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长沙传统节日风俗之其他民间节俗

2012-4-26 16:4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27| 评论: 0|原作者: 陈泽珲 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春社

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叫春社,这是个古老的春祭祈农节日。中国古代每25户为一社,社有社神,即土地神。人人参加社祭,祈五谷,“以卜来岁之稼”。《荆楚岁时记》云:“社日,四邻并结宗会社,宰牲牢,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享其胙。”古人此日先以佳肴祭祀,再分食祭品,最后尽情戏耍,有“一国之人皆若狂”之语。民国以前,湖南农村社日休耕,忌动土。具酒食敬社公社婆,击鼓烧纸,有的搭台唱戏,或演木偶、皮影戏,叫社戏。全体尽皆痛饮,故有“牛歇谷雨人歇社”之谚。

家家采香藤(俗呼社公藤),捣碎浸汁,和入糯米粉,做成圆形米粑,称社粑;又用腊肉、糯米、粘米混合煮饭,称社饭。还有结社请春社酒者。

 

中和节

二月初二,古称中和节,民间称龙头节或吞龙节,俗语龙抬头。相传三皇五帝皆于此日举行盛大仪式,御驾亲耕,皇娘送饭,文武百官耕作。于是老百姓是日惯用龙来称呼各种事物,如称面条为龙须面,食饼叫龙鳞饼。后来又称此日为土地生日,人们常用猪头祭土地庙,民谚云“二月二,龙抬头,土地庙前许猪头”,“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等。

所谓“龙抬头”,即中国古星座28宿中7颗星所组成的“龙形星座’(学名“蝎星座”)在黄昏时开始出现,意味着经过冬眠的龙,被春雷唤醒,开始“管水”。农民以美好的心愿准备春耕春种。是日,在太阳出来以前不到江边挑饮用水,以免触怒“龙神”。农村吃炒玉米花、炒黄豆,民谚云: “二月二,吃豆豆,人不得病地丰收。”在浏阳乡下,是日忌挑尿桶,免招旱灾,违者罚演皮影戏酬神。

二月初二又相传为“土地菩萨生日”,土地神源于先民对大地的崇敬,因土能生万物,有地才有农业,才有衣食。农民认为土地菩萨虽然在神祗中级别最低,但他是管理禾苗的神,故是日必祭祀土地菩萨。富饶的地方募款建土地庙,贫困地区利用破瓦缸作屋顶状,下面置土地公公、婆婆纸像,民谚云“土地老爷本姓张,有钱住瓦屋,无钱顶破缸。”农户走失鸡犬,必到土地庙前祈祷,如鸡狗找回,用一碗大米饭供奉土地则可。

 

花朝节

农历二月十二日或十五日为花朝节,又名“百花节”,相传唐代以二月十五为花朝,即百花生日。宋代此日有扑蝶之戏,明清时是日有贺花神、出售花木等活动。长沙女子有花朝节穿耳之习。花朝节宜广种花草树木。村姑剪五彩花黏贴树枝,谓之“赏红”。是日如天气晴朗,象征本年农业丰收。

民国时期,花朝节演变为植树活动,并定于阳历312日为植树节,以纪念孙中山逝世。1930年植树节,为纪念孙中山,在岳麓山穿石坡上方植下大片油茶林,至今葱浓。树林上方建六角单檐亭,方石柱支撑。亭下立“中山纪念林碑”,上刻《总理遗训》:“有了森林,天气中的雨量便可以调和,便可以常常下雨,旱灾便可减少;要能够防水灾便先要造森林,有了森林便可免去全国的水祸。”

 

观音菩萨诞辰

自唐宋以来,长沙地区佛教徒和善男信女即以观世音菩萨为佛教教主化身,虔诚膜拜,俗语谓:“家家有个观世音,一年四季保太平。”唐太宗名李世民,讳“世”字简称观音。

农历二月十九日传为观音诞辰,历有庆祝活动。市区玉泉街有玉泉山观音庙,庙内供奉千手千眼观音大士塑像,莲座下有清泉涌出,因名“玉泉山”。玉泉山的泉水奉为“圣水”,迷信者提瓷壶舀清泉回家饮用,云“可治百病”。旧时玉泉街很多店铺均为卖香烛纸钱的行业。

