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湘剧艺术大师徐绍清和彭俐侬

2010-2-4 19:2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084| 评论: 0|原作者: 陈泽珲|陈先枢|龚智强|陈览月|来自: 名城长沙网

195210月,湘剧高腔《琵琶上路》晋京参加全国第一届观摩会演,在怀仁堂作了首次演出。湘剧大师徐绍清饰演慷慨好义的张广才,著名演员彭俐侬饰孝顺多情的赵五娘,两人声情并茂,配合极佳,获得很大的成功。当时,毛泽东兴致勃勃地观看了这出来自家乡的传统戏,两位演员的出色表演也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谢幕后毛泽东兴致勃勃地接见了两位湘剧演员。1956年湖南省湘剧团再次晋京,在怀仁堂演出了传统戏《六郎斩子》,毛泽东又一次接见了徐绍清和彭俐侬。

徐绍清(1904-1969),长沙府浏阳县全吉乡(今龙伏镇)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徐绍清出生于浏阳县城一个鞭炮工人之家,10岁在县城澄中高小毕业,由家族资助,入长沙妙高峰中学,一年后辍学,在一百货店当学徒。14岁到金刚镇三元宫“老案堂”戏班学唱湘剧,先后从师彭申贤、暨镇保。经过三年历练,凭着他宏亮宽厚的嗓子,习唱须生行当,融唱、做、念、舞于一身,发展了“大靠须生”唱、打并重的演唱艺术,并逐步形成他自己的风格、流派,受观众喜爱。

抗日战争时,徐绍清参加了由田汉组织的“湘剧抗敌宣传队”,担任第二队队长,带领演艺人员艰苦跋涉,巡回在湘、黔界各地农村、集市,上演出爱国锄奸为题材的《江汉渔歌》,并自编自演《骂汉奸》等剧目,激发群众抗日热情。长沙沦陷后,他辗转流亡到桂林,又组织“岳云湘剧团”,演出新编历史剧《史可法》等戏,继续开展抗日宣传,并参加了欧阳予倩、田汉等节术家组织的西南戏曲展活动。

1951年,他毅然参军,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二兵图政治部所属的“洞庭湘剧团”。不久,奔赴朝鲜前线,随中国慰问团不顾危险、不怕艰苦,深入前沿阵地为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演唱。

在新社会,他的才艺表演得到充分的发挥,塑造了很多各具性格的舞台人物形象,深受人民爱戴。1952年,北京举行全国戏曲会演,徐绍清扮演须生张广才,把一个救贫仗义、爱憎分明的老者演得活灵活现,动情处让人声泪俱下,有“活广才”之誉;演唱的《琵琶上路》,获表演金奖,轰动京城。接着该剧唱片应世,传唱全国,从此名扬天下。

徐绍清于1956年随湘剧团到京、津、沪等十二大城市巡回演出,他演的《广才扫松》、《潘葛思妻》,是各地观众必然点唱的两个节目。上海人民美出版社专为此剧编印出版了连环画册。他还主演了湘剧艺术片《拜月记》、《生死牌》,均被拍摄为电影在全国放映。在《春雷》、《山花颂》等现代戏中,他又塑了新的艺术形象。

徐绍清精于湘剧高腔曲牌,曾与李允恭合作,合编了《长沙湘剧高腔变化初探》一书,记录了高腔原曲,保存湘剧音乐传统,成为湘剧艺术的一部重要著作。他写的《我学湘戏》是一篇难得的戏史资料。

由于他在戏曲事业上的成就,被推选为湖南省湘剧院副院长,湖南省戏剧协会副主席、中国剧协会员、全国政协第二届委员。

1957年他被错划为右派,但他仍忠于艺术,专事戏剧研究。在“文革”浩劫中,再次蒙冤,受尽非人的屈辱,田汉为其鸣不平,赠诗曰:

世间能有几广才,长安古道听歌来。

心如烈火怀如炽,应有新声上舞台。

19693月徐绍清被迫害致死。终年65岁。1978年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彭俐侬(1930-1984),长沙人。彭俐侬出生在长沙市一个清寒的湘剧艺人的家里。她的父亲彭菊生是湘剧的名琴师,凭着一把胡琴,拉扯着七口之家,过着艰辛的生活。

