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湘州抗逆

2008-10-8 20:5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60| 评论: 0|原作者: 文章注明|来自: 文章注明

    西晋灭亡后,晋皇室和北方的士族官僚纷纷渡江来到南方。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原建业,今南京市)再建晋朝,史称东晋。
  东晋王朝是晋皇室司马氏在南渡的北方土族王导、王敦的扶持下而建立的,故当时就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东晋开国不久,王氏大族的势力更为迅速地膨胀起来,野心勃勃的王敦并于322年发动起一场叛乱。于是,刚刚经受了农民战争洗礼的湘州,又演出了声色激昂、悲壮“抗逆”的一幕。
  叛乱之首王敦,宇处仲,原为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由于出身门阀大土族,西晋初被招为晋武帝女婿。他为人凶残狠毒,很早就有人比之为毒蜂和豺狼。“八王之乱”后,他出任青州、扬州刺史。西晋末,又以镇压杜强起义和拥戴司马睿之功,担任镇东大将军、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和江州刺史等要职,统率重兵,镇守武昌,不仅控制了长江上游,还几乎统掌了全国的军事。于是王敦的野心逐渐膨胀,招降纳叛,自设长官,浸益骄横。《晋书·王敦传》说他:“专任阎外,手控强兵,群从贵显,威权莫贰,遂欲专制朝廷,有问鼎之心。”他每次饮酒之后,就一边以如意敲击痰壶为节,一边高咏曹操名诗:“老骤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致“壶边尽缺。”
  王敦的狼子野心和显赫的权势引起了晋元帝司马睿的不安,于是改用刘隗、刁协等为心腹大臣,对王敦疏远起来。刘隗认为“王敦威权太盛,终将不可遏制”,劝司马睿将自己的心腹派往各地去掌管军政,以防事变。321年(太兴三年)8月,梁州刺史周访病故,司马睿乃借此机会将与王敦有旧交的湘州刺史甘卓调往梁州,并以自己的叔父、掳王司马承去接任湘州刺史。王敦为控制湘州,却上表朝廷企图以其亲信陈颁接任,语气颇为傲慢。司马睿心知事非一般,便连夜召见司马承,“以敦表示之”,说:“王敦顷年位任足矣,而所求不已,言至如此,将若之何?”司马睿一看,心头一震,主张及早制裁,否则将太难临头,不可收拾。于是司马睿窖说道:“湘州南楚险固,在上流之要,控三州之会,是用武之国也”,并于这年冬十二月正式颁布调书,将湘州刺史一职交给了司马承。
  据《晋书·阂王承传》载,司马承受命后,溯江而上,赴湘州上任,行抵武昌时,便轻装简从去见王敦。宴席间,王敦想试探司马承的打算,说:“大王雅素佳士,恐非将帅才也。”司马承回答:“公未见之耳,铅刀岂不能一割乎?”意即我虽不是将帅之才,但也是可以领兵作战的。后来王敦对其亲信钱凤说:“彼不知惧而学壮语,此之不武,何能为也”,才放下心来。当时,“湘土荒残,公私困弊”。司马承到长沙后,自奉节俭,出门也只乘坐茅草盖顶的车,又“倾心绥抚”,起用了一大批出身寒门的湖湘人士。王敦又担心起来,于是借口北伐,要征调湘州境内的所有船只。司马承虚以委蛇,仅“分半与之”。
  接着司马睿又进一步采取措施,命心腹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司衮雍并豫冀六州军事、司州刺史,驻合肥;以刘隗为镇北将军、都督青徐幽平四州军事、青州刺史,驻淮阴,加强了对王敦的戒备。湘州刺史一职之争,终于演变成“王马争天下”的局面。
  322年(永昌元年)正月,王敦终于在武昌发动叛乱,出兵攻打建康。同时派参军桓罴前来长沙,企图串合司马承派遣军队参与叛乱。司马承义不能从,拟起兵勤王,率所部“驰赴朝廷”,但其时湘州“地荒人鲜,势孤援绝”,“众心疑惑”。司马承便向长沙名士虞悝求助。虞悝,长沙人,与其弟虞望在乡深罕众望,”慷慨有志节”,为乡党所称许。当时虞氏兄弟新遭母丧,司马承以吊丧为名,亲自登门,请教对应之策。虞悝兄弟对曰“鄙州荒弊,粮器空竭,舟舰寡少,难以进讨。宜且收众固守,传檄四方,其势必分,然后图之,事可捷也”。司马承采纳了虞悝兄弟的建议,并以虞悝为长沙长史、虞望为司马,督护诸军,与建昌太守王循、衡阳太守刘翼等在长沙共结盟誓,囚禁桓罴,举兵抗逆。
