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沙弹词

2010-6-7 15:3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376| 评论: 0|原作者: 长沙非遗保护中心|来自: 名城长沙网

 

    长沙,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长沙为湖南省会,地处湖南中部,属亚热带,气候宜人。屏岳麓、绕湘江、镶桔洲,集山、水、洲、城于一体。长沙古为楚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马王堆出土的西汉辛追墓的帛画,走马楼出土的三国时的简牍以及在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等都是罕见的历史文物。自汉、唐以来,文化名人贾谊、褚遂良、杜甫、辛弃疾等,或署官、或客居长沙,著书立说,吟诗作赋,为长沙文坛先哲。宋开元9年,建岳麓书院,张拭、朱熹等讲学于此,学生多达千人,是当时全国四大书院之冠。“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为长沙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长沙弹词发祥于长沙,流布地区为长沙市周边县市:浏阳、平江、岳阳、湘阴、汩罗、华容、益阳、安化、宁乡、湘潭、株洲、湘乡、娄底、常宁等,在港台甚至远及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华人中都有着忠实的听众,台湾发行的“十八般曲艺”系列碟中湖南地区仅收录长沙弹词(彭延坤演唱的“东郭救狼”),上世纪八十年代彭延坤演唱的长沙弹词磁带曾传至新加坡。

    长沙弹词是湖南现存的四大古老曲种之一,从现存的史料记载,其形成期不晚于公元1100年。又据史料考证长沙弹词盲艺人说唱反映生活的弹词也有三百余年历史。

    长沙弹词是一种个体弹唱艺术,其特征是“怀抱月琴,口吐圣贤”。月琴,是长沙弹词艺人弹唱的主要乐器,在过去“打街”时多为双档说唱,一个怀抱月琴,一个怀抱渔鼓执简板和一个小钹(俗称三响),后因双档卖唱入难敷出,老艺人改为单档,怀抱月琴自弹自唱。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某些现代题材曲目演出时,运用对唱或联唱形式,与之相适应,遂采用二胡、三弦、扬琴、琵琶、月琴、简板为伴奏乐器。它所使用的弹拨乐器月琴,《辞海》载明:“形似‘阮咸’,但琴颈稍短”。“阮咸”是西晋河南人氏,字仲容,竹林七圣之一,官散骑侍郎,补始平太守,善弹一种木制四弦乐器,发音清脆明亮,很受听众欢迎。这种乐器因而得名“阮咸”。长沙弹词使用的月琴,其共鸣箱木制,圆形扁平,两面装以桐木板,四弦,均与“阮咸”相同,只是琴颈比“阮咸”稍短。这说明现在长沙弹词使用的月琴,是距今1700年前西晋“阮咸”的延续。

    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辛弃疾任湖南安抚使时,与友人在长沙听过弹唱曲目后作《贺新郎》词,其中有“听湘娥,泠泠曲罢,为谁情苦”“愁为倩,么弦诉”。这段词表明,辛和友人是听长沙女艺人弹唱的一段悲伤的爱情故事,所使用的乐器“么弦”是弹拨乐器的第四弦(只有阮咸、月琴、琵琶才有“么弦”)辛与友人所听曲目包含个体弹唱、演述故事、使用有“么弦”的乐器这三要素,与长沙弹词完全相同(《贺新郎》词见《稼轩词编年笺注》),说明弹词这一说唱形式在南宋年间就在长沙流传。

    据清人杨笃生在1903年出版发行的《新湖南》中著文描述清康熙甲子年(1684年)湖南兵祸连年,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遭遇。“……昔日遗黎所著有《下元甲子歌》托于青盲弹词,以写兵祸之惨黩。首尾数万言,读之令人痛心酸鼻所谓呕起几根头发者。”说明长沙弹词艺人说唱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曲目,最晚也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长沙弹词的传统曲目十分丰富,现尚健在的盲老艺人彭延坤的长沙弹词腹本就有2000多万言之多。其中不少曲目是无文字脚本的,靠艺人一代一代口传心授保存下来。如长沙弹词《鹦哥记》就是根据宋朝民间传说编成,逐代口传保存下来的。

