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长、望二县寺庙之井

2009-8-20 15:3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27| 评论: 0|原作者: 谢建辉|陈先枢|罗斯旦|来自: 名城长沙网

清泉

清泉位于长沙县跳马乡石门的歇马岭。泉旁有著名的清泉寺。

清泉寺原名龙头庵,后又称简公庙,距长沙城东南约18公里。传说三国时关云长追斩孽龙在此下马歇息。又传明代正德皇帝曾至此,御马住蹄。此乃“歇马岭”和“龙头庵”的由来。庵前厅为关圣殿,关公塑像供奉中央,周仓、关平两将军像立于两旁。庵正门嵌有对联:

龙潭月印;马岭云闲。

庵的后堂为观音殿,神座上悬“慈航普渡”四字大横匾,二十四诸天菩萨排列两旁。明代中期龙头庵更名清泉寺。清泉寺大殿联曰:

四面好山环古寺;一轮明月映清泉。

清泉寺有记载的住持是清代唯一大师。相传清同治十一年(1872)三月,坪塘石灰窑挑夫简仁惠来到清泉寺拜唯一大师为师,诚心修佛。同年七月简公坐在缸内死去。临死前曾请师傅在他死后把缸盖好,并云,一年后若未腐朽,吾即神去也。一年后,简公果然安坐缸内,栩栩如生。众传简公成神了,遂制成“木乃伊”,乡间俗称“肉身”,供于室,建立神位。拜者日众,越传越神,称其医治眼疾有奇验云云。同治十二年(1873),当地修善人士募捐重修“简公庙”。民国十三年(1924),民国二十四年(1935)又两次修葺。前厅对联为清著名书法家邹寿熙所书,横匾为“此谓不朽”。联云:

坐龙潭,饮清泉,普施甘露泽四海;

祜国泰,保庶民,匡扶社稷镇三湘。

庙左为食堂,每年七月二十三日简公忌日,该庙所辖37个团的赴席香主干人来此吃斋饭,场面壮观。食堂门挂“隆德慈善”匾,门联云:

涤虑洗心从善化;饮和食德记清泉。

 

甘露泉

位于长沙县跳马乡凤凰山观音寺内,深丈余,宽不盈尺,环以石栏,泉水甘纯,不盈不竭。清光绪《善化县志》载:

县东南嵩山观音寺内,寺旧无井。同治三年(1 864),枯旱兼疫,寺住持梦神指示处掘之,深及丈余,云气腾涌,顷如雾晦,甘泉随出,疫者、得泉即愈。井坐东墀,石栏环之,题曰甘露泉。

嵩山寺建于唐代,大殿三楹,方广数十丈,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寺前戏楼飞檐斗角,饰以浮雕。楼前生铁香炉一座,三足七层,上生桃树一株,高5尺,终年香火熏灸,而数十年生机不减,诚为奇物,惜于1941年毁于日寇之手。今寺改建为嵩山中学,古迹均已毁坏,惟甘露泉不竭不盈,依旧清洌如昔。

 

乌龙泉

乌龙泉位于望城县乌山堂坡乌龙庵。乌山东临湘江,西近宁乡,南瞻岳麓,北瞰城关,方圆约30公里。海拔180,是长沙市湘江之西的名山。乌龙庵坐北朝南,地处山腰,风景幽美,周围古木参天,后有顶峰倚靠,左右两峰相抱,前有壑涧奔流,终年水声潺潺。庵子坐向左边屋后檐下有一石井,深不过尺,宽约1,长约2,水清见底。既不见泉水涌出,也不见水之外流;惟井边石壁如刀削一般,青苔湿润,泉水珠滴。奇怪的是一人饮用无多余,祭祀时百余人饮用也不少,今泉井依然,为乌山八景之一“龙泉漱玉”。今人易伟《龙泉漱玉》诗云:

龙泉如镜洁如银,漱玉无瑕物象新。

涨不盈兮流不竭,千秋矢志但求真。

乌龙庵始建于明朝中叶,庙门对联:

乌转重华日;龙藏太古春。

乌龙庵原为佛教寺庵,后来增祀民间神祗。庙的东头是厨房、茶堂、庙祝卧房、雷大老爷殿,再而李公真人殿,再而周公祠。神龛前有对联:

真道每吟秋月淡;至言长咏碧波寒。

西头是正殿,上面有观音殿、佛殿、关圣殿。大厅下面墙中神龛里有二十四位诸天菩萨。每个高约尺许,形态各异。两边墙上嵌有328寸见方的大字,即乌山八景的名称。还有石人、石马、石狮等。庵内幽静,冬温夏凉,别有天地。

清乾隆间岳麓书院山长王文清曾题诗二首,其一云:

石梯危径几人过,引我寻高杖薜萝。日暮寒烟归寺院,天空宿雾恋山窝。

渴呼峰顶甘泉出,俯拾平原沃壤多。极目长沙秋色远,祝融吹叶下湘波。

 

虎溪蛇井

虎溪蛇井在望城县云盖山云盖寺。云盖山位于莲花镇石牛塘。清光绪《善化县志》云:“云盖山在县西南四十里,峰峦秀丽,望之如盖,一名灵盖山。”山有虎溪蛇井,宋人折彦质诗云:“昔年建立依蛇井,今日流通赖虎溪。”云盖山为旧时名胜之地,这里山水清幽,崖岫回互;旷野平畴,陇禾颖秀;露气烟浮,万籁俱寂,引来无数骚人墨客。唐末诗僧齐己咏《云盖山》诗云:

曾寻湘水东,古翠积秋浓。长老禅栖处,半天云盖峰。

闲床饶得石,杂树少如松。近有谁堪语,浏阳妙指踪。

云盖寺又名海会寺、海会禅院,唐代末年创建。传说建造此寺时,雾气环绕,似云雾覆盖一般,故名云盖寺。寺周地名都与此寺关联,如:前塔院,在寺前,是一所守护云盖寺僧人灵骨塔的庭院;窑窝岭,当年曾在此山窝中烧制砖瓦用于建寺;龙门坳,寺侧有口山泉,春夏溪水流经此处时,从山间奔泻而出,状若蛟龙出没;云盖垅,亦因云盖寺而名。

北宋初,临济宗杨岐派的创始人——杨岐方会禅师曾在这里开堂说法,后又卒于云盖寺,并建塔于此。据《五灯会元》记载:在杨岐方会禅师前后,云盖寺曾历经九位禅宗僧人,他们是:云盖禅师、志元禅师、智罕禅师、景禅师、证觉禅师、志顒禅师、继鹏禅师、守智禅师、智本禅师、都是唐末至北宋年间的高僧。其中,继鹏留有“高不在绝顶,富不在福严.乐不在天堂,苦不在地狱”的法语。

(本文录自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6月第1版《中国长沙·长沙井文化》,谢建辉/主编,陈先枢/撰稿,罗斯旦/摄影。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2 07:45 , Processed in 0.09481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