新河开福寺始建于五代马氏楚国,历为佛教徒讲经说法和佛教协会所在地。观音诞辰日,士女骈集大殿烧香跪拜,或卜签求谶,或匍匐祈祷,木鱼钟罄之声大作,佛殿香烛烟雾缭绕,如临仙境。大殿前坪有一铁塔,钱纸香烛入炉,使炉膛灼热红赤。寺前有放生池,池周用麻石砌成陡壁,并有护石栏杆。善男信女多于是日买龟鳖投于放生池,说“是日救一生命,超过平时十万功德”。民国时期,放生池内有许多老龟长达一市尺,壳披绿毛,龟甲上刻有放生年月。

 

上巳节

农历三月初三古称“上巳”。秦汉时期,每年三月上旬巳日(称上巳日)人们要到水边举行招魂禳灾仪式。魏晋以后改上巳为三月三。南朝时,长沙一带每年三月三要“取鼠曲菜汁作羹”,“以厌时气”。后演变为“三月三,地菜子煮鸡蛋”之俗。地菜子即荠菜,浏阳北乡称善菜,有明目、理脾胃、去风湿之功能。古善化县是日,取鼠曲汁蜜和粉,谓之“龙舌拌”,以厌时气。鼠曲,即以鼠耳草为曲。后演化为用所余谷芽和鼠耳草作饼相饷,其遗意也。

三月三有晨起去江边盥洗习俗,叫祓禊,谓可“清除污秽,消灾得福”。城居者出郊踏青。文人集会宴饮,赋诗作文。老农于是日听蛙声以卜年成,俗称“田鸡报”。谚云:“田鸡叫于午时前,丰收在高田(多雨);叫于午时后,低田不要愁(主旱)。”

 

浴佛节

农历四月八为浴佛节。相传四月八日为佛祖释迦牟尼生日,南朝时即有是日以香水浴佛,共作龙华会之习。僧尼于是日用檀香木烧水擦洗佛祖塑像,并在塑像胴体内灌注绿茶叶。许过愿的善男信女于是日更换神帐,求神保佑,无子者往佛寺许愿乞儿。

长沙古有造乌米饭(俗称青精饭) 和祀龙王之俗。农村于是日做“乌饭”互相馈赠。乌饭用桐树叶蒸大米饭,色黑发亮,因携带不便,遂改用桐树叶包米粉或麦粉蒸熟,清香可口,俗称“桐叶粑粑”。

四月初八又传为“龙王节”,船民及农民赶至杨泗庙(长沙县)、江神庙(水陆洲)及各处的龙王庙举行祭祀。迷信者认为龙王是管水之神,可保风调雨顺。四月二十日俗称“分龙”,分龙的第二天下雨称“分龙雨”,农谚云:“二十分龙次日雨,石头缝里都是米。”是日起,同一地域晴雨殊异,俗谓“分龙雨,分牛背”。

四月初八前后有寒流过境,俗称“龙王暴”,谚云:“四月八,冻死鸭。”

四月八日的主要农事风俗活动,有“嫁毛虫”和“祭牛神”等。“嫁毛虫”,人们常用红纸、黄纸等,剪成方寸小块或纸条.上写禁咒歌谣,如“四月八日节,洞宾来借歇,仙风吹一口,毛虫尽皆灭”,“佛生四月八,毛娘今日嫁,嫁出青山外,永不回我家”等等,粘贴于家中壁上,企图使庄稼免受虫害,毒虫绝迹。在浏阳乡下,此日将写有“四月八,佛祖先。毛姑娘,请上天”的纸条贴于厅堂,谓可防毛虫瓦蛆。无子者往佛寺许愿乞儿。