    长沙弹词的音乐,最早是艺人以文字形式进行记录。

    长沙弹词艺人信奉唐代韩湘子为祖师爷,其行会组织古称“湘子会”,后易名“永定八仙会”。

    长沙弹词的主要价值可分为历史教科书,历史补遗录,人文精神赋,一人一台戏,民间文化室五个方面。

    一、历史教科书:长沙弹词传统长篇大书,主要演述历朝兴亡史。如《隋唐演义》叙述隋炀帝王朝的腐败,导致瓦岗等三路农民起义,由于义军首领农民思想意识的局限性,又导致被地主官僚代表李渊窃夺了胜利果实,建立了唐朝。听众在欣赏这些历史故事的同时,无形中接受了历史知识,起着“以史为鉴”的作用。由于艺人说书的脚本,是经过对原作再加工的,情节更集中,故事更生动,语言更口语化,这与阅读演义类作品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二、历史补遗录:长沙弹词的现代题材的曲目,记录着时代前进的脚步声。如1964年的《一线禾种》,记述着长沙县北山黄婆生产队农民李炳生,从发现160粒谷的一线长禾,经四年培育,扩种24亩,亩产从常年徘徊的540斤左右上升到604斤。这段弹词在湖南水稻良种发展史上,留下了四十年前农民育种先行者的一段佳话。

    三、人文精神赋:长沙弹词的传统曲目中有弘扬爱国主义的《岳家将传》《杨家将传》,表现男女真挚爱情的《龙凤再生缘》,宣扬见义勇为的《花亭会》等;现代题材曲目大都是反映社会新风貌、新人物,如《一串项链》《神兵天降》《郭亮》《雷锋参军》《铁监传书》《真情烈火》等。

四、一人一台戏:长沙弹词是集弹琴、唱曲、表演于一人的艺术,它的演出不受时间、灯光、舞台条件限制,一个艺人背着一把月琴,就可以在社区的会议室、学校的操坪、农村的晒谷场演出。近三十年来,盲老艺人彭延坤背着月琴,在城市和农村,唱长沙弹词,尤其现场编唱,堪称一绝;八十年代,浏阳艺人刘海祥,四年走遍长、望、浏、宁四县的每个村,专唱计划生育好处多。他们都受到广大市民和农民们的热烈欢迎。

    五、民间文化室:长沙弹词通过电台、电视台制作曲目播出。八十年代长沙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彭延坤演唱的《宝钏记》,连播二十天。《三湘英雄传》连播五十九天,每到播放时间,人们围坐在广播底下收听,风雨无阻。形成了村村听唱《宝钏记》、《三湘英雄传》等节目的盛况,人们反映:听故事,听弹唱,比到文化室看那些翻烂了的书好得多。近年电视台也有选择录播长沙弹词短段,但数量很少,成为长沙弹词服务观众一丝微弱的渠道。

    长沙弹词的基本特征:

    一、古:中国说唱文学始于唐代变文,从敦煌石窟发现的《王陵变文》《张潮义变文》来看,结构是说白与韵文相结合,内容是叙述故事,写作手法是第三人称,与今天长沙弹词的文字脚本完全相同。长沙在南宋时已有个体艺人用弹拨乐器,自弹自唱,演述故事,与今天长沙弹词的演出完全一致。清人杨笃生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出版的《新湖南》描述清康熙年间湖南兵祸连年,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遭遇“昔日遗黎所著有《下元甲子歌》,托于青盲弹词”,说明在清康熙年间已有弹词了。

    二、多:长沙弹词传统曲目多达两千多万言。现代题材曲目也有两百余万言。

    三、广:长沙弹词用长沙方言说唱,称中州韵长沙官话,因而覆盖面广。它已超出了长沙市行政区域,分布扩展到周边地区的13个县、市。台湾电台、网站曲艺栏目中播出节目有长沙弹词;香港不少听众来长沙翻录长沙弹词回港播听。如香港《明报》秘书长孙淡宁来长沙录制了彭延坤演唱的《宝钏记》《悼潇湘》《三打黄花院》等,回港播听后,还发表了《弹出儿时梦》专文。这说明现在港、台仍拥有一批长沙弹词的听众。

    四、情:长沙弹词曲目特点是浓墨重彩描绘一个“情”字,如君臣情、同僚情、父子情、母女情、夫妻情、朋友情等等。例如《瓦车篷》中安寿宝卖身医父的情节,艺人从词到腔,揭示出母与子惜别时那割肉般的苦痛,不仅表达出母子情深,也是对社会不公的控诉;又如《悼潇湘》中,宝玉在拜祭黛玉时,艺人用一连串的“十爱”唱词,倾诉宝玉对黛玉的坚贞爱情,有情人不能成为眷属,无形中是对旧礼教的鞭挞。说透人情才是书.情表现得越真越深,观众的反映也就越强烈。

