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国长沙•长沙井文化》序

2009-8-20 14:0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98| 评论: 0|原作者: 谢建辉|来自: 名城长沙网

井,一个象形写实、朴实无华的汉字,平地凿凹,滋养了生灵,滋养了城市,也滋养了一种文化。长沙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伴水而生,因水而灵,与井的联系千丝万缕。

长沙自古多井。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旧城改造大规模铺开和高层建筑要求的深基础施工日益增多,使许多深埋地下的古井重见天日。长沙古井数量巨大,密集成群,出土文物价值高,尤其是五一广场城中心地区走马楼地带,数处古井连续出土数以万计的西汉、东汉和三国系列纪年简牍,震惊世界考古学界。据不完全统计,在这小小8万余平方米的范围内,自1998年至2004年底,清理发掘古井已达500余口,加上未被清理、揭示的古井,估计共有六七百口。据此推测,古城中心每百平方米就有古井12口,自战国、西汉到魏晋、唐宋、元明清都有,越靠近广场中心,战国和汉代的井就越多。这里蕴藏着古城长沙无数的文化秘密和信息,长沙历史文化名城的份量因此更加厚重,底蕴因此更加深沉。

1950年,长沙城内尚有公私水井3446口,大部分仍在使用。在城市现代化的浪潮中,一方面,作为实物形态的井,迅速退出了城市的舞台,成了一种“古董”。据初步调查,目前长沙城区共存水井94口,其中已填塞、干涸但井台遗迹尚存者37口,井水尚好但废弃不用者3l口,仍在使用者26口。另一方面,作为历史遗存的井,和其他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一样,日益突显出难以抵挡的文化魅力和无以替代的文化价值。实用井的退出,是进步,是必然,但它却以另一种形态根深蒂固地存在于街巷地名、掌故传说、典籍文献和诗词歌赋中,赋予了种种说法,关乎岁时风习,关乎象征寓意,关乎心理寄托。总之,超越“形而下”,关乎“形而上”,是精神的,是文化的。即使藏于深山古刹中的名泉古井,更多的也是一种文化存在了。因此,井是一种历史之眼、文化之心,善待它、研究它、保护它、利用它,善莫大焉,功莫大焉。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历史文化名城长沙,之所以令人神往,是因有其独具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由这一积淀而形成的个性特色。长沙文化特色的形成,肇源于城市的地缘和环境,浓缩了城市的历史和传统,影响着城市的现实和未来,其问就是历史文化遗存不断沉积结晶的过程。历史文化资源是长沙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现,是长沙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也是长沙成为历史文化名城最独特的文化优势。长沙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中,就包括井。井文化是长沙文化特征的显著标识之一。漫步岳麓书院濯缨池,仿佛听到屈原“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的歌吟;端详贾谊故居长怀井,仿佛听到杜甫“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的感叹。这“井”不正是长沙“屈贾之乡”的文化符号吗?孙思邈与洗药井、欧阳询与洗笔泉、陶侃与太尉井、易祓与状元井,直至毛泽东与城南古井,名人名井浓缩的是长沙“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文化精神。

井名与地名也使长沙的井作为文化得以记载和沉淀。井名有的对井作粗笔勾勒,如高井、青石井;有的刻画井的细节和特质,如平地一声雷、泉嘶井、螃蟹井;有的赞美水的清洌,如甘露井、玉泉、清泉;有的描绘井的环境,如桂花井、桃花井;有的寓含美丽的传说故事,如白鹤泉、鸳鸯井、化龙池;有的以名人为名,如贾谊井、太尉井、黄香井;有的为祈福倡义,如聚福井、遐龄井、尚德井、思源井;有的干脆以姓氏为名,如彭家井、陈家井、洪家井。街道以井为名,突出了井在城市中的地位。据上世纪80年代初地名普查统计,长沙城区以井为名的地名72个,农村以井为名的地名208个。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许多井不复存在了,却留下了抹之不去的地名,如水风井、丰泉古井、明月池等等。这名称仿佛是一种文化的守候、文化的怀旧、文化的慰籍。井名与地名成了一组文化符号,寄寓的是一种民俗心理,浇灌的是一种民俗文化,井也就成了长沙的一道民俗文化景观了。

名井又是长沙名胜的一一张诱人的“名片”。白沙井把长沙井文化的魅力展示到了极致,它不仅是长沙文化旅游的品牌,还是长沙城市形象的代表,体现了巨大的社会经济价值。岳麓山名泉、赐闲湖古井、灰汤温泉,这些都是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名人与名井、名胜与名井、井的掌故、井的传说、井的考古发现,这些都是旅游作为“体验经济”、“注意力经济”吸引人们眼球的重要元素。正如朋友祖垣所说,要努力挖掘它、完善它,以此提升长沙的城市品位和文化功能。《长沙井文化》为此作了初步的尝试。

长沙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背街小巷也在迅速改造提质,保护好古井成了当务之急。要开展占井普查,挂牌保护现存古井,要有规划控制,要有法规保护。在背街小巷改造提质过程中抢救、疏浚一批具有人文历史价值的残存古井,辟为小型景观,是提升街巷文化品位的有益之举。要保护地下水源,强化地面污水处理,绿化城市,保持水土,抓好基建地质勘探,控制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保持地下泉脉畅通。如此,就能让名泉古井永远滋润我们的家园。

井字简单,井也很小,井文化也只是长沙历史文化大系统里的一个小单元。它虽然“小”,但与“大”相通联,“井口”也就成了“窗口”。以“井口”之深邃,以“窗口”之灵透,便可获大视野。推而广之,老宅、老街、老桥,审视一切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均应如此。

(本文录自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6月第1版《中国长沙·长沙井文化》,谢建辉/主编,陈先枢/撰稿,罗斯旦/摄影。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5 04:24 , Processed in 0.09797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