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湘江

2009-7-30 12:5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98| 评论: 0|原作者: 陈泽珲|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湘江,湖南之母亲河,湘省、湘州、湘城皆因湘江而得名。说文解字,湘为“相水”,甘露也。南朝宋庾仲雍《湘中记》云:“湘水至清,虽深五六丈,见底了了,石子如樗蒲矢,五色鲜明,白沙如霜雪,赤如朝霞。”

湘江是长江中游的重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海洋山西麓的海洋坪,自西向东北蜿蜒而下,流经广西兴安、全州两县,在叉江入湖南东安县下江圩,斜贯湖南省境,经永州、冷水滩、祁阳、祁东、常宁、衡南、衡阳、衡东、衡山、株洲、湘潭、长沙、望城等县市,从湘阴县芦潭入洞庭湖。干流全长827公里,沿途接纳大小支流1300多条,流域面积92500平方公里,是洞庭四水中流域面积最大、产水最多的河流。湖南省因有湘江而简称“湘”。

湘江自河源至永州老埠头为上游段,两岸层峦叠嶂,苍山如画。著名的罴岭峡谷,最窄处约250米。祁东归阳到衡山间,江水蜿蜓折转于衡阳盆地中,盆地宽达5公里以上。在这一段先后有舂陵水、蒸水、耒水和 水等支流汇入,径流量大增。然后,江水穿过雷溪和昭陵等峡谷状水口进入下游,直奔株洲、湘潭、长沙盆地。这段湘江接纳了渌水、涓水、涟水、浏阳河和沩水等支流。望城县靖港以下属湘江尾闾,进入洞庭湖平原。这里港汊纵横,平畴万顷,一派江南水乡景象。

据考证,“潇湘”一词始于汉代。《山海经·中山经》言湘水“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到唐代中期,“潇湘”不单意指湘水,而是被诗人们衍化为地域名称。而自宋代以来,人们就多以“三湘”代指湖南。究竟何为“三湘”,有一种说法是湘水发源与漓水合流后称漓湘,中游与潇水合流后称潇湘,下游与蒸水合流后称蒸湘,故名“三湘”。广西阳朔山立有一块“湘漓分派”大石碑,湘水向东北流去,漓水向西北流去,这是湘漓二水的分水岭,人们通称“漓湘”。湘水蜿蜒流入湖南零陵,与发源于九疑山的潇水汇合后向北奔流,这一段为湘水中游,称“潇湘”。潇湘二水滚滚流到衡阳,与蒸水合流,为湘水的下游,称蒸湘。从而将“漓湘”、“潇湘”、“蒸湘”统称“三湘”。另说“三湘”为潇湘、蒸湘、沅湘。如清学者王文清《湘水记》云:“潇湘、蒸湘、沅湘,三水皆纬流,而经之者湘水也。湘源出阳朔,至永州,潇水入焉,曰潇湘;至衡州,蒸水来会,曰蒸湘;卒与沅水合于沅江,曰沅湘。此三湘之所由名也。”

湘江滔滔南来,汩汩北去,过昭山进入长沙地区,至白泉乡鹅洲进入望城县(今属岳麓区)境。在炭塘子,有白泉河自西南注入。至巴溪洲南端,有观音港自西注入。至坪塘镇与长沙市郊分界处,有靳江河自西南注入。至城中 湾镇西纳龙王港水。至市郊东北,相继有浏阳河、捞刀河汇入;至西岸三汊矶,湘水自此折向西北流。至回龙洲,西纳大泽湖(一名大塞湖)水系。至霞凝港,有沙河从东北方向注入。至同福垸北端,有马桥河自西南注入。至新康镇汇纳沩水和八曲河。至石渚垸有石渚河自东注入。至铜官花果垸,有黄龙河(旧称罾子港)自东注入。至北境门户乔口镇,有乔口河自西注入。湘水自此又折向东北流,从东城乡鱼尾洲出境,经湘阴泄入南洞庭湖。

