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长沙百业生产风俗之农事风俗

2012-4-26 16:4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863| 评论: 0|原作者: 陈泽珲 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畜牧风俗

1.养猪

长沙农村以养猪为主要副业,所谓“富人靠读书,穷人靠养猪”。农民寒喧,彼此必互谈养猪,俗谓“三个相公就讲书,三个农民就讲猪”。

猪长得快与否,与猪种的优劣关系极大。所以农民对“相猪经”总是津津乐道,总结的经验常以谚语世代相传。如要“耳薄嘴筒齐,毛稀现自皮,腿短身胚大,尾小唢呐鼻”;“宁要长长瘦,不要短短肥”;“要选狮子头,不要尖嘴猴”;“尾巴扫得屋,喂猪喂得哭”等等。从毛色看,要粗而稀,有光泽,内现白皮的最好。绒毛密厚无光泽的长得慢。忌白猪长黑绒毛和黑猪长白绒毛。挑选成年猪做母猪时首先看猪奶,有“三奶六婆九齿牯,猪婆奶子要十五” 之谚。有l5个奶头的母猪可以哺育l5头小猪,如母猪奶数少于生下来的乳猪,要将多余的乳猪处死。母猪13只奶头,靠后档的三奶成品字形的也是好猪婆。所谓“奶头粗,颈根长,毛粗尾大是猪娘”。

购买仔猪先看母猪体态,所谓“捉猪仔看猪娘”。购买小猪全凭目测。仔猪肤色红润,皮光毛亮,动作矫健,身长身高适度者为上品。小头猪肯长,大脑壳猪叫“木脑壳猪”,生长迟滞;短嘴巴猪会吃潲,长嘴猪爱拱壁撬栏;尖嘴猪不好喂,有“尖嘴猪,潲如牛,要它长,磕响头” 之谚。耳朵边薄的猪叫“蝴蝶耳朵”,好喂养。白猪头上一线黑毛叫“破头猪”,黑猪头上一线白毛叫“带孝猪”,均不是良种。脚趾外形异常的猪叫“灵官猪”,视为不祥,猪蹄通常为四爪,若仅一爪、三爪,或多一爪,则称为“一爪灵官”、“三爪灵官”、“五爪灵官”。此外,还有开花灵官、蓑衣灵官、肚花灵官等。迷信认为这是为祭祀灵官菩萨而生的。屠宰灵官猪的人要戴假面具,谓“防止灵官菩萨寻仇”。

猪仔买回应停食一天,使它饥不择食,容易接上槽口;头几天要定时驱赶猪仔到指定地方排便,俗称“禁栏”。猪仔养至30-50公斤叫架子猪,超过70公斤的叫肉猪。

长沙养猪自东汉改放牧为圈养,即在偏屋(或称杂屋)内砌猪栏、猪楼。栏楼有“上楼子”“下楼子”之分,外装栅栏,下安石槽。猪食叫潲,习用青饲料加碎米细糠煮熟。母猪、仔猪、架子猪的潲内酌加米饭、豆渣、麸子、酒糟等精饲料。谚云:“喂猪没巧,栏干潲饱。”为使猪栏清洁,从仔猪进栏始,便严鞭驯化它到“下楼子”拉屎尿。

母猪要另栏喂养。母猪怀孕,忌在猪栏附近动土,怕犯煞流产。母猪产后的胞衣要深埋山中,如被狗偷吃谓对乳猪生长不利,有的将猪胞衣扔到河中,以图“乳汁如流水”;宁乡用革将胞衣包裹,挂在树上,取“风吹草长”之意。

肥猪出栏时,主妇要连声呼喊“罗罗罗……”,以图日后喂猪顺利。自宰肥猪,应将熟猪血分赠左邻右舍,讨几句赞誉贺词。宰杀时,刀手要化装“避祸”。猪瘟致死,宜空栏十天半月,然后择双日进猪,并向狮王菩萨许愿进香,求保牲猪平安。

长沙农家猪栏墙上,每每写有“姜太公在此”、“姜太公到此”,还印有石灰五爪掌。这是因民间传说,姜子牙在岐山筑台封神时,其妻马氏阴魂不散,长跪请封,气得姜太公怒骂:“你这瘟神……”话没说完,马氏叩头就跑,自此做了危害牲畜的瘟神。农家利用马氏惧怕姜子牙五掌雷的弱点,借之驱逐瘟神。故事神奇得固然可笑,但在民间却世代流传。

养猪还有其他许多禁忌,如:安装猪栏,不与人交谈,也不喝茶,意在使猪“陪楼”(会睡觉,不随地拉屎尿);安放猪食槽,忌朝北,猪朝北方吃潲,意味“北()喂”;出栏粪时,要请人“起水”,以防“煞”流产;除夕或大年初一,用红纸书“六畜兴旺”贴于猪栏,以求吉利;母猪有胎,禁忌屋边动土或换栏,以防母猪流产;猪卖出时,主人将潲用瓢搅动,轻敲盆边,口呼   “罗罗,嗲……”,意图日后喂猪顺遂;猪发病时,一般在猪耳上针刺放血,有的用旧菜刀或半片剪刀插在栏柱子上,用以镇邪;杀过年猪时,用3炷香串纸钱敬 “老爷”,鸣放鞭炮,并留猪头待春节迎灯和敬神用,留“蒲团肉”(割二刀肉成圆形)在插田时食用等等。