    五、谐:诙谐风趣是长沙弹词又一特色。艺人利用乡音俚语刻画人物。如《宝钏记》中家院向相爷描述落难公子柳文正外貌:“头上帽子开了顶,身上补丁加补丁,一双鞋子穿了底,袜子烂得没后跟。脸上起了铜板锈,虱婆总有大半升”又如《武松怒打观音堂》描述武松痛打地头蛇的情景:“打不死的被打死,还得阳的还不得阳,三眼枪打成瞎眼枪,活无常变成死无常,搜山狗打得搜不得山,癞哈蟆再不能浪里翻,九头鸟变了没头鸟,活阎王去见死阎王。”用方言、配烂腔去表述这些诙谐风趣的唱词,赢得观众的满堂喝彩和捧腹大笑。

    长沙弹词是湖湘曲艺四大说唱曲种之一(四大说唱曲种为:丝弦、弹词、渔鼓、小调),是湖南现存的古老曲种,具有“古、多、广、情、谐”之基本特征。其形成和发展源远流长,早在南宋时期就有史载。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源自民间的说唱艺术历经了一代又一代艺人的锤炼,不断提高其演唱水平,成为一种深受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长沙弹词是以长沙方言为基础,依字行腔的说唱艺术,其唱腔甜美圆润、铿锵有力、朗朗上口、字字入扣,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形成了三大流派,由廖福兴所创的廖派、由周寿云

所创的周派、由舒三和所创的舒派;而现在著名长沙弹词盲老艺人彭延坤先生(艺名彭延昆),在精心继承前辈演唱艺术的基础上,博采众长,规范整理了长沙弹词的九板八腔、十八套曲、方言十三辙,在唱腔上融汇了湘剧高腔、昆曲、小调、山歌等多种唱腔元素,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彭派,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长沙弹词的演唱艺术。在演唱技巧上,彭老的“现场问答”更是独树一帜,堪称一绝,使长沙弹词更为与时俱进,贴近民生。

    长沙弹词是艺人自弹自唱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主题的说唱艺术,内容由曲目脚本、弹琴指法、唱腔音乐,表演技艺四部分组成,分述如下:

    一、长沙弹词曲目极为丰富,传统曲目仅彭延坤老先生腹本即达2000多万言。主要曲目有:

    1、长篇传统书目:月唐演义、三国演义、封神演义、东周列国演义、隋唐演义、施公案、包公案、乔公案、彭公案、刘公案、天宝图、地宝图、八美图、九美图、十美图、四义图、岳飞传、狄青传、水浒传、济公传、杨家将传、薛家将传、三湘英雄传、水陆英雄传、五代残唐、龙凤再生缘、三门街、万花楼、五虎平西、五虎平南、罗通扫北、慈云走国、七剑十三侠、三侠剑、三合明珠剑、大八义、小八义、七国志、春秋剑、紫电龟灵、钦差印、李三保打擂、乾隆游江南等等。

    2、中篇传统书目:五美图、六美图、七美图、五女兴唐、瓦车蓬、鹦哥记、宝钏记、赵申乔访长沙、陶澍访江南、彭玉麟访广东、彭玉麟访南京、彭玉麟访汉阳、雕龙宝扇、珍珠塔、刘中举访苏州、三打黄花院、花亭会等等。

    3、短篇传统书目:东郭救狼、武松打虎、悼潇湘、武松怒打观音堂、岳母刺字、林英自叹、湘子化斋、茅庵度妻、姑嫂贤良记、鲁达除霸、野猪林、闯王斩弟、三婿拜寿、太白赶考、蠢郎买梳、十八扯、赵申乔四案、长板坡、琴谏记、杨娥恨、拜塔、食酒糕、碧玉簪、九度文公、紫玉、小菜歌等等。

    4、现代书目:①短篇:雷锋参军、骂男人、中流击水显风流、霹雳一声春雷动、妇女革命歌、文市大捷、抗日救亡歌、真情烈火、猪油变麻石、智斗南霸天、春光到了南洞庭、筑路歌、我们的今天、一线禾种、游长沙、游湖南、颂歌献给党、贺庆莲、党的好女儿、百岁老人话今昔、南方烈火、引水记、一支钢笔、三块假光洋、鲁迅藏稿、赞笑星、新三笑、铁监传书、悲欢离合美姻缘,红军进长沙、神兵天降、翠花遇难。②中篇:爆炸性事件、战斗在敌人心脏里等。③长篇:野火春风斗古城、敌后武工队等