湘江流经长沙全境74公里,河宽10001500米,西接靳江、沩水,东纳浏阳河、捞刀河等大小支流,经十五洲,淌十三滩,烟水云天,千帆竞发。春夏之时波涛汹涌,浊浪排空;夏末秋初常见西水倒灌,水碧如镜。两岸白沙如雪,垂柳如丝,樯帆如云,构成美丽的长沙沿江风光带。今长沙城湘江两岸数十公里长堤已建成融防洪、绿化、休闲、娱乐、观景、旅游于一体的湘江风光带。绿化带中建有各式园林小品、雕塑和游乐设施,各段风格不同,或古典,或现代,或婉约,或豪放,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成犄角之势,而湘江正好环绕三市而过,形成独具魅力的“金腰带”,今建“湘江生态经济带”,成为中国最长的沿江生态经济带。

湘江水流平缓,河床宽阔,东西两岸,支流汇注,下游受洞庭湖水顶托,因而形成绿洲片片。仅市境就有鹅洲、巴溪洲、橘子洲、龙洲、月亮岛、香炉洲等,宛如一串明珠。清雍、乾两朝重臣孙嘉淦南游长沙时慨叹:“湘江之水清而文。”印证唐刘禹锡所言“潇湘间无土山,无浊水,民秉是气,往往清慧而文”确非虚言。

北宋著名书画家、文学家米芾描绘潇湘漪丽之风光说:

洞庭南来,浩淼沉碧,迭嶂层岩,绵衍千里,际以天宇之虚碧,杂以烟霞之吞吐,风帆沙乌,出没往来,水竹云林,映带左右,朝昏之气不同,四时之候不一,此则潇湘之大观也。

历代诗人游过湘江后无不留下名篇佳作。杜甫的“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柳宗元的“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谭用之的“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等都成为千古绝唱。湘江还因舜帝二妃娥皇、女英化为湘水之神的传说以及三闾大夫屈原放逐沅湘的悲壮史迹而使无数文人墨客心驰神往,南宋大词人张孝祥知潭州时,泛游湘江,赋《水调歌头》:

濯足夜滩急,晞发北风凉。吴山楚泽行遍,只欠到潇湘。

买得扁舟归去,此事天公付我,六月下沧浪。

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制荷衣,纫兰佩,把琼芳。

湘妃起舞一笑,抚瑟奏清商。

唤起九歌忠愤,拂拭三闾文字,还与日争光。莫遣儿辈觉,此乐未渠央。

宋人将湘江美景概括为“潇湘八景”,引来无数文人墨客题诗绘画,使湘江名播宇内。潇湘八景实为湘江中下游流域的八处胜景,始名于宋沈括《梦溪笔谈》。笔谈曰:

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落雁、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谓之八景。好事者多传之。

宋嘉祐年间(10561063),长沙驿步门(今大西门)外湘江之滨建起了一座八景台,上摩画宋迪“潇湘八景图”。

淳熙十五年(1188),南宋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陈傅良讲学岳麓,又在八景台建有二亭,登临观景者日多。加之众多名家纷纷为八景台题诗、撰文、作画,八景台遂名噪海内。仅以“潇湘八景图”而言,除宋迪外,北宋李成、南宋牟熙等众多丹青妙手皆绘有其图。可惜大多失散,只有牟熙的《眺望潇湘八景图》被日寇掠走,今藏东京博物馆。

元代八景台仍是登临景观的胜地。曾主编宋、辽、金三史的翰林学士欧阳玄返乡省亲时就登过此台,留下《登八景台》诗:

山几重兮水几重,晴岚夕照有归鸿。

潇湘八景丹青画,都在高台指顾中。

湘江长沙段沿江两岸名胜甚多,包括名镇、名港和人文景观,除八景台外,从北往南还有以下诸处:

乔口河 乔口镇以乔口河而得名。乔口河亦称乔江、柳林江,在长沙市西北45公里湘江西岸,地处望城、湘阴两县交界处,为水路入长沙必经之地。明《一统志》云:“自益阳县界入湘江,即高口水也。”全长45公里,流域面积达710平方公里。《明史·地理志》则云:“长沙县西北有乔江与资江合流处。”唐大历三年(768)大诗人杜甫从岳阳溯流至乔口,进长沙境,在这里写下了到长沙的第一首诗《入乔口》,诗云:

漠漠旧京远,迟迟归路赊。残年傍水国,落日对春华。

树密早蜂乱,江泥轻燕斜。贾生骨已朽,凄恻近长沙。

该诗纪行、写景、抒怀,情景交融,唱叹有致,起承转合,自然浑成。快感与悲歌交织,近长沙而怀贾谊,伤人亦自伤也。从此,乔口名声远扬,引来无数诗人游访赋诗,仅“用杜工部韵”的诗就不下百首,但无一首能超过杜工部者。清唐仲冕的一首还算较好的,诗中“玉笥”指乔口以北的玉笥山,相传屈原放逐沅湘时居此。诗云:

湘北湖渚近,湖东云水赊。铜官初度到,玉笥已披华。

村市孤灯直,岸边小树斜。因怀旧风景,落雁向长沙。

由于水陆交通便利,乔口镇自唐代起就成繁华集镇,镇内文人云集,歌舞升平,仅戏楼就有乾元宫、渐源寺等数座。渐源寺戏楼联云:

看这里替古人写照传神,莫道衣冠是假;

到此间愿诸君设身处地,要知善恶如斯。

铜官渚 铜官渚即湘江流经铜官镇之处。铜官镇在距长沙城北30公里湘江东岸。此处为“楚铸钱处”,楚国在这里设置管理铸铜的“铜官”,后以铜官作为地名。铜官自唐代起即以出产陶瓷著名,为釉下多彩发源地,是全国五大陶都之一。今铜官镇南约4公里有石渚湖,北岸为唐铜官窑遗址。唐代铜官窑产品远销中亚、西亚等地,是中国陶瓷“丝绸之路”的起点。铜官不仅以生产陶瓷驰名天下,更因杜甫的一首《铜官渚守风》而成为千古名镇。该诗为大历四年春杜甫过铜官渚遇风泊舟时所作,诗云:

不夜楚帆落,避风湘渚间。水耕先浸草,春火更烧山。

早泊云物晦,逆行波浪悭。飞来双白鹤,过去杳难攀。

此诗写湘岸春耕前景物,诗风亲切自如,后人建有守风亭,刻此诗于亭内。

在用杜韵的同题诗中,以清乾隆进士唐仲冕的《铜官渚用杜韵》最为有名,诗云:

落漕浦溆出,捩舵浅深间。风送黄陵庙,烟横紫气山。

病嫌船偶侧,欢怪酒常悭。云母堪为饵,停桡欲一攀。

黄陵庙在湘阴县境湘江边,从铜官渚往北顺舟20公里即到。传说舜帝陟方,娥皇、女英二妃从征,在此溺水。诗中“云母”系铜官山的别称,传山土紫色,内含云母,服之长生。

在历代咏铜官的诗中,以伤感诗为多,如“星沙看咫尺,寒雁有遗声”(明詹士懿),“低徊杜陵老,一系守风船”(清彭开勋),“西风萧瑟铜官渚,饱听潇湘夜雨声”(清贺熙龄)等等,惟有王夫之《铜官》吟兴亢奋,清新可读:

湘近波千缬,湖馀势一青。自然成气象,终古幻苍冥。

影转帆随曲,苍来雁落汀。正余吟兴好,新发洞庭舲。

靖港 靖港与铜官隔湘江而望,镇以港而名。靖港原名沩港,系沩水入湘口之一。昔为天然良港,曾为湘米、淮盐主要经销口岸之一,商贾云集,市场活跃,为长沙县境第一繁荣集镇,有“小汉口”之称,今存百年老街和宁邑八元堂、杨泗庙塔、临水戏台等古迹。

