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剧

2010-6-7 15:4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125| 评论: 0|原作者: 长沙非遗保护中心|来自: 名城长沙网

 

    湘剧,因其所在地湖南简称为湘而得名,是湖南的代表剧种,是与川剧、汉剧、豫剧、秦腔、赣剧、粤剧等剧种享有同等声望和影响的地方大戏。流传地区包括长沙、株洲、湘潭、益阳等城市以及湘、资两水的湘中、湘东地域和江西西部的广阔地域。自元杂剧和明初弋阳腔的传人到清乾隆年间南北路的进入先后六百年,在明、清两代王朝的更替和其他政治活动的历史背景下,湘剧经历代艺人经营,使高腔、低牌子、昆腔、弹腔等四种声腔较和谐地保存融合,发展为湖南省会一带久负盛名的多声腔剧种。

    长沙一带的戏剧最早可以追溯到屈原的《九歌》;北宋年间,已有了民间的俳优戏剧活动;元朝天历年间,北方杂剧进入长沙;明代初,随着海盐腔、弋阳腔的传人,长沙一带的戏剧——也就是长沙湘剧的前身,已经开始用海盐腔和弋阳腔作为自己的主要声腔表演戏剧了。自明代中叶以后,随着青阳腔、昆腔以及皮黄腔的相继流入,通过青阳腔与弋阳腔的合流产生了湘剧高腔,海盐腔演变为湘剧低牌子,昆腔与皮黄腔逐渐地方化。进入清代,长沙湘剧便逐渐形成了以演唱高腔与弹腔为主,兼唱低牌子和昆腔的多声腔剧种。它是一种通过舞台演出的戏曲形式,包含了文学剧本,唱腔音乐,舞台美术,戏曲程式,表演和导演艺术,舞台设施(灯、服、导、效、化、电、装、盔、音响)等。

    长沙湘剧的剧目在清道光、咸丰时期多达千余个,经过一百多年演出实践,不断的消长更迭。新中国成立以后,老艺人能演的剧目或前辈演出过的尚存剧本的剧目共有682个。其中弹腔剧目有500个以上,高腔剧目约100个。现保存的低牌子剧目,在连台大本戏中有200余折。在1952年的中南地区第一届戏曲观摩汇演和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中,由徐绍清、彭俐侬、陈剑霞等演员演出的湘剧《琵琶上路》、《打猎回书》、《五台会兄》分别获演出奖和演员一、二等奖。

    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长沙湘剧上演剧目近400余个,《拜月记》拍成湘剧第一部舞台艺术片,《生死牌》被拍摄成电影。在历史剧和现代戏的改编和上演中,湘剧也涌现了一批新剧目,如《山乡巨变》、《文天祥》、《山花颂》等。文革期间,湘剧惨遭浩劫,曾拍摄现代戏《园丁之歌》,历经磨难,在全国影响广泛。

    文革后,长沙湘剧重获新生,创作上演了一大批在全国获奖的优秀剧目,如《马陵道》、《太白戏权贵》、《山鬼》、《布衣毛润之》、《人间知己》、《铸剑志》、《玛丽娜一世》等,以董武炎、刘舂泉、曾金贵等为代表的老艺术家活跃于湘剧舞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中青年艺术家王永光、左大玢、曹汝龙、王阳娟、贺小汉等曾获全国“梅花奖”、“文华奖”,受到专家、观众的高度赞誉。

    长沙湘剧为舞台演出形式,是一种时空艺术,它必须经过演员、演奏者和舞台工作人员共同的创作才能体现其全貌。长沙湘剧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独特性和亲民性两个方面:

    首先,湘剧的语言为长沙官话,它的高、低、昆、乱四大声腔,有着它独特的曲调和风味,它的伴奏有独特的锣经和器乐。它的脸谱与众不同,湘剧还有着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技艺,是湖湘特别是长沙地区以及湘中、湘东一带的音乐、语言、舞蹈、民间体育以及民风、民俗的综合体现。

    其次,湘剧虽属地方大戏,但它与民众结合很紧,它能登大雅之堂、行高台教化,又能深入大街小巷、穷乡僻壤,参予婚丧寿筵,围鼓座唱和两三人茶座清唱。如今湘江风光带亦飘荡着它的旋律,可见它与民众的关系。