2.养牛

长沙农户普遍饲养耕牛,牛为农家之宝,备受重视。人们积累的“相牛经”远比“相猪经”丰富。如“上看一张皮,下看四只蹄,前看胸膛鼓,后看屁股齐”。又如相牛“八个子”:“耳朵蒲扇子(耳大),眼睛铜铃子(有神),嘴巴茶络子(嘴宽),双角铁叉子(坚硬),肩头风篷子(),肚如甑皮子(如饭甑大),四蹄广钵子(蹄圆如钵),尾巴扫帚子(尾大多毛)。”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总结出如下“相牛经”:

首先根据齿的多少,判断牛的年龄,观察品质优劣,如谚云:“六齿溜光,七齿遭殃,八齿平平畜,九齿买田庄,十齿是牛王。” 九齿十齿的牛为好牛,俗称“顺时牛”。忌喂七只牙齿的牛,传说“七齿败田庄”。

其次看牛毛的毛色和旋窝。 对于牛的毛色颇有讲究,宜顺而有光泽。若头毛向前扑(叫倒梳头),则牛性恶,易伤人,有“买牛最怕倒梳头,十人见了九人愁”之谚。左右肩各一旋的叫“穿棕旋”,谚云:“牛婆穿棕,十栏九空;公牛穿棕,到老英雄。”如牛肚子下长有蜈蚣状的旋毛,则为劣种牛,有“不怕蜈蚣飞上天(长在头上),只怕蜈蚣草上眠(长于腹下)”之谚。牛肚皮有白毛者难养活,有“花牛不见天,不死被人牵”之谚。

再次看牛蹄,牛蹄应为偶蹄,有五趾的为灵官牛,谓主凶灾。

长沙旧时养的牛,多为役牛,奶牛、菜牛很少。长沙人称牛为“大牲口”,非 重视耕牛的饲养。冬季垫栏防冻,夏季熏烟驱蚊。除夕,用红纸写上“牛力如虎”等语贴在牛栏上。初春第一次下田耕种,在牛头上系红布条,放鞭炮,叫  “起春”,要给牛喂鲜鸡蛋和白酒,在其头上系条红布,还要鸣放鞭炮,耕田时间不超过一小时。春耕大忙时,给牛喂棉饼、白酒、鸡蛋、米糠等精料,以保强体抗寒。其他季节则以稻草和青草为主。每年“谷雨”,照例让耕牛休息一天,并喂精饲料。有“牛歇谷雨马歇社(春社日),人歇端午有人骂”之谚。大雨时犁田要盖牛蓑衣防雨,冬天用稻草垫遮牛栏屋以避风寒,夏天则薰烟驱蚊。牛非病残不能宰杀。宰杀病残牛也要焚香放炮,祷告神祗。

清末民初的农家历封面均印有耕牛图,牛头偏左主是年天旱,牛头向右有大水。

长沙农户无饲养公牛习惯,小公牛两岁左右必须去势,否则喜斗,不堪役使。长沙农村买牛多到桃源漆家河及滨湖一带选购,买卖耕牛时牛角上挂红布条,以示吉利。小牛两岁开始受教耕田,主教者多为老农,画鬼脸或戴假面具。此时牛如果偷懒或不听使唤,要狠狠鞭挞,使其驯服。

牛在三岁时供役使,黄牛10岁、水牛l2岁进入老龄期,供辅助性役使。牛非病残不能宰杀,宰杀病残牛也要焚香放炮,祷告神祗,l5岁“脱掉毛衣穿布衣”,为其超度。有的不忍杀掉,让其自然老死,然后葬之。

只在春夏秋季的早晚,由童叟牵着放牧。农家以为牛吃露水草可清热滋补。人们牧牛时一般兼割青草,分别于中午或晚上撒入牛栏中。冬天主要喂稻草,辅之以谷糠之类。俗谚“雷打冬,十只牛栏九只空”,更要小心护养。浏阳上东乡在秋冬季节常赶牛上大围山群牧,使江南水乡呈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北国草原风光。

3.养家禽

养鸡:长沙农户都养鸡,鸡蛋换钱买油盐,谚谓“鸡屁眼兑油盐”。农家养鸡自孵鸡雏,立春前后出壳的鸡叫“头春鸡”,生长迅速,产蛋率高。端午前后孵出的鸡常患嘴壳疮疤而引起失明或夭亡,俗称“露水疮”。入秋后出壳的鸡叫桂花鸡或重阳鸡,成活率不高。能孵鸡的蛋叫种蛋,不能孵鸡的叫“寡蛋”。拿寡蛋向邻居兑换种蛋宜以大兑小或以多换少。兑回的种蛋要揣在怀里不让旁人看见,更不能让孕妇触摸,否则认为小鸡易遭天敌伤害。雏鸡出壳后涂上红绿颜色,谓可吓鹰犬。孵蛋数宜成双,但忌讳“六”字,十六、二十六均不吉。置放种蛋时要蹲下放,并要选择傍晚,据说躬身翘屁股放蛋公鸡多,白天放蛋使母鸡不安窝。