    二、弹琴指法:长沙弹词艺人弹拨月琴的技艺,归纳为“滚、轮、弹、拨、搓、按、扳、揉、打、滑”十字诀。双手十个指头,分工合作,灵活运用,或内扣外旋,或左滑右打,或连弹滚拨,或轻揉重搓,艺有独到之处。

    三、声腔音乐:长沙弹词为九板八腔,十八套曲。九板是平板、慢板、快板、散板、流水板、消板、抢板、快弹慢唱、哭头;八腔是平腔、柔腔、柔带悲腔、大悲腔、欢腔、怒腔、烂腔、神仙腔。十八套曲是老艺人彭延坤根据曲目中人物职业、性格、情绪变化,运用穿、索、挂、犯的技巧,吸收地方戏曲音乐和民间小调之长,重新编配的套曲,突破腔、板无变化的呆滞现象,使节奏明快,旋律流畅。

    四、表演技艺:“一人多角”是长沙弹词表演的核心部分。艺人借鉴戏曲中生、旦、净、末、丑的不同发音,出出进进说唱曲目中不同人物的白口和声腔,使男女老少的区别更明显,官绅文贾的特点更鲜明,喜怒哀乐的情绪更生动。在表演中,运用指扣共鸣箱发出的有轻有重的声音,表示扣门、拍案;运用口技,表示飞禽走兽的呜叫,如《周元招亲》的鸦鸣,《武松打虎》中的虎啸,增加听众亲历其境之感。

    长沙弹词题材内容广泛,涵盖了从古至今的各个历史时期,题材曲目达数千万言,起到了历史教科书的普及作用。特别是在近代、现代历史时期,更是成为人民大众鼓与呼的有力武器。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文化传播媒体的发展,各种娱乐休闲场所的兴起,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品茶听书的习俗渐渐消失,长沙弹词赖以生存的茶馆书棚均已绝迹成为历史。

    长沙弹词不同于其他任何艺术门类,自古以来仅靠师傅的口传心授。长沙弹词专业艺人或已作古,或年事已高不能从艺,近年来在长沙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对长沙弹词开展了抢救、保护工作,其传承人彭延坤老先生有长沙弹词传统曲目腹本两千多万言,已吐录文字本和录音(像)曲目不过3%左右,他整理和创新的长沙弹词音乐的九板八腔、十八套曲方言十三辙和现场编唱的公式都急待挖掘、整理,通过文字、音像制品保存。目前已有部分作品通过文字、音像制品整理出版。

    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长沙弹词成功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附:长沙弹词的曲目出版物:

    1、长沙弹词木刻本:光绪二年(1876)的《拜塔》,光绪二十一年(1895)的《食酒糕》,光绪三十年(1904)的《紫玉》、《九度文公》。

    2、长沙弹词曲目单行本:湖南通俗读物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从1951年至1985年出版了《党的好女儿》《春光到了南洞庭》《东郭救狼》《柳兴救难》《百岁老人话今昔》《贺庆莲》《陈英向仙》《筑路歌》《岳北风云》《宝钏记》《南方烈火》《鹦哥记》《雕龙宝扇》等13个单行本。

    3、湖南人民出版社1960年出版的《湖南十年曲艺选》和1979年出版的《湖南三十年曲艺选》共收入长沙弹词曲目《贺庆莲》、《引水记》、《一支钢笔》、《雷锋参军》等17篇。

    4、唱片:1959年中国唱片社出版长沙弹词《鲁提辖拳打镇关西》,1964年出版长沙弹词《三块假光洋》。

    5、长沙市文化局、长沙市曲协1980年合编《长沙弹词传统节目选》,收入《太白赶考》《赵申乔四案》等20篇,全书18万字。

    6、音碟:1996年潇湘电影制品厂出版了《新三笑》,2001年湖南金蜂音像出版社出版了《赞笑星》。

    7、声腔曲谱:新华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中国曲艺志·湖南卷》收入了彭延坤等演唱的柔腔、柔带悲腔、烂腔、神仙腔、怒腔等曲谱。

    8、电台录制曲目: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长沙弹词《郭亮》、《鲁迅藏稿》、《雷锋参军》等11篇;长沙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长沙弹词长篇《三湘英雄传》,中篇《宝钏记》,短篇《武松打虎》、《鲁达除霸》等五篇。

9、电视台录相曲目:湖南电视台录制了《游长沙》(都市频道),《谁是英雄栏目现场点评》第十一期、《歌唱长沙新面貌》(卫视),以上录音录相曲目均由彭延坤演唱,并制成影碟。

(本图文录自二OO八年十一月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星城览珍——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荟萃》,刘新权主编。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17 05:17 , Processed in 0.09643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