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何南熏墓 何南熏墓位于宁乡县沙田乡杓子冲右山嘴上,依山而建,气势雄伟。从平畴至墓室筑有三级青石块砌成的护坡,高二三十米, 陡峭苍劲。谒墓之路是护坡旁的一条羊肠小道,苍天古树掩映左右。墓冢平顶,墓前有石阶五级,拜台一方,墓后立汉白玉石碑,上刻“陆军少将何公南熏之墓”。碑上方另有石横匾,上刻孙文亲题“为国捐躯”四大字和直书“南熏司令千古”六小字。墓碑上方及两侧石壁上有十多幅浮雕。墓两旁各立石人2 尊、石马l 尊、石狮l尊。墓联石刻: 顽廉懦立; 志决身歼。 ◆图: 何南熏墓前石人、石马 2005 年,何南熏墓公布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 孙中山的侍卫长何南熏 何南熏(1875-1922),又名梓林、梓八,清长沙府宁乡县人。少家贫,学中医谋生。后去福建,入武备学堂,宣统三年(1911 年)四月加入同盟会,参加福建光复之役。1917 年赴粤,任孙中山大元帅府侍卫官,参加援闽、讨桂诸役,任团长、旅长。1922年陈炯明叛变,何奉命讨逆,不幸牺牲。 参加福州起义 ◆图:孙中山与其卫队成员合影,坐于孙中山右侧者为何南熏。 何南熏出生于宁乡县杓子冲(今沙田乡长冲村)一个贫寒的家庭,学中医谋生。清光绪三十年(1904 年),他与何叔衡、姜梦周、谢觉哉、王凌波、夏果雅结为盟兄弟。他为人仗义,敢作敢为,曾黑夜持斧闯入何氏祠堂,救出一名将被沉潭的穷人。一次,他在王姓财主家医病,一乞丐为自卫打伤王家恶犬,遭王拳打脚踢。何气愤不平,即向王猛击一拳,急携乞丐而去。 何南熏恐遭王报复,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被迫离乡远走,沿途行医谋生。经江西转入福建时,遇驻闽湘军水师老管带张树臣,被其收留。张女祝华右臂生疖,久治无效,何南熏为之医治得以速愈。张树臣对何更加器重,遂于三十年(1908 年)推荐其入福州武备学堂学习,一年后转桃园岭军医学堂。宣统二年(1910 年)冬毕业后,派入驻闽粤军许崇智部任军医,随后与张祝华结婚。 宣统三年(1911 年)四月,何南熏加人同盟会,在新军内开展反清革命活动。武昌起义爆发后,清福建水师提督孙道仁在同盟会员彭寿松策动下,于厦门举兵响应。两天后,许崇智在福州发动起义,何南熏参加了敢死队。他冲锋在前,直捣总督府,生擒清福州将军朴寿,就地处死。福建光复后,获“云麾勋章”。 ◆图: 何南熏的盟兄弟何叔衡。何叔衡(1875-1935),清末秀才,中共一大代表。 ◆图: 长沙市松桂园惜字公庄何南熏公馆(今无) ◆图:何南熏墓风水 追随孙中山 1913 年“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重赏通缉许崇智,何南熏与许崇智等从福州出走。1914 年,何在上海由万云陔介绍,加入中华革命党。1916 年春,反袁志士张祖汉遭杀害,何南熏化装成和尚,冒着生命危险收殓遗体,扶柩回湘,自己则寄居湘阴县岳父家,以行医为生。 其时毛泽东、何叔衡在湘开展革命活动,何南熏多次汇款支援, 并将其妻准备购房的1000 银元移做革命经费。12月4 日,孙中山抵桂林成立北伐军大本营后,回师广东。在此期间,何南熏两次引见中国共产党代表何叔衡、施洋会晤孙中山,商谈国共合作事宜。 “为国捐躯” ◆图: 何南熏墓碑额“为国捐躯”的题写者孙中山。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广东香山人,1905年组织成立同盟会,任总理,创立“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辛亥革命后推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图: 何南熏追悼会的主持者许崇智。许崇智(1886-1965), 广州人,1911 年参加福州起义,1912 年任陆军第十四师师长,1917 年任护法军政府大元帅府参军长。 ◆图: 何南熏奉命平叛的对象陈炯明。陈炯明(1875-1933),字竞存,广东海丰人,同盟会员,民国建立后任广东省省长兼粤军总司令,1922年发动叛乱。 (本文录自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中国长沙·名寝与名人》,陈泽珲主编,陈先枢、梁小进撰稿,罗炯炯、陈览月等摄影。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4-30 14:18 , Processed in 0.09290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