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郑家溉墓

2010-5-10 21:1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560| 评论: 0|原作者: 陈泽珲 陈先枢 梁小进|来自: 名城长沙网

◆图: 郑家溉墓

郑家溉墓位于长沙县白沙乡塘冲里,占地约40 平方米19446 月郑家溉被日寇逼其出任维持会长时在湘乡投塘自尽,当地农民王定坤、彭汇贵将其遗体捞上藁葬。抗日战争胜利后,郑家溉家人重殓其尸骨,归葬故里。墓冢呈圆顶形,墓顶有半圆石球,有前低后高的腰椎形墓围,墓后正中竖青石墓碑,刻楷书“清翰林郑公家溉大人之墓”及夫人合墓字样。墓前有八字型墓道和石砌香炉。

 

威武不屈的长沙翰林郑家溉

◆图: 郑家溉

郑家溉(18731944),字从耘,晚年号筠园老人,长沙县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毕生研究书法,颇有造诣。民国成立后,曾在吉林居住。1934 年,拒绝伪满洲国任命,举家自京返湘。1944 5 月,避难于湘乡县七宝山,因拒绝日寇委以维持会职务,跳塘自溺,以死明志。

 

早年经历

郑家溉出生于长沙县一个很有名望的世族家庭。曾祖父郑敦谨官至刑部尚书,为人正直,民间有“郑青天”之称。父郑业楷,是一位老秀才。

郑家溉小时家境清贫, 但他读书勤奋, 爱好写字。在家庭的熏陶下,他敬仰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尤敬佩颜的为人刚正。他用心摩习颜字,甚得其神,以后又临摹晋、唐、北魏碑帖,贯通融会,因而书法有高深的造诣。

郑家溉幼年时代即文能成篇,及冠,入长沙城南书院攻读,成绩常列前茅。29 岁时中秀才, 随后又考中举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他入京参加会试、殿试,考取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授国史馆协修,并出任四川提学使,度过了近十年的官宦生涯, 但始终未登显位。

◆图: 郑家溉族人郑沅(后排右一)与清末名流王运(前排右三)、曾广钧(后排左三)、江翰(前排左二)等合影。郑沅(?-1940),字叔进,光绪二十年探花,善书法,官至四川学政,辛亥革命后为总统府秘书,袁世凯称帝后以疾力辞。

 

书翰生涯

辛亥革命,民国成立。郑家溉不汲汲于仕途。1915 年,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后,他愤慨之极,痛斥袁世凯为“卖国贼”、“翻复小人”。为避袁世凯纠缠,他避居天津,然后返回长沙。1916 年,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郑家溉返回北京。其间,同乡故旧郭宗熙担任吉林省长,郑家溉应约去吉林,但不久即离去,仍然澹泊自娱。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成立伪满洲国,礼聘清朝旧臣,郑家溉的座师陈宝琛及其他宿交,咸相敦劝。郑家溉不为所动。1934 年郑家溉居北京时,伪满洲国“总理”郑孝胥劝其出任“尚书府大臣”。郑家溉厉声吼道:“苏堪(郑孝胥字)昏溃,清室岂可复兴?日本岂可与之为友?这等卖国勾当,何为污我。”高风亮节,毅然携眷南返。嗣后郑家溉居长沙织机街白果园,其公馆名为筠园。

郑家溉返乡归隐后,除与余嘉锡、高阁仙、杨树达、王啸苏等学者交往甚密外,与一切朝野显贵不相往来,而平日与乡民相处融洽。有时到长沙城内卖文鬻字并乐于应书法爱好者之请,为写各种书体的联幅。当时,郑书之大字招牌,在省会长沙到处可见。

郑家溉笃信佛教, 曾与湖南的一些耆老,在长沙天心阁对门设“居士林”,诵经拜佛,一度担任居士林林长。

他曾在长沙坡子街师古斋纸庄运腕挥毫,书写条幅、中堂,而在落款后盖“癸卯翰林”的印章。

他对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时局十分忧虑,曾在长沙天心阁撰写楹联:

此阁巍然,为全省观瞻所系;

世乱久矣,是一隅来复之机。

又在岳阳楼撰联,满腔热忱地鼓励有志之士重整山河,拯救国难。联云:

湖景依然,谁为长醉吕仙,理乱不闻惟把酒;

昔人往矣,安得忧时范相,疮痍满目一登楼。

◆图: 郑家溉书法手迹

 

威武不屈

在日寇步步进逼、国难当头之际,郑家溉多次表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与其奄奄而毙,不如烈烈而亡”。有人问他:“万一国家沦于敌手,你可以何处?”郑慨然答道:“这有吾宗先例在,我做不到郑成功,也要做郑所南。”

1944 6 月,日寇犯湘,攻陷长沙。郑家溉应友人胡子清(前清举人)邀约,仓卒携少女幼孙避难于湘乡县七宝山。不料日寇继续攻陷湘乡,敌骑驰至,不及走避。敌军官欲利用郑之名望,请其出任地方维持会会长,多方威逼利诱,均遭到严词拒绝。最后敌派枪兵数十人来,企图威逼就范,但郑家溉毫无惧色,并大声怒斥日寇。在押送途中,郑家溉愤然跳入池塘自溺,表现出威武不屈、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郑家溉殉难后,国民政府于19452 24日颁布了褒扬令:

郑家溉先生生性亮直,治躬谨严,学宗程朱,士林坊表,晚年志节弥坚,抱道自重。此次日寇犯湘,迫充虏职,利诱威逼,不为屈挠,卒以硕德耄年,追维忠义,悼惜良深,应予明令褒扬,用资矜式,此令。

1944 年,中共《新华日报》撰文颂扬其爱国精神。1945 12 16 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徐特立在《解放日报》撰文指出:“长沙翰林郑家溉拒绝日本帝国主义维持会的职务而遭屠杀,以一死全了自己的民族气节。在抗战的过程中,在野的前清时代的士大夫也兴奋起来了,这就是四万万人反屠杀愤怒中的新产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统战部长李维汉在致郑家溉遗属的信中指出:“天安门前为之树碑纪念的无数永垂不朽的先烈,有家溉老先生在内!

◆图: 长沙县白沙乡塘冲里郑家溉故居旧址

(本文录自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8月第一版《中国长沙·名寝与名人》,陈泽珲主编,陈先枢、梁小进撰稿,罗炯炯、陈览月等摄影。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3-29 02:29 , Processed in 0.09899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