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清代浏阳、宁乡商贸一瞥

2008-10-8 23:1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17| 评论: 0|原作者: 文章注明|来自: 文章注明

  浏阳位于长沙东面,与江西省接壤,汉末分临湘(今长沙)时置县,是湘东边境贸易重镇,清初成为湘赣边境的贸易枢纽。1679年(康熙十八年)全县集镇增至17个;1739年(乾隆四年)鞭炮制作进入商品化生产,造纸业开始起步。县城商业有十帖十行,即屠、药、纸、染、面、油、烟、帽、酒、皮十行。嘉庆年间,夏布生产发展很快,帽行遂改为夏布行。到1850年(道光三十年),浏阳折表纸畅销外埠,进入汉口市场。1872年(同治十一年)县城增加了茶行和鞭炮行。其时,毗邻的铜鼓、万载、宜春、醴陵、平江等地的部分农副土特产品也经浏阳集散,全县大小集镇发展到72处,并形成定期的圩场。光绪(1875一1908)年间,浏阳花炮、夏布、土纸、豆豉四大名特产已成定格,大量运销长沙、汉口、广州等地,并部分出口国外。当时著名的商号,南货业有“三隆”(德隆仁、景隆升、李隆盛)、“四盛”(詹发盛、发盛启、连聚盛、裕盛兴);夏布业有“周公兴”,“义合谦”;鞭炮业有“培德厚”、“绥丰永”;豆豉坊有“杨福和”等。
  浏阳花炮包括鞭炮和烟花,历史可追溯至唐宋。1935年出版的《中国实业志》记述;“湘有爆竹造制,始于唐代,发达于宋末及逊清乾隆年间,湘东之浏阳为花炮制造之中心地”。17世纪后期,浏阳县已大量生产鞭炮。1680年(康熙十九年)刊刻的《浏阳县志》载:“卷纸作筒,实以硝磺,名为爆竹,馈遗者号曰春雷。往岁小除后,声响不绝,且有彼此竟爆以呜豪举者。”雍正(1723-1735)年间,浏阳烟花鞭炮已成贡品,清廷放的“架子焰火”,即来自浏阳。咸同年间,浏阳鞭炮庄号广设于省内各重要口岸,粤、鲁、晋各省帮客纷纷来湘贩运。当时浏阳有“十家九爆”之说,东、南、西3乡从事鞭炮制造的逾10万人,城关镇亦有作坊300余家,工人2500多人。光绪初年,浏阳鞭炮开始出口,如“保生东”号经营汕头庄,从港澳转口,运销南洋;“丰绥永”号经营汉口庄,从汉口转运上海出口。外销渠道打开后,洋行开始插手鞭炮贩运,“培德厚”爆庄最先就是通过广州洋行出口,稍后又自设“鼎元和”爆庄于香港,直销南洋,年销售量在一万箱左右,从此鞭炮有了洋庄交易。外地商人也竟相收购,产品一时供不应求,因而出现了专营收购鞭炮的坐庄。邻县醴陵生产的鞭炮常由庄客贩往浏阳进行装封成箱,贴上“浏阳鞭炮”商标,再转销外埠,“因此,市场上只有浏阳鞭炮,而不知有醴陵鞭炮”。1904年长沙开埠,鞭炮出口大增,当年外运达1.09万担,价值7.65万关平两;到1911年,外运增至4.8万担,价值92.2万关平两,全县从事鞭炮生产的达30余万人,年生产量相当于湘西、湘南所产之总和。
  浏阳夏布也是驰誉中外的传统产品,它是以些苎为原料,手工纺织而成的纯麻纤维制品,具有细薄、透气、易干、耐用,且越洗越白等特点,是夏季制作衣料、蚊帐的理想布料。早在“明末清初,浏阳夏布畅销各埠年可销万筒”。咸丰年间山东“谦益祥”在浏阳设庄收购夏布,年均7万余匹。当时,浏阳在京、沪、粤、汉等地设立的鞭炮庄均兼营夏布。醴陵所产夏布多由布贩从民间采购,转手贩与浏阳商人漂白后,再成捆外销。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浏阳夏布开始远渡重洋,销往日本、朝鲜、南洋等地。浏阳夏布当时质量居全国第一,在1910年南洋劝业会上获得优奖。
  浏阳贡纸生产已有250余年历史,它以嫩竹纤维手工操作制成,纸张细薄、滑腻、吸水性强、书写流畅,永不褪色,是我国古代书写、绘画和临摹蒙描的极佳用纸。清乾隆年间被朝廷官府纳用,始有“贡纸”之称。咸丰(1851-1861)年间引进竹料熟料造纸工艺后,所产文书用纸、漂大贡、漂二贡、浏报纸质量更上一层楼,销路愈广。其时,浏阳已与邵阳、南岳鼎足而立,成为湘省三大产纸区之一。据1913年湖南出版的《实业杂志》中《调查浏阳生产志略》一文记载,清末浏阳仅折表一项,每年所产值银70万两左右。