雏鸡叫“鸡崽子”,未成年雌鸡叫“鸡巷子”,阉鸡叫“线鸡”。

孵鸡的出壳率象征是年家景好坏;全不出壳的主丧,母鸡中途拒孵的主退财;半成形的鸡或闷死在壳内的鸡雏俗称“晕鸡子”,农家多不煮食。

母鸡下第一个蛋叫开臀蛋。宜当家主妇吃,谓可发财。母鸡宰杀后腹内的未产蛋叫阴蛋,据说闺女吃了红脸。买小鸡回家,主妇将鸡在腰身转两个圈以图日后恋家而不致走失。鸡舍常置于卧室窗外,以防盗窃,并可听公鸡打鸣,俗谓公鸡为“德鸡”,可扶正驱邪。鸡舍门宜朝南背北,谚谓“舍门朝南,鸡鸭成行”。 种鸡蛋称     “叫鸡蛋”。孵鸡忌近   “四眼人”(孕妇)。家家争孵“头春鸡”。

养鸭:长沙农村有养鸭不养鹅的习俗,俗谓“为人不和,劝人养鹅”、“冒得几块仓门板,莫喂大脚板”。长沙养鸭以“放湖鸭”(或作放凫鸭)的规模为大,一户养百余只或数百只,备鸭棚炊担,外出游牧,春天为产蛋旺季,每日可捡蛋数十公斤。

滨湖农村有养鸭专业户,人称“湖鸭子客人”。养群鸭须拜师学艺,艺成后由师傅赠送长竹竿一根,能指挥群鸭进退。“湖鸭子客人”于初夏时开始驱赶群鸭至市郊或邻县,晓行夜宿,不避风雨,夜晚用三角形竹蔑鸭棚将群鸭围成一团夜栖。稻熟收割后,鸭群被赶入田野寻食丢撒的谷粒和害虫。秋末冬初,鸭群肥硕,宜挑选躯长体矮无黑色斑毛的母鸭下的蛋作为次年的种蛋,被淘汰的肥鸭廉价售出。个别湖鸭子客兼草药郎中,治蛇咬或巫术治病,以获得夜宿农家的方便。

鸡鸭失踪,给土地菩萨许“斋饭”,祈求寻获。宰杀家禽家畜,要炳烛燃香,焚化纸钱,敬告神灵,口念祝词“脱掉毛衣穿布衣”,为其超脱。鸡鸭是农村主妇的摇钱树,礼尚往来,少不得“鸡蛋人情”;缺火柴少盐,临时用鸡蛋去换;丈夫累了,煮两个荷包蛋端过去是最常见的“妻慰夫”行为。孵化鸡鸭多在隔年孵化,名“头春鸡鸭”。刚出壳的鸡鸭,要在毛上二涂上红绿颜色,以吓鹰犬。小鸭由母鸡孵化,有“痴鸡婆,带鸭崽”的民谣。

4.养狗养猫

因狗能看家,猫能捕鼠,故农家素有饲养猫狗风俗,俗谓“农家有三宝,鸡鸣狗叫娃娃吵”。小狗满月,主家即分赠亲友邻居。小狗抱回时,新主家要在离家门不远处扯杂草为狗刮屁股,并用杉树叶尖刺狗的眉心,谓可使小狗日后聪明,不随地排便;小狗进屋,要捉鸡和猫向小狗亲热一番,口中叨念“和和气气,如同兄弟”,以求小狗日后不致侵袭猫和鸡。外人不得擅自打狗,俗谓“打狗欺主”。个别家犬凶恶咬人,俗称“偷咬子狗”,常被近邻用毒饵毒死,为此而引起口角、械斗甚至诉讼的事屡见不鲜。

养猫逼鼠,城乡皆然。母猫下崽时,不准小孩偷看或抚摸小猫,否则母猫会将小猫叼走或咬死。母猫产子数宜少不宜多,俗谓“一龙二虎,三猫四鼠”。猫死不埋,用草袋裹死猫悬挂树上。

别人家的狗进屋则喜,猫进屋必穷追猛打,俗话:“猪来穷,狗来富,猫来戴孝布”。

除夕夜晚,应喂饱关好家禽家畜,防止喧闹和打翻瓶罐碗盏。俗谓除夕家禽呜叫,来年不吉;灯油泼地,必主凶灾。

另外,养羊是农家的另一副业门路,通常白天用绳索拴于河滩或山边圳坳。特忌羊脱绳伤庄稼,谓羊吃过的苗长不起来,有“牛口肥,鸡口毒,羊口往里缩”之谚。

 (本文录自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第一版《长沙传统风俗大观》陈泽珲主编、陈先枢编著,名城长沙网授权转载)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22 15:23 , Processed in 0.09672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