明《一统志》云:“靖港在长沙县西北五十里,自宁乡县流至东北入湘”,“唐李靖讨萧铣驻兵于此”。当地百姓为纪念李靖,遂把“沩港”改为“靖港”。清同治《长沙县志》亦载“唐李靖驻兵于此,秋毫无犯,百姓德之,名曰靖港,以志不忘。”清顺治宁乡拔贡、内阁中书陶之典《立秋日抵靖港口》诗云:

林叶飞宫渚,商飚转日车。

只疑攀鼓壮,吹出古云沙。

李靖(571649),本名药师,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人,少通书史,隋大业末为马邑郡丞。高祖定京师,本欲斩之,而以壮士将其释放,被召入秦王幕府。从讨王世充,以功授开府。武德四年(621)授行军总管,委以军政,讨萧铣,领军镇守长沙湘江沩水港口,后度岭至桂林,收复整个湖南地区,分道抚慰,南方悉定。封永康郡公。百姓为感佩其功德,特在靖港镇立李靖祠以祀,旧有戏台,其联云:

溯湘水南来,百里河山,仗此楼台锁住;

唱大江东去,九天烟云,好凭弦管吹开。

靖港扼湘江逆上长沙之要冲,历为兵家必争之地。近代太平天国战争中靖港成为重要战场,咸丰四年二月初九(185437日)太平军征湘军占领靖港,四月初二(428日),石贞祥率征湘军大败曾国藩水师于靖港。曾国藩在靖港对岸铜官渚愤而投江,遇救。后湘军水师彭玉麟、陆师塔齐布等合力攻击太平军,四月初八(54日)太平军自靖港退守岳州。

新康河 新康河即沩水流入望城县的一段。《大清一统志》称:“沩江在宁乡县一百五十里,源出大沩水,东北流入长沙县界,名新康河,又东北入湘。”沩水入湘江处,称新康口,其北岸即新康镇(今属新康乡)。杜甫《北风》诗即在新康所作,杜原注:“新康江口,信宿方行。”诗曰:

春生南国瘴,气待北风苏。向晚霾残日,初霄鼓大炉。

爽携卑湿地,声拔洞庭湖。万里鱼龙伏,三更鸟兽呼。

此诗记顺风行舟湘水,咏北风声威。在贫病交加的作者眼中,北风有驱除瘴疠之功、摧枯拉朽之力。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新康口扼湘北水上要冲,历为兵家必争之地。《水经注》载:“新阳(宁乡)县南晋太康元年改曰新康矣。沩水又东入临湘(长沙)县,历沩口戍东南注湘水。”《湘城访古录》据此断定:“新康河即古之沩口戍也。”

清代新康形成集镇,十分繁华,有前清举人袁松岸所撰《新康戏楼》联为证:

湘水庆安澜,恰当古寺钟摇,锦缆牙樯千里集;

江村欣赛社,又听阳春调逸,渔歌樵唱万人欢。

丁字湾 丁字湾(今属丁字镇)又名麻潭,是望城县湘江东岸一丁字型港湾,以盛产花岗石(麻石)而闻名。清同治《长沙县志》载:“丁字湾,县北四十里, 石崔嵬,横出岸外,水至此出入纡回,形如丁字,故名。俗讹为金字湾,为省城水口,亦名金紫湾,有 风,舟人于此落帆乃过。”清诗人张九镒有《由星沙泊金紫湾》诗:

挂席三十里,晚风金紫湾。天空微白水,云断更苍山。

星月孤篷外,渔灯小市间。悠然把盏坐,沙鸟一声闲。

此诗写丁字湾的悠闲,而贺熙龄的《丁字湾》诗则是另一番景象,其险峻之状,实不可与悠闲之情同日而语。诗曰:

翠竹亭亭舞碧霄,松杉千尺拂云梢。

悬岸绝境无人到,管领烟霞太古樵。

丁字镇原有龙潭寺,建于清雍正年间。龙潭寺石雕代表丁字湾麻石雕塑工艺的最高水平。门首一对石狮,高3米许,大嘴内藏石球,球面光滑,人手探入可拨球转动,但球不能出。寺内鲁班殿置青石香案,高1米,长2.3米,正面镂空雕刻花卉,内刻算盘和石鸟笼。石算盘长20厘米,边、档、梁、珠分明,算盘珠粒能上下拨动。石鸟笼栏栅细若香签,笼内刻石鸟,振翅欲飞,张嘴似鸣叫。这些珍贵文物均毁于1958年“大跃进”时期。

霞凝港 旧称下泥港。清《湘城访古录》载,下泥港源出长沙县接湘阴县界之土梯坳,南流至洋桥与罗家山水合流,又南合旺谷岭水,再经长湖洲、桥头驿、新桥,与桂花垅水、落马桥水相合注入湘江。出口处即今长沙市开福区霞凝镇(今新港镇)。

“下泥”之名源自当地一民间传说。相传长沙知县接到圣旨,说是:“有王气出长沙直犯帝星,敕令长沙知县立即捉拿头戴铁盔,身穿木甲、脚扯红旗之人。”县衙访拿到此人,将之押送至京。但钦天监又奏:“人犯虽已拿获,而该处王气仍旺,应掘坟清根以绝王气。”长沙知县接旨后,差役掘其人犯的祖坟。可怪事接连而至,挖平的坟头,第二天又恢复原状。连挖几天,都是如此。为了不使挖出的土复原,知县雇更多的民夫,将土运至湘江边,倒入河中,任水冲走。然而仍不济事,坟头照样长起来。知县正无可奈何,忽遇一道士教他一法,即命石匠刻一巨大石碑,深埋入土。终于把坟掘开。当时倒泥入河的地方,便叫下泥港。

下泥港后雅化为霞凝港,取“霞光凝聚”之意。今已建成湖南最大的深水码头,长沙火车货运站亦将迁到这里,金霞大道从长沙城直通此处,一座新城正在崛起。

三汊矶与三石戍 三汊矶旧名山砂矶,今指位于岳麓区北端湘江边的一个区段,西与傅家坪相接,南与南子山村相连,北至“北津城”与岳华村毗邻。据清同治《长沙县志》载:“三汊矶港发源谷山东麓,自黄丝岭,经白云寺,至张家冲口,合贺家垅水至三汊矶入湘。”江边有几处岩石突出,名曰矶头,山砂矶因此而得名。三汊矶是长沙水道要冲,旧有文昌塔建此,明崇祯《长沙府志》云:“文昌塔,长沙三砂矶峻巍凌宵,一郡华表,乡绅黄裳吉等共建。”下有大禅院,后废。清代曾设“厘金局”于此。

三汊矶北有一古土城遗址,即文物部门所谓“北津城”。土城西依谷山,东临湘江,以水为防。城址西北和西南有一道土筑城墙,长约2100米。整个城址呈橄榄形,面积约50万平方米。夯土城墙,城墙外环绕一串水塘,当是原护城河的残迹。城内地势起伏不平,有一长片稻田自北门口到城南东折濒江,可能为原来城中水道之遗痕,南高北低,横断面呈梯形。南段城墙底宽约14米,上宽约7-8米,高约10米。北段城墙底宽约8米,上宽约4米,高约5-6米。城墙南北两方各有一自然缺口,俗称“北门口”、“南门口”。清嘉庆《长沙县志》载:长沙“有土城,在三汊矶,周八九里,高五六丈或三四丈不等。即古北津城。”北津城之名最早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湘水“又右迳临湘县故城西……县治西北有北津城”。

