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霜华山

2009-7-30 12:3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86| 评论: 0|原作者: 陈泽珲|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霜华山位于浏阳市金刚镇石霜村,前对浏翠峰,后枕凤翔峰,狮子峰居其左,象王峰峙其右,中出小溪一泓,蜿蜒绕山而下,注入山麓金刚河。霜华山山峻水秀,因触石喷霜而名。宋诗人毕田有诗云:

  石上泉华喷猛霜,境奇因此辟禅房。

  使君环笏留何用,枯木千馀满一堂。

  霜华山有十八景。山上有连理枝,河两岸各有一树隔河相会,枝枝相连。有引路松,一排松树,枝伸一方,状若引路。又有虎爬泉。据清顺治年间(16441661)浏阳知县韩 《石霜寺记》载:“传开山时,僧苦远汲,忽夜闻虎吼。诘旦,视崖间石壁,上有虎爪痕,泉五道喷出如沸,名虎爬泉。盖道力宏远,猛兽亦为效灵也。”清光绪时任两广盐运使的浏阳优贡黄征有《虎爬泉》诗云:

  几幅袈裟地,禅林托钵初。

  传闻泉竭绝,曾费虎爬梳。

  鸿雪犹留印,龙云宛辟畲。

  名山总神异,不必道凭虚。

  霜华山因石霜寺位于此而闻名于世。石霜、道吾、宝盖、大光四寺并称浏阳四大祖庭,前两寺犹盛,后两寺早废。石霜寺又名崇胜禅林,寺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呈参差错落之格局。鼎盛时期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今存3648平方米。自唐至清,屡经修葺。今存大雄宝殿、关圣殿、云水堂、洪音阁、祖堂、方丈室、客膳厅、花蓼阁等。另有部分石碑木匾幸存。大雄宝殿居建筑群中心位置,总面积7644平方米,高18米,建于花岗石台基之上。方丈室居全寺最高处,面积250平方米,高11米,硬山屋顶。寺内保存清代至民国年间匾额10块,最早的为清同治十二年(1873)置。

  石霜寺创建于唐僖宗时期(874888)沙门庆诸之手。庆诸(?—888),《五灯会元》有传,俗姓李,庐陵新淦(今江西清江)人,拜绍銮为师,出家学佛。初参访沩山灵祐,在密印寺当米头,后又到道吾山参访宗智。一天,宗智说:“我心中有一物,久而为患,谁能为我除之?”庆诸答:“是物俱非,除之益患。”宗智赞之,封为普慧禅师。传说庆诸初到石霜山,找到里正要求施舍一块袈裟大小的土地建寺,里正应允后,庆诸将袈裟抛向空中,竟遮盖了墨庄、都庄、石庄三村土地。里正惊悔,协商后将石庄拨出建寺,庆诸为住持,开堂说法。时宰相裴休贬为湖南观察使,笃信佛教,执笏来访。庆诸指其笏说:“此物在天子手中为硅,在官人手中为笏,在老僧手中且道唤作什么?”裴休无言以对,遗笏而去,后建遗笏堂。此笏虽曾遗失多次,终完璧归赵,至今仍在,为寺存八宝之一。庆诸居石霜寺30年,僧众追随者上千人,其中十之七八参禅长坐不卧,屹若株杌,谓之“枯木禅”,名声远扬。唐僖宗派人赐紫衣,不受,后为之大造寺院,由裴休监造。石霜寺遂成为湖湘名寺。相传唐僖宗的第三个儿子,即普闻禅师,在石霜寺出家,法号“龙湖”,山涧旧有“太子桥”遗迹。唐代高僧慈明、楚圆及其弟子慧南、方会,在黄龙山、杨歧山布道讲经,创立黄龙、杨歧两佛教流派。后有日本国明庵荣西和俊艿来此学法,回国创立了日本佛教临济宗、中严宗两派系。

  石霜寺附近景色优美,清人徐旭旦《石霜寺》诗云:

  春深玉殿紫苔封,簇绕屏山翠几重。

  鸟识磬声仍下食,云移潭影恰闻钟。

  龙华地变黄金界,鹫岭南归白社宗。

  我爱远公栖遁好,再来挥麈抚长松。

(本文录自湖南地图出版社2009年版《山水洲城——长沙》,主编陈泽珲,撰稿陈先枢。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27 21:07 , Processed in 0.09687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