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长沙传统节日风俗之二十四节气风俗

2012-4-26 16:4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547| 评论: 0|原作者: 陈泽珲 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立春

立春,正月节,阳历(下同)245日。立春为全年的24个节气之首,古代视立春为春节,几乎和过年一样重要。立春过后,开始备耕,“牛在田中急”。故自汉朝起,就有祭春牛活动。宋代风行“打春牛”。长沙俗称“打春”,即人们用黄土制成一泥牛供一泥人(芒神)役使状。长沙还有送春牛、吃春卷等习俗。送春牛亦名报春、打春、赞春。有人在立春前几日边敲小锣竹板,边唱赞春词,挨户送春牛图。春到之时叫交春,家家鸣鞭炮相迎,有的还对天礼拜,叫接春。民间认为,只有到了立春,才是一年的真正开始,因而有“立春大如年”之说。

清代及民国时期,在民间通用的历书俗称“黄历”上均注明立春的时刻,但长沙城乡普遍承认时差。为准确判断立春时刻,人们在立春日将一个鲜鸡蛋静置桌面,妇孺轮番凝视,如发现鸡蛋稍有震颤或竖立,或将蛋置于水中蛋能竖起,民间以为此时“正式交节立春”。各家用红纸书写“宜春”二字,名“宜春帖”。民国时期,各印刷店用红纸印刷“春至福临”、“迎春接福”等吉祥语,并饰以花纹,由贫苦妇孺持送各家,俗称“报春”,户主应给报春人少量钱米。还有少数穷汉腰挂小鼓,手提小锣,且敲且唱,俗称“打春的”。其唱词除一般吉祥词语以外,还能应景生情,编几句与户主相适应的祝词,有腔有韵,深得户主特别是商家的欢欣。

立春日如遇晴天,预示这年风调雨顺,农谚谓:“若得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农谚又谓:“春来一日,水热三分;春来三日,水都烫人。”说明立春后气温升高,草木开始萌动。

立春日忌泼油,忌打破器皿,忌说不吉祥语,服孝的人忌去人家作客。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忌动土,忌动针线,俗称“禁戊”。恰逢农历正月初一立春叫“岁朝春”,庆祝更为隆重。

全年没有立春叫“聋年”、“寡年”,宜为老一辈预制寿衣寿鞋,有的人家不举行婚礼。农历年有两个立春叫“两头春”,为农家所忌,谓“一年两个春,黄豆贵如金”。

 

雨水

雨水,正月中,21920日。雨水表示雨季开始,雨量逐步增多。从这天开始,表示寒冷无雨的冬天即将过去,气温回升,春风化雨的日子就会到来。这个时期南方的降雨量迅速增加,随即出现春雨绵绵的日子。

雨水是农业的命脉,只有雨水充足才能耕耘播种,植树造林,才能为副业和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条件。长沙农谚“雨水要雨,清明要明”,意指雨水日下雨有利于春耕。但北方比长沙雨水少,故谚曰 “春雨贵如油,下点就不愁”;“      春种早三天,秋收早十天”。农事歌也说:“雨水春雨贵如油,顶凌耙耘防墒流,多积肥料多打粮,精选良种夺丰收。”农谚又说:“雨水清明紧相连,植树季节在眼前。”

 

惊蛰

惊蛰,二月节,356日。惊蛰意谓雷声惊醒蛰伏的冬眠动物。是日宜有雷声,农谚中有“惊蛰闻雷米似泥”之说。惊蛰以前呜雷,谓有“四十九天阴雨”,故俗传“未蛰先蛰人吃狗食”。

菜农于惊蛰这天播菜种,称“早春秧”或“头春秧子”,可使夏季瓜果菜类多结实。农谚“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指春耕大忙开始。农家是日用生石灰撒房屋四周及潮湿暗角以除虫,俗话“春杀一虫,胜过夏杀三千”,“除虫冒得巧,只要动手早”;有的于暗室点油灯,写“穿山甲在此”字样张贴,因穿山甲擅食虫蚁。小孩点燃一个个爆竹,丢向屋角墙下,边丢边喊:“惊蛰惊蛰,炸得虫蚁笔直。”有的在撒石灰时,边撒边唱道:“佛行四月八.毛虫今出嫁;嫁到深山去,永宦不回家。”

