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益阳南县·地花鼓

2010-1-18 19:3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01| 评论: 0|原作者: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来自: 名城长沙网

南县,位于湖南省北隅,湘鄂两省边陲,县城内渠交错,湖塘密布,正是这水有泽国的风韵,构成了民间民俗文化生长和传承的独特的地理环境。独特的民间舞蹈——地花鼓,就是在这片文化沃土上衍生出来。南县“地花鼓”起源于清代嘉庆三年(1796年),它从民间山歌、小调和劳动号子的基础上演化而来。以其朴实粗犷的动作、明快高亢的音乐、活泼自如的表演,浓郁的生活气息,独特的艺术风格,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南县“地花鼓”有“对子地花鼓”、“竹马地花鼓”、“围龙地花鼓”等多种表现形式。“对子地花鼓”,也称“单花鼓”,两男妆扮一旦一丑,按“十二月望郎”、“拖板凳”、“十月看姐”、“采茶”、“插花”、“扇子调”、“送财歌”的词意玩“套子“,转“窝子”,善长于用扇子和手帕表现人物物情绪与性格。“竹马地花鼓”是在“对子地花鼓”的基础上演变的一种表演形式,增加的主人公是位武士,手持马鞭,肩背或腰挎罩上各种颜色的布料或纸竹马,与地花鼓丑、旦穿插表演,有的还配有翻筋头的马夫,场面威武,表演细腻。“围龙地花鼓”旦、丑的表演程式较前两种形式略有不同,进门有“送财”,出门有“辞东”,以“戏珠”、“起井”、“盘柱”、“顶蝴蝶”、“睡罗汉”等套式或摆出“五谷丰登”字样,渲染喜庆和吉祥气氛。南县“地花鼓”经过了清代的启蒙期,解放前后的发展期和打倒“四人帮”后的鼎盛期。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使文化生态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南县“地花鼓”已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濒临断代失传,亟待抢救保护。

相关信息
所属地区: 湖南 · 益阳 · 南县
文化遗产名称:南县地花鼓
遗产编号:Ⅲ-9 
遗产类别:民间舞蹈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益阳市南县
遗产级别: 省 
联系方式: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25 07:57 , Processed in 0.09897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