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沩水

2009-7-30 14:5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25| 评论: 0|原作者: 陈泽珲|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沩水因源出宁乡县西北沩山得名,有南、北两源。南源(主源)出扶王山西麓大托里,叫石板水;北源(旧志误为主源)出灯窝寨北麓大沙坪,两源会于黄材水库,东流经双凫铺转向东北,横穿25 个乡镇,至双江口镇的团湖村分左、右两支进入望城县境,注入湘江。宁乡籍清雍正进士、岳麓书院山长王文清回乡省亲时经沩水过双江口,作《双江口》诗二首:

家近双江口,双江古合流。溪光秋不断,岚气午方收。

市逐鱼盐利,人荒稼墙谋。少微星的的,十里到菟裘。

洞庭波万顷,此地买轻舟。沩水浮山市,湘江入浦流。

草生云梦雨,树老汉阳秋。回首乡村路,清溪绕十洲。

沩水全长144公里,宁乡县境长117.2公里。流域面积2430平方公里,宁乡县境2125平方公里。黄材水库以上为上游,水库至县城为中游,县城以下为下游。县城以下河床平均宽180米。上游小龙潭和黄材水库,建有水电站。小龙潭今辟为漂流胜地,漂流河道长5.6公里,落差近200米,两岸奇峰陡立,险峻无比。黄材以下,坡度平缓,河道弯曲多滩。共有大小支流99条,其中主要支流12条,以乌、楚二江为最大。

乌江为沩江最大支流,因临江有石如乌得名,有南、北两源。南源(主源)出湘乡市羚羊山北麓大乐乡吉家洞;北源出大田方乡立新村上元团,两源在灰汤乡杨柳湾汇合后向东北流,经11个乡镇,至龙凤山乡南太湖汇入沩江。南太湖今建成“南太湖生态休闲中心”。区内重峦叠嶂,苍松翠竹,鸟语花香。乌江碧澄如练,崖鹰湖清澈见底,石燕冲曲径通幽,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和淳朴厚重的农家土菜,吸引了大批游客。乌江全长66公里,县境长40公里。流域面积587平方公里,县境385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宽70米。河道弯曲多滩,河水宣泄不畅,常泛滥成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中下游30多公里河道裁弯取直,进行综合治理,已化害为利。共有大小支流68条,其较大者有双井水、石坝河、石潭水等。

楚江又名流沙河,为沩水第二大支流,有南、北两源。南源出花园乡西部,分南、北两支,北支出梅树坳,南支出洪家大山,两支在上流寺会合后叫石桥铺水;北源(主源)出龙田乡东南扇子排北麓之黄泥村,经田坪水库东流,古名直江,又叫砌江,南、北两源在景德观汇合,流经8个乡镇,至双凫铺镇双河口汇入沩水。全长48公里。流域面积412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宽80米。上游落差大,水土流失严重,中游河道不断淤积,有的地段河宽逾百米,河床高出两岸农田。共有大小支流21条。较大的有草冲河、白竹水、阳华江等。流沙河盛产瘦肉型良种畅猪,销港澳,供不应求。

沩水至南湾进入望城县西部边境,至石头口分为二支,北支经黎家围、孔家垅、荷叶围、西流港、十公渡、挖口子至靖港口入湘江。南支流经沱市又分为三,一支北行流入益家坝与出靖港干流汇合。中支绕杨柳围流经左家围子、六合围之间又分为二,一支旁四合围回转西行称西流港,又汇入出靖港干流;一支绕六合围、四合围之间东流,经黄沙港至梅树港,与南来之八曲河合流入湘江。其出沱市前的最南一支名沙河,至沱市东南又分为二,一东北行会于梅树港,一东南行绕白沙围、黄花岭至十婆桥会于八曲河。

纵观下游河道,曲折回环,流向紊乱,分流切割,交叉顶托,形成地表破碎、堤长险多局面。1957年冬,望城县人民委员会作出关于“整治沩水尾闾洪道及围垦团山湖的决定”,上堵石头口,下塞靖港和新康出口,从石头口至新康上首修筑大堤13.4公里,堵口11处,新辟河床驯沩水东泄。至三汊河口又截纳八曲河并流入湘江。望城境内河长18公里,河面宽150250米,枯水期航道水深0.5米。

