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时务学堂故址

2010-2-3 22:0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903| 评论: 0|原作者: 谢建辉|陈先枢|陈览月|来自: 名城长沙网

 

◆梁启超题“时务学堂故址”

梁启超题“时务学堂故址”碑石位于三贵街原省文史研究馆名誉馆长陈云章先生公馆院内。此地原为时务学堂故址所在地,碑石系陈云章先生据梁启超的墨稿临刻而成。

 

◆时务学堂提调及部分教习合影。自左至右:叶觉迈、谭嗣同、王史、

欧榘甲、熊希龄、韩文举、唐才常、李维格

1897年维新运动其间,熊希龄等开明士绅倡议设立时务学堂,得到了湖南巡抚陈宝箴及谭嗣同、唐才常等维新派人士的全力支持。巡抚随即宣布“本年开办,择期开学”,并拟在北门外侯家垅兴建校舍。在校舍未建成之前租得小东街(今中山西路)刘权之旧邸权作校舍。18979月,时务学堂录取蔡锷等40名学生入学,熊希龄任学堂提调(校长),梁启超为中文总教习,韩文举、叶觉迈为中文分教习;李维格为西文总教习,王史为西文分教习;许奎垣为数学教习。翌年春,梁启超离湘后又增聘唐才常、欧榘甲为中文分教习。熊希龄亲题联云:

八星谈天,三带说地;

四宗异教,五族同仁。

 

◆时务学堂提调一校长一熊希龄

时务学堂招考学生面向全省,把名额分配到各州县。除第一批40名学生外,18983月举行第二次招生,取录学生55名。4月第三次招生,取录学生108名。学生分为内课生和外课生。内课生相当于正式学生,外课生相当于旁听生。这些学生中许多人成为杰出的政治人物或各个领域的栋梁之才。如蔡锷、林圭、李炳寰、唐才质、范源濂、杨树达、邓振声等等。时务学堂在梁启超、熊希龄等人的主持下,其办学性质、教学方式、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相对于旧式官学、书院教育来说都有革新。梁启超亲拟的《湖南时务学堂学约》所提出的办学宗旨具有与1日式封建教育完全不同的新内容。一是明确反对科举教育,强调“天下为己任”;二是摒弃官学、书院教育的专习时文,而要“通古今,达中外”,兼讲中西之学。

 

◆时务学堂中文总教习粱启超

时务学堂的功课定有详细章程,规定功课为“博通学”,即经学、诸子学和公理学,半年后在继续修博通学的基础上,选修一门“专门学”。专门学包括公法学、掌故学、格算学。教学方法“除上堂讲授外,最主要者为令诸生作札记,师长则批答而指导之,发还札记时,师生相与坐论”。据梁启超自己回忆,他每天授课4小时,还要批改学生课卷,每卷都写批语,常彻夜不眠,以至病倒。《时务学堂功课详细章程》规定:“凡札记册五日一缴,由院长批答发还学生。人设两册,缴此册时领回彼册。”学生作读书笔记,由教习批答,然后师生交流心得,是时务学堂最主要的教学方法。

1898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后,时务学堂改为求实书院,迁至落星田。1903年求实书院与岳麓书院合并为湖南高等学堂,成为湖南大学的前身。时务学堂停办后,房舍租予湘潭人言清华,办起了“泰豫旅馆”。1922年梁启超应湖南省长赵恒惕之邀来长讲学,并重游时务学堂故址。应泰豫旅馆言老板之请题写“时务学堂故址”。1938年泰豫旅馆毁于“文夕大火”,梁启超墨宝因早作转移,幸免于难,今藏岳麓书院。

(本图文录自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8月第一版《中国长沙·历史街巷寻踪》,谢建辉主编,陈先枢撰稿,陈览月摄影。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7 08:11 , Processed in 0.09800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