    湘剧是湖湘人民喜爱的艺术经典,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第一,湘剧的萌生,发展和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与湖湘民族史、文化史息息相关,全面、完整、生动地体现了湖湘大地的文化传承。湘剧从它形成发展的几百年中,通过历代艺人和观众的共同创造,从剧本文学、唱腔音乐、表演程式、舞台美术等方面,都形成了具有湖湘特色和辣椒风味的艺术特色,是湖湘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湖湘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支生力军,是与川剧、豫剧、汉剧、秦腔、粤剧享有同等声望和影响的国家级的大剧种。

    第二,湘剧汇南北曲旋律,集文人墨客精华,得民间艺人智慧,创作了大批精美的传统剧目和优秀的现代戏。如数百年后仍能以古老的原词原曲演唱的《单刀会》,现代戏有获中央大奖和中央电视台录制的电视剧《布衣毛润之》,由此可见其适应性好,可塑性强。

    第三,湘剧有着空灵的美学品格,写意的艺术智慧,因此形成了独特的戏曲体系,显出了超凡的舞台神韵。剧作家田汉曾赞道:“湘剧在许多地方剧种中比较完整高级。它的好演员、好戏与平剧(京剧)无多让,而且有其独到的地方。如动作的朴素、感情的强烈、都是难能可贵之处。”

    湘剧名人辈出,已故艺术大师徐绍清、彭俐侬、陈剑霞和余福星等曾享誉华夏,名振梨园。湘剧曾十多次晋京,多次全国巡演,曾赴朝、赴港、赴台演出,斐声中外。湘剧曾先后将《拜月记》《生死牌》与《园丁之歌》拍成电影;长沙湘剧院创作演出的《布衣毛润之》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和戏曲电视剧飞天奖。《铸剑志》、《人间知己》获中国戏剧节和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优秀演出奖。长沙湘剧院曹汝龙同志,在戏曲舞台上首次成功地塑造了青年毛泽东形象,荣获“梅花奖”和“文华奖”。湖南省湘剧院的《琵琶记》与《子血》获文化部“文华奖”,《马陵道》获文化部“文华大奖”,并先后有左大玢、王永光、贺小汉与王阳娟获得“梅花奖”。湘剧是湖南省最先荣获“梅花奖”与获得“梅花奖”最多的剧种。而且也是湖南省最先拍电影湘剧《古画雄魂》和拍电影最多的剧种,是湖南省最先获得文化部“文华奖”和“文华大奖”,最先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与获国家级奖项最多的剧种。

    湘剧艺术早期传承关系,均为口授亲传,以师传徒。相传长沙城内最早的科班,是清乾隆时开办的九麟科班。道光年间又有五云班,同治、光绪年间,办科最盛,据资料记载,有普庆、泰益、福临、三元、桂陞、庆陞、同升、华兴、福春、凤鸣(江西萍乡)等科班,民国时又兴办女子的福禄、九如等坤班。

    湘剧科班大致分为四种:一是老艺人退出舞台之后,为传授毕生技艺,也为晚年谋求生计而设的科班;二是大戏班为后备人材附设的科班;三是豪门显宦为供家庆宴会娱乐而雇人经办的科班;四是商贾富室为牟利而办的科班。

    江湖戏班学子来源不同,或出身梨园从小受到艺术熏陶,或是家宽好玩,或仕途窘迫,或生意亏本,也有酷爱艺术而票戏下海的,但大多数是家境贫寒而从艺的。他们的基本功虽然不及科班出身的扎实,但他们文化水平高,生活经历丰富,故也能成为名流大家。

    解放后主要由湖南省戏曲学校和长沙市戏曲学校湘剧科培养演员和演奏员进行传承,如长沙市湘剧院的曹汝龙,王守信等,均由长沙市戏曲学校毕业。然而由于剧种不景气,现在报考湘剧的人很少,招生质量日渐下降,学生毕业分配到剧团以后,也因经济待遇低下,剧种前途渺茫,许多人不安心工作,离团他就或准备离团他就者不少,传承危机日益严重。

    湘剧艺术有着光荣和辉煌的昨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湘剧曾经为湖南省、长沙市争得了荣誉!但是,近百年来,湘剧因遭受过抗日战争和文化大革命两次浩劫,改革开放以后,又受到了多种新兴艺术门类的挑战,便逐渐走向低谷,出现了不景气的现象。现在,湘剧剧目逐渐贫乏,流传地域逐渐缩小,从艺者逐渐减少,观众逐渐减少,已经出现了“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困境,同国宝昆曲一样,长沙湘剧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濒危状况!

