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第五章 坡子街地区老街巷

2020-10-4 18:5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451|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第五节  城池沧桑

大西门

明代修缮后的长沙城墙共设城门九座,大西门即为其一。大西门今指五一大道与湘江大道的交汇地段,原是大西门正街出西城的城门,又叫临湘门、驿步门。

从河街入大西门,至今蔡锷路与五一大道的交叉口,是古长沙城东西向的主要大街。大西门至太平街口为大西门正街,太平街口至三泰街口为永丰仓,三泰街口至仓后街口为皇仓街,仓后街口至南阳街口为万寿街,南阳街口至犁头街口为万福街,犁头街口至东长街(今蔡锷路)口为息机园。1951年上述街道全部拆建为五一路,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长沙市政府实施的第一德政工程。

驿步门外渡口为清代第一大渡,嘉庆十年(1808)在此设义渡。古时门外江边有八景台,建于宋嘉祐年间(1056—1063),门内有柱国坊,为明代诗人李东阳所立。1931年,大西门原城门口出土石龟1只,高1.8米,长8米,传为汉代“守城神龟”。大西门正街原为盐业一条街,“生生”、“利生”等盐号均较具规模。

 

    小西门

小西门今指坡子街与沿江大道交汇地段,今属天心区。小西门原是小西门正街出西城的城门,又叫德润门。小西门内市井繁荣,有美记油行、楚盛米厂、玉和酱园等著名店铺及苏州会馆、鸿记钱庄等遗迹。

小西门外风景优美,清刘献廷《广阳杂记》载:“长沙小西门外,望两岸居人,虽竹篱茅屋,皆清雅淡远,绝无烟火气。远近舟楫,上者下者,饱张帆者、泊者、理楫者、大者小者,无不入画,天下绝佳处也。”

相传小西门外江滨,有古铁械,重数千斤,为许逊逐蛟过此,掷此以镇摄之,水退时尚可扒泥见之云云。门外旧有水府庙和娘娘庙,均毁于1938年“文夕”大火。

    南门口

南门口今指黄兴南路与城南路、西湖路十字交叉口周围地带,因在长沙城南门而得名,据明崇祯《长沙府志》、清康熙《善化县志》等载:南门先后名王道门、黄道门、正南门。民国初年曾额“南熏门”。2004年,瑞典基督教访问长沙时提供了这幅当年瑞典信义会拍摄的“南熏门”照片,城门前的桥清晰可见。

城门外原有便河通湘江,城门下有石桥,建于明万历年间,名金鸡桥,亦名王道桥、黄道桥,系出城南通往湘潭、衡阳、醴陵的要道。民国初拆城墙,填便河,形成街道,名南正街。民国时期南门口店铺密集,多茶馆、酒楼和百货店,北侧有德茂隆酱园。

 

南墙湾

南墙湾位于南门城墙内,东起登仁桥,西止西文庙坪,因街道一侧靠着城南的城墙,故名。

古代的城墙,在城内都必须留下一条长长的通道,称为城根,又称为墙湾,长沙城内原有南墙湾、北墙湾、下墙湾、草墙湾等地名,即是指这一类地方。英国传教士班为兰(WILLIAM  BANISTER)在一百多年前所拍摄这张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城墙似乎不高,墙体已长出小草,墙内形成了街道,一位挑卖柴火的小贩正在街上走过。

石门坎

石门坎位于天心区,西起半湘街,北止路边井,清同治《长沙县志》省城图上作石门阆《说文》:“阆,门高也。”石门坎、古楼门均南靠学宫门正街,疑即古学宫门所在地。石门坎南侧有名为右石门和左石门的麻石小巷,疑即古学宫门旧址。

石门坎原四眼古井一口,井台麻石上刻有“阿弥陀佛”四字。

2004年,因修建人民西路,石门坎老街和石门坎古井均被拆除。

    古潭街

古潭街位于今天心区西湖桥地段湘江之滨,南起西湖路、湘江路口,北止人民西路(原樊西巷),包括古潭街、学宫门正街和下黎家坡,三街连成一线,全长480米,宽5.1米。2004年6月开始整治改造,是长沙市第一条动工改造的历史街巷。

古潭街因地处唐代古潭州碧湘门的进城之处而得名,是长沙老城区历史风貌保存较好的街区。过去古潭街北街口有一条横街名“古楼门”,疑即唐代潭州碧湘门的遗址。古楼门外西湖桥码头,为新建杜甫江阁所在地。古潭街一线两厢小巷众多,白鹤巷、豆豉园、孝友里、石井巷、唐家湾、狮子巷、凤栖园、望岳园、师敬湾、熊祠巷、古井巷、西陵里、德厚里、宇仁里等等,各具特色。其原始的石库门、青砖墙、四合院、过街楼、回楼护栏,可窥清代里巷骨架格局。

里巷内古井遍布,如遐龄井、白鹤井、泉嘶井等,有的至今水质清洌,仍可作生活用水。古潭街一带古迹繁多,府学官、学政衙门、登瀛桥、韩玄墓、白鹤观、陶侃射蟒台、黄香井、娘娘庙、天妃宫、屈子祠、华光庙、德厚堂、梅公馆等等,为古街增添几分神秘色彩。师敬湾系由“司禁湾”雅化而来,古为司狱所在,民国后改为陆军监狱,革命烈士杨开慧曾关押于此。1927年著名地质学家刘基磐在下黎家坡创建湖南地质调查所。学宫门有著名的“净行林”素菜馆。

2004年,古潭街公布为长沙市11条历史街巷之一。

学宫门正街

学宫门正街因学宫门而得名。学宫门是长沙城西清末增开的一张城门,因靠近长沙府学宫(西文庙坪)而名,北起古潭街,南接下黎家坡。

学宫门正街23号(新21号)为一栋清水墙百年老屋,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青砖,蓝瓦,二层楼房,屋顶一侧有砌着透风栏杆的凉台。从砖砌门框大门进入是一个小型的厅堂,被3间大房间围住,一角为木制的盘旋楼梯。楼梯间的墙面上开着几个圆形的通风窗。老屋顶边内檐,水泥制作的水槽一直延伸到二楼的凉台上。老屋为民国大商人梅景福在此修建,人称“梅公馆”,建筑手法融入了许多西式风格。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3-29 23:51 , Processed in 0.10217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