  司马承起兵后,由春陵县令易雄起草檄文,驰布湘州8郡。易雄,字兴农,浏阳人,出身寒门,曾任浏阳县吏。他为人正直,熟知军政法律,又举为孝廉,历任长沙郡主簿,湘州主簿、别驾等职,后因豪门土族的排挤,“谢职还家”。司马承任湘州刺史后,他被起用为春陵县令。易雄驰檄远近,历数王敦罪状,“于是一州之内皆应承”。零陵太守尹奉首先响应,出兵营阳。浏阳县在几天之中,募兵干人,“负粮荷戈而从”。唯有王敦的姐夫、湘东太守郑澹不服,司马承派虞望率兵征讨,斩杀郑澹,“以徇四境”。司马承又派湘州主簿邓赛前往襄阳,联络梁州刺史甘卓。这时,甘卓正狐疑不定,经邓赛等一番陈说,遂决意起兵讨逆,并派遣使者前往京城、江西、广州,联络陶侃、戴渊。一时,武昌城内大惊,传言甘卓军将至,“人皆奔散”。
  王敦为稳住武昌,派从母弟南蛮校尉魏义、将军李恒率甲兵2万南下,攻打长沙。其时,长沙城池不固,城内粮草图乏,“人情震恐”。部下劝司马承弃城南去,或投靠广州刺史陶侃;或退据零陵、桂阳。司马承说:“吾之起兵,志在欲死于忠义,岂能偷生苟免,为败奔之将乎?”乃督率军民,加固城池,日夜坚守。魏义率兵来攻,虞望、易雄等率部奋力抵抗,虞望每战先登,力战而死,“士卒死伤者相枕”。
322年4月,王敦攻陷建康(今南京),杀讨逆将领周额、戴渊等,“改易百官”,“惟意所欲”,完全控制了朝政。5月,王敦还驻武昌,令魏义加紧围攻长沙。司马承率军死守?并派湖湘义士周该、周畸出城搬兵,不幸被叛军巡缉部队擒获。魏义以白刃逼使周畸到长沙城下劝降。“畸伪许之,既到城下”,向城头大呼:“王敦军败于湖(今当涂县南),甘卓已克武昌,不日即有援军”,勉励城内“努力坚守”,遂被魏义杀死。周该也临难不惧,被拷打至死。于是魏义等攻战日急,王敦又送来在京城所获书信,令魏义射入城内。这时守城军民才知道叛军已陷建康,“莫不惜惋”,仍拼死坚守。衡阳太守刘翼率部抵御,壮烈战死。5月22日,湘州州城——长沙陷落,至此,悲壮激烈的湘州抗逆之役,经过100多天的浴血苦战,终因粮尽援绝而告失败。
  长沙城破之后,司马承、虞悝、易雄等全部被俘。虞悝及其家人随即在长沙就义。临刑前,子弟相对号哭,虞悝面不改色,坦然说道:“人生会当有死,今阖门为忠义鬼,复可恨哉!”司马承与易雄等被魏义以槛车送往武昌。王敦戚党、荆州刺史王滇秉承王敦之命,派人于途中拦截,将司马承惨杀于槛车之中。易雄被押到武昌,“意气慷慨,面无惧色”。王敦派人拿出他起草的讨逆檄文,面责其过。易雄一身正气,从容答道:“但借雄位微力弱,不能救国之难,今日之死,固所愿耳!”后被王敦派人暗中杀害。面对如同虎狼的叛军,长沙人民也表现出舍生赴义、不畏强暴的精神。当司马承、易雄等槛车送往武昌时,“佐吏奔散,而桓雄、韩阶等几名充当下级官吏的长沙土子,化装成家仆,志愿随从,沿途照顾。魏义见桓雄“姿貌长者,进退有礼,知非凡人”,将之杀害。而韩阶“执志愈固”,毫不退避。司马承遇难后,他与同行武延为之料理后事,直到将其灵枢护送到京城,才赶回长沙。
  323年(太宁元年),晋元帝司马睿病亡,明帝司马绍即位,王敦加紧了篡夺帝位的步伐。次年,晋明帝乘王敦病重,下令讨伐王敦。不久王敦病死,晋军乘胜攻击,将其余党悉数扫除。先后肆虐3年之久的王敦之乱至此平定。
  王敦之乱是东晋初期一起严重的政治事件,是东晋统治集团内部一场争夺帝位的斗争。但是,讨伐和平定这场叛乱,客观上有利于南方社会的安定和继续开发,符合广大人民渴求安定的意愿。英勇悲壮的湘州抗逆,持续3月之久,对这场平叛起了重要作用,而长沙军民同仇敌忾保卫家乡的顽强意志和战斗精神,特别是虞氏兄弟、易雄、桓雄等一批忠义之士,扶正斥邪、勇于赴难的悲壮之举,也都在长沙古代历史上写下了值得称道的一页。

(以上内容摘录于《长沙历史文化丛书》之《长沙历史风云》,郑佳明/主编,梁小进|杨锡贵/著,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长沙历史文化丛书》编委会或名城长沙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6 23:54 , Processed in 0.09270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