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义学、教馆与家塾

2008-10-9 22:0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52| 评论: 0|原作者: 文章注明|来自: 文章注明

  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官学是随着历代封建王朝的兴衰而兴衰的,每逢王朝兴盛、社会安定之时,官学如林,繁荣发达;如王朝衰落,政治腐败,经费拮据,社会动乱,官学就若有若无,以至消亡。而私学自春秋创立以来,却一直在兴盛地发展着,成为了我国古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长沙古代学校教育史上,私学的存在和发展不绝于史,汉代的“书馆”,南朝的“精舍”,唐代的村校,宋代的“冬学”,都曾在长沙城乡出现。到元、明时代,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长沙地区的私学已有了进一步发展,其义学、教馆和家塾,是为最常见的形式,普遍地存在于城乡民间之中。
  义学,又称义塾,产生于北宋时期,始于名相范仲淹,是一种专为民间孤寒子弟所设立的学校。这类学校,有的是一些官员、地主出资在家乡所开办,也有以祠堂地租或私人捐款而设。长沙地区自宋代开始,已有了义学的记载。宋真宗天禧(1017-1021)年间,湘阴人邓咸“创义学于县南,以训族子弟及四方游学。
  学士”。元代中后期,中书左丞许有壬之父许熙载,号东冈,曾仕宦长沙,在长沙县东梨镇“设义学,训诸生”。他死后,诸生思之,为立东冈书院,元朝廷并为设立教官,颁赐愿额,以为育才之地。元顺帝元统(1333-1334)年间,长沙县西北乔口镇有三贤堂,把屈原、贾谊、杜甫,邑人黄澹乃设义学于祠,顺帝亦为之诏赐“乔江书院”匾额。浏阳南台书院,位于浏阳县城内南台岭,旧为义学,即邑人梁子真所建。义学一般都免收学费,有的还提供学习用品,因而为家境贫寒的学子提供了就学的机会,对于普及民间教育和从社会下层培养人才是具有一定作用的。
  教馆,也是一种私人开设的学校,是一些未入仕途的知识分子和丁忧、罢黜归籍的官吏在家中所开设的。教馆起源很早,较义学更为普遍。据记载,五代时长沙籍名将罗弘信之子罗绍威,名重—时,被封为长沙郡王,他“招延文士,聚书万卷开学馆,置书楼”,教授生徒,很受百姓尊重。元明两代的长沙,有关教馆的记载也不少。据《元史》记载,元代大儒、浏阳人欧阳玄,8岁时,“始从乡先生张贯之学,日记数干言,即知属文”。14岁至16岁时,又先后“从宋进士李某、邓某受业”, “习为词章,笔辄成章”。可知他入官学之前,即是在浏阳民间教馆中而发蒙的。而其父欧阳龙生,也曾“从醴陵田氏受春秋三传”,后成为浏阳文靖书院山长。还有长沙刘蒙正,因元初废科举而“悒悒不乐”,乃广搜典籍,肆力于文,“四方学者,争造其门”,显然是在家开馆,课读士子。明初名臣、长沙府湘阴县人夏原吉,自幼家境贫寒,13岁丧父,时已学过《诗经》、《春秋》,就在乡里开教馆“以资养”,同时又刻苦自学,被选为县学生员,又以《诗》被荐进入国家最高学府国子学。嘉靖中又有长沙人陈时中建环中书院,集士子肄业其中,名为书院,实为教馆。
  家塾,为古代地主、官僚、商人等富有人家开设的一种学校,教师或由家中学人自任,或出资聘请外间塾师上门,主要为教育家中子弟而设立。元代前期学者虞集,少年时,其母杨氏口授《论语》、《孟子》等。后来他的外祖父,原任国子祭酒的杨文仲任职长沙,虞集从岭南“还长沙,就外傅”,即是其博学的外祖父所教授。欧阳玄自“幼岐嶷”,其发蒙也就是在家中由母亲李氏“亲授《孝经》、《论语》小学诸书,”8岁之前就完成了小学学业。明初浏阳人周必诚于1402年(建文四年)中为举人,后历任知县、监察御史,巡按使等职,颇有政绩。后告老还乡,教授乡里,为桑梓育才。明代中期,长沙府攸县人罗星,曾于1516年(正德十一年)举湖广乡试第一。但他不求入仕,居家苦读,而精于《易》学。由于家贫,即作塾师以自给。
  义学、教馆和家塾,一般来说,主要是从事小学教育,又称蒙学教育,故这类学校的老师又称蒙师。从学者都是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而教育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读书作文、学算等,并兼有伦理教化的功能,常用的课本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昔时贤文》等。这类学校除了少数由官僚、地主、商人等富贵人家所开设的以外,大多都十分简陋,没有专门的教 舍,教师束修微薄,仅能糊口,就学子弟也多出自贫苦人家,大多只求粗识文字面已。我国古代曾有不少吟咏这类学校的小诗,反映了其中的一些情况。如宋代诗人刘克庄有诗云:“短衣穿结半瓠空,所住茅檐仅蔽风。久诵经书皆默记,横挑史传亦能通。青窗灯下研孤学,白首山中聚小童。却羡安昌师弟子,只谈《论语》至三公。”清代著名诗人袁枚也有诗吟道:“漆黑茅庐屋半间,猪窝牛圈浴锅连。牧童八九纵横坐,天地玄黄喊一年”。
  与我国古代的官学、书院比较起来,私学的教书先生们,大多长年累月地奔走于穷乡僻壤或小街陋巷,处身于茅舍陋室之中,地位低下,生活艰难,教学条件更是艰苦。但是他们仍然受到了民众乃至硕学鸿儒的尊重。正是由于民众对蒙师的敬仰以及蒙师对教育的赤诚,才使元明两代基础教育得以维持并有所发展。

(以上内容摘录于《长沙历史文化丛书》之《湘城教育纪胜》,郑佳明/主编,彭一平|陈先枢|梁小进/著,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长沙历史文化丛书》编委会或名城长沙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3 12:11 , Processed in 0.69247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