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社会风尚

2008-10-10 22:4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65| 评论: 0|原作者: 文章注明|来自: 文章注明

  纯朴热情,劲直任气、好文尚义是长沙社会风尚的主流。
  长沙民俗,乐善好施。修桥铺路,济困救荒,恤贫扶孤,自有热心人倡导,众人踊跃参加。如遇中风或四肢残废病人,便有人做成床轿两用的瘫子轿(或曰风子轿)将病人送到各屋场,由各家轮流供饭服侍。一个屋场轮遍,再送下一屋场,以此循环,相沿成习,叫送瘫子轿。对于外地逃荒者,有人组织施米施粥施药施棺。本地遇饥年暴月,则由当地有识之士领取护照,带领由孤儿寡母组成的逃荒队伍集体外出度荒。如1934年浏阳绥和乡(今龙伏乡一带)大旱,禾苗枯死。次年春夏,该乡贤达沈雁峰;沈科钦等肩挑被窝行李,风餐露宿,组织老弱妇孺约600人去外地逃荒,前后历时数月。对于公益事业慷慨解囊者亦大有人在。1931年长沙遭大水,福禄坤班演员曾紫兰(当时被推为湖湘乐部第一)一次认捐2000银元救灾。是年9月30日她临终前又捐银元600入湖南孤儿院,600元捐贫女院。清末长沙富商朱昌琳先生费巨资在长沙县设“保节堂”、“育婴堂”、“施药局”、“麻痘局”;每当过年,在城内向贫困者发放年米;对于乡下孤寡老人发固定粮折300多本,每年秋后可凭折领稻谷6担。他还广置义山,给穷人施棺;在黑石渡修义渡,置渡船3艘,派专人司船。昔日长沙小吴门至青山铺的30公里古道失修多年,路窄泥泞,行旅苦之。朱先生捐资铺设麻石路面,以利行人。浏阳伴春周歧阳先生亦在清末民初一次捐款修建石板路20多公里。据史料记载,民国以前长沙的桥梁、渡口、道路等,多数由百姓捐资建成,并设“桥会”、“渡会”、“路会”维持,很多义举至今感人肺腑。如浏阳三口缎昔日有座“苦积桥”,是佣工李忠信用一生节衣缩食积累之钱倡建的。浏阳城东40公里外的老女桥,系明朝甘氏女终生守贞奉母,辛苦纺绩,勤俭积累余资所建成,桥砖携“正德十五年甘氏金贞立”宇样。
  好文尚义的长沙民风孕育了无数忠义之士。唐大历潭州刺史张谓赞曰:“至于致礼旧君,请尸归葬,桓氏之子,可谓忠也;殒身强寇,有死无辱,尹氏之女,可谓贞也。式邓粲之宅,足以厚儒风;表古初之坟,足以敦索行。齐鲁之俗,其何远哉!”文中桓氏子(桓阶)、尹氏女(尹虞二女)、邓粲、古初皆长沙人。汉代长沙的罗宏、祝良,晋代虞悝、虞望、易雄,宋代刘、李芾、沈思等均为世人所称颂。近代浏阳谭嗣同为中华民族慷慨捐躯,其壮举不能不是植根于古代慷慨尚节的长沙民风薰陶的结果。黄兴为武装起义筹款,将祖田300多石一次卖光;徐特立为唤起民众断指血书;朱剑凡为培养人才将私园田产累计11万多元全部捐献!为主持焦达峰推翻帝制,周海文、刘肯堂将所经营的各处商号货物全卖光。周还将祖业田400亩(除留5亩供养老母外)悉数变卖,充作革命经费,毁家纾难,慷慨输将,后来囊空如洗,生活极艰而不悔。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风云中,长沙民风大振,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在中国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如“九?一八”事件后,湘剧名角罗裕庭有次正准备上台演抗日戏剧,突然接到儿子在上海牺牲的电报。他强忍悲痛,将电报放进口袋,准时上场,直到终场才放声大哭。1944年日寇逼他删除剧目中的骂日台词,他绝食以待,惨死在侵略者的屠刀之下。长沙书法名家郑家溉,1934年拒绝去伪满洲国任职,举家自京返湘;1944年长沙沦陷,又拒绝日伪维持会职务,骂贼不止,投塘自尽,以死明志。

(以上内容摘录于《长沙历史文化丛书》之《长沙风物大观》,郑佳明/主编,周贤朴|顾庆丰|沈绍尧|易仲威|王建宇|于安全/著,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长沙历史文化丛书》编委会或名城长沙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29 19:34 , Processed in 0.09189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