在古代牛是农家之宝,是极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因此,敬牛爱牛成为农家共有的传统。四月八日也传为牛神节。农家以佛祖怜悯耕牛劳累,让牛此日休息,故有“四月八,牛歇轭”之说。每到这一天,为感谢耕牛为人类作出的贡献,家家户户都要清扫牛栏,让牛免耕休息,饲以最好的草料和特制的黑糯米饭或糯米糍耙,还将两个糍粑挂在牛角上,把牛牵到水边映照或浴牛,替牛王祝寿。有的农家还备香烛、酒、鸡、鸭等在牛栏边设案祭祀。牛崽刚生时,四肢无力,呈跪拜状,牛的主人便顺势抱着它向东南西北四方依次跪拜,称为“拜四方”。意为拜四方土地神,求其保佑平安,长得健壮,将来好役使耕田。谚云:“牛崽拜四方,四腿硬框框。”

 

天贶节

农历六月初六名“天贶节”,又叫“婆公节”、“鄱官节”,俗称“酣官生日”。酣官,亦称鄱官,相传是灾害之神。传说唐代高僧玄奘取经回国时,于是日渡江落水,暴晒经书。靖港等地相传为杨泗将军晒袍之日。后世演变为是日家家晒衣服、被褥、契约,读书人则曝晒书画,谓可防霉变和虫蛀。是日城内多设醮,以禳灾。农家则剪纸为田神,上涂鸡血,举之于竹竿,每田插一根,叫敬酣官。有的于五更时杀雄鸡祭于田间,叫祭酣官,以求禳灾丰稔。妇女在是日洗头发,谓可使秀发不腻不垢,为儿童洗浴可免生疮疖。寺庙祠堂翻晒经书族谱和菩萨袍服,故是日又名晒谱节。故有“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之说。

六月六,又称半年节,湖南各地将此时作为尝新节,也名吃新节。有些地方,农家除备酒肉过节外,还有用新谷穗米汁煮饭,先敬祖宗和五谷神,再让父母辈尝,然后子女才吃。有的将新米置放陈米上,做时新瓜菜,称肉买鱼(不用鸡,因谐饥),先敬祖先,再给狗尝,然后全家“试新”。以示不忘祖先赐福.不忘狗从天宫偷来谷种之德。民间传说,谷种是狗从王母娘娘那里偷来的,故人们吃新米饭时要记得狗的功劳。并用大蒜炒苋菜吃,谓可解毒。

本来,夏至后卯日为吃新节,有时“头新”尚未收割早稻,则顺延至“二新”(即第二个卯日)试新。由于此节与鄱官节相近,故干脆就将“六月六”当作吃新节,谓“鄱官试新”。

 

七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名“乞巧节”、“女儿节”,后演化为七巧节。是日牛郎、织女二星座最为靠近,相传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期。旧有坐看天河两星的习俗。老人小孩观天象双星银河相会,讲牛郎织女故事。农户七夕看天河谓可预卜米价,天河晦则米贵,天河明则米贱。是日,白天舀一碗清水暴晒,入夜,少女将绣花针轻放碗水面,针浮主吉;也有取小草一片浮碗内,于正午看碗中水影,有的影子似戥子、算盘、毛笔、如意、尖刀等,以占休咎。

长沙城乡妇女多置瓜果于庭,向双星祝拜,以保平安。长沙县西乡、北乡学刺绣的少女,多在夜晚朦胧月光下引线穿针,乞求织女星传授绣花技巧。年轻姑娘对月用丝线穿七孔针,乞求智慧灵巧。故名“乞巧”。此俗在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有记载,书中云“七夕,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些村落女孩聚集在一起作“乞巧”之戏,有穿针、浮针、水底看月等,比赛心灵手巧。入睡前将五彩丝线挂于树梢,希望喜鹊衔去铺搭天河上的鹊桥,寄托少女对情侣的向往。七夕女孩穿耳孔谓可不痛不肿。此日以凤仙花汁染指甲,亦是女孩之乐事。农村中有在这一天敬“七姑娘”的习俗。

 

