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元代长沙经济概览

2008-10-8 22:5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92| 评论: 0|原作者: 文章注明|来自: 文章注明

  1276年,南宋王朝灭亡,整个中国处于元朝统治之下。在我国历史上又一次出现了空前规模的统一。元朝统治的90多年中,湖南地区人口大量增加,其中以洞庭湖区和湘北、湘中平原一带增长较大,这就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1330年(元至顺元年),湖南各路、州户182万多,口571万多,超过了宋代湖南地区人口的最高额。
  潭州也宋末元初,曾遭到元军的破坏。战争之后的漳州,满目疮痍,人口锐减。长沙百姓宁死不屈,在元军攻破城池后,“多举家自尽,城无虚井,溢林木者,累累相比”。几十年后,由于元王朝政策改变了原来以落后的方式来统治汉人的政策,来取招集流亡,鼓励发展生产的措施,长沙的人口、生产逐渐得以复苏并继续发展。当时有许多中原居民以及江西等地的人大量移居湖南和长沙地区,更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如浏阳,在元兵攻破潭州城后,“遭歼屠殆尽”,元时“奉诏招邻县民实其地”。
  元代长沙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第一,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元初统治者对农业生产一度不予重视,将大片耕地变为牧场,造成社会经济的衰退和逆转。忽必烈继位后,逐渐改变了这一局面,开始重视农桑,采取了设立司农司、减免租税、鼓励开荒、兴修水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这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当时湖南粮食生产继续发展,包括湖南在内的湖广行省,每年的赋粮为84万余石,仅次于江浙、河南、江西3省,居第4位。每年北运的漕粮湖广为50万石,与江西相等,仅次于江浙。除北运漕粮外,元朝政府还经常从湖广调粮接济他省,如1308年(至大元年)中书省就“请从湖广调米十万石,贮于扬州。”元代湖南农业值得一书的是棉花的大规模种植。棉花传入湖南大致在五代马楚之时。马希范向后晋王朝朝贡品中有“贝吉布”,“贝吉布”即棉布。这说明湖南地区已开始种植棉花。1289年(至元二十六年),元朝在湖广等行省设置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棉布十万疋”,大大促进了元代棉花在全国的推广。1296年(元贞二年),元朝规定江南夏税“输以木棉、布、绢、丝、绵等物”。从此江南夏税征木棉、布匹成为定例。这就说明,包括湖南长沙在内的江南地区已成为棉花重要产区。
  第二,手工业有所发展。元代长沙的丝织业、陶瓷业、造船业、矿冶业都有一定发展,而且由于棉花的种植、粮食的增多,棉织业和酿酒业也逐渐发展起来。宋代发达的造船业,到元代继续发展。据记载,为征交趾,1286年(至元二十三年)2月命湖广造海船三百。元代的采矿业和冶炼业主要由官办,但也常“听民开采”。具体经营方式分两类,一是由政府派官员设官场,组织匠人开采冶炼;二是承包给私人、募人采冶,由政府抽分。元代湖南的矿冶业在全国占有较大比重,其中长沙地区主要产金、银、铜、铁、朱砂、水银、矾等。开采主要采用私人承包的方式,如“浏阳永兴矾场煎烹,每十斤官抽其二”。
  第三,商业更趋繁盛。元代实行重商政策,商税很轻,最高三十税一,最低六十取一。随着南北的大一统和农业、手工业的发展,长沙商业有相当的发展。当时湖南地区的茶叶、棉布、矿产品都大量进入市场,商业十分繁盛。潭州李日新“自具工本”煎烹的矾,十分之八作为商品投入市场。“淮商载盐而来,载米而去”的贸易有增无减,每年运销湖南的淮盐达数千万斤。长沙城的商贸也不断发展,当时扬州的商船,溯江而上,“远及长沙”。长沙与全国各地的商业联系日益密切,《马可波罗游记》中所记载的元代沿长江的新兴商业大城市中便有潭州。元代诗人陈孚在咏潭州的诗中有“百万人家簇绮罗,丛祠无数舞婆娑”之句,也映证元代潭州市井的繁华不逊于前代。

(以上内容摘录于《长沙历史文化丛书》之《长沙经贸史记》,郑佳明/主编,陈先枢|黄启昌/著,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长沙历史文化丛书》编委会或名城长沙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3 14:59 , Processed in 0.10014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