沩水是古代宁乡交通运输的主要渠道。清乾嘉年间学者罗鉴龟《沩水舟行纪略》云:

沩水其流萦回,绕山曲折,舟行如游沼池,不见其出也。郁积蟠结,土膏肥美,素封之家,望衡对宇。宁地沃饶,足谷米、烟铁、薪炭诸货,贸迁有无,资其搬运,而安乡、益阳、湘乡之界宁者亦如之。故樯影上下如栉如墉,欸乃行歌,宵旦响答。

20世纪50年代中期,沩水仍可全线通航,至鸡子湾坝、太阳坝和沩丰坝建成后,航运受阻,沩水河上无复“樯影如栉”之旧观。

沩水流域蕴藏着发达的古代文明,特别是上游的炭河里、寨子山一带,屡屡出土精妙绝伦的商周青铜器,如四羊方尊、人面方鼎等,令人惊叹之余,留下千古待破之谜。沩水两岸名胜鳞集,如密印寺、识山楼、张南轩墓、云山书院、惠同桥等,均久负盛名。

密印寺 位于宁乡县沩山乡沩水河畔。见第一章“名山”沩山条。

炭河里商周青铜文化遗址 炭河里遗址位于宁乡县黄材镇西两公里处,在沩水和塅溪河合流处的河洲上。1973年考古发掘证明,这是一处商末周初的古文化遗址。出土遗物以夹砂红陶最多,其次是夹砂灰陶、泥质黑皮红陶,有较多的硬陶。器形有鼎、釜、盆、折肩瓮等。纹饰以方格纹、绳纹、篮纹为主。

最引人注目的是,在炭河里遗址周围1公里的直径距离内,曾多次出土商周时代的青铜器。遗址东20米处曾出土1件青铜兽面提梁卣,底和盖上有“癸”铭文,卣内满贮玉珠、玉管1172颗。在其北0.5公里的三亩地曾发现两个圆坑,一坑内出土1件云纹铜铙,光洁如同碧玉,另一坑内出土成百的白玉环、玦、鱼、兽和铜削。1970年在遗址东0.5公里左右的王家坟山发现“戈”卣1件,以夔凤纹为主要装饰。卣内有玦、环、兽等精致玉器320多件。

1959年在遗址北1公里寨子山腰出土兽面纹罍,内藏有224个青铜斧,大小一致,全是新铸,未见使用痕迹,而且形体小巧,高度仅6厘米左右,不像工具斧。根据《居后敦》铭文“货余一斧、舍余一斧”,以及《易·旅》中“得其资斧”等记载推断,资斧当为资金。可见“斧”曾具备货币的职能。东周铜币“布钱”上常铸有“(“钅”+“斤”)”字,大抵源于斧下的斤字。由此可认定宁乡青铜罍中贮藏的铜斧是一种称量货币。这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金属货币。

同年,又在寨子山下出土人面方鼎,上有铭文“禾大”二字。鼎高38.5厘米,四周装饰人面浮雕,造型魁伟。鼎上人面近方形,鼻梁尖削,硕大的耳部分张于两侧,扁大的嘴,突出的唇,高凸的颧骨,表情显得非常严肃。方鼎出土之初,碎为多块,被作为废铜处理。幸被文物工作者发现,从长沙市毛家桥废品仓库中抢救出来,作精心拼修,复原完美。这是中国目前唯一以4个人面像为主要装饰的商代青铜器,堪称稀世珍宝。

2001年夏季,黄材镇黄材村4名在沩水河中游泳的学生又无意中发现1件兽面纹铜瓿。这一西周早期的盛酒器具,通高62.5厘米,重55公斤,腹大口小,造型精美,纹饰独特,器型巨大,为国内罕见。

在炭河里遣址周围的月山铺、五里堆、枫木桥、老粮仓等地也屡屡出土精美绝伦商周的青铜器,世人称为“宁乡青铜器之谜”。早在1938年,农民姜景舒兄弟在月山铺转耳仑山腰挖获一件商代青铜四羊方尊。后几经转折,抗日战争中又在日机轰炸时受震坠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文物部门精心拼修,恢复了它的原来面目,今藏中国历史博物馆。该尊高达58.3厘米,呈方形,口向外敞,腹部鼓出,下有圈足,尊体主要由4只凸出的半身山羊构成,羊角弯曲,羊耳斜竖,形象逼真,富有强烈的立体感。全尊造型奇特,纹饰繁复,反映出当时高超的青铜铸造水平。