圣诞日

农历八月二十七日为孔子诞生纪念日。政教界均于是日祀孔。禁屠宰,祭文庙。自宋代潭州各县学宫建立之日起,祭孔典礼年复一年,延绵不断。长沙城共有4座文庙,即岳麓书院文庙、长沙府学宫文庙(西文庙坪)、长沙县学宫文庙(北文庙坪)、善化县学宫文庙(东文庙坪)。而浏阳文庙的祭孔大典更为隆重,据清同治《浏阳县志》载,县学设36名乐舞生,每年春秋二季举行“八佾”典礼,知县、主簿、教谕等地方官员都要亲临祭祀,博士以下每月都要祭祀。

《礼记•文王世子》说:“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及行事,必以币。”可见,祭祀先圣先师乃是立学之礼。据《古今图书集成》解释,所谓释奠,就是“但奠置所祭之物而已,无尸、无食饮酬酢等事”。释奠时一定要“合乐”,即行礼中要奏乐。相传我国古代伏羲氏造琴瑟,神农氏改二十七弦为五弦,黄帝编黄钟定基本音律,周公采用金、石、丝、竹、匏、土、木、革8种乐器定八音,并以乐为从属于礼的思想和制度,作乐制礼,制定一套礼乐,定型为周朝的礼乐。春秋战国时,各诸候不按礼乐行事,孔子出来正礼乐,但无济无事,终于礼崩乐坏。至秦始皇焚书坑儒后,这套礼乐除孔子的故乡曲阜外,其他各地的都已失传。从此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都想以继承正统号令天下,企图恢复古乐,但都因未得真传而失败。

清代曾制祭孔古乐器于文庙内,习以八佾之舞。乾隆末年,浏阳有个叫邱谷士的文人,偶得樵夫去深山掘出的古钟,他对照汉书,考定是成周大编钟。后来他专程去山东曲阜孔陵作实地考察研究,发现匏音古乐器已失传。于是,他回来便按照汉书图录规定,仿制出全套古乐器。不久,他被聘为浏阳县学的舞乐教官。浏阳文庙祀孔的春秋二祭典礼,便都按照古乐旧规举行。咸丰末年,曾国藩在安徽闻讯,立即邀请邱谷士前去演奏古乐,听后,曾国藩赞叹不已,赠匾一块,上书“雅淡和平,精探正乐。”从此,浏阳古乐名声大噪。祭孔由县官主祭,乐生奏古乐,乐曲优雅古朴,舞生闻声起舞,场面十分壮观。

 

重阳节

古人认为九属阳数,农历九月九日,日月同属阳,故名重阳。自汉朝起,中国就有重九戴茱萸,登高饮酒之习,以效桓景避灾。此日多酿酒,称重阳酒或菊花酒,故又称重阳为酒节。  此时长沙地区的平均气温适合于发酵温度,故出酒率高,酒味浓烈。旧时的重阳酒发酵时间为一年,俗称“老窖”,为酒中上品。

长沙城内,是日多蒸重阳糕,登天心阁、岳麓山等名胜眺望,以茱萸插头或挂在胸前,饮茱萸酒,赏菊赋诗为乐。茱萸是一种散发出浓香的中药,谓能驱风避邪。乡间也有就近登高采花之举。民国以后,学生多于此日开展爬山活动。由于重阳节的种种风俗与长寿联系在一起,故此节也被视为敬老的节日。

重阳前后如有风雨,为立秋后第一个寒流信号,俗称“重阳信”,可预卜冬季雨水调匀,谚谓“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于”。过了重阳,蚊蝇即蛰伏过冬,俗谓“九月九,蚊虫叮石头”。

 