  豆豉也是浏阳的著名特产。道光年间浏阳就有豆豉作坊数家,以“杨福和”最有名。它以浏阳永安和长沙 梨所产泥豆或河南黑豆为原料发酵精制而成,颗粒完整匀称,色泽酱红或黑褐,皮绉肉干,质地柔软,汁浓味鲜,营养丰富,且久贮而不发霉变质,是烹饪菜肴的最佳调味品。同治年间又有朱晋升开设作坊,到光绪年间增至10余家。清末浏阳豆豉业出现行业组织,名“崇新祀”,以每年农历九月二十八日为集会日,合议简单行业约规。长沙豆豉制作也是由浏阳传入的,光绪年间就有浏阳籍商人到长沙设店经销,后来干脆自己建作坊,就地雇工,由浏阳师傅掌作。浏阳豆豉因而名声在外,到清末各地仿制者甚多,但都冠以“浏阳豆豉”。
  宁乡县也是清长沙府属县,位于长沙河西44公里,是长沙通往川黔的门户。据《宁乡县志》记载,285年(晋太康六年)属新康县,977年(宋太平兴国二年)改制设宁乡县。到1825年(清道光五年)宁乡市场已初具雏形。清末宁乡城乡有商户千余家,外销商品有稻谷、牲猪、禽蛋、茶叶、酒、盐姜、木材、楠竹等。县城商业有本帮、苏帮、赣帮、闽帮,从事南货、布匹、中药、当铺8个行业的经营,共有店铺300余家。清代行销市场的特产有沩山毛尖茶、灰汤鸭、灰汤鱼和刀豆花等。
沩山毛尖,又叫沩山银针,产在沩山上。沩山在宁乡县西部与安化交界处,山高林密,海拔600多米,土壤肥沃湿润,经年云雾缭绕。808年(唐元和三年)唐宰相裴休为灵 禅师重建密印寺于沩山毗卢峰下。寺内有和尚数百名。相传沩山毛尖最初便是和尚为供佛所种植和制作的。沩山毛尖制茶方法用的是传统的“蒸清”法,茶叶不经过揉和炒,因此白毫完好,形如银针。薰烤燃料采用松球、松蔸、松节和松花粉,使毛尖独具浓郁的松香气味。它的芽尖形如鹊嘴,体形似兰花,色泽黄亮光润,经开水冲泡,片片茶叶似鱼儿在水中上下浮沉,接着便缓缓旋转,茶叶芽尖张开小巧细嫩的两片鹊嘴,并吐出一串串水泡。汤色橙黄鲜亮,滋味醇甘爽口,妙不可言。大约在l195年(南宋庆元元年)以后,沩山茶便正式定为献给朝廷的贡品。由于和尚的渲染、名人学士的传颂,沩山茶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被戴上了“仙茶“的桂冠,不过这种道地的沩山银针,年产仅二三十斤,除留下少量供佛外,其余都贡给皇上。到清代后期,沩山毛尖已泛指沩山地区所产的茶叶,年产超过万担,是湖南十大名茶之一。
  灰汤鸭和灰汤鱼,皆因与宁乡著名温泉灰汤有关而得名。灰汤泉水常年温度在90℃以上,水从井底沙中冒出,串成无数水珠,晶莹如玉,此起彼落,不绝如缕,素有“汤泉沸玉”之誉。温泉上方有一口水面一亩有余的大塘,塘中嬉鸭成群。细看这些鸭子,与众大不相同,毛色深褐,趾蹼肥大,嘴喙深黄,体胖毛滑。因塘紧邻温泉,塘水终年不冷,且含硫磺等矿物成分,灰汤鸭骨酥而髓多,肉肥嫩而味美。据《宁乡县志》记载,汤鸭有滋阴补肾、补血生津、润肺祛烦之功效。明代李东阳曾专游灰汤观鸭煮鸭,清代王运还曾邀集文人学士来此地开鸭宴,办诗会。据说,从清乾隆年间起灰汤鸭即被定为贡品。清末长沙玉楼东、徐长兴等酒家,都曾挂出“汤鸭上市”的招牌以招徕食客。
  这口塘里还养有鱼,因沾汤鸭的名气,汤鱼也一并列为贡品,进贡之鱼一般都要挑选塘中的金色鲤或红色鲤鱼。因塘四季水暖,水中生物多,鱼饲料足,鲜鱼生长很快。和汤鸭一样,汤鱼肉肥而细嫩,味鲜美而骨脆。据说食用这种鱼有利尿、去湿、祛热、健脾胃之功效。
  刀豆花和砂仁糕、冰姜是宁乡的三大土特食品,但刀豆花更负盛名,清道光年间曾被列为贡品。相传刀豆花是县城北门周家四妯娌的秘传家庭工艺。刀豆花实为一种甜泡菜,吃时又嫩又脆,酸甜爽口。但最大的特色还是它的形和色。刀豆花造型千姿百态,有的编织成菊、梅、荷、芙蓉、牡丹等各种花卉;有的雕刻成鱼虾、蝴蝶、金鸡、喜鹊、凤凰等动物。刀豆花色彩续纷,均着天然色素,有姻脂红、紫红、果绿、桅子黄等鲜艳颜色。

(以上内容摘录于《长沙历史文化丛书》之《长沙经贸史记》,郑佳明/主编,陈先枢|黄启昌/著,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长沙历史文化丛书》编委会或名城长沙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27 23:44 , Processed in 0.10351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