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洞井龙舞

2010-6-7 15:1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87| 评论: 0|原作者: 长沙非遗保护中心|来自: 名城长沙网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创造了无数璀璨的艺术奇葩,为世界艺术殿堂增添了夺目的光彩,龙舞便是其中之一。我市龙舞历来颇为流行,种类较多,各种龙舞都有它不同的流派和风格。在雨花区洞井镇盛行的洞井龙舞,经过不断发展和演变成为湘派龙舞的杰出代表,是整个长沙地区民间龙舞的缩影。

    洞井龙舞源远流长,经过当地农民代代相传,较好地保留了湖南龙舞原始的艺术风格。一、龙的制作工艺严格、考究。龙头、龙尾一般是用竹篾扎成,皮线糊裱,涂抹光油,着彩色。龙头略大于龙把的三分之一,龙尾稍大于龙把。龙头、龙尾的大小尺寸无统一规定,可视情况制作,只求玩耍方便。龙衣:用较好而软的布做成,以大红、黄色等喜庆、富贵色彩为主,也可用深蓝做成青龙,用银色做成白龙,但头上一定要有红花点缀,龙衣上绘制鳞片,成波浪状花纹。二、服饰讲究。舞龙演员的衣服,一般采用彩布镶边,绑腿,布袜套草鞋,头扎三角巾。现在,一般采用更加时尚的演出服,要求颜色鲜艳、统一、美观,大方,便于起舞。三、舞龙音乐没有固定曲牌,一般采用民族打击乐器加唢呐,演奏一些民间熟悉的乐曲和小调,如《得胜令》、《十盏灯》、《望郎》等。解放后也有演奏一些现代乐曲的,如《好日子》、《团结就是力量》、《社会主义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浏阳河》等。打击乐“点子”,一般采用《长槌》和《溜子》等。总之,舞龙音乐欢快、热闹,音乐节奏轻快、明朗、干脆、富有喜庆气氛。四、有着固定的舞龙队列。舞龙出动分前导队、龙、后卫队。前导队设长喇叭、大锣、大鼓、三角大旗68面、牌灯,牌灯上以前是书写郡望堂名,现在则写上“恭喜发财”、“家庭幸福”、“新春快乐”等吉祥字句。民族打击乐队在前导队或后卫队均可。乐队的排列没有固定位置。可根据“龙”及表演要求而定。五、有着自己的基本舞龙步子。一般采用喜鹊步、跑(走)圆场、跑跳步等。

    洞井龙舞的种类较多,分布龙、三节龙、人龙、长龙等。各种龙都有它不同的流派和风格,玩法不一。

    布龙是受群众欢迎并广为流行的一种风俗集体舞。布龙,龙头小,分九节和十一节两种,每节相距为6尺。头和第二把,尾和第八把相距为7尺,第六节为主把,长6尺(这个长是指龙衣的长度)。主要舞法有:打纽丝、摆图案,排字等。据老艺人介绍,“布龙”的图案玩法,少的有七十余种,多的有一百余种,起舞时如同蛟龙人海,左右翻滚,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人龙系一种大型徒手舞蹈,不借助任何道具,主要由成人和儿童徒手交错搭建组成。起舞时动作简单,主要是“S”形行走和起伏行进,造型动作主要是盘旋,不能作大的变换和调动。

    长龙又称摆龙,在长沙地区和洞井镇都十分流传。这种龙的头重、大,龙身直径粗,身长。一般有13节至15节,不适宜做大的舞动,主要是展现龙的气势;表演展示主要是跑动,也有的事先将儿童装扮成各种历史故事人物或戏剧中人物,坐在龙把上,作一般表演。

    三节龙的表演主要是高台上的配合。人、龙不能相撞,不能掉下高台,舞步、动作,玩法与布龙无多差异,由于人少,动作更为简单。

    洞井龙舞源远流长,集中体现长沙龙舞的精华,是长沙地区龙舞的一个缩影,有着自己的特征:

    一、洞井龙舞的种类较多,大致分为布龙、三节龙、人龙、长龙等。各种龙舞都有它不同的表现形式,流派和风格,表演套路各不相同。

    二、洞井龙舞分布广泛,每个村民小组都有自己的龙灯,每个队都有不同的玩法,形成了各自独有的风格。

    三、洞井镇的独特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使洞井龙舞保留着一种原生态的龙舞表现形式,流传至今。

    四、随着城市的扩张,洞井龙舞又增添了新的内涵和活力,有一批热爱龙舞的传承人活跃在各个村组。

    舞龙是中华民族民间传统艺术中历史悠久,且保留完整的一件瑰宝,是中华“龙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洞井龙舞作为喜庆娱乐的一种表演方式,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但近年来由于受到了多种新兴艺术门类的挑战,洞井龙舞便逐渐走向低谷。

    面对洞井龙舞濒临失传的严峻现实,近年来,洞井镇人民政府对洞井龙舞的保护措施逐步完善:1.每年参加或举办五次以上龙舞比赛或表演;2.每年组织四次龙舞队员培训。

    2008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洞井龙舞成功申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图文录自二OO八年十一月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星城览珍——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荟萃》,刘新权主编。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19 16:57 , Processed in 0.09760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