    第一,近年来,由于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转型,湘剧逐渐走向低谷。湘剧演出团体已从建国初期的21个减少至目前的3个(湖南省湘剧院、长沙市湘剧院和涟源湘剧团)。随着一个个湘剧大师的辞世,优秀的的传统剧目也因此而大量地消失。由于演出市场的萎缩,不少青年演员离开湘剧舞台另谋生路。湘剧从艺人员从过去的上万人锐减到今天的几百人。

    第二,演职人员老化,人才青黄不接。长沙市湘剧院目前在舞台上挑大梁的主要演员、演奏员以及导演、作曲、舞美设计等均在50岁以上,最近几年即将退休,导致许多行当无人接班和因年轻演员水平有限接不了班。

    第三,经费不足。长沙市湘剧院的上级拨款仅能发职工60%的工资,演出收入主要来自政府买单的下乡补贴和部分商业性演出,入不敷出,经济困难。

    第四、设施老化。长沙市湘剧院各种服装、乐器、音响等设备陈旧不堪,由于经费制约无力更新。

    第五、虽然长沙市娱乐业发达,但没有能供专业湘剧团正式演出的剧场。

    近年来,长沙市对湘剧的保护逐步完善,主要包括:

    1、采取师教徒学、传帮带的教学方式,组织安排中青年演员向老一辈艺术家学习优秀湘剧传统剧目。

    2、积极创排新剧目。长沙市湘剧院近年创作演出了一批在全国和湖南省获奖的《布衣毛润之》、《人间知己》、《铸剑志》、《亲亲社区》和《古画雄魂》等。

    3、狠抓接班人的培养,与湖南电大联合创办艺术大专班,在专业上从剧院抽调有成就的艺术家任教。通过几年的办学,优秀毕业生充实到剧院,增添青春活力。积极引进人才。

    4、为促进和鼓励中青年演员的成长、成材,长沙市委宣传部、长沙市文化局每年组织中青年演员汇演,重奖艺术标兵。

    5、设立湘剧进课堂教学基地,积极开展湘剧传承。

    湘剧是几百年来,历代湘剧艺人和湖湘人民共同创造的艺术瑰宝,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保护湘剧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湘剧成功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附:

    长沙湘剧著名传承人:

    彭福娥(1915 - 1988),祖籍江苏南京,随父母人湘,寓住湘潭。因家贫从小入福禄坤班坐科习艺,她扮相俊美,天赋聪颖,勤奋好学,出后一炮走红,又得湘剧名家“洋菩萨”彭凤娇的指点,造诣日深,获得菊国大王、四大名旦的美誉。故跟师改姓彭(原名贾福娥)。她主功青衣正旦,后兼大脚婆旦(介于花旦和媱旦之间),乃湘剧独有的行旦,多表现劳动妇女,伶牙俐齿,语言流畅,做工细腻,形象逼真,生活气息浓郁,演来憨厚泼辣。其拿手戏有三骂(骂鸡、骂菜、骂灶王)两背(背娃进府、老汉背妻)一闹(樊梨花闹营),曾任群力湘剧团、湘剧二团团长,省、市二、三届政协委员。

    陈玉莲,长沙市湘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曾多次获全国性戏剧汇演优秀表演奖,省“芙蓉”奖,是长沙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市政协委员。

    曾金贵,长沙市湘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湘剧表演艺术家,曾多次荣获国家和省级奖励。

曹汝龙,长沙市湘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戏剧梅花奖、文华奖和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获得者,系全国文化系统先进个人,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省、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省党代表、市人大代表,市剧协主席。

(本图文录自二OO八年十一月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星城览珍——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荟萃》,刘新权主编。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26 07:41 , Processed in 0.09820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