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革命胜地

2009-7-30 16:2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00| 评论: 0|原作者: 陈泽珲|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湖南省第一师范  位于长沙市天心区书院路妙高峰下,前身为湖南师范馆、中路师范学堂。始创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宣统三年(1911)校址迁建于长沙书院坪城南书院遗址后,名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著名教育家孔昭绶、杨昌济、徐特立、黎锦熙等曾在此任教。1913年春至1918年夏,毛泽东在该校第八班学习。毛泽东在学习期间曾引用明代学者胡居仁之联语,书写一联,以作座右铭,联云: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最无益,只怕一日暴十日寒。

1920年秋至1921年冬,学校先后聘任毛泽东为附属小学主事、师范部国语教员。这一时期,毛泽东已秘密从事创建中国共产党和组建中共湘区委员会的工作。此外,何叔衡、蔡和森、李维汉、夏曦、萧三、任弼时、廖沫沙、周谷城等,先后在学校学习或工作。校舍仿日本青山师范(今东芸大学)建筑风格,砖木结构,坐东朝西,由师范部和附属小学部两大建筑群组成,平房与二层楼房有机结合,栋与栋之间或由走廊,或由亭楼连接,形成四合院落。1938年毁于“文夕”大火。1966-1968年复建,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第八班教室、工人夜校、附小主事室、阅报室、君子亭等10处纪念点复原陈列,对外开放。1983年专辟有毛泽东青年时期革命活动陈列馆和校史陈列室,展品有毛泽东写的《讲堂录》笔记、《夜学日志》等文物照片,以及195012月毛泽东为学校题名“第一师范”和“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题词。

新民学会成立旧址  位于长沙市岳麓区溁湾镇刘家台子(今名周家台子)。建筑面积175平方米,房屋为木构架竹壁粉灰,小青瓦屋面,木板门和支撑窗。屋前围墙,辟槽门,门额“沩痴寄庐”,颇具湘中农舍特点。1918414日,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何叔衡、张昆弟、罗章龙、李维汉等14人在这里举行新民学会成立大会。确定学会宗旨是“砥砺品行,革新学术,改良人心风格”。“五四”运动期间,学会经常组织会员讨论国家大事和世界形势,研究俄国十月革命经验,积极投身“五四”爱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在思想上、组织上作了重要准备。旧址原为蔡和森19171920年在长沙租居之处所,已毁于战火。1986年按原貌复建并布置陈列,其偏东向另辟辅助陈列展馆。

湖南自修大学旧址  在长沙市中山东路原船山学社内,19218月,中共湖南地方组织的筹建人毛泽东、何叔衡、易礼容利用船山学社的房屋及经费开办了“湖南自修大学”。何叔衡题《湖南自修大学》联道出了建校的初衷,联曰:

汇人间群书博览者,何其好也;

集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乐乎。

李达为第一任校长,李维汉、夏明翰等曾在校自修并在其附设的补习学校任教。该校取古代书院及现代学校二者之长,以自修的方法,研究学术,造就人才。192311月,湖南省长赵恒惕借口“自修大学所倡学说不正,有关治安”,将其查封。旧址房舍始建于清光绪初年,是曾国藩祠的一部分,郭嵩焘曾在此建思贤讲舍,为单层三进四合院,坐北朝南,砖木结构。1938年毁于长沙“文夕”大火。1954年,在原址修复,复原陈设了毛泽东、何叔衡的卧室和湖南学生联合会办公室、自修大学图书馆。1964年对外开放。田汉《题船山学社》诗曰:

从来多难兆兴邦,一炉烧开百尺窗。

何止孤忠刘越石,姜斋而后又湘江。

诗中“刘越石”即晋代爱国名将刘琨,永嘉时坚守并州,招抚流亡,支撑危局达10年之久。“姜斋”即王船山,“湘江”指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门额“船山学社”四字系毛泽东手迹。