传说南方湿气重,虫蛇多,常蛊毒百姓,唯有一吃斋念佛经的老尼不受其害。人们求教于老尼,老尼说:“用石灰围撒屋周,可防虫蛇入屋.这是佛祖如来‘画地为牢,不许入内’的佛法。”

惊蛰过后数天为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古称“社日”,农家有宴请亲友习俗,名“春社酒”。

 

春分

春分,二月中,356日。长沙地区昼夜等长,谚谓:“春分秋分,昼夜平分。”此时农作物生长迅速,谓:“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从春分开始进入春耕大忙季节。

春分这天宜下雨,古谚谓“春分有雨病人稀”。春分自古被视为疾病防治的重要节令,一些危重疾病能否治愈,就看春分时节有无转机。

民间有    春困秋乏夏打盹”之说。春分过后,人体确实容易发生“春困”现象。民谚云:“麻一寸,人要困”。意即苎麻刚刚开始长出寸把高的苗叶,正是人们最嗜睡的时候。所谓“春眠不觉晓”就是对这种嗜睡情况的写照。

 

清明

清明,三月节,445日。清明天气转暖,长沙地区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之说。清明如出现在农历二月要迟下禾种,如在三月应早下种,农谚曰:“二月清明迟下种,三月清明早下泥。”夏秋作物应及时播种,农谚谓“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前后,浸种育秧,旧时不准妇女翻晒谷种,严禁孕妇和经期妇女进入浸种场地。谷种经温开水浸泡后,用木桶或箩筐催芽。催芽过程一般由有经验的老农主持,由老农手测温度,防止“烧苞”和“不来热气”。

同时,家畜要及时配种,鱼苗由小池移入大塘。老农于清明日插柳枝以卜水旱,如插柳后下雨则春夏有大水。妇女插嫩柳于发鬓,谓可避邪防老,故民谣云:“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农村妇孺摘嫩蒿叶、夏枯草、地菜子捣碎和米粉做粑粑吃,俗称“吃青”,吃“艾叶子粑粑”,有“清明吃了青,走路一身轻”之说。

清明前后,长沙地区常有寒流风暴过境,发生在农历二月上旬的叫“土地暴”,发生在二月十九日前后的叫“观音暴”,风暴准确程度不会超过四天或提前三天,俗云“前三后四”。农民塞好塘涵,准备蓄水。

清明前后,城市居民下乡春游,旧称“踏青”、“寻春”。清明前三天及后七天下乡扫墓,俗称“挂坟”。在“扫墓”时,要铲除坟台杂草,插上“挂山条子”,并以三牲酒醴祭奠,以表“慎终追远、怀念先人”之情。

 

谷雨

谷雨,三月中,42021日。谷雨,乃牛神生日,是日不役使牛耕田,还要喂精饲料,有的甚至煮甜酒冲蛋喂之。谓“牛歇谷雨马歇社()。” 有的还敬牛王菩萨。

谷雨又名茶节,谚云:“谷雨谷雨,采茶对雨。”谷雨前采摘的茶细嫩清香,味道最佳,故谷雨品尝新茶,相沿成习。 茶农于谷雨前采摘的茶叶名“谷雨前茶”,俗称“白芽子茶”,茶水清香,自古即为长沙特产。河西茶农将谷雨前茶及时焙制茶叶上市,可卖高价;谷雨以后的茶叫“谷雨后茶”,茶水黄褐稍苦,为茶厂收购加工成茉莉花茶。

早稻种谷萌芽即可择晴天下泥,农谚谓“清明拌种,谷雨下泥”。其俗讲究播种时不与人交谈,不要回头张望,不要中途停顿。播种毕不要敲打空箩。播种后要以鱼和猪尾巴煮熟作供品置秧田旁祭祀芒神,以祈求“秧苗壮如猪尾”,还要扎稻草人或竖旗幡防鸟啄食。剩余的芽谷晒干磨粉做“谷芽子粑粑”,香甜可口。

谷雨这天,如天气闷热,有青蛙叫,为寒流先兆,农谚云:“谷雨麻拐叫,禾种下三道。”

 (本文录自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第一版《长沙传统风俗大观》陈泽珲主编、陈先枢编著,名城长沙网授权转载)

1234下一页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4 14:23 , Processed in 0.15118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