1959年,枫木桥船山村师古寨山顶,出土兽纹大铜铙5件,2件为象纹,2件为虎纹,1件为兽面纹。19836月月山公社龙泉大队茶园生产队又发现1件重220.75公斤的铜铙,是中国目前所见的商代最大铜铙。后来又出土铜铙近20件,比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还要早1000余年。这些铜铙组合起来,至今还能奏出清脆的乐曲。宁乡县出土的铜铙具有明显的地方特点,如形体高大厚重,甬部有旋,纹饰繁复,有特殊的兽面纹,多为虎、象、鱼等动物图纹,需置于座上仰击。这与北方铙形体很小,甬部无旋,纹饰简单,可手执而击等特征相比有明显的差别,因而可推断这些大铙可能是本地制造的。

西周青铜文化继承了商代的成果,并有所发展。据专家们研究分析,宁乡青铜器是移居湖南的古越人所造,是在新石器时代后期逐步形成起来的以“印纹硬陶”为特征的越文化的发展,体现着越人青铜文化的特色。湖南本土铸造的青铜器一般无铭文,有铭文的,一般为外来品。以此可以看出宁乡青铜器虽然往往反映出北方中原商周文化的影响,但其中也往往体现出很浓厚的地方特色。

易祓识山楼  识山楼为南宋嘉定八年(1215)易祓贬官返回故里宁乡巷子口时所筑,为易祓居住和读书之所。“识山”取苏东坡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意。楼在沩山之南,因而识沩山真面目。据易祓《识山楼记》记叙:

其下为读书堂,旁舍环列于其间,设花槛与楼相对。仆老矣,日游息于是。沩山在望,紫翠交错,若拱若揖,相为酬酢。山间以四时代谢,烟云变化,朝暮万状,不越指顾之顷,洞察秋毫之微,兹果山所特识者欤?系以诗曰:“山外如何便识山,白云出岫鸟知还。更看面目知端的,却在先生几格间。”

易祓(1156-1241),字山斋,一字彦章。天资聪颖,勤于求学。宋孝宗淳熙十二年(1185)殿试头名状元。历官礼部尚书、翰林院直学士,为孝宗、宁宗、理宗三朝重臣。曾以宁乡特产刀豆花进孝宗,使刀豆花驰名京师。宁宗时因主战而遭贬,59岁时返归故里。理宗时被重召入京,授朝议大夫,封宁乡开国男,食邑千户。诗词、散文均有名气,生平著述很多,有《周易总义》、《周礼总义》、《山斋词集》等。

易祓往京城应试,其妻萧氏仍居家乡,亦娴词章。易祓长久不归,其妻遂赋《一剪梅》以寄。词曰:

染泪修书寄彦章,贪却前廊,忘却回廊。

功名成遂不还乡,石做心肠,铁做心肠。

红日三竿未理妆,虚度韶光,瘦损容光。

相思何日得成双,羞对鸳鸯,懒绣鸳鸯。

萧氏一生只流传了这一首词,但历代谈词的重要著作,如《词品拾遗》、《词苑丛谈》等都收录了这首词,萧氏思夫之心情真意切,将满腹情思凝聚笔端,成为千古传咏的佳句。“相思何日得成双”,萧氏当年可能没有料到,易祓自29岁踏上仕途,直到59岁,宁宗降旨“去留自便”,他才告别官场,返归故里,一去就是30年。易回乡后在故里巷子口沩水之滨精心营造了“识山楼”、“步月池”,“鸳鸯”终于长厮守。

易去世后葬巷子口镇的网形山(又名屏山)。墓以三合土封顶,三面有石围,墓前有台阶,石碑刻“易山斋之墓。”