从《水经注》记述推断,并经考古发现证实汉临湘故城(今长沙)县治即在今五一广场一带。因此“县治西北”当在今潮宗门一带。故真正的北津城,即河东岸潮宗门一带的成功堤是也。古长沙城北的戍城,据记载有三石戍和浏口戍。《水经注》记述“北津城”和“吴芮冢”以后说:“湘水又北,迳三石山东,山枕侧湘川,北即三石水口也,湘浦矣;水北有三石戍,戍城为二水之会也,湘水右迳浏口戍西,北对浏水。”文中所述三石戍城,应即是现三汊矶所存的土城。由于位于潮宗街一带的古北津城在元军攻长沙时被毁殆尽,至清代已不知所存,而当时的修志者未作详细调查考证,将三汊矶土城张冠李戴,从疑到定,成了“北津城”,因此造成了几百年的误会。清末民初学者梁赓陶也认为此处为古兵戍,其诗云:

三汊矶畔日斜曛,曼衍鱼龙水上军。

战舰如风鼓如雨,红旗万阵卷残云。

新河与碧浪湖 新河原名新开河,是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湖南巡抚王艮相为停泊湘江船舶而在长沙北门外新开凿的人工港湾。港湾如弯月形,两端通湘江,上口宽66米,下口宽50米,计长1000余米。至康熙末年,月河淤塞近半。雍正五年(1727年)、乾隆二十七年(1762),湖南巡抚王国栋、陈宏谋两次组织疏浚,使月河两岸均可泊船。

陈宏谋在《勘估长沙月河檄》中还动议月河与河旁的碧浪湖开通相连。清道光举人李元度著《开浚长沙城北碧浪湖议》,重提接通新河与碧浪湖的动议。文称:

湖与江只隔一堤。堤即大路也,长约二十馀丈,广二丈有馀,水涨时船多泊湖内,今拟掘其堤,改其路。则湖与江通,泊舟当以万计。

纸上的动议直到光绪二十三年(1897)巡抚陈宝箴再倡疏浚新河时才付诸实施。长沙大商人朱昌琳(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之曾伯祖父)积极响应,捐资13万两白银,将湘江、碧浪湖和浏阳河凿通,历时10年竣工,河长数里,泊船盈万。新河一带随之出现了街市、码头和行栈,成为长沙北门繁华之区。上世纪末仍保存了约五分之二的旧河道,辟为渔场。

碧浪湖在开福寺后,系五代时楚王马希范避暑之地,湖面达二三十公顷,周四五里,湖中有亭,为马氏三月三日的祓禊之所。清末名流王 运、释敬安等常在此聚会,举办碧湖诗社。诗僧释敬安《碧湖晚眺》诗描绘了江湖融为一体的绝妙景色。诗云:

碧浪湖边寺,紫微山上亭。湘浮一线白,天压四周青。

细草侵禅塔,闲鸥浴远汀。数声渔笛晚,惊起蛰龙听。

长沙驿楼与杜甫江阁 长沙驿楼与杜甫江阁遗址分别在长沙市湘江东岸南湖港和西湖桥。长沙驿楼今不存,杜甫江阁则为2005年新建四层仿唐式纪念性建筑,南北长100多米,亭、廊、阁、茶楼浑然一体,蔚为壮观。

杜甫(712770),字子美,湖北襄阳人。肃宗时拜左拾遗,曾为工部员外郎。唐大历三年(768)晚秋,杜甫从蜀中远赴湖南,准备投奔旧日好友、正待调任潭州刺史的韦之晋。不料杜甫赶到长沙之日,韦却不幸在此前暴卒。贫病交加的杜甫因此在长沙度过了人生最后两个年头。在长作诗50余首,留下了“夜醉长沙酒,晚行湘水春”,“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等名句和长沙驿楼、杜甫江阁等史迹。

