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覃振墓

2010-5-10 21:0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37| 评论: 0|原作者: 陈泽珲 陈先枢 梁小进|来自: 名城长沙网

◆图: 覃振墓

覃振墓位于岳麓山青枫峡上方,1947年初夏自上海归葬于此。墓冢呈半圆形,以片石砌成,墓后正中竖花岗石墓碑。遵其遗愿,墓碑上仅刻楷书“覃公理鸣之墓”几字,未署任何官衔,表示他生前对官场的不满。无墓围,墓坪宽敞,占地约100平方米

1988 年,覃振墓公布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1996 年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国民党元老覃振

◆图: 覃振

覃振(18871947),原名道让,字理鸣,一字竞存,清常德府桃源县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入县漳江书院,三十年留学日本弘文学院。次年参加同盟会,任评议员。三十四年回国参加革命,后在长沙被捕。191110 月长沙起义后被释。任湘桂联军督战队队长,后选为临时参议员。“二次革命”时,与蒋翊武策划讨袁,败后去日本。1914 年加入中华革命党,任湘支部长。后参与护法运动,1924年支持孙中山改组国民党,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次年参加西山会议。1927 年后历任南京政府立法院副院长等职。抗日战争中,积极主张抗日,支持共产党抗日方针,抗战胜利后,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1947 年病逝于上海。

 

学生时代的覃振

清光绪十六年(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举国骚然。其时,覃振年仅15岁,但富有爱国思想,目击时艰,热血沸腾,常就广场演讲清廷辱国,联军蹂躏北京,同胞受害情事,声泪俱下,闻者莫不动容。有杨吉阶者,见而异之,趋与语,甚相投。杨为当地哥老会首领,声闻遐迩,党徒颇众。覃振从此与他结为知交, 其后秘密进出于长江上游一带,毫无阻碍。

次年, 覃振入桃源县漳江书院,结识同乡宋教仁、胡瑛,三人志同道合,相交莫逆,又密结同学多人,被誉为“桃源三杰”。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入常德中学堂。时黄兴在长沙组织华兴会,密谋义举,以宋教仁与覃振为西路负责人。一天,常德朗江书院附设小学和图书馆开幕,官绅咸集西路师范,各校学生参加者千余人。覃振于官绅致辞之后,从人丛中登台演讲,驳斥巨绅忠君爱国之说,发挥救国必须革命之论,慷慨激昂,官绅惊骇失色。武陵县令廖某以覃振为不良学生,鼓动造反,要捉拿他。常德知府兼湘西学务总办朱其懿予以优容,仅以开除学籍了事。覃振离校前夕,书写《死里求生》一文,阐述革命理论,由同学分抄遍贴通衢,观者甚众,一时轰动全城。清政府下令逮捕。朱资助覃振,改名郭谦之,东渡日本,入宏文学院。

 

狱中岁月

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长沙、善化学界将爱国志士陈天华、姚宏业灵柩运回湖南安葬。其时,覃振已加入同盟会,也已回国,乃与禹之谟、宁调元等首倡公葬于岳麓山,以彰义烈,与顽固派绅士斗争甚烈。省城官府左袒顽固派,压制学界。覃振与禹之谟等奔走呼号,誓不屈服,遂招清吏之忌。之谟被捕,不久被绞杀于靖州。覃振再次东渡日本,得免于难。

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覃振潜回上海,拟联合党人于长江中下游举事。清吏早悉其谋,缇骑密布,当覃振于午夜到达长沙时,即在连升客栈被捕。臬司鞫讯时,诸刑罗列, 逼供同党,以期一网打尽。覃振滔滔抗辩,泰然自若。学务处提调张鹤龄同情覃振,力为斡旋,结果判覃监禁终身, 囚于长沙监狱。

覃振在狱中,除吟咏自遣外,辄以革命大义向同监犯人宣传,受其感化者甚多。狱卒见覃振是一文弱书生,亦表同情,覃振亲属来探监,给以方便。覃振在长沙狱中与外界联络,日久渐为省吏所闻,屡施搜查、提讯,终未获得佐证,遂解桃源县监狱继续关押。桃源为覃振故里,情况熟悉。革命党人刘复基、蒋翊武及常德学生来探视者络绎不绝。覃振虽身在牢狱,对外间革命活动,仍嘹如指掌。其妻带着不满三岁女儿在县模范小学教书,苦度岁月,经常出入监狱,兼负联络情报之责。覃振狱中曾赋七律一首,诗云:

十五离家仗剑游,雄心辜负少年头。

误来古洞避秦劫,忍向新亭泣楚囚。

壮志未酬海国梦,伤时感旧故园秋。

渔樵莫话当年事,山自青青水自流。

◆图: 1933年覃振与第二任妻子梅鹤修及其子女合影

◆图: 1947 年春覃振与周震鳞(左) 摄于上海。周震鳞(1875-1964),字道腴,清长沙府宁乡县人,同盟会员,参加辛亥长沙起义,1949 年响应湖南和平起义。

 

反袁斗争

1911 10 10 日武昌起义,各省相继响应。同月湖南光复,覃振获自由。1912 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覃振任临时参议院议员。南北和议成,袁世凯接任临时大总统,企图用武力消灭南方各省革命力量。当时国会已成立,覃振为众议院议员,对袁之倒行逆施,颇多抨击。袁对他多方笼络,但他不为所动。

1912 5 月,宋教仁出任北京政府农林总长。8 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宋代理理事长,抵制袁世凯的篡权阴谋和专制独裁。次年3月,宋教仁被刺。其时覃振住北京苏州胡同。一天傍晚,突然被武装警察包围。是晚,覃振由田某陪同乘火车去天津租界友人家暂避,接受友人劝告乘轮东渡日本,继续开展反袁革命斗争。1914 年,孙中山在东京改组国民党为中华革命党,任覃振为湘支部长。他积极物色干部,陆续密派同志回湘活动。

1915 年,袁氏窃国称帝。覃振在东京联络华侨及留日学生在神田青年会开会,发表宣言,声罪致讨。有一个叫蒋士立的人, 系袁派驻东京的坐探,携带巨金收买党人及学生中意志薄弱之辈。留日学生吴先梅于某日风雨之夕, 闯入蒋寓所行刺,连击三枪,蒋受重伤。当晚,日警出动缉凶。袁氏悬赏捉拿凶手。驻日公使陆宗舆亦奉令大肆搜捕中华革命党人。后侦悉吴是覃振的学生,认为系主谋。次日凌晨,日警将覃振捕去。覃振在日警厅,经受百般威逼侮辱,终以不得口供,于两月后获释出狱。

1915 12 月,云南举义讨袁, 覃振奉命主持湘省党务,与同志多人返沪,筹划进行。湘督汤芗铭为袁爪牙,性嗜杀,党人死于其手者颇多,覃振认为非诛锄此贼不可, 于是派廖湘芸、杨王鹏等返湘行事。后杨王鹏等率同志多人袭击督署,炸毙守兵数十人, 卒以众寡悬殊失败,死难者共二十余人。杨王鹏被俘,被割腹挖心而死。覃振闻耗,悲愤填膺,续派同志入湘,以图再举。在湖南人民驱汤运动的强大压力下,汤终于弃职宵遁。其时,中华革命党人分布省垣及各县者甚多。覃振奉中山先生命创立正谊社于长沙,并在各重要县设分支部;推龙璋为社长,自为其副;团结同志,推进党务。1917 年张勋复辟,覃振创办《明耻日刊》,鼓吹出师北伐,征讨张勋。

◆图: 宋子文贺覃振六十大寿诗手迹

 

晚年经历

1921 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覃振担任总统府参议兼法制委员。7月,孙中山由粤入桂督师北伐。覃振受托负责党务,先后派同志多人回湘宣传北伐。陈炯明叛变后,孙中山回到上海,痛感革命的失败,乃着手改组国民党。他指定同志若干人起草党章,覃振为指定起草人之一。1924 年,孙中山在广州召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覃振当选为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兼武汉执行部常务委员,负责指导湘鄂党务。

1928 年冬,覃振北上参加国民党三届中央执行委员扩大会议,协助阎锡山和冯玉祥反蒋。他曾亲赴陇海、平汉前线劳军,后以冯部韩复榘倒戈而遭失败。1932 年,覃振被选为立法院副院长,翌年被选为司法院副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覃振力主团结抗日。1938 9 15 日,由国共两党共同开办的“塘田战时讲学院”在湖南省武冈县塘田开学,覃振出任院长,吕振羽任副院长。塘田战时讲学院历时7个多月,培训两期共250 余名学员,为民族抗战事业输送了一批人才。抗战期间,覃振还曾任中苏文化协会湖南分会会长,后去重庆。1947 418日在上海因病逝世。

◆图: 覃振任院长的塘田战时讲学院(今无)

◆图: 塘田战时讲学院副院长吕振羽。吕振羽(1900-1980),湖南隆回人,历史学家,1936年加入共产党。

(本文录自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8月第一版《中国长沙·名寝与名人》,陈泽珲主编,陈先枢、梁小进撰稿,罗炯炯、陈览月等摄影。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4-30 14:40 , Processed in 0.09008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