张浚、张栻父子墓 张浚墓位于宁乡县巷子口镇乡官山村官山南麓、县城西约70公里处,背依九曲奇峰,前临沩水。原以花岗石砌成墓围,前立石华表,以三合土筑成凸字形封冢,冢首竖青石墓碑,碑长1.6米、宽0.6米,碑文为“宋元辅封魏国公张公德远之墓”。山脚距墓约50米处有祠,明嘉靖三年(1524)敕建,清同治八年(1869)重建。1967年,墓、祠均被毁。1981年,按原形式修复,并觅得原墓碑依旧竖立。全墓长9.6米,宽6.8米,冢高1.5米,径4.7米。

张浚(1097-1164),南宋抗金名相,字德远。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张栻之父。进士出身。建炎三年(1129)知枢密院士,力主抗金。绍兴五年(1135)任宰相。同年与岳飞等至潭州,破杨幺义军,招降20余万人。因遭秦桧等排斥,长期被贬永州等地。绍兴三十一年(1161)陈俊卿上奏极言浚忠直,高宗感悟,加浚为观文殿大学士,判潭州。后改判建康府,隆兴二年(1164)临行时病卒,贸下遗嘱:生不能恢复中原,即死葬我衡山足矣,遂归葬潭州宁乡官山。朱熹《张浚墓》诗云:

衡山何巍巍,湘水何汤汤。我公独何往,剑履犹在堂。

悠悠别台鼎,骑龙白云乡。坐令此青山,长与日月长。

张栻墓位于张浚墓之西侧。原以花岗石砌成墓围,三合土封冢,青石墓碑,碑长1.5米,宽0.8米,碑文为“宋大儒张南轩先生之墓”。墓前有石柱四根,山下有南轩祠,明代大学士杨廷和撰有碑记,为清顺治八年(1651)重修。1967年,墓、祠均被毁。1981年,封冢墓围皆按原形修复,并觅得原墓碑竖立原处 ,今全墓长11.2米,宽10米,冢高2米,底径5米。

张栻(1133-1180),南宋理学家,字敬夫,号南轩。随父张浚来潭州。受学于胡宏,与朱熹齐名。乾道元年(1165)刘珙知潭州,重建岳麓书院,聘栻主持书院,开创湖湘学派。朱熹来长沙,与张唱酬月余方别。淳熙间召为吏部员外郎。后出知袁州,移知江陵府兼荆湖北路安抚使。继以右文殿修撰提举武夷山冲佑观。临终上疏,劝孝宗亲君子远小人,为天下所传诵。著有《经世编年》、《南轩集》、《孟子说》等。

陆游《入沩省南轩墓》诗云:

紫崖衣钵付南轩,介弟曾同半夜传。师友别来真梦耳,江湖相对各潸然。

但令门户无遗恨,何必功名在早年。君向潇湘我向粤,寄书只在寄茶前。

云山书院 云山书院在宁乡县西水云山下,清同治三年(1864)刘典倡建,邑人公建,同治六年落成。据刘典《云山书院记》载:建正屋四楹,最上为先师殿,次为山长课艺处、讲堂、出入总会之门。左右各建两楹,分十六斋,共158间。“外垣可数百步,凿池以导源,泉流而不滞,池畔植桂竹与兰,亦馨亦郁。院后重峦叠嶂、佳木葱茏”。讲堂悬挂刘典亲撰一联:

为将十年,每思禁暴安民,愧无格致诚正本领;

读书万卷,须知明体达用,不外乎臣弟友常经。

院舍规则仿长沙城南书院,建有东西云门、大门、讲堂、崇道堂、希贤堂、先贤堂、藏书楼、仰极台、凌云亭、奎光阁、文昌阁等。堂台亭阁均镌楹联,颇具云光山色。仰极台联云:

图画自天开,喜双峰叠翠,二水回澜,争现名山真目;

楼台平地起,看四野桑麻,万家烟火,尽成此处大文章。

凌云亭联云:

桃李荫中,幽径能来采药客;

石泉声里,危岩时倚看云僧。

辛亥革命后,改名云山学校。何叔衡、姜梦周、王凌波、谢觉哉(人称“宁乡四髯”)同在此读书和任教,并从事革命活动。青年毛泽东曾到此进行社会调查。该校学生甘泗淇、夏尺冰、哈东声均成为革命俊杰。今学校外坪及天井花坛内均植有树木花草,环境幽静清新。谢觉哉为学校题额“云山完小”,并作《忆云山》诗:

