通”,清代长沙湘江段的渡口分官渡和义渡。

据清同治《长沙县志》载,驿步门旧设官渡,因“岁岁舟子私以为利,民多病涉”。故从嘉庆十三年(1808)起,官府倡修义渡,捐田产者甚多,旧志有详细记载。邑人周邦瑞负责筹办,造船12只,6只停泊东岸江边,6只泊水陆洲江神庙;另设差船8只,专渡公差人员。

义渡不收过渡费,按季发给渡夫工资。两岸及水陆洲均建有石阶码头和江神庙。水陆洲建义渡亭,供过渡行人休息,亭内有碑记和各姓捐赠田亩、山塘、屋宇等记载。义渡亭的一副佚名对联至今为人传诵,联云:“义渡有亭,看湘江两岸风光,洪流滚滚千层浪;慈航无主,济长沙全城商旅,人海茫茫百搭桥。”咸丰二年(1852),义渡码头毁于兵火,同治六年(1867)重修,长善董事柳先恩为之作记。义渡设管事4名,分管田产、船只、支发银两和岁修油舱等事项。民国时期,义渡归长沙慈善堂管理。清光绪三十年(1904),长沙开埠,客货云集,往来行旅增多。原义渡虽不取渡资,但渡船笨重,待渡时间长,人们颇感不便,于是划渡行业代之而兴。

渡口除大西门渡外,还有灵官渡至牌楼口、草场门至银盆岭、草场门至三汊矶、小西门至水陆洲、朱张渡至溁湾市、殷家冲至靳江等渡口,以及后来中山西路汽车渡口等。至1949年,长沙市区湘江渡口共有木划船405只,划业人员691人划工自结行帮,操纵渡江船资。政府明令限定渡江渡资金额,划工即超载谋利。如遇风高浪急,翻船溺水事故时有发生,市民视渡江为畏途。

灵官渡位于长沙市劳动西路至湘江路口。明崇祯《长沙府志》载:“灵官渡,善化西,古皆于此渡江,无风波险。”为何此处无风波险,《图书集成•职方典》解释说:“惟此处江心中有洲,虽大风,无浪。”大概有人便以为有灵官相佑,故名灵官渡。“灵官”是古代楚国王权与神权合一而形成的官僚系统。楚王是“灵官”系统的最高领导核心,称为“灵修”。该书又说:“于此过渡至洲,横行百步,江心一带有浮桥,在岳麓书院登岸,里人最称便焉。”

清乾隆八年(1743年),两任湖南巡抚阿里衮、蒋溥,为“力济巨川”,先后大修古渡口。正在湖南办案的御史胡定还慷慨解囊,捐出自己的俸禄以支持这一善举。乾隆十年(1745年),善化县知县明英重建碑亭,并作《重建灵官古渡碑记》。记曰:士民感激于浩荡恩漪,诗删匏叶;泳游于澄清化日,歌满桃花。峰峰传弦诵之声,八百孤寒此日,中流自在;脉脉绘文章之状,三千锦绣之朝,济胜何多。”

从今湖南第一师范横过书院路,便到了六铺街江畔的著名渡口——朱张渡。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朱熹从福建崇安专程来潭州造访张栻。朱熹在长沙逗留了两个月,著名的“朱张会讲”由此展开。从此,朱张渡一直成为岳麓书院学子往返湘江的主要渡口。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学政汤甫捐建朱张渡亭于橘子洲,岳麓书院山长袁名曜作记。咸丰十一年(1861年)学政胡瑞澜重修渡口,东曰“文津”,西曰“道岸”,皆朱子讲学时所名也。清代朱张渡口的“岁修”、“油艌”之费全由民间捐田、捐银维持,慷慨之士大有人在。仅道光十一年(1831),杨振声就捐银120两,交“首事”生息,充“岁修”费用;还有蔡先广、蔡先哲兄弟捐店铺2间,租金充作渡口经营之用。

浏阳河每五里或十里许设一渡口,备船雇人日夜守候,随时引渡。船工工资,由众捐资置田租开支,船工不得再索渡钱。行人从对岸呼渡叫“接篙”,赶趁叫“等篙”,船已撑开转向时不再回头。一般最后登船的撑篙,不能撑的须请同渡的或船工代劳,否则须等后来人。浏阳河东屯渡、湖迹渡、黑石渡等都是著名渡口。

东屯渡是浏阳河的一个古渡口,位于长沙市芙蓉区远大路与浏阳河的交汇处。“东屯”,意谓“东吴屯田之处”。《三国志》载:黄龙三年(231),东吴曾派吕岱在长沙屯田,兴修水利,以农养兵。“东屯渡”地名见诸典籍,最早在南宋张栻的诗作中。张栻《梅园诗序》云:“癸巳仲冬二十有八日,始与客游,过东屯渡。”东屯渡旧为长沙通往东乡的主要渡口。清嘉庆三年(1798年),贡生邓九思及众姓合捐田亩8石,创设义渡。清光绪年间,义渡圮败,邑人郑某捐银五百两重修,柳廷方代长沙知县撰有《重修东屯渡碑记》。记曰:“县令奉大吏命,为朝廷守土,境以内纤急之利,知无不为,其有一桥、一梁、一津渡之阻,一职之未修,一民一物之失所,守土者胥以为病。”直到1960年,东屯渡大桥建成,才结束了摆渡过河的历史。

湖迹渡,又名回西渡,是长沙城东北向过浏阳河的渡口,原有驿道通岳州府平江县。湖迹渡原为官渡,清乾隆十年(1745)乡绅渭南等邀众募捐塘、田35亩,建造渡船1只,呈报官府“勒石永禁”:“船不得转拔,田不得侵占,渡夫不得需索。”后不敷工食,生员郑翰文等续置田40亩予以周济。嘉庆九年(1804),贡生郑世宾等增置船1只。咸丰五年(1855)再增修船只,由李氏义塾经营。咸丰十一年(1861)饶映恒等募资另修车渡,以利商旅。19307月,工农红军从此渡河攻打长沙,故又称“红军渡”。

 (本文录自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第一版《长沙传统风俗大观》陈泽珲主编、陈先枢编著,名城长沙网授权转载)

12345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23 01:18 , Processed in 0.09995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