1942年秋天,12岁的彭俐侬在桂林参加了由田汉领导的中兴湘剧团,投入了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兴湘剧团是在极其艰苦情况下组建的,总共只有18名艺人,田汉只得挑选演员最少的传统戏《会缘桥》进行改编、排练,但还是差一名颇为重要的丫环春香无人扮演,怎么办呢?田汉早就注意到了彭俐侬,曾有意将她送往孩子剧团。于是田汉便向俐侬的父亲提议:“让俐侬正式学戏吧!”从此,彭俐侬走上了戏曲艺术的道路,有幸的是,她一从艺,就受到戏剧大师田汉的教导、熏陶,所排演的都是田汉、欧阳予倩创作的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优秀剧目,如《江汉渔歌》、《双忠记》、《梁红玉》等,这对她后来的艺术道路和艺术成就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

彭俐侬在正式学戏后的8年里,靠着父亲的家传和父亲挚友萧金祥先生的教导,她发奋学戏,苦练功夫,不仅把湘剧挑梁量角应会的戏都学了,掌握了数百支高腔,低牌子曲牌,而且在父亲的帮助下,对湘剧高腔的唱法,开始了艺术上的革新尝试。

1952年,在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大会上,她与前辈艺术家徐绍清合作演出的湘剧高腔《琵琶上路》,受到大会的高度评价。22岁的彭俐侬,获得全国二等演员奖。就在她获奖的那个晚上,毛泽东主席在怀仁堂观看了她的演出。1956年,彭俐侬出席了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在怀仁堂里,又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彭俐侬擅长青衣,兼工花旦,22岁就已名振三湘,具有全国影响了。她勤于艺事,出色地塑造了赵五娘、王瑞兰、白素贞、柳迎春、百花公主、黄秀兰、岳乡英以及潘亚雄、江姐、石奶奶等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中国妇女形象,莫不扣人心弦。她主演的《拜月记》拍成了戏曲艺术片,使湘剧第一次登上银幕。尤为可贵的是,彭俐侬一直坚持湘剧艺术的推陈出新,她的得意学生左大玢、陈爱珠说:“老师是个革新派!”凡她演过的戏,无论唱腔上、表演上都凝聚着她革新的心血。她改革了旦角高腔的传统唱法。用真假嗓相揉和,克服一味只求高尖声喊,以致字不清,腔不美的唱法,追求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因此,她的高腔,唱来如行云流水,又似“大珠小珠落玉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流派,同行与观众有“彭俐侬的高腔”之誉。

彭俐侬排演任何一个新戏,都是坚持从人物性格出发,自己先设计唱腔,然后请音乐工作者帮助提高。她在《断桥》剧中,为了表现白素贞会见许仙时又怨又恨的复杂感情,在父亲的帮助和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湘剧弹腔新板式“正南路三眼”。后来,在湘剧团体中广泛流传,并得到戏曲音乐界的承认和赏识。田汉有诗赞曰:

唱断铜琶侍上路,舞来白兔喜回书。

人情深入功夫到,挥洒歌坛意自如。

彭俐侬为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湘剧艺人接班人,耗尽了自己的心血。1959年,她在《生死牌》剧中,成功地塑造了黄秀兰的形象,接着要拍电影了。29岁的彭俐侬是完全可以拍电影的,然而她却让给17岁的学生左大玢,好让他们早日脱颖而出。另一位学生陈爱珠深有感慨地说:“老师为我们是作出了牺牲的。她30岁以后,就没有专为自己搞过什么戏,她排演的每一出新戏,演出三、五场后,就分别教给我和左大玢、颜燕雨、吴文仙这些学生了。如她排演的《武泽天》,演了几场之后就要我上,当我第一次演出《武则天》时,老师还扮演一个宫娥,为我配戏,为我壮胆。”

彭俐侬对舞台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上世纪80年代后她调到艺校当教师,成了一群十来岁女孩子的教师和母亲。她回到家里对丈夫说:“每天上课铃一响,这群小家伙就像雏乌一样,围绕我这只老鸟,张着小嘴儿唧唧喳喳地要吃,我就拼命地往他们嘴里灌呀!看到他们一天天有长进,我似乎得到了收获、安慰,感到生活得很有意义。”

1984年彭俐侬因患肺癌医治无效而逝世,年仅54岁。

(本图文录自五洲传播出版社20085月第一版《中国长沙·长沙民间艺术》,陈泽珲主编,陈先枢撰稿,龚智强、陈览月摄影。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5 16:01 , Processed in 0.09502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