女峰螺岭记寻春,竹翠桃江掩映新。应识殷生昔栽树,难逢向氏旧游人。

长溪鱼跃花飞柳,夹岸莺啼芽绽春。载得东风归故里,青山白发两情亲。

惠同桥 惠同桥原名会龙桥,位于宁乡县沙田乡沙田村,跨沩水支流黄绢水上游,为三孔粗料石平桥,每孔跨5.8米,全长22米,原为木桥。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何开周等倡募改建成石桥,桥上建有长亭、长凳、可供行人休憩、喝茶。邑人岳衡作《惠同桥碑记》,记曰:

余观斯桥,长虹亘拱,如履康庄,凡四方出其涂者皆曰便,惠一也;有亭以憩行者,炎熇渴饮,开畅烦襟,惠二也;地当冲要,门者居之,有司险守川泽,修闾氏守里门遗意,宵小知警,行路无虞,惠三也;桥以上平畴开旷,居氓错杂,至此而山川之气翕然完固,一方关键,莫要于此,惠四也。遂易惠龙之名而额曰惠同。

清末举人岳障东曾题惠同桥联两副,分挂于桥西和桥东,其桥东联云:

一般春梦无痕,名利走红尘,劝过客喝些茶去;

今日海疆多故,神仙到黄石,看传书谁上圮来?

桥西联云:

天开小画图,双流涧口泉声,断岸悬虹围柳絮;

客来好风景,一笠波心亭影,淡烟飞翠点茶瓯。

玉潭桥与香山寺  沩水河畔玉潭镇是宁乡县的县城。玉潭桥与香山寺是玉潭镇的两处胜迹,亦是旧“宁乡十景”中的二景,分别名为“王潭环秀”和“香山钟韵”。

玉潭镇东南沩江河畔有一藓花岩。沩水从上流来,朝阳河、化龙溪自城中流入,岩下历久成深潭。两岸绿树成荫,岩上青松滴翠,倒影入水,水碧如玉,遂名玉潭。潭上一桥飞架,桥下渔舟竞渡,绿波粼粼,风景极为秀丽。入夜,万家灯火映入河中,渔歌晚唱,短笛横吹。清人王文沅有诗赞曰:

玉潭千尺水,日夜起微波。月通江心阔,风牵石濑多。

寒流依凤藻,锦浪织龙梭。借问青春柳,秋时竟若何?

玉潭桥始建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以后屡建屡圮。至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重建石桥,桥长193米,宽46米,26墩,计25孔。桥上有惜字亭1间,石狮4尊,铁牛2尊。后又多次重修,1972年按公路桥标准重建。该桥连接宁乡县东西往来要道,旧有联云:

上通滇黔二省,商旅骈臻;

下极吴越两江,驰驱络绎。

县城小西门外有小山,山中古木参天,百鸟争栖。绿荫深处有一古寺,始名香山馆,后为僧人所居,遂称香山寺。寺内有古佛3尊,塑像高约7米,全身贴金,光彩照人。一佛居中,闭目养神,绚丽多姿。自唐贞观年间(627-649)建馆起,香山馆即为游览胜境。开元中(713-741),宰相裴休曾居香山馆研究佛学。寺前有古井一口,水清如镜,冬暖夏凉。井中有金鲤,双双对对,雄追雌逐,见人不避。寺中最引人入胜的是左右各悬一钟,各重1500公斤,钟上铸云雷纹,工艺精巧。每叩一声,响彻全城。钟声随早晚晴阴雨雪变化而异,晴则钟音洪亮,雨则钟声悠扬,阴云则钟韵低沉,晨敲则声脆,晚叩则声清。香山寺在1958年“大跃进”中拆毁,人们只能读到曾任唐朝国子监祭酒的诗人窦常留下的《香山馆听子规》诗了:

楚塞馀春听渐稀,断猿今又泪沾衣。

云埋老树空山里,仿佛千声一度飞。

(本文录自湖南地图出版社2009年版《山水洲城——长沙》,主编陈泽珲,撰稿陈先枢。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3 02:40 , Processed in 0.10208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