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长沙老街寻踪之第三十一集麻石古韵

2009-7-29 13:0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44|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第三十一集  麻石古韵

用麻石铺路是长沙老街的特色。长沙麻石铺路始于清雍正年间。至光绪年间,无论大街小巷均铺满麻石。长沙铺路的麻石均产自湘江下游的丁字湾。铺路石均凿成长条形,朝天的一面光滑平整并凿线槽防滑。麻石一般按中间横排、两侧直铺的形式,顺路势铺压在土路及排水沟上。有的街虽绵延数里,仍十分整齐平整,与街巷两边的民房、店铺相映,十分古拙质朴。每逢雨后,素雅的街面被冲洗得干干净净,给人舒适恬逸之感。

(柑子图、小东茅巷、甘棠址等消失的麻石街老照片,丁字湾麻石开凿工地)

20世纪中期开始,因麻石路面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城市交通的需要,麻石路逐步改造成柏油路和水泥路。到70年代,麻石路面的改造基本完成,仅剩下潮宗街、金线街、化龙池等少数麻石街,成为今日特别需要呵护的古城遗迹。

(潮宗街、金线街、化龙池、白果园实景)

潮宗街因临城门潮宗门而名。旧时潮宗街以米市闻名于世,沿街集中着10多家粮栈、米厂。明清时潮宗街是长沙县署和临湘驿站所在地,行人来往,东水马龙,因而旅馆业也特别发达。街中部一小巷,名梓园,今保留有一处民国旅馆。大门内深藏一个约200平方米的院子,院南侧耸立一座飞檐翅角的戏台。梓园再往西拐一个弯是九如里,因旧有9户体面人家居此巷而得名,如民国时期省民政厅长曹伯闻就住在此街。两厢公馆用一色的红砖砌成,与旧时青砖墙对照,形成另外一种风格。潮宗街又是人文荟萃之区,清末军机大臣瞿鸿机居此街,1920年毛泽东曾在这里创办文化书社。

(潮宗街老照片、今景,梓园旅馆,九如里及牌坊,曹公馆旧址,电视片《走向共和》瞿鸿机镜头,文化书社旧址)

位于贾谊故居对面的金线街,旧时为纸行、钱庄集中之地,今形成干货一条街,街两旁店铺许多还保留着小青瓦的坡顶屋面。金线街古称金线巷,是纺线的手工作坊区,但民间传说颇具传奇色彩:巷内一居民,偶遇道士吕洞宾,吕洞宾送他一块石头,他回家将道士送的石头,合在其他石头上,并无特别,唯两石之间留一线缝隙,射出一线灿烂金光,故名金线巷。

(金线街老照片、今景,贾谊故居)

黄兴南路商业步行街东侧化龙池,麻石铺设方法与潮宗街、金线街稍有不同,中央直铺一道麻石,将街面一分为二。化龙池原为善化县学宫的泮池,街因在池的西边而得名。旧时化龙池市井繁华,为油鞋、木屐店集中地。化龙池往北相接的白果园也保留着麻石路面。民国时期这一带为公馆集中之区,程潜、刘建绪等名人的公馆就在这两条街上。

(化龙池、白果园、织机街老照片、今景,程潜、刘建绪公馆旧址)

长沙城内还可找到一些麻石小巷。吉祥巷同仁里即是其中之一。约2宽狭窄巷子两侧对称分列着6套石库门老式公馆,一色的木楼梯、木地板,完整地保留着“文夕”大火前的风貌。

(同仁里及老公馆实景)

(本文来源《湘城访古》陈先枢/著,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20 02:18 , Processed in 0.51058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