祭祖节

农历十月初一称祭祖节,各族姓备酒肴于支祠,祀其迁来始祖。各家在门前燃香焚包,称送寒衣有的像清明那样,到祖坟前祭扫。

祭祖活动一直延续至初十,故又称 “十月朝节”。民间多有于此期间挂扫先人墓,称为“挂十月朝”。族姓之大者,多备酒肴于宗族的支祠,祭祀家族的支系祖先,称为“朝祭”。自此日至腊月,因农家多忙过秋收,进入冬闲,时间财力均较他时为佳,故多举行婚娶、赛神、谢土地等活动,或摊钱演戏,谓之“报赛”。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又名成道节。相传此日为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各寺庙用香谷、果实等做粥供佛,称腊八粥,流行民间。长沙等地除吃腊八粥外,又做腊八豆,成为家常菜肴之一。乡间常在此日以糯米、腊肉、红枣、核桃等做腊八饭,腊八豆也是以此日所做最佳。农家甚至连一些城市居民,也于此日开始熏制腊肉。

这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而又包括祭祀祖先、驱逐疾疫、厨房事务、佛教圣宗等方面内容的综合性的传统节日。长沙地区有“腊鼓鸣,春草生。腊鼓动,农人奋”之谚。故十二月初八日俗为“腊日”。农夫们常在这天戴着假面具,扮金刚力士,击鼓逐疫、祭神和催春,并忙着往田里送肥,以待春耕。

后来,农村的妇女们又在这天用乳猪、佳洒祭祀灶神。据悦最初的灶神是“光融天下”的祝融。再后,佛教传入中国,佛教徒又从“七宝五味”的腊八粥,把释迦牟尼化缘成佛的传说轶闻附会进去,于是,这天又成了佛门圣宗的节日。而且,腊八祭祀的神并不只是上述这些。在繁纷的岁时节日中,腊祭所祀之神最多,天地人鬼百物神祗都在内。主要有:土地神、庄稼神(稷神——五谷神)、山林神、川泽神、昆虫神、虎神、猫神、路神、门神、灶神、傩神,以及祖先神,等等。其中以土地神、祖先神、傩神、灶神最为突出。尤其是灶神,许多地方家家户户年年皆祭,楚湘之地每年所祭远非一次。旧时,农村、乡镇各家各户厨房里均设司命神(即灶神)的神位,每月初一、十五,逢时过节,婚丧寿诞,特别是腊月,都要烧香、祭祀,家庭主妇们显得格外殷勤而又虔诚,他们祈求心愿之切自是不言而喻的。

 

灶王节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传为“灶王上天”的日子。民俗认为凡家中有火灶必有灶王神,它管人们的饮食,而民以食为天,故灶王为一家之主,民间于是日祭灶神。

灶神源于先民对火的崇敬,火能照明、护卫、煮食,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手段。在母系社会时,氏族中威望最高的妇女代表为灶神。《庄子》一书谓“(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西汉淮南王刘安等所著《淮南子》一书谓“黄帝作灶,死为灶神”;刘安等尊奉炎黄二帝为灶神,灶神便变成了男性。《灶王全书》说:“(灶神)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大错减寿三百天,小错折寿百日”。后世普遍遵循这种说法,便形成了民间普遍祭灶的风俗。长沙民俗认为灶王在暗中察看这一家人的善恶,将其记载于厨房墙壁,每至年终,即总结一年善恶上奏天庭。灶王升天之日即十二月二十三日,于是各家供

奉糖果糕饼为灶王送行。有的人家丢一块糖于炉火或将糖粉涂在灶口,谓糖块溶化后可粘住灶王的嘴巴;有的于是日将厨房墙壁打扫干净,使灶王记载失去稽考。家长祭灶时连声祝念“好话多讲,歹话少说。”

长沙祀灶王除糖果以外,还供奉茶叶为灶王润口,另备一碟一寸多长的稻草和一杯清水为灶王坐骑食饮。送灶王时只由男性家长揖拜,俗谓“女不祀灶,男不拜月”。祀毕,焚灶王纸像,于厨房张贴“上天呈善事,下地降吉祥”的红纸条,全家分吃祀灶后的糖果,举家尽欢而散。

穷苦人家小孩摘松柏枝扎成小把,沿门乞讨,名“送灶柴”。主人施舍小钱,俗称“打秋风”。

 (本文录自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第一版《长沙传统风俗大观》陈泽珲主编、陈先枢编著,名城长沙网授权转载)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4 16:34 , Processed in 0.40273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