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陈作新墓 陈作新墓位于岳麓山云麓宫下方,黄兴墓庐东南侧,1912 年葬此。墓坐西向东,占地 1983 年,陈作新墓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十日千秋”陈作新 陈作新(1885—1911),字振民,清长沙府浏阳县人。曾参加谭嗣同主持的南学会和唐才常组织的自立军。1903年入湖南弁目学堂学习,与陈宗海等翻印、散发《猛回头》、《警世锺》、《革命军》等读物,传播革命思想。1905 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后任新军炮兵营左队排长。不久调四十九标二营前队当排长。1909年兼任该标随营特别班和测绘班教官。1910年, 长沙发生抢米风潮,向管带进言乘机起义,被革职。武昌起义后, 在长沙召集新军中的革命分子开会, 策划与会党同时起义。10 月22 日与焦达峰领导新军占领长沙。湖南成立都督府时,被推为副都督。31 日, 新军管带梅馨发动兵变,与焦达峰同时遇害。 化险为夷 1905 年,陈作新在担任新军炮兵营左队排长期间,常与列兵生活在一起,他看到《民报》刊有重要文章,就滔滔不绝地向列兵宣讲。有一次,他在《猛回头》,《黄帝魂》等革命读物上亲笔题上“兵目须知”四字,在新军中秘密散发。管带刘玉堂发觉后, 即派炮兵督队官陈嘉猷查处。陈嘉猷却为人正直,有意维护,一面要陈作新销毁革命宣传品,以图了事;一面劝刘玉堂说:“此事一经正式揭露,牵涉必多,闹大了不可收拾,不如将陈作新调开,弭患于无形。”刘玉堂觉得他说的是实情,接受了这个意见,以陈作新不宜予炮兵工作为由, 调到四十九标二营前队当排长。 1910 年,长沙发生抢米风潮。陈作新认为这是发动起义的最好时机, 应该有所作为。一天,他看到管带陈强也加入了同盟会,便公开向他进言:“报告管带,机会到了,我们拥护管带! ”胆小怕事的陈强担心生事闯祸,累及自己一家,立即装腔作势地喊道:“护兵! 陈排长喝醉了酒,赶快送他回去!”不久,陈作新就被革职。 经过这两次风险之后,陈作新并不气馁,仍然坚持革命。后来他寄居在长沙寿星街培元桥李安国、李藩国兄弟家中,以教书授课为掩护,成立了一个革命团体积健社,团结新军中的革命分子,继续开展革命活动。 持久之计 ◆图: 陈作新 长沙起义 ◆图: 策划长沙起义的地点———太平街贾太傅故宅(老照片) 1911 年夏, 同盟会部分领导人鉴于多年来在东南沿海发动的武装起义接连失败,作出了将战略重点转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决策,于是在这年的 当晚,革命党人与省会各界人士在咨议局举行会议, 讨论成立革命政府问题。陈作新提议由焦达峰担任湖南军政府都督, 自己出任副都督, 经过反复讨论,最后按照陈作新的提议,公推焦达峰为都督,陈作新为副都督。次日,焦达峰与陈作新在原清朝巡抚衙门就任中华民国湖南军政府正、副都督。 ◆图: 被长沙起义新军处斩的巡防营统领黄忠浩。黄忠浩(1859-1911),字泽生,湖南黔阳人,长沙湘水校经堂肄业。1910 年任四川提督, 次年回湘,湖南巡抚余诚格召充湘省中路防营统领。 “十日千秋” 湖南革命党人率先响应武昌起义,推翻清王朝在湖南的统治,成立了革命的军政府。但在当时,全国多数省区还没有独立,正在与清朝封建统治进行激烈的斗争,因此陈作新把主要精力用于组织湘军援鄂和援赣。他和焦达峰几天之内招兵60000 余人,编成4 镇陆军。10 月28 日,首批援鄂军1700 多人由王隆中率领自长沙大西门码头乘船出发,誓师出征,焦达峰、陈作新亲至湘江河岸欢送。同时,陈作新又和焦达峰组织第三镇统制易堂龄整军援赣。 正当陈作新积极组织湘军援赣的时候,一个以留日士官生为主体的军官集团却在阴谋制造流血事件。对于这一情况,早在援鄂新军出发时,就有人向陈作新建议,酌留部队以警卫家乡。他不以为然地说:“吾族奴于鞑虏垂三百年,今日复见汉官威仪,如家人聚首耳,尚何戒备之有?”他还劝告焦达峰:“吾辈志在推翻专制,今湖南虽反正,而南北各省多在虏尘之中,公其请师援鄂,我则伐赣,何必与若辈争此鸡肋之食,使之局促不安乎!”表现出他大公无私的豁达胸怀。原五十二标二营管带梅馨等一见有机可乘,设下陷阱,导演了一场反革命军事政变。 ◆图:湖南辛亥义军占领长沙城 焦、陈遇难后,湖南各界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大门两侧,悬挂着“三湘二杰,十日千秋”的挽联,表达了人们对两位烈士无比崇敬的心情。1912 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不久,即追赠陈作新为上将,并将其遗体归葬于长沙岳麓山。 (本文录自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中国长沙·名寝与名人》,陈泽珲主编,陈先枢、梁小进撰稿,罗炯炯、陈览月等摄影。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4-30 14:01 , Processed in 0.08786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