杜甫初来长沙时寄居舟中,船常停在南湖港。因而南湖港附近的长沙驿楼便成了杜甫送别友人的地方。杜甫两次送别刘判官,写下了“杜陵老翁秋系船,扶病相识长沙驿”和“他日临江待,长沙旧驿楼”的诗句。杜甫的好友、岭南节度行军司马韦超也曾在长沙驿楼与杜甫告别,其《潭州留别杜甫杜员外》诗云:

江畔长沙驿,相逢缆客船。大名诗独步,小郡海西偏。

地湿愁飞鵩,天炎畏跕鸢。去留俱失意,把臂共潸然。

后来杜甫移居湘江边租佃的楼房,杜自称为“江阁”。《江阁对雨有怀》诗云:“层阁凭雷殷,长空面水文。”说明楼房中可正面俯视江中波涛。江阁在何处?杜《雨》云:“山雨不作泥,江云薄为雾。晴飞半岭鹤,风乱平沙树。明灭洲景微,隐见岩姿露。”可见,江阁面对湘江,云掩薄雾,鹤舞白沙,橘洲景色忽明忽灭,麓山岩姿若隐若现,其位置与民间传说的西湖桥一带十分吻合。杜甫《江阁卧病走笔》诗中有“客子庖厨薄,江楼枕席清”之句,把江阁的简陋、诗人的潦倒刻画得入木三分。所幸的是,杜甫在江阁中有两次欣喜的友人之会。一位是官至御史、“佐湖南幕”的苏涣,两人在阁中饮酒品茗,谈诗论文,极为融洽。杜甫描写潭州的名句“茅斋定王城郭门,药物楚老渔商市”就出自他《呈苏涣待御》的诗。另一位是大音乐家李龟年。杜甫少年时在洛阳多次听过李龟年的歌唱,没想到在长沙又能相遇。杜甫写下了他最后一首七绝: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灵官渡 灵官渡位于长沙市天心区劳动西路至湘江路口。明崇祯《长沙府志》载:“灵官渡,善化西,古皆于此渡江,无风波险。”为何此处无风波险,《图书集成·职方典》解释说:“惟此处江心中有洲,虽大风,无浪。”大概有人便以为有灵官相佑,故命名为灵官渡了吧。“灵官”是古代楚国王权与神权合一而形成的官僚系统。楚王是“灵官”系统的最高领导核心,称为“灵修”。该书又说:“于此过渡至洲,横行百步,江心一带有浮桥,在岳麓书院登岸,里人最称便焉。”

清乾隆八年(1743),两任湖南巡抚阿里衮、蒋溥,为“力济巨川”,先后大修古渡口。正在湖南办案的御史胡定还慷慨解囊,捐出自己的俸禄以支持这一善举。乾隆十年(1745),善化县知县明英重建碑亭,并作《重建灵官古渡碑记》。碑记对两任湘抚整修灵官渡之义举大加吹捧,赞辞虽过,骈对颇工。记曰:

士民感激于浩荡恩漪,诗删匏叶;泳游于澄清化日,歌满桃花。峰峰传弦诵之声,八百孤寒此日,中流自在;脉脉绘文章之状,三千锦绣之朝,济胜何多。

1896年,长沙早期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朱昌琳与汪诒书等在灵官渡合力创建湘裕炼锑厂,开长沙炼锑业先河。1908年梁焕奎又在附近创建华昌炼锑公司。灵官渡因之成为湖南省最大的矿产品转运码头,灵官渡价格一度成为锑矿行情的晴雨表。1920年,谭延 第三次督湘时,辛亥革命志士刘昆涛自株洲迁葬于岳麓山,因执绋之便,灵柩从灵官渡下河直达岸的牌楼口。

朱张渡 从今湖南第一师范横过书院路,便到了六铺街江畔的著名渡口—朱张渡。南宋乾道三年(1167),理学大师朱熹从福建崇安专程来潭州造访张   。朱熹在长沙逗留了两个月,著名的“朱张会讲”由此展开。朱、张对理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如“中和”、“太极”等分别在岳麓书院和城南书院轮流进行讨论。岳麓与城南仅一江之隔,朱张二人经常同舟往返于湘江之中,“朱张渡”由此得名。朱熹作诗记下了这次意义深远的学术交流活动:

偶泛长沙渚,振衣湘山岑。烟云渺变化,宇宙穷高深。

怀古壮士志,忧时君子心。寄言尘中客,莽苍谁能寻。

从此,朱张渡一直成为岳麓书院学子往返湘江的主要渡口。清嘉庆十七年(1812),学政汤甫捐建朱张渡亭于橘子洲,岳麓书院山长袁名曜作记。咸丰十一年(1861)学政胡瑞澜重修渡口,东曰“文津”,西曰“道岸”,皆朱子讲学时所名也。清代朱张渡口的“岁修”、“油  ”之费全由民间捐田、捐银维持,慷慨之士大有人在。仅道光十一年(1831),杨振声就捐银120两,交“首事”生息,充“岁修”费用;还有蔡先广、蔡先哲兄弟捐店铺2间,租金充作渡口经营之用。

历代题咏朱张渡的诗词不少,清李家骏诗云:

一楫苍江渡,千秋胜迹留。潮添湘水合,沙拥橘洲浮。

道岸先登涉,文津共溯游。英英三楚地,事业企前修。

今朱张渡虽已失去渡口的功能,但在河东、河西朱张渡原址分别建起了“文津”、“道岸”石坊,橘子洲也重建了朱张渡亭。长沙人民将永远记住朱、张这两位理学大师对长沙的无私赐与。

猴子石  猴子石又名浦石,是长沙城湘江东岸的一个港口,距长沙城5公里,今属天心区。此处原有巨石高约7米,酷似一猴蹲于江滨。1975年在此建三水厂时被炸掉。对河为靳江入湘江口。清陈运溶《湘城访古录》云:“湘江东岸边高三四丈,有石如狮头,下有深潭”,“奇险可观,俗呼猴子石”。自明崇祯十四年(1641),长沙府推官蔡道宪携长沙名流周圣楷、郭金台、杨德远、吴(忄++攵)等7人来此“观风”后,猴子石遂成为长沙的名胜之地。七人出游留下了一段动人的故事。当载酒呼舟,摇橹轻进至此地时,见岸上奇石,乃问摇船人此为何地,答曰:“古黑石头”。众喧笑,皆以为此名“不足以辱吾,石宜易名”。为此展开了一场为石取名的讨论,有的取名“聚石”,云“百里贤人聚也”;有的取“烟石”,云此时“有烟出没村墟渔艇之间也”。而郭金台则以周圣楷所言“湘浦”,取名“浦石”。众人求教于蔡道宪 ,蔡从周子言,于是“酹酒贺石。命郭子纪事镌勒”作《浦石记》。

时过二年,即崇祯十六年,张献忠攻克长沙,蔡道宪被捕。蔡宁死不降,被凌迟处死在明月池。从此,每当蔡道宪忌辰,抚台及府县官员和士人学子都要来猴子石设台拜祭,颂赞蔡的忠烈精神。清末军机大臣瞿鸿 《咏猴子石》寄托了对蔡公的无限敬仰和哀思。诗云:

魂招义帝懔君臣,垓下闻歌志未伸。

昔作沐猴今化石,楚人仍踞楚江滨。

今日猴子石大桥飞架湘江东西,成为长沙南大门的交通枢纽。引桥之北为南郊公园。园内山峦起伏,群峰怀抱,而祭祀蔡公的祭台上建起了数红阁。

曾国藩暮 位于望城县坪塘镇(今属岳麓区) 湘江之西伏龙山。见第一章“名山”伏龙山条。

(本文录自湖南地图出版社2009年版《山水洲城——长沙》,主编陈泽珲,撰稿陈先枢。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3 00:43 , Processed in 0.10609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