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长沙书院文庙概述

2009-8-22 11:0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31| 评论: 0|原作者: 谢建辉|陈先枢|罗斯旦等|来自: 名城长沙网

长沙素有“潇湘洙泗”之称。“潇湘洙泗”一词出自北宋文学家王禹傅《潭州岳麓山书院记》:“谁谓潇湘,兹为洙泗;谁谓荆蛮,兹为邹鲁。”他把长沙与孔孟的家乡“洙泗”、“邹鲁”相提并论,是对古代长沙文教发达的高度赞誉。今日以什么来见证“潇湘洙泗”呢?那只能是留存至今的书院和文庙的遗迹。

书院是中国古代的教育机构,与官学并行,具有社会办学的性质。它起源于私人藏书和授徒,始于唐,盛于宋,发展至清代,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大大超过学堂,成为主要教育组织。宋代是长沙书院教育的鼎盛时期,创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976)的岳麓书院为宋代四大书院之首。北宋后期,潭州推行王安石的“三舍法”,岳麓书院与湘西书院、州学并称“潭州三学”,岳麓书院走上了官学化的道路。但它与地方官学在体制上还是有所区别,因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学术传统和学风。到南宋,岳麓书院成为湖湘学派的大本营。开启南宋理学与书院一体化的功臣是一批迁居潭州的优秀理学家。早在朱熹到岳麓书院讲学之前,胡安国、胡宏、张栻即在潭州创建并主持书院,研修和传播理学,形成中国最早的书院性学派,以至求学者座不能容,“饮马池水立涸”,盛况空前。

在岳麓书院的带动下,各地办书院蔚然成风。宋代有宁乡的灵峰书院、浏阳的文靖书院等。元代有宁乡的莱山书院、浏阳的南台书院,长沙县乔口的乔江书院、长沙县朗梨的东冈书院等。明代有善化的惜阴书院、藩府砀谷书院、浏阳的南山书屋、宁乡的玉山书院等。清代长沙著名的书院还有城南书院、求忠书院、校经书院、求实书院以及浏阳的文华书院、洞溪书院、狮山书院、围山书院,宁乡的云山书院、玉潭书院等。虽然这些书院有官办、官绅合办、民办、族办等不同规模等级的区别,但都以教学为主,一般具备讲学、藏书、供祀等基本功能和师生生活、学习、游息的必要设施,形成一定的形制。

书院建筑讲求风景环境的选址,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寓教化于游息之中是书院建筑的突出特色。所以书院建设重视对其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营造;运用楼、阁、亭、台、桥、塔、墙、坊等建筑,加强与外部环境间的组织,构成一定区域的文化特色和标志特征。如岳麓书院八景、城南书院十景、玉潭书院六景、云山书院八景、文华书院十景等等,无不充分利用其自然环境特点,营造独特的意境。

书院建筑的造型表现出纯朴的长沙地方特色。高大坚实、起伏多峦的封火山墙,形成鲜明生动的天际线,与门廊、窗洞的点缀产生强烈的对比。内部庭院重叠,天井穿插,形成富于变化的空间层次,给人以幽深宁静的感受。布局特点体现其“礼乐相成”的思想,采取中轴对称,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的形式。中轴一般三四进,设置大门、讲堂、礼殿和书楼等。大型书院多达五六进,增设二门、文昌阁等建筑。讲堂一般三至五开间,面对庭院敞开,是书院讲学、会讲、宣教等重要活动的中心场所。书楼多设在书院后部,取其幽静。书院都设有礼殿、专祠,以供祀孔子和有关学派祖师,以及地方学者名流或建院有功之臣。生徒住宿的斋舍分布于中轴两侧,构成廊院,表现出主次、尊卑、内外有序。装修装饰不求华丽,但求庄重,尤其重视匾额、对联、碑刻等的配置。碑匾的内容多为院史、学规、箴言、警句以及名人碑记、诗文等。通过书法艺术的渲染,通过碑石与庭院的巧妙组合,构成书院装饰的独特手法,以显示其斯文之气。

见证“潇湘洙泗”历史的另一类古建筑是文庙。文庙为祭祀孔子的庙堂,同时又是各地官学学宫的所在。长沙的儒学教育,自汉代发轫,长盛不衰,因而长沙城建起了4座文庙。河东3座,分别是今西文庙坪、东文庙坪、北文庙坪所在,这3座文庙分属于3个学宫,即长沙府学宫、善化县学宫和长沙县学宫。这3座文庙除长沙府学宫尚存1座“道冠古今”石牌坊,善化县学宫残存一堵照墙外,所有建筑均毁于1938年“文夕大火”。另一座文庙在河西,是岳麓书院的附属建筑,得以保存至今。其他各县也建有文庙,以浏阳文庙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

文庙建筑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规制,基本格局为左庙右学,反映以左为尊的特点。平面布局为中轴对称纵深发展的多进院落,建筑形式采用官式做法,红墙黄瓦,是除皇家建筑之外仅有允许采取此色彩的特殊建筑类型。选址在城市中心,以突出其显赫地位,这与书院选址在风景优美的市郊是不同的。

文庙整体建筑群大体可分前导部分、主体部分和后部及附属建筑。前导部分有照墙、泮池、棂星门等。从今存岳麓书院文庙可见,在照壁两侧辟有“礼门”、“义路”,石牌坊门出入,围成前院。文庙设泮池表示是官方设立的学宫,意为“半天子之学”。泮池多为半圆形水池,设于院中。长沙市芙蓉区街名化龙池的来历就源于善化县学宫的泮池。棂星门源于古时帝王祭天先祭灵星,以示祭孔规格之高如同祭天。其形式一般为四柱三间三层的石构门坊,雕饰龙兽,立于池北大成门前,成为文庙的主要标志。

文庙的主体部分是大成门、大成殿及两庑组成的庭院。大成门及两庑多为硬山式建筑,突出两侧的封火山墙。大成殿是祭祀孔子的殿堂,为宫殿式建筑,一般是当地最高级别的建筑。孟子日“孔子之谓集大成”,宋徽宗“诏明文宣王殿日大成”。浏阳文庙大成殿为五间重檐歇山顶,黄色瓷瓦,檐下施卷棚。大成殿内供奉孔子塑像或画像,两旁分列孔子著名弟子和儒家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有所谓“四配”、“十二哲”。

文庙的后部有崇圣祠,在大成殿后,规制形制仅次于大成殿。崇圣祠供祀孔子的五代先祖。其他附属建筑有乡贤祠、名宦祠、钟鼓亭、魁星楼、文昌宫、奎文阁或尊经阁等。但不强求一致,而因规模大小、条件不同作相应配置,有所取舍。

长沙最高一级的学宫为长沙府学宫。长沙府学宫的前身为建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的潭州州学。元代改名天临路学,明代改为长沙府学。历代增修,未曾中断。它最后一次大修在清同治五年(1866),由湖南巡抚李瀚章主持。从清光绪《善化县志》“长沙府学宫图”可窥视为当时学宫的恢宏。正殿五进,依次为棂星门、大成殿、御碑亭、崇圣祠和尊经阁。西面为训导署、名宦祠、乡贤祠、射圃,东面为教授署、明伦堂、文昌阁、屈子祠等,东南角上高耸魁星楼,可俯瞰城墙内外。

(本文录自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8月第1版《中国长沙·长沙老建筑》,主编谢建辉,撰稿陈先枢,摄影罗斯旦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14 10:28 , Processed in 0.09698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