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  位于长沙市开福区清水塘路。19217月,毛泽东、何叔衡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回到长沙,积极开展建党、建团活动。同年1010日建立中共湖南支部。19225月前后,建立中共湘区委员会(湘区辖今湖南全省及江西萍乡地区),毛泽东任书记,何叔衡等为领导成员。毛泽东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教员身份租佃城郊清水塘22号房屋一栋,亦即区委机关所在地。毛泽东偕夫人杨开慧在此居住工作,其子毛岸英即诞生于此。刘少奇、李立三、李维汉等都曾来此开会、联络,开展湘区的革命活动。旧址系一栋坐落于大菜园中的青瓦平房,砖木结构,面积118.10平方米。坐北朝南,门开东壁,中间为堂屋,两侧为住房,共6间,前有围墙庭院,后有杂屋竹林。1951年几经维修,逐步复原室内陈设并对外开放。1969年复原周围环境。

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  初在长沙市东长街(今蔡锷中路)徐祠巷徐家祠堂,后迁寿星街2号。19371012月,中共中央先后派徐特立、高文华从延安来长沙,建立八路军驻湘通讯处。高文华任中共湖南省委工作委员会书记,徐特立为八路军少将参议、驻湘代表,王凌波为通讯处主任。19381027日,周恩来、叶剑英来湘指导工作,居寿星街2号。1938年长沙大火后,通讯处撤离长沙。徐祠巷旧址建于清末,为南方氏族祠堂格局建筑,砖木结构,坐北朝南,毁于1938年长沙大火。1975年复建徐祠巷通讯处部分房舍,占地约460平方米。陈设有八路军驻湘通讯处的有关历史文物、资料等。

中共湖南省工作委员会旧址  位于长沙市开福区熙宁街三角塘28号,是抗日战争胜利后湖南省地下党领导机关在长沙的秘密据点。省工委成立于194212月,抗战胜利后机关据点迁驻于此。省工委由书记周礼以及刘亚球、张春林、刘鼎等组成。周礼等曾在此居住工作。旧址系一栋板壁构成的两层楼房,坐西朝东,上下正房各两间,保存完整。

革命烈士纪念塔  1958年建于今东风路湖南烈士公园内,高58.7米,由2932块白玉石和花岗石砌成,雕栏刻柱,翠绿琉璃瓦塔顶,威武雄伟。整个建筑由纪念碑和奠堂两大部分组成。奠堂由86米长的石柱支撑。奠堂正面竖立着195112月安放的奠基纪念碑,上面刻着:“近百年来,特别是近三十年来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光荣牺牲的湖南人民英雄烈士们永垂不朽!”奠堂四周有陈列室。奠堂上面是38.7米高的塔楼,毛泽东亲书“湖南烈士公园纪念碑”九字,镌刻在20米高玉石上,金光闪耀。烈士塔后方建有仿宋代建筑的纪念亭,两阁分耸,长廓相接,碧瓦朱栏,雕梁画栋。烈士塔周围环绕着南岳黑松、喜马拉雅山雪松、南京金钱松和长沙罗汉松,丛绿簇拥,使烈士塔更显庄严。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  旧址为清代文华书院。文华书院位于浏阳市南文家市镇,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知县胡泰阶建,咸丰元年(1851)知县赵光裕增修。占地5000余平方米,中轴线上有过路亭、前门、讲堂、大成殿、状元桥、成德堂、山亭等,右为关帝庙、西斋、讲堂,左为文昌阁、东斋、魁星楼。因系文昌宫改建所致,建筑布局反映浓厚的供祀特点。大成殿为二层歇山顶阁楼式建筑,上层为藏书楼,于院落中心的高台之上,且为廓院,形成书院主体。左侧建筑以大小4个天井纵横毗连组合,与中轴空间形成强烈对比。大门前以两座亭式侧门夹峙着照壁形成的前导空间,别具一格。建筑装饰纹样细腻,讲堂檐下的挂落、文昌祠的  扇式屏墙尤有特色。1912年改为里仁学校,胡耀邦曾在此就读。

19279月,湘赣边秋收起义部队进攻中心城市失利后,毛泽东领导的各部队在文家市会师。919日,一团、三团到达文家市。毛泽东在里仁学校主持召开了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会议,决定放弃攻占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把部队行动计划由原定夺取长沙改为向湘南进军。翌日,毛泽东在会师大会上代表前敌委员会向全体起义战士作了动员,随后率部南进。1964年维修、复原前敌委员会会址、毛泽东等部队主要领导的卧室、战士住房及伙房、会师操坪等处。

(本文录自湖南地图出版社2009年版《山水洲城——长沙》,主编陈泽珲,撰稿陈先枢。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30 12:20 , Processed in 0.09436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